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弹劾

好声一起,所有的百姓们全都喊起好来。

“抽死他!”

“混蛋!你也有今天啊,狠狠抽他!”

“苍天不瞎,恶有恶报啊!”

惨叫的求饶声开始还很响,但后来慢慢弱下去了,把黄老爷抽的浑身是血,只剩一口气的时候,梅翠涛才停手。

白越递给自己的是条鞭子,而不是刀,尽管想一刀宰了这胖子,但梅翠涛知道轻重。

等梅翠涛停手后,白越来到黄老爷面前。

“你打老子的人,所以老子让被打的人打回去,你没杀老子的人,所以这次老子不杀你,你没抢老子的钱,所以老子这次也不抢你的钱。”

“但你抢老子的粮,这就别怪老子不客气了,来人啊,把黄府上下所有能吃的全搬走,一粒米都不许留下。”

“是!”

士卒们纪律非常强,白越只让他们搬粮食,所以黄府内,他们没有破坏房屋,没有骚扰女眷,哪怕搜到了成箱的金银珠宝,也只是看了一眼,没人拿一个铜板。

百姓们虽然不认识白越,但都认出梅翠涛一行人来了,前天就是梅翠涛赊给他们粮食。

就在他们欢喜的赊粮,以为终于能凑活过今年时,突然来了一队衙役,不由分说就把放粮的人锁了,赊到粮食的百姓们,粮食也被抢了回去。

梅翠涛等人被衙役们抓走,他们带来的粮食,则直接进了黄府。

百姓们去阻止,被衙役和黄府的仆人们,拿着鞭子一顿乱抽,只能散开。

很多百姓跪在地上嚎哭着,祈求衙役不要抓人,祈求黄府不要抢粮,但根本没用。

就在百姓们以为这个世道就是如此,他们都绝望的认命时,白越带人来了。

看着士卒们从黄府搬出来的一袋袋粮食,百姓们眼神里露着渴望,看着白越等人的目光中闪烁着希望。

教训完黄老爷,把自己的粮食搬出来后,白越手里还有一叠从黄府搜来的卖田文书。

“这些田你多少钱买的,老子现在多少钱买回来,给钱。”

有士卒抬着箱子过来,打开后里面是一锭锭银子。

“不,不敢要,好汉饶命,饶命啊。”

黄老爷回过一口气,肥胖的身躯翻个身,连连磕头求饶。

白越没再理会捣头如蒜的黄老爷,把卖田文书递给梅翠涛道:“谁家的文书给谁家送去,但该多少银子一个铜板都不能少,还不了银子的田咱们收了。”

“是。”

梅翠涛双手接过文书。

“乡亲们还等着赊粮呢,去做事吧。”

“是,总督。”

梅翠涛躬身,带着还满是伤的伙计们去放粮了。

刚见白越时,梅翠涛十分不爽白越,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只能忍了。

但短短一个来月,梅翠涛已对白越无比崇拜,对他的话更是言听计从,白越就算让他上刀山下火海,梅翠涛也敢牙一咬往前冲。

“我们走!”

白越翻身上马,带着士卒们朝其他县城快速而去,被抓的可不止梅翠涛一波人,还有几波人呢。

而且动手的也不仅仅是衙门,还有些占山为王的绿林大盗,竟也敢抢自己的粮。

真活的不耐烦了!

对衙门的人,白越还有所收敛,但对江湖绿林,白越可不会心慈手软,敢碰他的人他的粮,下场只有一个!

“驾!”

看着白越等人离去的身影,趴在地上看着快死了的黄老爷抬起头,眼睛里冒出怨毒的目光。

他黄府的粮,和他黄老爷多年积攒的威名,刚才都被那个人抢走了,这笔仇他绝不会善罢甘休。

“来人啊,快,快去报官!”

黄老爷就不信,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有人如此猖獗,破门杀人抢粮羞辱德高望重的士绅,衙门就不管不顾,他就不信这世道还没王法了!

白越知道无论豪强劣绅,还是贪官污吏,挨一顿打肯定不会乖乖听话,还会折腾闹事和反击。

但放飞自我的白越,早已懒得理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不了老子掀桌子。

自己只想当条咸鱼而已,但现在呢?一天天忙的比狗还累!

玛德!就不能让人好好过日子吗?

黄老爷报官的仆人回来了,只不过是被抬着回来的,孙县令正有火没地方发呢。

他之所以被白越狠狠羞辱威胁,全是因黄老爷拉他下水,这时候黄老爷别说只派了个仆人来,就算他本人亲自来,孙县令也能打他一顿板子泄泄火。

随着白越一个县一个县的跑,被他打的官员越来越多,一些做事太伤天害理的豪强劣绅,白越更是一刀宰了,而他得罪的人,也越来越多,一道道弹劾的奏折如雪花般飘向北都。

“王上,那张木头目无王法了,他无故竟把下官的侄子砍了头,王上,此獠已把广江府折腾的乌烟瘴气,不杀,刚刚平息的广江府恐又生变故啊!”

“臣附议,王上,那张木头在县衙竟当众抽县令鞭子,此等行径古今未闻,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啊!”

“王上,请杀国贼,以正朝纲!”

一个个大臣们跪倒在地,声泪俱下的痛斥白越,把白越批成了个十恶不赦,伤天害理无恶不作的国贼。

王上并没有发怒,他并不是瞎子聋子,白越在广江府所做的一起,他虽然不能说了如指掌吧,但大概还是知道的。

朝堂上几个老臣睁开了眼睛,他们几个平日有事没事,就把白越拎出来批一顿,要求王上对他严加管束。

甚至怂恿王上把白越招来北都,由他们亲自教化,此刻听见群臣弹劾白越,他们也站了出来,不过不是落井下石,而是帮白越说话。

“宋大人,你不用担心广江府有变故,就算真发生了变故,放,咳咳,让张木头带军转一圈,他可在覆手间掐灭变故。”

“吴大人,你说的民愤中的民,请问是何民?张木头联合几个粮行,赊给广江府百姓粮食,如今赊粮粮队所到之处,百姓们都夹道欢迎,民愤我们没看见,民欢我们却看的一清二楚。”

“王上,张木头见不得奸人坐高堂,为祸百姓,故愤而抽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