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到处坑蒙拐骗拿

眼睁睁地看着叶小川,只用了几句话,就打发走了来自省府和俞林地区的慰问团领导?

那时候的沐娜,心里原本就非常非常的疑惑:

慰问团的这些领导,他们显然很享受站在三十里铺企业的展台上,指点江山、挥斥方遒那种感觉。

这可比他们在陕州省地界上,去视察那些下属单位企业、工厂矿山可要来的爽多了!

——在他们自个儿的一亩三分地上当老大,享受众星捧月的那种惬意...能有多大成就感?

要知道,这可是广交会!

在这里,不仅随时随地都有国内大媒体的记者、摄影师,会在整个会场里穿梭往返,不停的抓拍一些珍贵镜头。

而且还有来自于全世界的客商、政要、记者们,也会不停的在会场里流连、拍照什么的。

尤其是那些来自于小本子的客商。

那些人,几乎人人脖子上都挂着一台、看起来就价格不菲的袖珍相机。

那简直是走到哪,都会举起相机对着整个会展大厅的展台、商品、,包括参展人员‘’啪啪啪’的拍照...

如果身为慰问团的领导。

他们能在现场多停留一会儿,多在最为瞩目的展台上露露脸,将一只手背在身后,一只手指指点点...

要是这个画面被抓拍下来了?

那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上《朝日新闻》、《大公报》、《海峡早报》。duwo.org 比奇小说网

甚至上《纽约时报》...那也不是不可能!!

人生一辈子,能有多少次这种机会?

普通生产队员,流泪流汗一辈子只为了一点工分辛苦,工厂职工穷极一生,也就为了月初发的那点微薄的工资。

这只是挣扎在生存线上的底层,最为当紧的追求。

但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混到了SX省府、俞林地区领导这种级别的人...人家,更为看重的是荣誉,是身后名!

而在整个广交会会展中心大出风头,被万众瞩目的三十里铺企业展台?

无疑就是这些领导们,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留下他们的身后名的最佳地点。

既然如此。

那叶小川凭什么用三言两语就能将这些领导,给顺利请下展台?

让他们笑吟吟的、看上去一点也没有生气的样子,就那么微笑着回宾馆去等??

这个疑问,已经困惑沐娜很久了,搞得她连接待那些前来洽谈业务的客商,都没法做到全神贯注。

老是分心,就跟猫抓似的...

而如今,一直站在叶小川身边的沐娜。

眼瞅叶小川又搞到500匹布?

好奇心异常强烈、同时也因为叶小川弄过来500匹布...心知有了这些紧俏的布料,绝对能给自家的门市带来巨大收益,能引来庞大客流的沐娜。

小姑娘终于忍不住了:“嗳呆头鹅,先前,你给那些慰问团的领导说什么了?”

“没什么。”

因为以后,每年固定能从‘自流井纺织印染厂’,搞过来500匹~800匹布。

为此而心情大好的叶小川,知道不跟沐娜说清楚,这小丫头片子是没法安心工作的。

所以他压低声音解释。

“我就只说了句‘领导,这里来的全是外宾,他们时间紧任务重。

如果因为别的原因,而耽搁了他们采购商品的时间的话,这些缺心眼的老外,很有可能当场就会发火....领导啊。

这些无组织无纪律的老外,是连他们的总统都敢指着鼻子骂、甚至敢脱下皮鞋当场砸过去的’!”

“啊?”

沐娜不可置信的瞪大眼,“那些长毛白人,这么胆大?!他们、他们也不怕被抓起来毙了?”

“或许吧。”

不想与沐娜说的太过于深入,叶小川只能顾左而言它,“外国人少,是有原因的。”

顺利解释清楚了自己为什么用几句话,就把慰问团的那些领导,给请回宾馆去了?

原来。

那些领导们,生怕享受到外国元首的皮鞋砸头的待遇,所以才匆匆结束了对三十里铺企业展台的现场指导。

心有余悸的回宾馆休息、等候叶小川他们过去登门拜访...

拍拍沐娜的肩膀,示意她回去继续工作。

叶小川随后开始在会展中心一楼溜达起来。

这届广交会1楼,4\/5的区域都是用来展示笨重的车床铣床、机电,以及一些矿山运输机械产品。

只有不到1\/5的区域,用来展示来自全国各地的名优土特产。

对于其他的那些土特产,叶小川没什么兴趣...这个时期,不要说大家的消费水平怎么样。

反正两极分化,哪个时代都有!

像正宗的西湖老树龙井、在市场上根本都见不到的黄山大红袍,还有最最核心区域出产的、最顶级的五常大米之类的...这些东西多半是用来走特供渠道。

次一点的,则用来出口。

而一楼的展厅当中,这种平常根本见不到的,专供出口的顶级农副产品...倒也有不少。

可问题是这种农副产品对叶小川来说,根本没用!

自个儿哪怕挖空心肠、运用各种套路,即便搞到一批又能怎么样呢?

卖给谁去?

能消费得起这种顶级农副产品的人,人家是不会花钱买的。

而那些眼巴巴看着“湘村黑猪”、“转龙蜂蜜”、“黑鱼泡子”流口水的普通顾客?

他们除了流口水,还不是只能干瞪眼...就凭他们一个月五六十块钱的工资,买得起么!

所以对于一楼展厅里的农副名优产品,叶小川实在是提不起兴趣。

如果是自个儿想吃的话?

直接过去品尝样品,估计都能混一个星期的饱饭,家里都不用开伙了。

但那种事,自个儿干得出来么?

忙着呢!

来到二楼。

会展中心的2楼,主要是一些丝绸制品、电子元器件、特色陶瓷制品。

尤其是那些陶瓷制品,确实是精美异常,而且还是这个时期的天朝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之一。

甚至连陶瓷厂家,专门给老人家定制的敬献品,也有。

只不过这种供瓷,多半都是高仿,原窑品压根就不可能让它留存于世...生产那一批瓷器,从第1道工序到最后一道工序,全程都有专人监督。

稍稍有所瑕疵的,人家就会当场销毁,一个不留!

哪可能会出现在广交会会场?

溜溜达达,一边看看蜀锦,看看杭锦,再欣赏欣赏这个时期出品的精美瓷器。

最终。

叶小川驻足于‘无锡无线电6厂’的展台,心中忽的灵光一闪!

只见这个厂家的展台上,林林总总不知道摆了多少大大小小、款式各异收音机!

有那种看起来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台式收音机。

锃亮的旋钮、给人感觉沉稳雍容的天鹅绒面板,用黑胡桃制作而成的箱体...

收音机,好东西啊!!

绝对属于城乡青年结婚,必备神器。

只要自个能搞到一批收音机回去的话,那绝对是不愁卖的!

在这个时期。

其实是有录音机的,不过,多半是都是从小本子那边进口的东芝、日立牌。

像这种进口单卡录音机,价格昂贵的咬手!

搁在四九城或者是沪市、羊城这种一线大城市。

其实是有很多顾客有那个消费能力,也有那个消费意愿购买的。

哪怕就算是常州、杭州这些地方,也不乏消费群体。

但这种产品好是好。

只因价格实在是太过昂贵,如果搁在陕北的话...只怕一年下来,也卖不了个10台、20台的。

而做销售的人都知道一个道理:除非是那种顶级奢侈品、定制品,得突出它的稀有性,需要卖的极为昂贵之外。

就普通消费品来说。

卖任何一件普通商品,必须要走量!

因此,如果自个儿想办法去搞些进口收录机、甚至是冰箱、彩电的话...即便单品利润很高,但走不起来量,从而将绝大部分顾客给拒之门外?

那又有什么用呢?

这就好比叶小川现在开办的任何一家企业,都是属于那种劳动密集型的。

其目的。

主要就是为了着手解决广大陕北父老乡亲们,他们工作机会少、个人工作技能低下。

以至他们增收无望,致富无门。

像围堰造湖、开垦农田。

这一个是为了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另一个,同时也就是为了安置那么多的受灾群众。

另外什么饭店、招待所。

包括粮食精加工厂、还有预想中的煤矿等等...这些企业,其实都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

也不需要员工有太高的技术,技能,就能胜任的行业。

甚至包括化妆品厂...也是为了安顿众多的闲余劳动力、是为了给三十里铺的乡亲们增收。

——化妆品厂,它的生产线上,虽然用不了太多的人手。

但庞大的销售队伍。

不就正好能解决三十里铺、白家沟这两个村子里,那些文化知识水平不高、干农活也干不了多少,出去打工又苦于没有机会的姑娘们了么?

所以。

目前阶段的叶小川,他无论是做什么行业,首先考虑的是社会效益,而不是单纯追求利润!

真要只是想着挣钱的话?

肯定是走流通领域,赚的比开办实体要赚的多,来的容易、来的轻松啊!

这就好比种西瓜的瓜农。

他赚的钱永远没有西瓜贩子多,而且没有西瓜贩子赚的稳!

毕竟地里种西瓜,还得担心买错了种子、担心病虫害。

等到西瓜好不容易长大、快到收获的季节了吧,万一来一场冰雹,那岂不是又颗粒无收了?

但西瓜贩子就不一样:

高价收来就高价卖,低价收来就低价卖,随着市场行情走就是了!

如果市场行情实在是不好,那暂时不干就是了...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瓜农则不同...假如遇到行情特别特别不好,根本就卖不起价?

真要遇到这种情况,他们总不能把满地的西瓜给扔了吧?

所以开饭店的,肯定比种稻子、种菜的人赚的多、赚的要轻松很多。

但即便如此。

叶小川也更倾向于搞规模化种地、搞大型蔬菜基地这种产业...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安置那些没什么文化、更没多少技能的底层乡亲。

做产业如此。

哪怕这次到广交会,来看能不能达到点什么畅销货走流通渠道?

叶小川也倾向于选那种量大、利薄的畅销品。

而不会一昧去追求时髦、追求最新最先进、不会去追求贵...

看看无锡无线电六厂的展品,再仔细询问一下价格...感觉有点偏贵。

毕竟这是一家国营大厂。

他们的品牌声名远扬、深入顾客的人心,产品早就畅销全国各地了。

像这种大厂?

风头正盛,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档口...傲气,那自然不会少!

自个儿要想和他们谈业务?

或许他们会出于方方面面的顾忌,比如说叶小川的名气很大,比如说深受组委会大佬的眷顾等等。

无线电六厂。

或许他们会给叶小川一些面子、会从计划外、拨付一批收音机给叶小川以维持不撕破脸。

但自个儿又不是乞丐!

想得到什么...那就靠本事堂堂正正的去争取,谁稀罕对方的施舍?!

仔细权衡了一下性价比之后。

叶小川离开展台,继续在电子产品、电子元器件区域,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逛。

最终。

在一家叫做“国营韶关无线电四厂”的展台停了下来。

这家电子厂的效益,显然不怎么样。

展台狭小、局促,位于一个非常偏僻的角落里不说,而且展台布置也非常的简陋。

也就一张类似于书架式的展架,用天鹅绒布铺了一下遮遮丑。

然后在上面,梯次摆放着一些收音机样品。

产品款式,很明显是抄袭的同行,全都是那种方方正正、老气横秋,外形跟长方形盒子一样的晶体管收音机。

难看且大众。

属于搁在供销社柜台里,完全展示不出特性的脸谱化产品。

叶小川上前。

这家无线电厂的负责人,应该是知道叶小川的名头的...这没办法的,最近一阵子三十里铺企业的展台,风头实在是太、太强劲了!

不要说这些来参展的单位,个个对于叶小川的大名,那都是如雷贯耳。

就算全国各地、任何一个对时事要闻比较敏感的干部,恐怕他们在报纸上、在电视上,都听说过三十里铺企业的鼎鼎大名。

只是那时候的叶小川,在故意避开摄影记者、故意不来会展中心露面。

以至于他的影像资料,并不被全国其他单位的干部、职工们所熟知而已...

而这位无线电厂的负责人,他本来就身在现场,他哪可能不知道叶小川长的啥样?

见叶小川前来。

负责人赶紧迎上去,“哎呀叶同志!您怎么亲自光临我单位展台了?来来来,请坐请坐!

阿剑阿钰...还愣着做什么?赶紧给叶同志沏茶啊!”

一边招呼手下的工作人员,擦椅子的擦椅子、沏茶的沏茶。

无线电厂负责同志,从自己上衣兜里掏出一包‘红双囍’,赶紧给叶小川敬烟,“实在是不好意思啊,我们庙小,也不景气...烟不好,叶同志,请你别嫌弃才好!”

“不嫌弃,哪有什么好嫌弃的?有多少米就煮多少饭,领导你这种务实作风,值得我学习!”

夸赞无线电厂负责人一句,缓解了对方的难堪。

叶小川开口道,“我这里有一些小小的改革建议,不知道领导您...有没有兴趣?”

有没有兴趣...看这话说的?!

1楼展厅,原本门口罗雀的纺织厂展台,经叶小川一点拨之后?

立马变得顾客盈门,光今天上午都签了好几个大单!

这事儿...谁不知道?

如今听叶小川这么一说,喜的那位负责同志里面伸出双手,将叶小川的手握住。

激动的浑身直抖,双眼含着热泪,那是比农奴见了红军还亲呢,“有有有,我太有兴趣了!”

“原本,我想亲自提着礼物去向叶知青同志您好好请教一番,可又觉得我们...唉,实不相瞒,我们厂子都快倒闭了!败军之将,哪又有什么颜面,去劳驾您指点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