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雁知道高师娘是个细心人,做好了准备,觉得要是高师娘要自己处置的事多,那她若是能早处置完了,正好有个借口在那边多玩几日。
谁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高师娘竟然打发了个家人去办这些事,只要路上上官雁同行即可。
“到时候你给他指点指点路子,其他的就不用你操心了。”
“若是旁人,我还不敢这样,生怕人家会多心,以为我信不过人家,不过是你,我是从来知道你不会多心的,你呀,交代完了,尽快的早去早回。”
上官雁这还没说啥呢,林承遇先行礼了:“多些师娘疼爱。”
说完又转头细细叮嘱:“听见师娘的话了?早去早回,不要在那边乐不思蜀。”
说完仿佛才想起这是在高师娘面前,顿时一阵不好意思,匆匆作揖丢下一句“我去见高先生”就走了。
高师娘主动解围,哈哈笑着道:“你们年少夫妻,情热些才是正经应该,若是一味守着礼数,反而叫人怀疑了。”
林承遇一走,上官雁也松一口气,不得不说,近日真的是被他的肉麻劲儿给闹得浑身刺挠。
她与高师娘说起铺子的事来。
“卖书不是旁的东西,过个几年卖不出去,无非是压着货,这倒是不碍事的。再就是不要叫书生了虫子,给它们勤晒着些太阳罢了。”cizi.org 永恒小说网
高师娘道:“叫你说的我都觉得这开铺子很简单了,什么时候我也去瞧瞧,这京中忒无趣,日子过过就烦了。从前跟你先生在外头,伺候他吃喝,有时候他烦气了,还能说说话,现在看他在外头一天天的,回来跟我说的那话儿,我都不耐烦听。”
高御史的专业在水利,官场上的事,说起来比水利还复杂呢。
尤其是人心这种东西,人人都有私心,都有杂念,若非如此,高御史也不会巴住一个林承遇不撒手了。
高御史太欣赏林承遇,就是因为林承遇能做事,不会推诿。
上官雁听高师娘诉一阵苦,不由鸡皮疙瘩满身,她也是对林承遇官场上的事不大感兴趣的。
若是林承遇硬巴着她要说,她可没有高师娘的底气去嫌弃,去不听。
总之,高师娘可以搞事,她不敢搞事。
上官雁躁动的心得不到安抚,出京的事却被她提上了日程。
趁着铺子还没有开业,早去早回。
林承遇是真想跟她一起去渭南,只是不能成行。
先不说他中了进士,要互相拜访的同年,就是封丘家里,也得回去应酬几日,另外殿试之后就要选官,也就是听候吏部选任官职。
可是说“听候”,那要是真呆呆傻傻的听着,等着,那就是傻瓜,不透气了,选到哪里也不一定。
林承遇知道自己不会离京,可是去哪里还不敢确定。
他怀疑高御史已经知道了,但高御史就是不说,他也不能逼着去叫人家违反原则。
反正中了进士,其实并没有春风得意太久,毕竟春风也只是一阵。
春风过后,有夏季的燥热,有秋风的萧杀,有冬风的凛冽。
若是人一直活在春风里头,是会冻死的。
这样的忙碌,上官雁冷眼瞧着林承遇竟是有些个乐在其中,他也很是结交了几个朋友,只是并不将人领到家里,一般与人见面,也多是在外头。
上官雁有一个躁动的、喜欢浪漫且有各种奇思妙想的灵魂。
她有时候也会感伤,所谓的长大,其实不是从小时候的无忧无虑到长成人,而是越长大,越能体会到失去的滋味。
她跟她师傅此生说不定都再回不去的山门,本以为见了师兄是团聚,可是到如今也仍旧月余不能见上一面,原本以为还俗回家,从此骨肉团聚,可是这份团聚,跟她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小时候的一家五口已经分成了几个小家,像蒲公英成熟,风一吹就流落到了四方。
上官雁很怀念。
她怀着对过往的想念之情,带着人回到渭南,首先当然是去做高师娘吩咐的事。
这倒是不麻烦,高师娘派来的家人很给力,上手就可处置了。
再就是上官雁打发了石砚跟石忠去府衙里送信,林承遇分别给众人都写了信,感激了一番,还带了礼物。
才弄好这些,没等她歇一歇,曾经的差役小哥李茂拖家带口的来了。
那真是来一大家子人。
上官雁看着刘姑娘,长大了嘴。
刘姑娘又做母亲,只是她虽然这是第三个孩子了,仍旧有些天真,羞了羞脸。
李茂倒是真高兴,上前来就磕头,还说:“我岳母跟妻子都感念大人跟夫人的救命之恩呢,我替她们给夫人磕头。”
上官雁握着他胳膊肘将他扶起来,再看向小舟,小舟站在一旁,正牵着弟弟的手。
这两个孩子长相都随母亲。
像是冥冥之中,命运也给予了他们一丝微不足道的补偿。
上官雁一边一个抱起来,直接领着人进屋。
李茂回头含笑扶着刘氏,跨过门槛。
待众人分别坐下,上官雁取了京城中带来的点心,分给刘小舟。
“这可不是普通的点心。”她说的活灵活现。
刘小舟看着,刚要伸手,这下都不敢了。
上官雁的眉目像生了光,看着他笑:“这是琼林宴上的点心。小舟你知道琼林宴是什么吗?”
刘小舟点点头:“知道,是中了进士去的地方。”
上官雁极其惊喜:“不错。我就知道你聪明!你不晓得,当时我们家林公子去琼林苑的时候,我脑子里头一个灵光,想着叫他从宴会上拿点什么回来。”
“唉哟,这点心好,被油炸过,如今天还不算太热,过去没多久也不坏,你快尝尝,长大了好中个状元!”
刘小舟重重点头,然后自己吃了一口,也给弟弟塞了一块。
刘氏不知怎么突然就流了泪出来。
她是恨当时的王老实的,那种恨意太强烈,乃至于后头对于身体里流着王老实的血脉的孩子也时有不喜。
不光她,偶尔孩子们调皮,她看母亲王老太太的神色,觉得王老太太也是不喜的。
那段曾经的过去,是每个人心上的伤痕,无法痊愈。
可是再看今日上官雁面对两个孩子,那目光里头完全没有一丝嫌弃,没有一丝阴霾。
她是看过很多经书,也背诵过,默写过,是为了缓解自己压抑的情绪。
直到今日此时,她见了上官雁的举动,突然理解了经文中那句“照见五蕴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