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风云之后

洪武二十八年冬天,刚刚进入腊月的北平城。

傍晚时分,姚表走出了燕王宫端礼门。天上又飘起了细小的雪花,渐渐长大到玲珑的雪片,落到衣帽上,六角清晰可辨。地面上积雪未消,已经被来往的行人和车马踏成了灰黄色半透明的坚冰,很快又蒙上一层洁白。

他决定步行回家,方便赏雪,看看街景,特别是街上的行人,道旁的商贩和顾客们。他打发走了等在端礼门外的马车和仆从,独自一人,拐上了回家的那条大街,信步向家的方向踱去。

这条街依旧。二十七年前,徐达、常遇春的大军把元顺帝的蒙古铁骑从元大都撵走,到今天,这座城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姚表并没见过元末北平城里,蒙古贵族的私马和元廷的官马肆意纵横,纵火劫掠,横征暴敛;他记忆中的北平,最远可以追溯到十五年前,自己随从燕王朱棣刚刚到达北平之时。在那之前,他一直在江南山川秀丽之地游历,所见城市一如荆州、武昌、南昌、京城之流,繁华富庶。北方却是战场初平,北部边疆如同西南,时时动荡不安;北平满城的贫瘠破败,街市萧然,民不聊生,都深深触动了他,让他直到现在记忆犹新,更让当时的燕王刻骨铭心。

一切现在都有了天壤之别。北平年来越发安定富足了;放眼望去,人丁兴旺,集市喧沸;快到过年了,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一片车水马龙,却秩序井然;偶有官兵步马而过,都小心翼翼地看着脚下,决不让马踏翻了摊面。路面平整安全,头夜的积雪已被官府清扫干净,丝毫没有影响交通。白雪覆盖了大街小巷的房檐;檐下的墙壁、廊柱和窗户,处处露出来的却都是鲜亮的新漆。临街的酒坊店铺茶饭飘香,街边卖熟食的摊面也是热气腾腾。冰雪是冷的,心里却是暖的。经过燕王朱棣十五年来的精心养护,北平已经变得十分繁荣而祥和了。

谈起燕王爷,北平人是发自内心的敬仰和拥护,甚至远远胜过对千里之外应天都城里那个一统江山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将这个沦陷于异族统治四百年的北方重镇的百姓们抢回华夏疆域里来,从此不再有民族压迫、种族等级之分,汉人不再是屈居蒙古、女真、契丹、色目等异族统治下的四等贱民。然而,对于远在应天的汉家皇帝来说,北平只是一个边疆线上的军事要冲;洪武天子毕竟救不了、也不太在意北平的贫荒;北平人不再能享受皇都的尊荣,在饥饿线上挣扎着,直到燕王入藩,情况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好了起来。如今,北平人过着安定富足、欣欣向荣的日子,对燕王朱棣心怀说不出的感激与爱戴。在他们眼中,北平已经回复了帝京的风貌和气度,昔日的元皇宫如今仍然是皇宫,宫里住的仍然是九五之尊的皇帝,尽管燕王其实只是个藩王,不能够入继大统;尽管北平只是个藩属,王宫只是个王府。

眨眼间,又一年过去;洪武快满三十年了。这一年又发生了很多事:继去年大将军颍国公傅友德并其子寿春公主驸马傅忠一起被赐死之后,朱元璋在今年又赐死了硕果仅存的最后一员元勋大将军宋国公冯胜。而老瘫在床的信国公汤和不久也终因年事过高病卒。至此,朝中有统领全军以扫天下之能的大将,可谓荡然无存。晋王、周王受命发兵塞北筑城屯田。燕王则受命发兵辽东,搜捕镇压女真叛乱。前不久北平又接到备兵敕令;朵颜三卫吃紧,圣上命令燕王加速休整军队,年后再次出兵辽东。秦王朱樉年初病薨;皇太孙朱允炆也在今年完婚,娶了光禄寺少卿马氏之女为妃。京城传来消息,六十八高龄的老皇帝风寒刚愈,又染了头疾。

冥冥之中,仿佛有一股力量,一只全能而无形之手,在背后操控着一切,让所有看似纷乱无绪的发生,都悄然向着某一个未知的方向而去,成了按部就班的执行;一切似乎在不知不觉之间,都彼此有了某种致命的联系。

姚表感到心底一种本能的不安;如此强烈,却又如此莫名。那未知的方向,究竟是哪里?背后的那股力量,究竟是从何而来?

天下如棋局;冥冥之中,一切是否又真是自有天意?

他一路遐想,不知不觉走到了家门口。太阳已经落山;天却还没有黑下来。门人见他到家,高兴地迎他进来,勤快地掸去他身上落下的雪花,一面兴奋地说道:

“老爷可回来了;这外面下雪,您何苦不坐车呢?可巧今儿个杨大爷来了,咱姚府又到了每年最热闹的时候。”

“杨老弟到了?”姚表喜出望外,一路的不安思绪顿时一扫而空,仿佛满天飘飞的雪花都是他飞扬的喜悦,只有欢乐和憧憬,没有丝毫严寒的意味。

“人在哪儿?都安顿好了吗?怎么不早告诉我;我要知道,我决不会走回来。”

“老爷您就放心吧,大管家早把一切都安排好了,人现在已经在厢房里住下了,晚宴也早都吩咐下去了,夫人亲自掌勺炖肉汤。杨大爷又带来两只山鸡,一条狐皮,一筐松蘑,一包野山参,一对鹿角。”

“又带东西了?回回说了不要,总是不听;我这老弟弟可真是死心眼儿。山里人到底实诚啊。”姚表大笑起来:“深儿也来了吧?向儿这回有没有同来?”

“大小姐一起来了;大公子又没有同来;同来的这回却有一个陌生的年轻公子,以前从来没有见过。”

姚表微微一愣:“陌生的年轻公子?——多大年纪,长什么样子?”

“约摸着十五六岁,模样儿像个姑娘,羞答答的,总是低着头,也没怎么仔细看清。”

姚表压抑不住心头窜起来的强烈的兴奋和好奇;他笑道:

“这新来的便是他们族里同辈排行老四的沈公子,我同门师弟的外孙。他长这么大头次出山,认生,你们一定小心伺候着,别把他吓着。”

“老爷放心,咱家人坏不了事。”

“我这就回房去换衣服;叫姚贵把客人领到厅堂来,上最好的茶;吩咐伙房戌时开饭。你下去吧。今晚把车马收拾好;明儿个我要领客人们四处转转。”

管家姚贵领着真水寨伯侄三人走进客厅时,姚表已经换好衣服等在那里,见面就迎上前来,拱手问候道:

“杨老弟,别来无恙?时间可真快,转眼又到新年了。”

真水寨寨主杨之巅拱手还礼笑道:“可不是说的,我这感觉好像才回山里呆了两天,又跑出来了。烦老哥惦记着,小弟一切都好。”

何深深熟门熟路,跟在杨之巅后面,早已拜过姚表。杨之巅从自己身后拽出来一个少年人,笑道:

“寥儿,还不快问你姚伯伯好,藏着干什么?”

姚表这才能看到他十五年来最期待见到的人,沈如风与杜云君的独生子,自己的同门师弟杜南山唯一的孙儿。在他刚出生不久,杨之巅就把这个婴儿的名字告诉给了自己:沈若寥。

一切却远不是这三个字这么简单;沈如风与杜云君的独生子——这是怎样的一个定义?三师弟唯一的孙儿——这一切对自己来说,究竟又意味着什么?

他不知道此刻是自己想得太多,还是面前的这个少年人想得更多。沈若寥只是慌慌张张地行了一个礼,照猫画虎地叫了一句“姚伯伯”,然后就愣在了原地,再没了下文,只是错乱地立着,既不敢看自己,也不敢看杨之巅,不知道想起了什么,还是在害怕什么,满脸满身的惶惑不安。

杨之巅仿佛毫不奇怪,笑着提醒他道:“寥儿,这是你第一次见到姚伯伯吧?”

沈若寥一惊,答道:“是,那个……我……”

他语无伦次,声音细得如同蚊子,胡乱说道:“我是……我是沈若寥……”

何深深用力咬住嘴唇,才把自己的大笑忍住。

杨之巅笑道:“姚老哥,这孩子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出门,平常很少见生人,难免闹笑话。锻炼锻炼就好啦,你可要多担待啊。”

姚表宽厚地笑了笑。他走到沈若寥面前,抓起少年强烈的窘迫不安之中扭捏在胸前的神经质的两手,握在自己手掌中,将他从头到脚仔细打量起来。

他有些失望——本来就已经有些失望。面前的少年身材瘦小,看起来弱不禁风,丝毫没有当年沈如风高大挺拔的身材;那才是真正北方汉子的身形。也没有沈如风的英俊飒爽;这个孩子线条过于柔美,没有丝毫刚硬之气。他抬起头来,望着姚表;高人眼中关注的慈爱有一时间化解了他的疑惑不安;然而很快,他意识到对方的注视久久不肯移开,仿佛那目光之中热度灼人,他便立刻更加强烈地窘迫起来,慌忙又把头低了下去。

姚表却在他抬头的短暂的一刻里,感到心底一股强大的矛盾激荡,让他本能地摒住了呼吸,压制住自己发狂的心跳。

这明明白白是沈如风的脸,却又同时明明白白是杜云君的脸。同样漆黑修长的双眉,同样漆黑如墨的瞳孔,同样长而密的漆黑的睫毛,将那双黑夜一般的眼睛半遮半透,更显得深窔难测。双眉之间一道暗红色的伤疤,仿佛把人的注意力全部指引到那双漆黑的眼睛上来。终究,这并不是沈如风的眼睛;这里面没有丝毫冷酷的骄傲,没有丝毫凌厉的杀气,没有丝毫残忍的淡漠。相反,他看到了太多的懦弱、优柔寡断、紧张、拘束和恐惧;或许沈如风唯一留在这双眼睛中的痕迹,就是那与生俱来的忧郁和孤独。

可谁又能说,这不是来自于杜云君的遗产?从小在自己眼前长大;他已经太过熟悉了的师弟的独生女儿,师父唯一的孙女——她脆弱的健康,和她与体质完全不符的倔强偏执;她坚持留守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之中的忧郁和孤独,和她一旦下定决心之后,不顾一切的飞蛾扑火;或许若非她是如此的性格,她与沈如风便不可能有任何交汇,风云之间的一切故事本来也不会那样发生。二十年来,姚表每每想起,一如他此刻重新见到这张不知究竟来自何方的面孔,不知究竟传承于谁的眼神,当年的愤慨和不平、师门蒙羞的耻辱仇恨,以及对师弟独女的爱怜和悔愧,都同时卷地重来。

到底,这个孩子像他的母亲。他生作一个男子,却生得如此纤美。二十年来,姚表始终以为,他没有一时一刻淡忘了杜云君的容貌;他和同时代的天下人一样笃信,世间没有一个男子,见过杜云君的容颜之后,这一生到死可能有淡忘之时。然而刚刚被沈若寥错乱地一瞥之间,他蓦然惊觉自己原来早已淡忘了杜云君,淡忘了那个曾让庐山泣雨、天地倾覆的绝代容颜。毕竟,那个绝代容颜从小在眼前长大,太容易让外人刻骨铭心,也太容易被亲人所淡忘忽略。

这是师父的曾孙,他唯一的血脉。

也是沈如风唯一的血脉。

毕竟是久经世故、身处宫廷之人;姚表只是瞬间的震动,迅速便恢复了自控。他叹了口气,松开两手,看向杨之巅,笑道:

“真不敢相信,这会是沈如风的儿子。瞧这模样气度,倒是和他母亲十分相像。”

他又看向沈若寥,问道:

“寥儿,如果我没记错,你该是庚申三月生的?”

“是。”沈若寥答道,抬头慌慌张张地望了姚表一眼,完全六神无主。

姚表道:“我那长孙姚继珠大你半年,这当儿正在书房陪他两个弟弟念书。一会儿他就会过来,你就当他是你的亲兄弟一样,这两天想去哪儿转,想玩儿什么,只管叫他陪着你,处处不要见外。”

“谢谢姚伯伯,”沈若寥总算想出一句人话来。

姚表一手搭住杨之巅的肩,道:“太阳已经落山啦,你们奔波了两天,也都累坏了。我叫夫人简单备了些饭菜,咱们随便吃一点儿,也不耽误你们休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