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十五章、我大明之日月,必将永照山河!(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月票!)

北平?

怎么会是北平呢?

要不说朱允炆现在也有点父亲朱标当日的心情了:跟不上这家伙的脑回路啊!

朱允烨也不等朱元璋发问,直接就道:“孙儿觉得北平适宜为新都,有以下诸多几点。”

以下。

诸多。

还几点?!

朱元璋笑了。

心想倒是要听一听,你个日日坐进观天的小孩,能吐出多大的观点来。

朱允烨负手在后,开始了他的表演。

“首先从历史方面讲,北平属燕云十六州,被石敬瑭割让给契丹之后,就一直为外族所控制,直到皇爷爷开创基业,方将燕云地区收回。。。”

“此乃皇爷爷不世之功,远超前宋历代君主,自此一功,便可比肩秦皇汉武。。。”

嗯。

朱元璋抚须一笑,怎么就觉得,这孙子说话就是比别人好听呢。

“所以孙儿以为,燕云地区乃皇爷爷文治武功之彰显,意义非同一般。。。”

“这是其一。。。”

“其二,因燕云地区被外族长期占据,当地百姓人心难向,南北文化悬殊,长此以往,势必又引发南北对峙,实在祸乱之根!”

嗯。

朱元璋面色一凝,这一点他不是没有想到。

只是觉得燕云地区可以好好治理,不急在一时而已。guwo.org 风云小说网

“其三,如今北元尚在,就算北元不在,也有其他异族觊觎我中原,而燕云自古便是我华夏据外之重地,对外之门户,秦皇之后,更是加建长城而阻之。。。”

“皇爷爷以武功开创基业,后世子孙,亦当效仿。。。”

“所以孙儿以为,定都北平,非但可宽抚北地百姓,使其人心向我,更可让后世子孙时时警惕。。。”

“正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要让世人都知道,我大明的皇帝绝不学前宋君皇偏安于一隅,亦无惧外族之威胁,它敢放马南下,我就敢勒石燕然!”

轰!

朱元璋瞳孔一缩,只感觉热血澎湃,忍不住就赞道:“好一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刘三吾,把这句话写下来,此乃国策之议,国士之谏,后世子孙当以此为勉!”

“遵旨!”

刘三吾亦是激动万分,整个人都好像年轻了十岁了。

朱允炆:“...”

为什么我站在这里,像个小丑。

。。。

哈秋!

太子府。

朱标一觉醒来,还是感觉脑瓜子嗡嗡嗡的。

可恶。

不行了不行,要休息两天才行。

要不然真的会死掉的。

朱标原想一鼓作气看完朱允烨的人生。

可谁知道这人生模拟器这么费脑力的,自己什么时候累得睡过去都不知道。

“去传朱允烨来,本王有事要问他。”

不过好在得了个天大的好消息,那就是那逆子竟然有办法治自己的病。

所以他迫不及待,就想把这个家伙找来,好好敲打一番,让他做出正确的选择。

然而。

“启禀太子,几位世子承旨进宫了。”

进宫了?!

朱标一愣:父皇召他们干啥?!

不是。

那为什么不叫我呀?!

朱标的内心有些不安,感觉自己是不是被这个世界放弃了?

我可还没死呢。

。。。

“说完历史,孙儿再想说说北平的地理优势。。。”

朱允烨负手在后,挥斥方遒:“世人都知南方好,却很少有人知道南方好在哪,为什么会这么好。。。”

“孙儿遍阅上古典籍,自三皇五帝,到秦汉唐宋,最终找到了答案。。。”

“只因两个字,地利。”

“南方之地,自古就有一地势平坦,既利于作物生长,又四通八达,能养民千万的平原大地,此地西起巫山东麓,东到黄海、东海之滨,北接桐柏山,大别山南麓,南至江南丘陵及钱塘江、杭州湾以北沿江,谓之长江中下游平原。。。”

“正是因为这平原地势,让南方成为水乡泽国,哺育万民,也是历朝历代国税之主要来源。。。”

“然而,这样的平原之地,我大明实则还有两处。。。”

“一处,北抵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西倚太行山伏牛山,东临渤海和黄海,孙儿称之为,华北平原。。。”

“更有一处,地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从地图上看,此地,亦是我大明最大的平原之地,孙儿谓之东北平原。。。”

“可眼下,我大明赋税之主要来源,却多在南方一地,华北平原亦尚有不足,最为重要的是,东北平原如此之物华宝地,却因历史之发展,近乎荒废。。。”

“皇爷爷,此非暴殄天物?”

“试想,若是我大明可将华北平原发展而起,又将东北平原振兴,那我大明之山河,将是何等壮丽,我大明之国库,又是何等之充足!”

朱允烨一甩袖,邀指北地,朗声道:“孙儿别的不敢说,若华北能起,东北能兴,我大明之日月,必将永照山河,虽千年,万年,不绝!”

————————————

求鲜花、评价票!

不花钱的支持,求大家点点小手!

暑期三天优惠活动,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8月13日到8月15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