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解决诸王和武将霍乱的办法?

“噢?”

“既然武将不能固守边关,诸侯王又不能固守边关,那你说说,到底应该让谁固守边关?”

“难道我大明王朝的边境,就不需要人固守了吗?”

朱标有些好奇,看一下面前的刘璟询问道。

他倒想要看看,这刘璟到底是否有能力?

“启禀太子殿下,学生以为。”

“将军固守边关,那他一旦生出了野心,就会拥兵自重,而不仅丢失了边关,甚至还会对内地造成极大的威胁。”

“如若是诸王固守边关,也是同等理由。”

“历朝历代诸王之乱数不胜数,诸王之乱早已深入人心。”

“诸王的野心,比武将野心,还要更胜一筹。”

“如若要将诸王分封在各处封地,并且给予他们兵马。”

“一旦诸侯王生出野心,那必将是对整个王朝,都是极大的威胁。”

“诸侯王原本就是皇家血脉,一旦他们开始造反,那么,朝廷之上,也许也会有其支持者,甚至会变为其内应。”

“就像西晋的八王之乱,现在也许陛下和太子殿下都能够震慑住这一些诸侯王,那么谁又能够保证,太孙,是否能够震慑群臣?”

“一旦诸王开始造反,那么必定会重现西晋八王之乱,甚至还会给北元可乘之机。”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到时候也许五胡乱华又将重现,或者是,北元乘机南下,再次夺走江山。”

“所以不管是武将还是诸王,学生都不建议直接让他们固守边关。”

“古有八王之乱,汉有董卓,拥兵自重,霸占皇宫,淫乱后宫。”

“唐有安史之乱,后周有赵匡胤黄袍加身。”

“历史种种,都说明了,武将、诸王,皆不可固守边关。”

刘璟摇了摇头,朝着朱标拱手一拜,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全盘托出。

历朝历代诸王发生叛变的几率非常大,只要他们的野心一日一日膨胀,他们手底下的势力,一日比一日强,那么他们必定会有野心。

当然武将也不在少数,历朝历代武将在边关,佣兵自重也不少。

“按照你这么说,那么意思是,边关直接放弃,没有人看守是这样的意思吗?”

“如若按照你这么说,那么整个大明王朝的边境都无需任何人看守。”

“而且本宫和陛下都没必要去信任手底下的这一些武将了,是吗?”

“刘璟,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说的这些话又意味着什么?很可能你说的这些话会给你带来无尽的危险。”

“你要知道你这些话其中的嫌疑,很可能会让你们刘家满门抄斩你这是在离间本宫和陛下与朝堂之上的这些武将的关系。”

“甚至离间皇家的父子兄弟情谊。”

朱标看着面前的刘璟眉头,紧锁冷声道,全身气势疯狂涌出,直接压在了他的身上。

“好,好恐怖的气势。”

刘璟似乎感受到了一种窒息的气息,整个人被一股强大的气势压弯了腰,全身早就已经被汗水渗透。

此时他面色煞白,全身发颤,背后发凉。

“学生并无此意。”

“学生只是认为在边关,不能够由武将,或者诸王单独固守。”

“必须要给他们多加一个限制,否则,绝对会生出霍乱。”

刘璟咬着牙,艰难的抵抗着这一股气势,从牙缝里挤出了几句话。

“那你说说,应该如何决策。”

“说说你的看法。”

朱标点了点头,眯着眼,随后身上的气势全消,冷声道。

“呼呼呼...!”

刘璟大口喘着粗气,眼眸之中满是惊恐之色。

“太子殿下简直太恐怖了,这样恐怖的气息真的是人能够拥有的嘛?”

“我仿佛感受到,身上拥有着千斤重担,直接压在我的身上,全身根本就直不起腰来。”

“简直是太恐怖了。”

稍微缓和了一下,刘璟感觉舒服多了,身上的气势骤然消失,让他松了一口气。

“启禀太子殿下,学生的意思是在边官不能够让一个人单独掌权。”

“而武将调动兵马必须要得到朝廷的调令,否则,绝对不能够动用一兵一卒出征。”

“固守城池的兵马除外,武将只有防御的权利,没有调动兵马出城的权利。”

“将领只管军事,而文官,只管政务。”

“互不干涉,又互相牵制,互相帮助。”

“军队所有的军粮全部必须得交,由文官掌控。”

“而文官不得以任何理由,克扣军粮。”

“武将没有调令,不得擅自出兵。”

“只需要防守,如若需要动兵,必须要朝廷的调令。”

“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只需固守城池。”

“如若想要率兵出征,必须要得到朝廷调令朝廷,并且,由朝廷派遣武将出征。”

“朝廷将领,所有的兵符,全都由兵部保管,兵部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取走兵符。”

“兵部还需要成立一个监管部门,取兵符,必须要得到陛下的圣旨,经过确认,方可取走兵符。”

“否则的话,任何人也不能够调动一兵一卒。”

“他们可以被动防御,但是绝对不能够擅自出击。”

刘璟拱手道,他认为,不能够给武将太多的权力,也不能够给文官太大的权力。

武将和文官相互制衡,相互监督,如此一来才能够让边境安定。

而且武将没有能力单独调动大军,除了防守城池,没有任何调动一兵一卒出城,甚至去做其他事情的权利。

他可以练兵,但是却绝对不能够调动大军私自行动。

任何人想要调动大军私自行动,必须要得到朝廷的准许。

未经朝廷允许,他们只能够被动防御,如若敌人到来他们可以进行防御,但是绝对不能够出城去杀敌。

被动防御的情况下,还要派遣人立刻通知朝廷。

“如若城池没有其他地方的支援,守不住了呢?”

“或者,文官和武将不和,导致叛乱呢?”

“文官管理城内百姓,但是他手中并无兵权,如落伍教条,斩杀文官,似乎也并非是一件难事。”

“如若这武将在边关,斩杀文官,拥兵自重,甚至通敌叛国呢?”

“该当如何去做?”

朱标点了点头,看一下面前的刘璟,冷声道。

“启禀太子殿下,学生认为在边关的文官和武将产生分歧,这是常有之事。”

“毕竟世人都会有私心,而人心最是难测。”

“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他是否长了一颗坏心眼,是否天生反骨这无从探测。”

“但是如此一来,能够大面积杜绝武将拥兵自重,而不会出现诸王之乱。”

“诸王之乱,才是整个王朝覆灭的根本原因。”

“如若没有诸王之乱,只是武将一方拥兵自重,对于王朝来说,想要将其覆灭轻而易举。”

“可诸王之乱,他们可都是拥有自己的封地,而每一个诸王手底下拥有的封地基本上极为庞大,随随便便就能够拉拢起来几万,甚至十数万的大军。”

“而一个武将,他不管理政务,一时之间想要拉拢起数万大军,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一旦一个武将想要在暗中发展,那必定会被文官发现。”

“到时候朝廷立刻出兵,他顷刻之间,就能够被斩杀。”

“不仅如此,太子殿下还可以出一道政策,那便是举报制。”

“一旦有人密谋造反,如若有人举报,查有实据,则重重有赏。”

“不仅如此,不管是何人造反,只要举报成功,查询确有此事,可以将其官职,赏赐与他。”

“如若有人举报则知否,有造反的嫌疑,那么举报之人一旦被查实确有此事,可以让其成为知府。”

“将领也是同理。”

“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杜绝有人造反。”

“因为他们一旦造反,很多手底下人不愿意,自然而然会举报他们。”

刘璟拱手一拜,继续说道,深邃的眼眸之中,闪过一抹笑意。

“告缗令?”

“你小子,脑子倒是挺会转。”

“想要让天下所有人,都不放心自己身边的人。”

“如此以来,也能够让他们自己谨言慎行?”

“不过,这奖赏,是否太过?”

“举报制度可行,但是,赏赐,如此丰厚。”

“如此一来,是否会纷乱不断?”

“如若有人故意为之,该当如何?”

朱标看着面前的刘璟,微微一笑。

这是要让自己学汉武帝啊?

不过汉武帝这是用这方法对付商人,对付那些有钱之人,而并非是对这一些官员下手。

不过这个方法确实是可行,如若真的有这种举报制度,一旦他们身边的将领,有造反的嫌疑,那么如若将其举报自己,就能够登上高位。

这样绝大多数,确实能够解决不少武将造反的可能。

但是如果真的执行这一条策略,是否会因为一些野心家,让整个武将行列,出现混乱呢?

一天到晚举报别人不管有的没的,真的假的,全都来举报一遍,岂不生乱?

“太子殿下说笑了,如若真的执行这一条策略,那么有人虚假举报,面临的可是抄家灭族。”

“恐怕很少会有人以自己全族的性命,拿来赌。”

“这种方法只不过是用来杜绝,有一些武将会造反。”

“而并非是想要抑制他们成长,完完全全依靠这样的策略,之前的策略也相互结合在一起。”

“文官武将相互制约,相互扶持,也相互监督。”

“原本武将的所有兵权,所有的权力,都已经被限制到了一个极低的位置。”

“如若再用这种举报制度上台,那么将这一些武将的权利,限制在了更低范围之内。”

“太子殿下,容学生打一个比方。”

“如果我们没有加上这个举报制度,但是之前的制度已经杜绝了大部分人造反的可能,但是还是拥有极少部分,例如说一百个人当中出现十个。”

“然后陛下再将举报制度出台,那么这一百个人当中的十个人可能就会被另外八个手底下的人举报。”

“如此一来就能够将一百人,降低到两人。”

“而历朝历代,又有几人真正的拥兵自重造反呢?”

“就像之前的王朝,如果说,他们的王朝三百年之间,有一百个人想要造反,但是我们已经将这一百人,降低到了两人。”

“那么,这个王朝是否能够继续坚持下去,能够让其延长存在的时间呢?”

“甚至这两个人,都没未必会存在,毕竟,谁都想要身居高位。”

“他们这一些武将会造反,是为了什么?”

“自然是为了登基称帝,而他手底下的人,又是为了什么?”

“自然是帮助自己的将军,登基称帝。”

“之后,让自己能够身居高位。”

“可如若,手底下人知道,自己的将军有造反而嫌疑,甚至,已经开始造反。”

“那他们直接向朝廷举报,他们就能够坐上自己将军的位置,岂不比造反的代价,来的更小一些。”

“至于太子殿下说的他们奖赏过多,也未必一定要让他们坐在自己原先将军的位置上,可以给他们同样的官职,同样的俸禄。”

“例如原先的将军是一个侯爷那陛下和太子殿下就可以赏他一个侯爷的职位和应有的俸禄,给他拥有侯爷的权利。”

“如若他有领军的本领,倒是可以让他继续带兵。”

“可有一些人未必有这样的能力,那直接让其进入京城,给一个闲职便可。”

“太子殿下以为可否。”

“这就是学生全部的想法。”

刘璟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全盘托出,看着面前的朱标,拱手一拜,十分恭敬。

他原本就是一个忠臣,而且对大明王朝绝对忠诚,对朱标也是如此,他知道自己父亲对朱标忠心耿耿。

而他也是一个忠诚之人,对于朱标自然也是如此。

既然朱标问了这个问题,他自然会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全部说出。

当然,他肯定是希望,朱标能够接受自己的提议。

纵观整个历史,历朝历代诸王之乱,还有武将之患,都无法杜绝。

想要完全将其杜绝,其实非常艰难。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