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山西张家

“骗人的吧?”

“夜兄弟天生神力,远胜于我,两臂怕是有千斤力,其悟性更为不凡,武功一点就通,一学就精……”

说着话音一顿。

“我已把‘化龙枪法’和'灵鹫扶摇功'都传授于他。”

此言一出,张鸾仪大为震惊。

“你小子真是走大运了!灵鹫功、化龙枪都是我姐夫的压箱绝学,过去我追着让他教我,他都不肯教我,没想到现在居然传给了你!”

说到这儿,她不无羡慕道。

“你可要好好钻研,莫要辜负了这两门绝学。”

“我会的。”夜凌空点点头。

“来,要不要跟我过两手?”张鸾仪嘴上问着,可手里已从身旁夺过一杆滚银芦叶枪,不管夜凌空是否答应,摆开架势,挑明了就要称量一下。

马祥麟等人也不阻止,反而都一副饶有兴趣的看着。

眼见躲不过,夜凌空转头借了一根白杆朱缨枪,作了一式‘鱼潜式’,这是化龙枪的起手式,架势看似普通,实则暗藏无穷变化。

“哈!”

张鸾仪轻咤一声,把枪一崩,飞枪刺来,一枪复一枪,不想皆被躲过。见此,女将青黛微挑,嘴角露出隐隐笑意。跟着却把枪一收,神色微凝,再吐出时,那枪头上击下刺,左拨右探,舞动的宛如梨树摇摆。

在场众人眼前一亮。cizi.org 永恒小说网

这般绚烂、却又危险至极的枪法,普天之下只有一家!正是:

鼎鼎大名梨花枪,亭亭玉立红鸾将。

枪摇缤纷万千落,势转灵动上九霄。

追昔宋时巾帼辈,纵横沙场战八方。

二十载称无敌手,当是古今第一流。

“来的好!”夜凌空识得梨花枪厉害,大喝一声,夹枪一扫,将枪头拨开,横枪于身前。

这一下化解的甚妙!

梨花枪的精髓在于发枪由心,虚虚实实,令人防不胜防,任谁对上这种枪法,但凡一个不小心,身上就会被扎出一个窟窿于!想要抵挡这种枪法,首要摸清其中虚实,光凭这份精准的判断力,张鸾仪就忍不住在心里默默点赞!

“既如此,那就再放开些手脚!”

念及此,张鸾仪手上又不自觉的添上三分力,银枪瞬间再探,枪头绕圆,使得更加神出鬼没。

“再接这招!”

话音落下,霎时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见此,夜凌空也不惧,反倒战意高昂,步法疾走,边化解,边周旋,俩人斗在一块儿,这杆枪如蛟龙翻动,那杆枪如梨花落英,精彩纷呈,令人如痴如醉。

“好!”

在场诸人本都只当看出“儿戏”,此刻,见到银芒交相辉映,一个个齐齐喝彩。

“不错,使的有模有样的!”杨茂选锐评完,转头问向身旁,道:“他练了多久了?”

“半个时辰。”马祥麟面无表情道。

“还不错,半个……哈!?半个时辰?你开什么玩笑?”杨茂选瞪着眼睛道。

马祥麟道:“所以说,这小子是个武学奇才。”

杨茂选喃喃道:“那也奇到有些儿过分了吧!”

说话间,场上风云突变!

夜凌空故意卖了个破绽,撤步后退,只是这等陷阱,张鸾仪哪能看不出,心下思量:“好小子,来这一手,不过,正合我意!”当即挺枪杀去,按她之意,若不漂亮的破了这一手,怎能展现自已精湛的枪术!

人已至,枪亦出,枪出如凤,凤凰点头!

夜凌空使的厉害,扫开枪头,随后腰胯发力,陡然甩出一记‘鲤鱼摆尾’,即俗称的‘回马枪’。这是化龙枪的杀招之一,而他使的也够快,够准!张鸾仪对此早有预料,仰身作铁板桥,躲过这枪,再顺势枪扫半弧,荡了一记云枪,回正时收枪于身前。

“再来!”话毕,杀将过来。

张鸾仪目露兴奋,这小子果然出手不凡,然而越是这般,越是教她见猎心喜。下一刻,枪势陡变,飞枪疾火,攻势猛烈,明明使得还是杨家枪,却大开大阖,上劈下挑,浑然不似先前那样精致!这才是沙场无敌的百战枪法!

“来的好!”

夜凌空心神激荡,浑身充斥一股前所未有的欢欣,全部细胞都在欢呼。

一瞬间,气势暴涨,配合神力,手中银枪犹如银鱼翻腾。

张鸾仪也不遑多让,其双臂虽无千斤力,可她自幼习武,浑身内力加持下,爆发出的力量竟也不俗,使出的杨家枪,势如大鹏翱翔于九天之上,挑如展翅,盖如扑击,扎枪更如鹏击长空。

另外她还精通各种技巧,以四两拨千斤之道,反过来居然还压了前者一头。

斗到这会儿,两人都使出了真本领。相比之下,先前那番比斗看似热闹,你来我往,其实都留有余力,即便那一手回马枪也只是看起来凶险。

可此番却是不同!

这会儿,周围皆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一点,不少老卒的手心里都止不住捏出一把冷汗。

然而那两人却各自沉浸在忘我的喜悦中。

都说生死间有大恐怖,可二者明明在生死相搏,脸上竟隐约露着发自内心的喜悦。周围,同张鸾仪较为熟稔,相识较早的女卫、老卒,不知怎的,竟想起张鸾仪过去的江湖绰号—“血红鸾”。

……

山西沁水张家,该族为汉末三分、‘西乡侯’张飞之后。后来这一支迁到山西沁水,族中世代尚武,多出枪术高强之辈,除‘万人敌’张飞,祖上最有名的枪术名家唤作张方。

张方本是北宋时期的游侠,平日里急公好义,侠肝义胆,可惜错信小人,误使义士身亡,悔恨下抛妻弃儿,在鹅头寺出家为僧,法名“慧圆”。由于其枪法独步天下,被世人唤作‘天枪僧’。

相传,天波府的‘少令公’杨文广曾跟他学成一身天下无敌的枪法。

张方之下,名家首推本朝的张五典及张铨父子。张五典即张凤仪祖父,此人年轻时一手枪法举世无敌,被江湖人尊称为‘张无敌’。

另外,张五典还是万历朝进士,曾任山东布政司参议分巡济南道,堪称文武双全。

天启年间,时魏忠贤权倾朝野,张五典任南京大理寺正卿,复核驳正刑狱之政令。张五典性情刚正,被“阉党”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然皇帝信任有加,且张五典武功超群,纵使阉党势大却也一直奈何不得。

不久后,张五典心灰意冷,乞终养,加升兵部尚书。

张五典之子张铨,即凤仪、鸾仪之父,谋略非凡,国士无双,先后任御史十多年,后任辽东巡按。在任期间,多次向辽东经略袁应泰建言献策,然后者无能,刚愎自用,不听众人劝阻,致使兵败城陷。

天启元年八月,张铨被俘,挥剑自刎。

张铨死后被朝廷追赠大理寺卿,再赠兵部尚书,谥忠烈,其子张道浚被荫封锦衣指挥佥事。

因是忠臣之后,备受重视,加都指挥佥事。

张道浚之才不如张五典、张铨,但也颇晓兵事,于平贼之事多有建功,只可惜心术不正,不仅跟阉党杨维垣等人相好,受王永光的指使,陷害忠良,而且此人还多次杀良冒功,故为世间公论所不容。

被他谋害的人里就包括袁承志的父亲;前辽东巡抚袁崇焕。

崇祯六年,张道浚讨贼有功,因其昔日加入阉党,得罪了朝廷清流,企图借此洗掉污点。然而巡按御史冯明等谏官上书弹劾,认为他不单无功可言,反而建议朝廷拿他治罪。

年初不久,张凤仪壮烈殉国,皇帝有感张家满门忠烈,于是网开一面,令其更戍海宁卫。

张家三代,代代不凡,到如今这一代,武功最高的即张鸾仪。这方面,无论是已过世的张凤仪,又或是被发配杭州的张道浚,都有所不如。张鸾仪的武功以张家祖传内功为基础,同时身怀枪、刀、爪,飞石四绝。

一枪法:‘凤鸑隐枪’,共计九式,乃张凤仪集‘张家枪’和‘梨花枪’之精华所创。

‘梨花枪’是当世公推的第一名枪,而‘张家枪’为汉末第一神枪,只是要配合神力才能发挥威力。

可惜传至后世,张家枪早已失去神髓……

好在宋代时,张家出了一个不世奇才-“天枪僧”张方。

此人仅凭从古籍里翻来的只言片语,竟然令其重现天日。之后,又融合各家精华,改良枪法,令‘神枪’突破神力桎梏,威力虽仅有原先一半,但练成后依然可无敌于当世。

‘凤鸑隐枪’合两家之长,其威力和精妙之处完全不下于‘化龙枪’。

当年张鸾仪姊妹情深,得授真传,至凤仪战死,便很少再使这部枪法。

二刀法:‘破倭八锋’,共计八式。当年,戚继光汲取倭国刀法精华,创下‘辛酉刀法’,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专用以破尽一切倭刀术,即‘破倭八锋’!

此刀法盖天下刀法最绝!因是军中秘传,故不记录于世。

三爪法:‘迦楼罗爪’,共计三十六式,此爪功并非中原武学,而是古天竺那烂陀寺绝学。

至于张鸾仪从何处学会这门武功,此处暂且不提,留到日后分说……

四飞石:‘朱雀飞石’,是张氏姐妹随父前往辽东时,得异人所授,一手飞石百发百中。

朱雀飞石为秘法特制,击打在硬物上能引起焚火!

这几门武林绝学,常人学到一门已是万幸,而张鸾仪却能独占四门,实属福缘深厚。而她年轻时仗着神功出入江湖,也曾掀过腥风血雨,被人唤作‘红鸾杀星’、‘血鸾仙子’等。

直到张凤仪去世,这才跳出武林纷争,归入秦良玉麾下,拉起一支‘血鸾十八骑’在西南之地杀下赫赫凶名。只不过近年来,收敛了杀性,连带着‘血鸾十八骑’也变的低调了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