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105.颍川荀彧(四)
——曹孟德?
荀友若当然知道这个闯出大祸的名字。
光是曹孟德身为豫州士族,竟然学北州幽州士族,戴皮弁,就已经够出格了。
帮她,那就和帮一坨屎差不多。
要知道,各地方士族都有鄙夷链条。
中州河南士族戴布巾,看不起北方冀幽士族戴皮弁。
关东徐州士族穿大袍,看不起关西三辅士族穿戎装。
北方关中士族喝羊奶,看不起南方吴郡士族喝茶叶。
反之,关西人觉得关东人矫情,北方人觉得南方人啰嗦,南方人喝了羊奶只想吐。
奶茶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有一个说法。
就是南方士族去洛阳做官,一喝奶就上吐下泻。
为了适应北方生活,于是把奶酪和茶叶放在一起煮。
于是才有了奶茶。
太傅胡广,作为一个从南郡华容道来到洛阳的穷酸小妞,
她入乡随俗,玩“中庸”之道,把奶与茶,合二为一,很合理吧!
曹操就是典型的“奶茶妹”一个。
曹操所在的沛国谯县乡党,说南州不是南州,因为不在淮南。
说北州不是北州,离河北还有很远一段距离。
说是中州,又离洛阳太远,距离关东鲁国又有些远。
算是自成体系的一派。
沛国位于淮河以北,正好是南北分界线,属于,北州不亲,南州不爱,关东不东,关西不西,中州也不中州。
因此,五方士族们老喜欢借她们搞事。
曹操呢?
说好听的,这是少府曹嵩之女,城北为民伸冤的大青天。
说不好听的,不过是袁本初圈养在身边,用来咬人的一条狗罢了。
这两三天里,不知多少【闾巷少女】被这位曹孟德打得哭爹喊娘,人事不省。
声势浩大。
曹操弄出了好名声!
然而,只要是稍微在洛阳旅居一段时日的人就很清楚,城北是洛阳城内治安最好的地方。
别说是【闾巷少女】闹事了,就算是全天下最粗鲁的屠户何进,到了城北也得点头哈腰,轻声细语,生怕给自己宫里的弟弟何氏招惹天大的麻烦。
稍稍分析整个事件的发展,就知道,肯定是有人背后做手,希望以此为引,牵动“沛国乡党”与“十常侍”对撞。
所有人都等着看曹少府与丁廷尉的笑话。
这种事情,谁碰谁死,傻子才干呢。
荀友若没有说拒绝,也没有说不拒绝,而是问刘备。
“公羊大复仇,既然是为你的朋友,你为什么不亲自去做这件事情?”
西阳亭的伙计们小步走来,双手端着一盘蒸饼,一盘腌黄瓜,一盘烤鸡,一盘烤羊肉,以及三碟酱汁,自始至终不敢直视刘备的脸庞。
刘备笑着说道:“我的身份不允许,而文若小姐的身份可以。”
荀友若当然知道妹妹文若的身份,确实适合处理此事。
中常侍唐衡是文若的老泰山,文若已经决定娶唐衡的儿子为夫。
而赵忠是唐衡亲手提拔的小黄门,一直念着唐衡的恩情,这件婚事就是张让和赵忠一起定的。
更重要的是,以文若的见识和才能,自然可以把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不至于弄巧成拙。
但荀友若更关心的事情却是……
“你的身份?”
是的,荀友若现在才发现,自己光顾着看刘备的脸了,还未问清楚眼前这位美人的身份。
只是听郭嘉说,有个不输给文若的美人在西阳亭等着,于是她便赶了过来。
她伸伸头,忽然发现,刘备的印绶竟然银印青绶。
一只银色的小乌龟就挂在那刘备腰间的绶带上。
荀友若吓得直接蹦起来!!
退了三步远,这才朝刘备行礼。
“晚生荀友若不知上官驾到,多有得罪,请上官恕罪。”
……
……
在汉代,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地位。
首看衣冠。
次看印绶。
最后才是谈吐。
《汉书》就曾经记载“朱买臣”与“印绶”的故事。
“朱买臣”是何人?退婚流始祖。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汉代“萧炎”,末欺老头穷!
话说,这萧炎仗着药老的异火,用“佛怒火莲”,在云岚宗逞威之后,准备去迦南学院,再装一波逼。
啊呸。
说错了。
话说,这朱买臣仗着汉武姬的威势,五十岁得官,佩戴“银印青绶”,把退婚的前夫气死之后,就去会稽郡当太守。
她是怎么当的呢?
她和萧炎一样,故意穿上又脏又破的旧衣裳,怀里藏着“青莲地心火”。
也就是小乌龟“青绶银印”,步行来到会稽郡的郡邸。
正逢年末上计官吏到京上报的时候,会稽郡那些上计官吏正聚集在一起饮酒,对朱买臣都不屑看上一眼。
朱买臣便走进后厅,守邸人就和她一起吃饭。
吃到快饱的时候,朱买臣稍微露出那系着官印的绶带。
守邸人觉得那东西很奇怪,就上前抽出绶带,看到那方印章,正是会稽太守的印章。
守邸人吓住了,赶快跑到屋外告诉寺吏。
寺吏们都喝得酩酊大醉,大叫大喊。
“乱说大话,萧炎是个什么东西,咱们迦南学院是他一个废物能来的吗?熏儿哥哥是咱们的!”
守邸人也说:“是啊,我也觉得萧炎那废物不敢来,你们进屋来看看吧。”
有位平素轻视朱买臣的旧相识走进室内看了印绶,吓得回头就跑,高声嚷道:“我曹,印绶是真的,咸鱼翻身了,萧炎,啊不是,是朱买臣发达了,咱们惨了。”
在座的人都惊慌害怕起来,向守丞禀报,并赶忙相互推挤在中庭排成排拜谒朱买臣。
朱买臣这时慢慢地从后厅中走出来。
众人拜倒在地。
朱买臣把印绶戴在腰间,向她们摆摆手,示意让她们站起来。
待众人起来,外面已驱入公车,迎接朱买臣大驾光临,于是他便乘坐着驿车离去。
……
……
刘备可没有朱买臣这么恶趣味。
他的印绶一直就挂在腰间。
《晋书》中记载:“汉世着鞶囊者,侧在腰间,或谓之旁囊,或谓之绶囊。然则以紫囊盛绶也。或盛或散,各有其时。”
因此,刘备把银印青绶挂在腰上。
这并不是装逼。
相反的,这才是印绶最正确的戴法。
反而,把印绶“藏”起来,搞什么“南面之术”。
那才是恶趣味的表现,会被人所不齿。
只不过,刘备的脸蛋太年轻,也太绝色,不像是该有“银印青绶”的人。
因此,很多人都会对他佩戴在腰间的“印绶”,视而不见。
《后汉书》有一句很能代表“印绶”重要性的话叫做:“若有擅相假印绶者,与杀人同,弃市论。”
《汉记》上就记载过诸侯的继承人因为印绶丢失,而被取缔封国的悲剧。
这印绶可得小心戴好了,不能借给别人玩儿、不能弄丢、不能造假、不能被偷。
最好的法子,就是把印绶露在外面,让所有人知道是你的。
普通人捡到就会立马跑回来送还。
官员丢印绶最多只是丢官,百姓捡到印绶不送还,那可就是杀头的罪。
……
……
刘备见荀友若态度大变,正要自我介绍,缓和一下尴尬的气氛。
郭嘉已经介绍过了:“玄德姐是上个月才到洛阳的宗亲,前些天在宗正府抬了籍,现在是侍中寺的侍中。”
“原来是宗正府认证的宗亲,宫里的侍中啊!”
荀友若又行了一个大礼,比之前的还大。
不比拜见一般名士,可以摆架子。
若是自己在宫里人面前失礼的事情,被姨母荀爽知道了,按《家法》是要打板子的。
什么是侍中?
侍中最早就是帮帝姬抱尿壶的人。
类似《康熙王朝》第一集,给康麻子捧尿壶,被洒了一脸的小太监。
那白玉做的小老虎,捧在手心,看着帝姬撒出来,就是侍中的工作。
只不过经过了三百年的时光,侍中成了帝姬的“天使”,负责传达帝姬的命令。
脏活累活,自然有小黄门去做。
能当侍中的,都是弘农杨彪这样的大士族。
侍中俸禄也从最初的六百石,提升到了比两千石。
荀友若瞪圆两只眼睛,当场就想废了郭嘉这厮。
宫里来了“天使”要和文若见面。
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能跟我打谜语呢?
还是不是颍川郡的“老乡”了?太坑人了。
荀友若鞠躬道:“既然是宫里让文若去做说客,那友若明白了,这就让文若去准备……”
刘备当场就急得跳起来。
他哪敢让荀友若这么理解。
如果阿大知道,他让荀友若会错了意,以为是宫里叫荀友若当说客。
那不就弄成了“内臣擅自代表皇帝,号令外臣”的事情?
这在古代是不可容忍。
别说,阿大要削死他。
怕是“十常侍”都要搞死他。
于是,刘备连忙改口。
“友若姐会错意了,这不是宫里的意思,是我刘玄德个人的意思,想请文若帮这个忙。”
荀友若微微一怔,表情很快就变得谄媚起来。
“对对对,这不是宫里的意思,是侍中的意思,晚生明白了,是侍中的意思,晚生不对,晚生自罚三杯。”
说着,荀友若就给自己倒酒,自顾自地喝了起来。
“晚生醉了,是晚生说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