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可以是死人也可以是活人

死人的事情。

听到这五个字,无论是周朝瑞还是杨昌嗣,都没来由地机灵了一下子。

两人又对视一眼,眼神交流了一番,这才勉强挤出些许笑容来。

“是啊,这些人已经死了,皇帝陛下想做主,也无从下手啊。”

周朝瑞打着马虎眼,额头却是多多少少冒了点虚汗。

杨昌嗣连连点头,对此表示赞同。

而林云抬起头一瞥,一脸讶异。

“两位大人误会了,再在下说的不是这些人本身,而是他们背后的人。”

“他们背后的人已经是死人了,还如何追究,两位大人说是不是。”

林云眯眼笑着,周朝瑞额头的虚汗却是越来越多。

杨昌嗣笑容凝固,面色沉重起来。

“两位大人昨夜怕不是着了凉,大早上的发虚汗,来喝杯茶缓一缓吧。”

正当气氛即将凝固的时候,林云招呼着说道,两人当即上前拿起茶杯一饮而尽。

“不知道林云先生所说的话是何意,这些人背后的人为何是死人了。”

杨昌嗣打量了林云一番,然后开口问道。

老狐狸终究还是老狐狸,哪有那么容易被吓到。

“这些人全是当年阉党魏忠贤的手下,阉党早就被皇帝陛下和百官推翻了,魏忠贤死了,这些人背后的人,自然也是死了。”

“只是在下不明白,阉党失势多年,他们是怎么撑到现在的,而且为何要来刺杀在下,莫不是背后又有了新的人?”

“两位大人可曾知晓,这些阉党余孽已经刺杀在下数次,实在是可恨得很啊。”

林云给周朝瑞和杨昌嗣补茶,慢悠悠地说着,神色自然。

而杨昌嗣和周朝瑞却是有点不太自然了,这话里有话,他们怎么能听不出来。

“不知何人竟然敢圈养阉党残羽,此乃居心叵测,是对皇帝陛下的不忠!老夫第一个不答应!”

杨昌嗣义正言辞地说着,周朝瑞也拍案道:“当初我等如此辛苦将其推翻,这才多少年,便有人想走这条老路了吗?”

“是啊,此等狼子野心之徒,就该千刀万剐,好的不学,学此等手段祸国殃民,不像两位大人,为民着想,是正儿八经的百官模范。”

林云说着说着,笑意浓郁起来,周朝瑞和杨昌嗣也跟着尬笑。

只是下一刻林云脸色便一下子沉了下来,声音冰冷地说道。

“两位大人,他们背后的人可以是活人,也可以是死人,就要看两位大人如何抉择了。”

“在下的愿景不过是中兴大明王朝,挡路的会全部清掉,不知道两位大人是想助皇帝陛下,助在下一臂之力,还是想当挡路的石头。”

“如果想当挡路的石头,这张认罪书会出现在皇帝陛下的案牍上,如果想助皇帝陛下和在下一臂之力的话,此番恩怨情仇,一笔勾销,我等不计前嫌,中兴大明朝。”

说着,林云将昨夜刺客头头以血写下的认罪书,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几个名字。

诸如杨昌嗣,诸如周朝瑞与徐文若之流。

“既然林云先生把话挑明了,那我们也就不拐弯抹角了。”

“此番究竟是鸿门宴,还是和解酒。”

周朝瑞问道,看了看石桌上的血书。

“是鸿门宴,还是和解酒,就看两位大人的态度了。”

林云淡然一笑,一脸油盐不进的样子。

周朝瑞和杨昌嗣对视一眼,长叹一声。

“江山代有人才出啊,我等是老了。”

“既然林云先生这般说,那以后我们便相安无事,一同为皇帝陛下效力吧。”

周朝瑞率先开口,拿起茶杯一饮而尽。

一旁的杨昌嗣点了点头道:“今后就要多仰仗林云先生了。”

说罢,也将杯中茶水喝尽。

“能如此冰释前嫌,自然是最好的,两位大人不愧是大明朝中流砥柱,识时务知进退,在下佩服。”

林云客套的马屁这就拍起来了,但听在两人耳朵里,却是觉得那么讽刺。

事情谈完,周朝瑞和杨昌嗣便离开了,林云让老魏头去送,不一会儿便回来了。

“家主,这两位看起来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以后怕是仍旧不能安生啊。”

老魏头看了看林云,不由得说道。

“他们安不安生我不知道,你们再不打扫院子,我就真的不能安生了。”

林云摊了摊手,望向从中堂走出来的刘缺。

“这不是吓唬吓唬那两个老家伙儿么,小人这就收拾这就收拾。”

“何广,赶紧让司里调马车过来将这些垃圾运出去埋了!”

刘缺吆喝着,带着锦衣卫忙活起来。

老魏头不以为然,看着林云等待着答案。

“百官意气风发之时尚且不能奈何本家主,如今变成了丧家之犬,何须忌惮。”

见老魏头不死心,林云便给了一个答案。

小魏不知道从哪里泡出来挥舞着拳头嚷嚷着。

“就凭他们还想对付家主,待日后我学有所成,一人足以!”

老魏头见状,揪着小魏的耳朵白眼道:“就你还想学成?三百个字学了半月还不会,你最多也就像老头子我一样当个莽夫,家主这般,你这辈子是没希望了。”

小魏挣扎着脱身,朝老魏头做了个鬼脸道:“骑驴看唱本,咱们走着瞧!”

说罢,小魏就跑没影儿了。

“家主所言固然有道理,但还是不要掉以轻心啊,杨昌嗣和周朝瑞可是出了名的老狐狸,不得不防。”

老魏头终究还是提醒着林云,林云也欣然接受。

“当下大明朝当务之急,还是建立商部,毕竟天下运转不周一天,就加剧了当下局势的一分困顿。”

“至于百官之流,被这一次挫了大败,一时半会儿不会轻举妄动了。”

林云自言语地嘀咕着,老魏头看着不由得唏嘘。

“家主为了大明朝中兴,真是鞠躬尽瘁啊,朝堂百官竟不觉得羞愧,愧对饱读的圣贤书。”

“中兴大明朝,是本家主的愿景,天下虽千万人,吾一人往足矣。”

林云嘴角挂着笑意望着头顶的梧桐树,阳光洒落肩头,此前的种种困顿,这一刻便已然值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