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

说起来,也不知究竟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呢……

以这样一副浓眉凤目,挺鼻薄唇的少年样貌,加上略微低沉的嗓音与比之大多女子都要高出些许却又有欠了玲珑的身形……换作了男子装扮,真的是无需再于脸上添丝毫的妆容掩饰,也不必担心会从外貌上惹人起疑了。

而在其他之处,便更是没什么破绽可寻了。无论是在性情气韵上,还是从言行举止中,亦都很难在自己身上寻到这个时代纤柔女子的温顺与娇持了。而我也一直很小心地注意着细处,即便平日没有外人,也是不会有丝毫的懈怠。

也正是因此,几年来除了母亲、小桃与碧云这些从小在一起的人,再无他人知晓亦或怀疑了自己女子的身份……

看着镜中那模糊不清的影子,视线却渐渐停在了喉间依稀可见的微微突起上。目光微凝,我不由皱了下眉,苦笑着摇了摇头——呵,竟是差点忘了,至少有一个人是看穿了的……

——那应是两年前吧……

一次我到本城最大的一家医馆寻购糙药。方刚付过钱,正待出门,却正遇见两个浑身浸血的人相扶而入。听其中一人简短诉说是因遇到盗匪商货被劫,而主子身受重伤。而那位他口中的主子却至始于终没有说过一句话,只是微闭着双目由着两位当堂大夫查看伤口。

我站在药堂内稍远的地方也依稀看到解开衣裳后,那人肋下显出的一条足有七寸余长的狰狞刀口。

10、临行之夜...

血水正不断地涌出,两人衣上大片的鲜红怕是大都来自此伤。

伤口很深,虽未伤及内腑,但出血严重,普通的上药包扎根本无法止住,两位大夫也不免束手无策。虽然很怀疑他们遇见盗匪的说辞,但救病扶伤,医者本职,我不禁主动上前提出了医治。

仔细看过一眼,伤口由左肋右斜至腹部,深可见骨,必须进行fèng合。其实这种外科治疗手法在这里早已出现过,只是所传不广,一般的大夫大都所知不多。而普通的百姓便更是闻所未闻了。

是以当我提出来时,在场几人包括那两位大夫都面露诧异之色。唯那伤者却只是凝目看了自己片刻,便淡淡点头应下,平静的面容上没有显了丝毫情绪的波动。那缓缓睁开望向自己的双眸也是冷然淡若,可却又隐隐透着几丝难以遮掩的深锐与凌厉。

近三十针的fèng合过程中,他始终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只是睃巡在我脸上锋刃般的视线和唇畔随之挑起的一抹探究般的浅笑,让我不由难以抑制地自心底泛起几丝恐慌,甚至几次下针都偏离了应本的位置。

仿似第一次施针般紧张地fèng合后,匆匆交代了几句,我便一刻不待地匆忙离开了。

一整晚不断地安慰自己,说服自己相信那个人实则并没有看出了什么。可是,第二天我便收到医馆派人转送来的一个密闭的精緻小盒。打开看后,也唯有不得不无奈苦笑——想不到自己那许久来未有人发现的秘密竟是会轻易的被人一眼窥破!

盒中所放的是一非常精緻的肉色的喉结,旁边另有一小瓶无色的药水,自己仔细看过,却均是看不出究竟由何做的。

而将那喉结捻起,触手竟是感觉与真的无异!我亦是惊奇,试着用药水将它粘在颈间,更是很快地便与肌肤溶成了一体,无论大小颜色都毫无破绽可寻,其甚至可以随着说话动作而上下滚动,仿若天生……

收回思绪,我不禁抚了抚依然粘在喉间的小小突起上。想到小桃那丫头第一次看见自己这个样子时满脸惊惧的神色……

至于那个送了自己此物的人,却是自那之后再也未有见过。而这无疑也是自己最希望的。

对于那个人,我始终是难解心中几分芥蒂,虽是很感激他没有将自己的事说出去,并送了自己这个最需要的东西。可是,每次想到此人,我心底却总难免感到丝不安。也不知是因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识破自己女子身份的人,还是因为记忆里那让人嵴背发寒般深锐的目光……

阖了阖眼,收回心中渐远的思绪,我绕着屋子转了一圈挥手熄了房内四角悬空高吊的烛火,独留下了案上的青光一盏,借着微弱的光亮挪步回了床边。

侧身躺在萱

10、临行之夜...

软舒适的梨木床上,隔着薄薄的帷幔望着暗室中那一点盈盈跳跃的火光……

——都城,不知又会是怎样的一番天地呢……

11

11、入都之途...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余霞。’

从苏安城一路行来已有半月之久,可路程却是尚未走出多远。出行不过数天,便被突然而至的滂沱大雨阻在了乡间小栈。阴雨连绵,几日不绝,让人心里也不禁渐渐泛起了几分焦躁。昨日午后终是天光放晴,未再多作耽搁,一行人便匆匆打点了行李继续上路了。

没想到一路行来,却是远山翠林,鲜碧如画。

探头望着雨后官道两旁淬洗的郁郁葱茏的林木,感受着空气里静谧飘荡的芳糙清香,几日来堆积的沉郁烦闷也不由随着那雨烟云雾淡淡而消散……

“公子,前面有间茶寮,要不要暂时歇息一下?”庄实一手架着马车,一手抬起指着路边,大声询问着道。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见一露天茶寮隐在前方不远的大簇树荫下。赶了半日的路,也确是颠的有些乏了,便点了点头,“就去那里歇歇吧。”

茶寮不大,生意却是很好,坐着的大多是些往来的客商,三三两两地围了十几桌。我寻了个角落的空桌,唤过小桃和庄实一起坐了。

这趟出行我只带了小桃和庄实二人,依然两马一车,与那日去法光寺没什么不同。不过,此次一路行来都是走的官道,往来行人繁多,自是不必担心安全。

叫了一壶清茶,清清淡淡的,没什么味道倒也清暑消渴。略饮了几口,我放下茶杯,轻倚着桌沿一面迳自闭目养神,一面侧耳倾听着周围几桌商客谈论的逸事游闻。

“哎,这雨竟下了这么久,耽误了这么些时候,此趟怕是亏定了。”紧临的一桌刚坐下的一行人中有人出言大嘆,在一片碎碎的嘈声中入耳格外清晰。

“比起浔口一带的百姓,这点损失又算什么。”另一个较年长的声音接道。

“我就说这雨下的邪乎,准没好事!这次不知会有多少百姓遭难!”一道略粗犷的嗓音扬起,嗓门却是大了些,一时间整个茶寮都静了下来。

我亦不禁心中微惊,浔口百姓,难道……

抬眼望去,那一桌四周已是陆续聚集围拢了好些人,都纷纷追问着刚刚那句话的原由,仅余几个未离座的也都满面好奇地端望着那里。

“大家还没听说吗,这几天洧河暴涨,浔口已经决堤了,淹了足有十几个村子……”大嗓门的声音再次扬起,一句话让整个茶寮瞬间炸开了锅,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更有几人则是满面焦急地不停追问求证着。

我亦不由深蹙起眉,浔口决堤,附近十几个村子,万顷良田怕是一息之间尽成泽国,数万百姓将流离失所……

“当然是真的,我们前天离开泯城时,那里已经涌进了不少逃难的百姓……”

没有心思在听下去,

11、入都之途...

我起身快步走出茶寮,“庄实,去泯城。”

既然碰到了,那么无论能否帮上一些,我都想去尽力做点什么。那种惨剧便在眼前发生,而你却只能束手无策,什么也做不到的无力感,我不想这么快就再尝一次。

从此处到泯城不过两日的路程,一路急行,第三日午后我们便赶到了那里。

进到城中,却是没有感到丝毫难民拥挤、物价轰涨的气氛,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也未有见几个衣裳褴褛、面带愁容的人。我不禁微感疑惑,待寻了人问过方知道,大部分精壮的难民都由泯城县令亲自带往城南五百里处的一片荒地开田造屋,剩下的一些老人与妇孺则统一暂时安住在了城南的两座大院子里。

好个雷厉风行、躬亲为民,这位县令大人倒不失为一个能吏,我不由在心中轻贊。

依那人指的方向沿着街道往南而行,绕过两个巷子,直走到最深处方见两间相邻的院落。这里位置很是偏僻,附近已没有其他人家,院子也有些陈旧了,但占地却是很广。想必便是临时安置难民的地方。

吩咐了庄实先去刚刚经过的悦欣客栈定下房间,我与小桃带了医箱和一些银钱向里侧那间紧闭的院门走了去。

门方敲了两下,便‘咣当’一声被人由内急推了开来。

门后站着一三十许岁的妇人,一身破旧的罗衣布裙,稍显憔悴的面容上神色间满是焦急。她飞快地打量我们几眼,看到小桃手中提着的医箱,不禁略微舒展了神情,欣喜地看向我:“大夫?”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