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幸灾乐祸的小嘉靖

第166章 幸灾乐祸的小嘉靖

杨廷和心里还是感觉苦啊,今年这个形势大家怎么都不理解呢?他内阁这个家也不好当啊!

而小嘉靖这边却是另一种情况,他叫去打听的人还没有回来呢,司礼监的人就已经来告诉他了。

原因有两个,他本来就是皇帝,之后肯定要慢慢的收回自己的权力,像现在这样宫里是张太后的势力,朝廷又是杨廷和的势力,肯定也都持续不了多久,太监们可都不傻。

应该说最会审度形势的也就这群人了,如果是皇帝昏庸,甘愿做杨廷和以及张太后的傀儡还好,现在这几个月接触下来明显就是不会做傀儡皇帝的人,那自然是皇帝的胜算大一点咯。

而这些太监本来就是无根之人,只能依托于皇室,皇上肯定是比现在的太后这些稳健得多的。

二来呢则是事情已经闹大了,现在对皇帝隐藏也藏不住了,一打听就知道了,还不如让皇帝知道司礼监的态度,还能结一个善缘。

小嘉靖听到司礼监的人的汇报,首先感觉到的是惊讶,他可是从来没有见过甚至在大明的历史之中也没有听说过有这种场面,这也能够说明这些文官已经被逼急了。buhe.org 非凡小说网

第二感觉就是幸灾乐祸,因为这件事情可跟他这个新上任的皇帝关系不大,他们主要的攻击目标正如他们所说的一样,是要攻击内阁这些,与他可是无关的。

硬要说有关也就是他们是找他上奏的。

小嘉靖能看到杨廷和吃瘪自然是感觉到高兴急了,因为这些天下来,杨廷和处处和他作对,摆明了就是想要争夺权利,但是还做得冠冕堂皇。

最让他不能容忍的就是对于父母名讳的问题了,杨廷和是奋力阻拦,就是想让他这个人换个父亲。

并且内阁的臣子们的劝解就是将福清称作叔叔也就是皇叔考,母亲称作皇叔母,小嘉靖自然没有同意,但是杨廷和这些人依旧是贼心不死,想要继续。

小嘉靖当时还专门找了杨廷和谈了的,但是杨廷和自然是不将他这个小孩子放在眼里面。

杨廷和自然是不可能愿意的,他如果愿意了肯定会被朝臣喷死。而且他心中也是有着自己掌握权利的想法的,毕竟小嘉靖还这么小,自己帮忙代劳一下没有什么问题吧?

这种想法自然是对小嘉靖这边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甚至他感觉到是侮辱,但是又没有什么办法,毕竟他是外来者,朝臣们虽然不能说是铁板一块,但是也是让杨廷和这个当了这么多年首辅的人控制好了的。

所以矛盾自然是产生了,但是连他的师傅范进,还有袁宗皋都说现在不宜和他作对,现在的杨廷和可是不好对付的。

而今天,杨廷和为首的人直接就翻车了,毕竟骂了这么多都是杨廷和他们的问题,自己这个皇帝才上位多久,而且现在文官们的集体反抗可是对他们的一种控诉,对于小嘉靖来说自然是极为兴奋的事情。

小嘉靖现在知道了这种事情也是让自己的御前太监黄锦黄伴伴过来了,然后兴奋的对他说到:“黄伴,快!咱们去看看~!”

黄锦本来就是兴王府的老人,自然是站在嘉靖这边的,杨廷和还有宫里张太后的势力本来就让他看不惯,而现在杨廷和遭殃了,他自然是知道他的主子为何这么兴奋。

但是他也是一个理智的人,然后他对小嘉靖说到:“主子,咱这么做是不是有点?现在形势不明,如果贸然过去的话,恐有其他问题,范师傅也说了,现在还不宜跟这群人争执~!”

小嘉靖听了之后感觉也是这样,也就年少的他没有忍住,想要去看看这个“大场面”但是小嘉靖眼睛突然一转,然后计上心头。

他笑着对着黄锦说到:“朕也不一定要过去,咱们找个地方远远的看就行了!”

黄锦这次也是感觉到合理了,而且他主子非要去看,他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他也只是一个奴才。

看见黄锦这边也是默认了,小嘉靖直接就准备跑出去了,黄锦看到了之后突然想起了什么,然后对着小嘉靖说到:“我的主子爷,外面天凉啊!加了衣服再去,不然待会在外面冻坏了!”

小嘉靖这边自然是顾不得黄锦的呼喊了,因为再不去他就怕好戏开场他看不见了,然后不管黄锦的话,直接就往外跑了出去,毕竟他还年轻呢!

而黄锦看到小嘉靖如此也是没有什么办法,只得赶忙从衣服的架子上拿了小嘉靖外出用的披风,然后也不顾自己穿了多少,直接就拿着披风追了上去!

小嘉靖和黄锦来到了一座城楼之上,楼上还有侍卫在守护,看着穿着披风的小嘉靖自然是没有认出来这是皇帝,正想要说什么的时候就看见黄锦的身影了,黄锦这个人他们自然是经常看见,赶忙作了作揖,说到:“黄公公!”

黄锦这个时候也是装了起来,对他们摆了摆手,然后说到:“你们先下去吧!”

侍卫们虽然疑惑小嘉靖的身份,甚至有人已经隐隐猜测出什么,但是也不敢啃声,再次拱了拱手,然后就一起下去了。

而黄锦这边看到人下去了之后,也是贴心的为小嘉靖找了一跟小板凳,二人也就在城楼之上看着下面的表演了~!

杨廷和是被毛纪搀着走在最前面,随后跟着的就是内阁众臣,夏金是在最后面。虽然说是早有准,但是看到百十号人黑压压的跪在这里,夏金也是吓了一跳。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情啊!”夏金心里面想到。

他知道今天的这个后果可能有点严重了,他当官的这几十年反正是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他自觉的想到自己这户部尚书是不是当到头了。

毕竟今天这个事情肯定是要有人担当责任,而他,管理国库的位置的人,这个将主意传达的人,肯定是跑不了的。

虽然决定是杨廷和下的,但是到底是谁的责任还不一定呢,毕竟这种上司下的决定,下属背锅的事情他又不是没见过,混了几十年的官场了,什么事情他没有见过。

本来户部发俸禄闹事的时候他就已经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了,但是杨首辅让他别慌他也就真的没有放在心上了,而现在事情闹大了,肯定也是传到了皇上身边了。

虽然小嘉靖现在才刚上位,但是他们从小嘉靖的行为上看来就知道这个皇帝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礼仪事件他可是没有妥协的。

这次可是百官们集体举报内阁,内阁不推出什么人来背锅他可是不太信的,总不可能直接解散内阁?他感觉自己找个官恐怕没有,心中不由得感觉到有些凄凉,魂不守舍了。

而杨廷和这边,当了这么多年首辅,什么场面他没有见过?这个场面他真的没有见过~!

和其他的皇帝比,从严格意义上讲,嘉靖算不上富二代和官二代,虽然他的父亲也是王,但是,他从小只在王府长大,没有在皇宫里长大,也没有接受过传统意义上的皇家教育,相对于其他在皇宫里长大的太子,嘉靖的童年经历有着明显的不同。

嘉靖原本并不是皇储身份,甚至连皇子都不是,无法享受明朝宫廷的皇家教育和相应的待遇。这也就意味着嘉靖没有从小就有的那种极强优越感,仅仅停留在自己封地内的宅地。一旦脱离了原先的舒适环境,在京师面对见多识广的京官老臣,优越感就会被稀释的荡然无存。

刚刚登基的嘉靖帝,面对满朝的官场老运动员,以及“总裁判长”杨廷和,的确心里有点打不到底,的确,在朝堂上,很多人心里都比较服气杨廷和,因为他资历不是一般的老,是太老,大家知道,这个小皇帝是杨廷和推荐的,只不过,杨廷和和大臣们猜中了开头,没有猜中结果。

一个新皇帝如果要想快速树立权威,有两件事必须要做,第一是办人,第二是办人。“一朝天子一朝臣”在一些不得志的人心中,是一种无奈,在一些得志的人心中,是一中庆幸。但是从朝代更迭的角度来说,这只是一个政治游戏规则。

作为皇室成员,嘉靖帝有一种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君主就应该说一不二、不容置疑,君主的话就是一切,君主说的话任何人都不能违抗。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他登基后,隐隐地感觉,杨廷和是他面前的一只不可小觑的“拦路虎”,要想树立自己的权威,“德高望重”的杨廷和是个头疼事,这与能力无关,与感觉有关。

起初,嘉靖对杨廷和这样的老臣并不太在意,他觉得这些老臣无非就是多做几年官罢了,并不能够掌控自己,可是他却不知道,杨廷和的厉害之处并不在于年龄,而在于能力。杨廷和之所以可以辅佐三位皇帝,之所以可以对大明的发展有如此多贡献,就是因为他是一个十分有远见的人。

矛盾出现了。大礼仪事件。封建社会,皇帝登基这种大事,一定是要有由头有出处的,嘉靖登基后,家族的排位问题摆在桌面上。正方:嘉靖,要求任自己的父亲为“皇考”。

反方:杨廷和,要求嘉靖帝先任朱厚照的父亲为父亲,因为在杨廷和等老臣的意识形态中,嘉靖帝毕竟是“旁支”,要想成为皇帝,必须先成为太子,这样才能名正而言顺,对朝野都有个交代。

不得不承认,明朝的官员都是“轴头”,按照官场游戏规则,嘉靖已经登基了,皇帝怎么说,下面怎么办就是了,无非就是为皇帝的想法和做法寻找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可是,嘉靖一上位就遇到了这位国家一级抬杠运动员杨廷和,杨廷和不仅是一级抬杠运动员,简直就是国杠1573,坚决不同意嘉靖的做法,理由,不符合祖制。

而现在,一级抬杠运动员自然是有他的操作了。

跪下那里的一百多人自然是看到了他们,但是一个人都没有吭声,只是依旧将手中的奏疏高高举着。

小嘉靖在不远处望着这个情形也不由得感觉到有些怪异,他看了一眼将双手蜷着的黄锦,然后对着黄锦说到:“也不知道那些举着奏疏的人手冷不冷!”

黄锦自然是看出来了小嘉靖的幸灾乐祸,毕竟他上位的时候,这群朝臣们可没有几个帮他说话,都帮着杨廷和,想要让他换个爹!

而现在这个场景他只想说一句狗咬狗!

杨廷和慢慢的看向了跪在地上的众人,可能是天气有些冷,我们的阁老颤颤巍巍的开口,牙齿好像都有些哆嗦:“国事艰难,我们没有做好,对不起列祖列宗,对不起皇上,对不起你们,也对不起天下的百姓,但是事情总归是要一步一步的做!我们。。。。。。。”

杨廷和还没有说完,就被最开始发话的中间那个领头的御史问到:“阁老,不知道你们所谓的一步一步的去做是怎么去做,先皇指定了你们,当今圣上也信任你们,将国事交给了你们,结果现在你们做了些什么?”

“江南道现在还在乱着,而且前些天北方那么多的灾民,饿殍遍地,你知道有多少人被冻死吗?”

“还有我们,我们这些官员们从五月开始就没有领到俸禄了,本来听阁老们的,说国事艰难,说等到了年末再接,我们知道朝廷难,也就是没有打扰,只能借钱度日!”

“但是现在年底了,本来就没有钱过年了,还有债主来催债了,你们户部发这么一点东西给谁看呢?”

而毛纪这个兵部尚书听到之后自然是不服了,然后说到:“谁说江南道现在还乱着?我早就让王守仁在那边镇守,怎么可能还乱着?宁王余党早就清楚带殆尽了!你不要以为我们什么都没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