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舌燥。
这就是朱元璋现在的状态。
自己做皇帝也二十多年了。
与百官朝议也不知道多少次数了。
但还从未像今日这般,对某种形式,以及未来的发展如此清晰!
国税!
这两个字深深刺激到了朱元璋。
“最后。”
朱允烨继续道:“皇爷爷考较孙儿,迁都长安有何利弊,孙儿以为,长安年久失修,若是迁都长安,国库耗费巨大,非上上之选。”
“北平却不一样,作为昔日北元大都,内中亦是一应健全,就算加建,相比改建长安,所耗费自是相对少。”
“如今来看,不管是南京还是长安,都不足以彰显我大明的气象,唯独北平,虎卧山海关中,居于长城之下,外可震慑异族,内可睥睨中原。。。”
哗啦。
朱元璋突然起身,二话不说就朝外走去。
“宣郁新(户部尚书)和夏原吉(户部主事,后来的五朝元老)来见朕,着吏部将洪武十五年以来,燕云十六洲一应官员的名单呈上来。”
刘三吾早已呆滞在一旁。
作为朱元璋的“最强大脑”,他现在有点宕机的状态。
直到反应过来,才急匆匆跟随而去。
反倒是驸马梅殷,左顾右盼,东张西望,不知道是跟上去还是不跟上去。
因为很显然,朱元璋是要招朝臣议事。guwo.org 风云小说网
而自己还没有资格参与。
唉。
最后尴尬的他,只能看向朱家二子:“要不,我也来考考你们?”
朱允熥:“...”
朱允炆:“...”
。。。
这一日。
宫里突然传出消息,皇上要重议迁都一事!
朝野震惊!
因为迁都乃国策,非一般决议。
而改变一项国策,原比最开始拟定它更为复杂!
别的不说,光是影响方面就巨大。
特别是迁都一事,向来都由太子朱标负责。
如今竟要否决。
是人都会联想到,是不是太子那边出了问题!
凉国公府上。
蓝玉乍闻消息最是震惊:“消息属实?!”
心腹急忙点头:“属下刚去了吏部詹大人那,皇上的确如外界所言,调阅了燕云地区近十年的官员名单,定是要招燕云一地官员进京问政。”
蓝玉眉头紧锁,坐不踏实了:“不是连夏原吉都招去了吗,怎么没招傅友文(户部侍郎)?”
心腹难道:“这,属下也不知。”
特么的我又不是皇上,招谁不招谁哪里知道。
就在此时,蓝玉的夫人孔氏急匆匆奔来,不顾下人在场,直接就嚷嚷道:“公爷,公爷,听说太子被废了,是也不是?”
蓝玉一愣,反应过来勃然大怒,一巴掌就甩过去:“哪里听来的混账话,你个妇道人家,是想害我不成!”
孔氏呜呜呜,急忙解释道:“坊间都在传,我见说得这般有鼻子有眼的,这不就。。。”
“滚!”
蓝玉本就烦着,偏这时候还要去听这种没谱的流言蜚语,当然气得不行!
不过想到太子因病缺席朝议,昨日又听皇上上门训斥太子,今日就有这消息传出。
蓝玉的心瞬间就不踏实了。
废太子倒不至于。
但这般流言若继续下去,其他的藩王们可不见得就会安分!
作为太子一党的头马,蓝玉决不允许这类不稳定的因素出现!
“速速备车,我得去见太子,不,牵我爱玛来!”
。。。
燕王朱棣在南京的府邸。
此时已十四岁的燕王长子朱高炽与其他藩王的世子一样,都在南京学习。
忽然听到这消息,他也是大惊不已。
“皇爷爷意欲改迁都北平?!”
“这,这。。。”
朱高炽后面的话没说,心中却纳闷:这抽什么风啊!
不对!
皇爷爷这么睿智的人,不可能朝令夕改,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改变了迁都长安的决策?!
有问题!
这里面一定有大问题!
朱高炽急匆匆写下一封密信,并立马唤人来:“现在就出发,送去北平,快!”
。。。
就在蓝玉骑着爱玛奔去太子府,朱高炽修书往北平的时候。
坊间有关此事的消息已经有了更新。
“什么?是听何人谏议?刘三吾吗?!”
“不可能,迁都乃大事,更是事关太子声誉,此事别说他一个刘三吾了,就是徐达刘伯温都还在,也说不动皇上改议!”
“但内宫传来的消息不可能有假,却是有人在皇上面前说了些什么,引得皇上马上动了念头。”
“快去查查,今日皇上召见了谁!”
一时间全城云动。
那些专替人跑腿送信的巡城马今日可是赚翻了,到处都是他们忙碌的影子。
而茶馆、青楼等娱乐之所,也全都停止了各种吹牛批,人人都在议论一件事:是谁,有如此本事,竟能一日之间,就改变了皇上的心意?!
这是要和太子对着干吗?!
暑期三天优惠活动,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8月13日到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