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酒店,下午的交流会结束。楚琉璃和张鹏程一出会议室就看到迎面而来的潘荣轩。他在房间里无聊,还没到会议结束时间就下楼了。
“潘医生,这么急着来找我们,是不是……”张鹏程边说边看向楚琉璃。
“是不是什么?他就是饿了,着急去吃饭!”楚琉璃自然猜到他想说什么,没等他说完就打断道。
张鹏程怕楚琉璃教训他,把想说的话咽了下去。对这个有点小霸气的师姐,他既敬重、喜欢,又有那么点畏惧。
因为第二天会议结束他们就要回京城,潘荣轩特意找了家比较好的餐厅请他们吃饭。
吃完饭,张鹏程依旧懂事儿地先离开,他们两个人手牵着手去黄浦江边闲逛。
这个晚上,楚琉璃有点失眠。她不得不承认,她还是很在意荣誉的,若不然,也不会一想到第二天的颁奖环节就紧张。
枕边的手机震动了一下,她拿过一看,是张鹏程发来的信息:“师姐,今天要早点睡,不然有黑眼圈,明天去领奖的时候影响你的光辉形象。”
楚琉璃笑了笑,她这个师弟还真是贴心。她回了信息:“好,我早睡!明天请你吃大龙虾!”
“好呀,一言为定!”张鹏程很快回过来。
和张鹏程说完话,楚琉璃把手机放到一边,继续酝酿睡觉。
许是放松了,没过一会儿她就睡着了,再醒来已是早上七点多。
他们三人一起吃完早餐,楚琉璃和张鹏程去会议室,潘荣轩则在会议室外。他知道上午要颁奖,他想看看楚琉璃上台领奖的样子,还想给她拍几张照片留念。
会上,交流会的主任委员宣读获奖人员及论文名单,听着他的声音在会议时里回荡,楚琉璃既紧张,又兴奋。
“各位古建筑研究、修缮领域的同志们,我们共征集到学术、技术论文126篇,结集出版116篇,经专家评选出16篇优秀论文。下面,由我宣读获奖作品和作者名单,请刘凯旋、徐春友为优秀论文作者颁发荣誉证书……”
主任委员发言间,楚琉璃的手机震动了一下,她低头一看,是潘荣轩发来的信息:“琉璃,等你上台领奖的时候注意看我的镜头,我给你拍照。”
楚琉璃回复了一个“好”字,继续听主任委员宣读名单。当读完15个获奖者和获奖论文的名字后,会场里,她的名字清晰可闻。
“第十六位获奖者,楚琉璃,获奖论文《浅谈古建筑彩画修缮》。恭喜以上获奖者,请获奖者上台领奖。”
楚琉璃强压着剧烈的心跳,缓缓从座位上起身。她和张鹏程等获奖者一起上台。
刘凯旋含笑看着她,示意她找他领奖。
这不是楚琉璃第一次获奖,却是最让她激动的一次获奖。且不说此次交流研讨会在行业内含金量很高,光是颁奖嘉宾是她最敬重的刘叔就让她非常兴奋。
从刘凯旋手里接过奖杯和奖状,楚琉璃就如同在梦里一般,虽然这是她早知道的结果,她却不敢相信。她真的获奖了吗?
“恭喜你,琉璃!”刘凯旋慈爱地看着楚琉璃,能亲手给自己的侄女颁奖,他既高兴又激动。
“谢谢刘叔!”楚琉璃眼里有泪光闪动。
台下,潘荣轩趁没人注意他,溜进会议室,兴奋地向楚琉璃挥手。
楚琉璃正在台上和刘凯旋等人合影,并没留意到他。潘荣轩拿出相机,远远地给他们拍了几张照片。不过,他照片的主角是楚琉璃。
上午的颁奖结束后,交流研讨会也步入尾声。散会后,楚琉璃和刘凯旋道别后才离开。刘凯旋说过一段时间会去京城开会,到时候去看他们一家人。
通过这次交流研讨会,楚琉璃结识了很多古建领域的新朋友,彼此加了QQ。
这个时候,最舍不得楚琉璃的,恐怕就是张鹏程了。大学毕业后,一家建筑公司向他投出橄榄枝,但他一直惦记着修缮技艺中心,想去和楚琉璃共事。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他就投了简历。只是这会儿还没有结果,他不能和他们一起返京。
“师姐,你在京城等我,我也许很快就能去你那里报道了!”虽然只是递交了简历,但张鹏程很自信,觉得自己一定能被录用。
“好,我等着你!到时候我们中心又多一个青年才俊了!”对这个师弟,楚琉璃很欣赏。能静下心来研究古建,传承古建技艺,都是她志同道合的朋友。
八大作的传承需要像张鹏程这样热情澎湃的人,因为热爱,所以愿意为之付出,哪怕是辛苦也甘之如饴。
楚琉璃、潘荣轩飞京城的航班和张鹏程飞西安的航班时间差不多,下午,他们三人一起去机场。
飞机上,潘荣轩把张一峰的朋友去找他时说的话告诉了楚琉璃,他不想瞒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琉璃,我觉得张一峰虽然犯了法,做了错事儿,但对你感情应该是真的。他换走你的玉镯,应该也是一时迷了心窍。”
楚琉璃转头直直地看着他,感叹道:“潘医生,你不是傻了吧?怎么帮他说话?”
“我不是帮他,我是觉得他对你有感情,而且很担心你。”
“我知道他担心我,但那也许是愧疚吧。没有迷了心窍的说法,没有人可以为自己犯的错找借口。”楚琉璃冷静分析道。
“也许是吧。不过,他能关心你我还是很感谢的。”潘荣轩大度道。
“你……不吃醋?”楚琉璃逗他。
“我干嘛要吃醋,他只能远远地关心你,又没办法靠近你。哈哈,多难受!”潘荣轩笑得很坏,和他平时的形象完全不一样。
“怪不得不吃醋,原来你是这么想的。”楚琉璃看着他,一副了然的样子。
两人说笑着,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下了飞机,楚琉璃没想到,竟然有人在机场接机。
很长的条幅,上边写着“欢迎楚琉璃女士载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