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26章 春江潮水连海平

周承宗虽然不知道陈怀义为什么要跟孙明玉赌一个黄皮葫芦。

但见陈怀义信心满满,瞬间兴奋。

陈怀义终于要动真格了。

这首诗,必然不同凡响。

陈怀义年龄不大,但傲气十足,从陈氏祠堂开始,种种表现无不说明这小小童生却有着与文位不符的脾气。

孙明玉招惹陈怀义,实属不智。

这么想着,连忙取出笔墨纸砚以及桌子送到陈怀义跟前,并亲自铺纸磨墨,然后满眼期待地望着陈怀义,等待陈怀义的绝妙诗句。

惊圣人!

一定要惊圣人!

如此,今夜之宴便可名留青史,为代代世人津津乐道。

他这个宴会主人自然也会随之名扬天下。

周承宗如此。

其余诸人也如此,目不转睛地望着陈怀义。

虽然过程略有波折,但结果却与他们的目的一致——结识陈怀义,再看陈怀义现场赋诗,感受一下陈小酒仙的风采。

孙明玉也紧张地盯着陈怀义。

说不紧张,怎么可能?

陈怀义短短几天连作二十多首精品,最次生景,最好动天地。

真要输掉比赛,一家人的谋划便会落空。

更已经得罪陈怀义。

妥妥的双输——他孙明玉输两次。

他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但同时,又对集家族之力做出来的那首诗有信心。quwo.org 橙子小说网

诗词文章,在宣之于口或者落于笔上之前不算面世,如此便给了某些人可趁之机,可通过一些高明手段作弊。

虽然瞒不过圣人,但圣人也不会苛责,该给的原创文气一样会给。

孙玉明便是通过这般手段拿到一手好诗来与陈怀义对赌。

其他人也多多少少能猜到些许端倪。

却又盼着陈怀义能出奇迹。

暗暗为陈怀义鼓劲。

但也有人为陈怀义担心。

“古乐府体裁,可不太好写。”

“对,这个体裁看似自由度更高,实则较为冷门,二百多年来,几乎没人再写古乐府诗,陈小友……”

“陈小酒仙上当了,姓孙的有备而来。”

“这……”

“姓孙的图什么?一酒葫芦?”

“恐怕酒葫芦不是凡品。”

“你是说……”

“咳咳,希望陈小酒仙能保持水平,最次也得惊圣人。”

“惊圣诗说来就来?就算陈小酒仙也没那么容易。”

“那陈小酒仙岂不是……”

陈怀义无暇他顾。

一口七品青梅入腹,已然忘了自己身在人间。

仿佛化身张若虚,御风江上月下,满心诗情。

而后提笔,饱蘸浓墨。

写下第一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只此一句。

共情。

生景。

坠天花。

夜空中悄然浮现的异象覆盖大半块天空,几乎把天空取而代之。

异象也是夜晚。

却是江河与大海交汇处的画面。

画面却又与夜空刚刚升起没多久的月亮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美轮美奂,几乎使人无法分辨月亮是现实还是异象。

如梦似幻。

似真非真。

江水之上更有一轮倒影的明月在随波影动。

海面上同样又一轮倒影不时出现在海潮之中。

天上月。

江中月。

海里月。

三月互照,极为奇妙。

周承宗惊了。

只第一句便已达坠天花,全写出来,那还了得?

惊圣人?

还是……动天地?

而且这两句气魄如此之大,画面如此之美……

只这两句便可知陈小酒仙并非浪得虚名。

只听这两句,便不负今天晚上这番折腾。

太美了!

开头便如此之美,后边呢?

周承宗满心期待地闭上眼睛,静听天空中的鬼神吟唱。

接着就听到第二句。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好!

好诗好景好气魄。

与此同时,天空中的异象再次发生变化。

异象中的江面缓缓缩小,视角拉高,出现成千上万条江河,每一条江河中都有一轮明月。

只这一幅画面,便让周承宗感觉浑身战栗!

好一个艳艳随波千万里!

好一个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周承宗听到这里,更觉震撼。

尤其“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句,瞬间把时间跨度拉长到极为久远的古老年代。

是啊,江河万古,江月万古。

可人呢?

第一个欣赏江月的人是谁?看到这般美景又是什么样的心情?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戸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鬼神吟诵速度越来越快。

声音越来越温柔。

等到最后一句,竟然带上满腔似愁非愁似悲又非悲的感觉。

轻柔。

细腻。

娓娓道来。

满含温柔细致且缠绵入骨的思绪。

且极复杂。

有思乡情。

也有闺怨情。

还有怀古情。

甚至蕴藏着极深的人生哲理。

初听颤栗。

再听震撼。

三听,便会彻底沉浸在这首诗营造出来的辽阔、宏大、空旷又略显寂寥的世界中。

且有春天,有夜晚,有江,有花,有月。

只塑造的美景,便已极为高超,想象力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何况使用的文字清新、干净、娟秀、温婉。

与常见古体诗也就是古乐府诗的华丽锦绣风格截然相反。

简单清新到极致。

当真绝妙!

巫承宗久久无法从这篇古体诗中走出。

却忽然惊醒:“怎么只是坠天花?”

其他人也惊醒:“不可能!”

“不可能只是坠天花!”

“这首诗太过神妙!!!”

“必然动天地!”

“绝对达惊圣之境!”

“这文字!这画面!这意境!这哲思!这感觉!无一不妙,无一不神,怎么可能只是坠天花?”

“这首诗把平和与壮阔两种感觉融合在一起还不矛盾,堪称神作!”

“可是,为什么圣人迟迟不出?”

天空中。

青色原创文气凝聚成的花瓣片片坠落,仿佛无穷无尽。

可圣人却始终没有出现。

这异常,超出所有人预料。

周承宗也皱起眉头。

难道这首诗真的只是坠天花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