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颍川荀彧九

第111章 110.颍川荀彧(九)

出了太尉府,隔壁就是崔烈办公的司徒府。

刘备面容憔悴的来到司徒府外,请那些早上三点钟起床,顶着黑眼圈,一直干到下午三点的掾属引见。

不得不说,成为社畜的感觉,真的很糟。

不光宝贵的个人时间被占用,而且还要担心干不好。

一旦得到负面评价,积累过多压力,很容易就会神经衰弱。

但是刘备也没办法啊,谁让他现在拿的是阿大发的薪俸。

还要拿两千石来养猫猫和子龙。

他要是不努力给阿大,还有阿大的孩子干活儿,总有点儿在良心上过不去。

回想起,自己前世的爹妈也是为了自己有足够的零花钱挥霍,每天早出晚归。

刘备忽然觉得自己也是一个大人了。

要是不认真干活儿,好像也挺对不起腰带尚的印绶。

啊,这大概就是成家立业的通病吧。

遗憾的是,他来到司徒府并没有见到该见的人。

自己那个出工不出力的老泰山崔烈,她又旷工回家看书了。

司徒的工作很忙,大汉一十三州,一百零五郡国的文件都要送到司徒府批示。

公文堆得和小山一样高。

二十九名掾属,一个个都是顶着黑眼圈,一副快要死的模样。

只要有人和她们喊一声,下班了,保准这群人,全都跑回家里补觉。

现在,她们全靠小黄门给端来的蜂蜜奶茶续命。

简直可怜巴巴。

可以说。

只要崔烈肯干活儿,那么司徒府就有干不完的工作,让她天天熬夜,天天掉头发。

无奈崔烈这老毕蹬,是个很懂得使唤人的领导。

除了上早朝之外步行之外。

其他时间就是在看书、喝茶、上厕所以及在太学里开讲座。

官员在办公时间,在太学里开讲座懂不懂?

有人在悠闲的时候,自然有人在负重。

办公的事情,她一律不干,全都交给自己的长史和掾属。

“责任层层下压”,“任务层层摊派”。

干活儿的是底层,出事儿的也是底层。

可以说崔烈,崔司徒除了挂名在这司徒府之外,基本什么都没做。

等刘备坐上公车,来到城西的庄园之后,一下子惊呆。

广阔的牧马场上,蓝蓝的天空,泛黄的草地。

崔烈和桥玄两个老家伙,骑着两匹高大的幽州上等战马,相互追逐。

两个老儿像是完全不知道,司徒府、太尉府究竟有多忙一样。

就和两个熊孩子一样。

刘备临行前,其实还爬上围墙,往司空府里瞅了一眼。

别看袁隗那家伙名气不好。

但该干的工作,人家袁隗都在干着。

相比之下,崔烈在干吗?!

她爹的。

您老人家还是赶快随我回安平郡老家纳福吧。

咱家还有五万荫户,等着您管呢!

“我可能会一辈子都待在洛阳,死掉了。”

送走了桥玄之后,骑够大马的崔烈躺在席子上,一副懒洋洋的模样。

大概是喝了酒了,崔烈的脸上有着婴儿般的羞红。

看着广阔的马场,还有蓝蓝的天空,还有其他郡城无法比拟的宫阙,刘备心想。

洛阳确实好。

但洛阳不是家。

如果可以的话,刘备其实挺希望回老家涿郡发展的。

要说他最幸福的时光是何时。

那一定是和白珪姐骑在同一匹白马上,肆意驰骋的时候。

他正想坐下来和崔烈聊聊落叶归根的事儿。

比如孩子的名字,还有教育孩子的问题,试图唤起这老毕邓告老还乡的欲望。

突然,想起来,还有更重要的活儿没办。

二百八十亿的军费,一半都是马匹惹的祸。

这事儿只有崔烈能办。

咬了咬牙,还是聊起了马的话题。

“关于马的价格……”

崔烈喝醉了,但也没喝醉。

“马的价格不是讨论过了吗?低于两百万没法搞来,”

“就不能让价格再低一些吗?”

“你想多低啊?”

“十万一匹行不行。”

崔烈才不听他的。

“我可不想没见到自己的孙女儿就突然暴毙了呢!”

……

……

在汉代养马是一本万利的暴利活儿。

各地养马场的成品,养活了好多一批人。

相当于,美丽国的五大军火供应商,光是每年的国防订单,一年就是上千亿美元。

《史记·货殖列传》,提及家资百万的商人,卖出五十匹马,即可获利二十万钱,也就是一匹马价值四千钱,就和小毛驴差不多。

《三国演义》里,刘备能拿到马商给的赞助,自然是因为马商们确实有钱的很,而且家大业大,刘备也不敢随便欺骗。

虽然汉初的时候,痞子帝姬刘邦,连四匹拉车的白马都凑不齐。

一匹劣等的驮马,三万一匹。

再考虑到战事需要军马,根本就是一个头两个大。

不过到了到了四百年后,公孙瓒的时代,已经能够装备一万匹白马。

而且价格最低的时候,三千钱一匹就够了。

扶风马援曾让女儿送给光禄勋杜林一匹马。

因为杜林不仅是她的同乡好友。

而且杜林的马刚刚逝去,为此杜林还了马援5万钱。

当然这不一定能反映当时的马价,毕竟人情往来,可能给出的价格会高一些。

但当时的战马价格只有五万,可以说是相当的便宜了。

有这样的成绩,自然是因为中间这些岁月里,大力发展马政的结果。

自汉代帝姬鼓励养马以来,马匹的价格迅速下降,成了老百姓也能买得起的大路货。

几乎每个村落都有养马的人家,负责给村里人拉粮食,耕地之类。

就和水泥做的楼房一样,成本大大降低,家家户户都可以有。

然而,一些不轨之徒从这些廉价的马匹看到了商机。

她们开始垄断马匹市场,做空马场,争取暴利。

就如同成本极低的商品房,层层加码之后,价格高得飞起,导致市场出现一系列的恶性事件。

马匹的价格从三千,涨到了十五万。

那是西汉马价的最高峰。

汉景姬时期,因为打仗,需要调用大量的马匹。

马价的非正常增长,引起了郭嘉的警惕。

而国家对这件事情,也进行了严格的管控。

按照《汉书》记载,有人因为以15万的价格卖马,非法获利在500钱以上,被免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