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成渝之争

重庆成立蜀军政府后,滇军因占据了自流井和贡井,不肯放弃这块肥肉,仍然赖着不肯回云南。

他们宣称滇军作为“援川军”,需要暂驻叙州,维护盐场的治安。其目的很明显,就是继续捞取当地盐场的税收和截留盐款。

当时云南都督蔡锷,电令留在四川的“援川滇军”,只承认重庆的蜀军政府。

蔡锷认为大汉四川军政府是“袍哥政府”,坚决不予承认,并且随时准备进取成都。

因此,夏之时派人与叙州的滇军联系,承诺给“援川滇军”发放军饷,两军联合起来,共同讨伐成都的袍哥“伪政府”。

此时,身居成都的尹昌衡,依仗军力雄厚,趾高气扬,准备迫使蜀军政府就范。

他给重庆的张培爵去信,指责蜀军政府“树党组兵”“众矢日集”。

威胁道:“你重庆蜀军的兵力不及赵尔丰和傅华封,他们都被我一一打败了。现今我大汉四川军政府拥兵二十万,如两军武力相对,我军必胜!”

在四川东西两个军政府剑拔弩张,准备大打出手,一决雌雄的时候。中华民国政府出面进行调解,希望促成两个政府的合并。

经过民国大员的耐心劝说,成渝的军政府首脑虽然都同意合并统一,但是双方对于合并后的一些重大问题,仍然存在很多分歧。

如军政府的名称,是用“蜀军政府”还是“大汉四川军政府”?

省会所在地是放在成都?还是重庆?

两个政府的官员如何安置?

谁任正职,谁任副职?

等等,双方互不相让。

成都的大汉四川军政府由于经费紧张,快要揭不开锅了,官员和士兵的薪饷都难以兑现。

尹昌衡盛气凌人地向张培爵提出,成渝马上就要合并了,蜀军政府先拨付二十万元(银元)政务费给大汉四川军政府应急,就当作蜀军政府显示合并诚意的见面礼。

目前,蜀军政府由于没有抽到自流井和贡井盐场的税收,经费其实也很紧张。

张培爵认为以前容忍滇军霸占盐场,是想联合滇军对付“袍哥政府”。现在成渝即将合并,滇军也就用不上了。

因此,他决定设法礼送滇军回云南,以夺回自流井和贡井的巨额税收。可是,张培爵不知道如何才能打发走滇军。

有人给都督张培爵出主意,胡景伊和云南都督蔡锷是军校的同学,你赶快聘请胡景伊为蜀军政府高级顾问。

然后派他代表重庆蜀军政府,去叙州与滇军进行谈判。

各位看官,胡景伊是何方神圣,竟然要张培爵请他去办这件棘手的大事?

原来,胡景伊,四川巴县人。精于计谋,人称小诸葛。

曾赴日本留学,与蔡锷是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的同学。

胡景伊回国后,任四川陆军武备学堂管堂委员兼教习,负责训练中下级军官。

他从第一期学员中曾选拔尹昌衡、周骏、刘存厚等十人赴日本学习军事。

因此按照传统规矩,胡景伊是尹昌衡、周骏和刘存厚等人名义上的老师,其资历地位颇高。

后来,胡景伊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担任总办,并负责训练新军,认识了很多滇军将领。

两年后又到广西,担任新军协统。

武昌起义爆发后,广西新军宣布独立。

新军中的革命党仿照黎元洪任湖北都督的先例,拟推举胡景伊任广西都督。

可是胡景伊认为目前的政局,谁胜谁负还不明朗,当反清政府的都督不知是祸还是福。

如去任都督,又害怕革命失败后会祸及自己。如不去上任,又害怕革命党不放过自己。于是干脆逃到上海去观望形势。

过了一段时间,当他看到革命党得势后,又后悔不已。

重庆独立后,闲得发慌的胡景伊,想挤进蜀军领导层。但是重庆的革命党人看穿了他的为人,不愿意接纳他。

现在张培爵主动请他当高级顾问,胡景伊在落魄之时被重用,他认为机会来了。再小的官帽也是官帽,于是欣然同意去当说客。

谁知胡景伊虽然当上了张培爵的高级顾问,但是心里仍然憎恨蜀军政府。

他作为蜀军政府的“全权代表”,去叙州与滇军谈判时,铁了心要吃里扒外。

胡景伊未和蜀军政府商量,竟擅自同意,只要滇军离开四川,就送给滇军三十万元(银元)的开拔费。

他准备从财政上整垮蜀军政府,以此作为送给尹昌衡的一份厚礼。

胡景伊代表蜀军政府签订协议后,连招呼也不给重庆方面打一个,就直接去成都投靠尹昌衡了。

三天后,滇军由叙州撤至重庆。派人去向蜀军政府索要三十万元开拔费时,张培爵才知道,胡景伊同意蜀军政府赠巨款给滇军这件事。

把本来就经费紧张的蜀军都督张培爵,气得捶胸顿脚。

张培爵派人去与滇军交涉,说由于蜀军政府经费短缺,只能赠送三万元作为开拔费,滇军便赖在重庆不走。

张培爵没有办法,只好咬牙东拼西凑,筹齐三十万元开拔费,才把“客人”打发回滇。

胡景伊到成都后,把蜀军政府的底细和盘托出,使尹昌衡在合并谈判中占据了主动。

由于胡景伊既有士官生的学历,又有在广西任新军协统的经历,尹昌衡便把这个名义上的老师,拉成自己的心腹官员。

却说重庆和成都两个军政府,经过各方调停,双方同意派出代表,在位于成渝中间的城市荣昌进行谈判。

蜀军政府都督张培爵权衡利弊,认为现在重庆政府实力明显不如成都政府,于是决定作出巨大让步。

他认为,四川人民受苦太深,不能再发生内乱了。成渝必须迅速合并,以实现全川的统一。

他**亮节地发表《成渝两军政府合并后政见书》,表示两个军政府合并后,推荐尹昌衡任正都督,自己愿意屈就副都督职务。

经过艰苦的谈判,双方达成了两个军政府合并的条件。然后双方代表立即赴渝,签订《成都四川军政府、重庆蜀军政府协议合并草约》。

协议草约最后确定,成渝原先的两个军政府同时撤销。以成都为四川省会,重新组建“中华民国四川军政府”,另外在重庆设立军政府下属的镇抚府。

双方同意尹昌衡出任新政府都督,张培爵任副都督,夏之时任重庆镇抚府总长。

重庆的蜀军改编为川军第五师,熊克武任师长兼重庆镇守使。

协议经过双方军政府盖章批准后生效,并通告全国,南京政府立即给予承认。

成渝政府顺利合并,四川全省终于实现了统一。

可是,尹昌衡对革命党人云集的重庆并不放心。特别是重庆设立的镇抚府,组织体系庞大,革命党的官员多,人心不稳,经费开支也很大。

尹昌衡十分担心那些革命党,弄不好随时可能把镇抚府变成第二个独立的都督府。

因此,重庆镇抚府成立没多久,尹昌衡派人去重庆进行威逼利诱,游说年仅二十四岁的夏之时出国去留学,并答应赠送三万元学费。

夏之时为了维护都督的权威,他不计个人得失,向尹昌衡发电,同意辞去镇抚府总长职务,即时出洋留学。

尹昌衡为了加强自己的势力,决定将全川的军权托付给小诸葛胡景伊。

他还通电全国,吹嘘胡景伊“学识优长,谋猷闳运……”。允宜特任全川陆军军团长,兼军事参议院副院长,各镇均受节制。

重庆镇抚府原本是蜀军政府在成渝合并时争来的机构,是同盟会员坚守的一个战略据点。

尹昌衡为了削弱同盟会的力量,趁夏之时辞职出国留学的机会,立即任命胡景伊兼任重庆镇抚府总长职务。

他想利用这个“诸葛军师”的谋略,来镇住当地的革命党人,稳定四川的半壁江山。

胡景伊担心重庆方面不服,便调来一个机枪营护送,星夜兼程赶去重庆赴任。

重庆的大多数革命党人认为,重庆镇抚府总长职务应该由原蜀军政府的官员来担任,不接受胡景伊来任职,师长熊克武甚至亲率重庆驻军去拦截。

张培爵虽然恨死了胡景伊,但是为了顾全大局,他说服重庆方面的官员,被迫接受洋洋得意的胡景伊来当镇抚府总长。

可是,令尹昌衡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胡景伊在重庆坐稳后,与早就看不惯尹同学的周骏勾搭在一起。

两人竟然背着都督尹昌衡,悄悄去投靠窃取中华民国总统职务的袁世凯。

胡景伊派亲信携巨资赴北京,向袁世凯输诚效忠,并贿赂总统身边的要员。希望将尹昌衡挤出四川,以便夺取四川都督宝座。

让胡景伊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天大的阴谋,袁世凯竟然默许了。

原来,袁世凯与赵尔丰是两亲家,他的三儿媳是赵尔丰的女儿。

赵尔丰被尹昌衡诛杀后,三儿媳得知消息后如五雷轰顶,天天哭哭啼啼,向夫君和公公哀求要为父报仇。

此外,袁世凯准备拉拢东北王赵尔巽。赵尔巽提出一个条件,就是要为其弟赵尔丰“昭雪罪名”。

他说赵尔丰既已交出政权和军权,同意四川独立自治,尹昌衡就不应该杀害他。

有人说赵尔丰在幕后策划了成都兵变,那完全是栽赃陷害。因此,请求袁世凯为弟伸冤,惩办“黄眼狼”尹昌衡。

不久,西藏的叛国分子在外国唆使下,派兵攻入川西境内,巴塘和里塘相继失守。叛军进至打箭炉时,全川震动。

胡景伊趁机鼓动袁世凯,任命尹昌衡为征西军总司令,带领川军精锐去平叛。尹昌衡不知是袁世凯的调虎离山计,欣然同意征西,以定川边之乱。

尹昌衡短暂离开四川,按理应该由副都督张培爵来代理四川都督。

可是尹昌衡决定选择一个自己靠得住的心腹官员,来帮他临时看守四川。他作茧自缚,竟然推荐胡景伊来接替自己,担任护理四川都督。

尹昌衡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落入了袁世凯和胡景伊设置的陷阱中。

胡景伊一旦掌握了大权,便施展起他的诸葛诡计,整治政坛异己。

首先是搬掉副都督张培爵这块绊脚石,设法将他由副都督降为民政部长。

后来,胡景伊为了彻底挤走张培爵,干脆自己兼任民政部长,把张培爵赶出了四川。

胡景伊拉拢第二师师长周骏、第四师师长刘存厚为嫡系,独揽了四川的军政大权,后来如愿以偿地被袁世凯正式任命为四川都督。

尹昌衡率领征西军攻克巴塘和里塘,进抵昌都,接连打了几个大胜仗。川军不辞艰辛,前后历时一年有余,全部收复了敌占地区,取得了征西平叛的大胜利。

尹昌衡信心满怀,准备率凯旋之师回四川复职。

尹昌衡顺利平叛的消息传到北京,袁世凯在惊喜的同时也意识到,尹昌衡的势力要是不加以遏制,将会对自己当皇帝造成威胁。

胡景伊为了阻止尹昌衡回成都夺取都督宝座,便趁机勾结袁世凯,不让尹昌衡回成都。

于是,袁世凯任命尹昌衡担任川边经略使职务,将他留在了藏区。

胡景伊因畏惧尹昌衡在四川的影响力,对他仍然不放心。又与袁世凯密谋,以“议决川边诸事”为由,将尹昌衡诱骗到北京。

袁世凯强令尹昌衡支持自己称帝,被尹断然拒绝后,决定将他杀害,为亲家赵尔丰报仇雪恨。

幸好民国陆军总长段祺瑞与尹昌衡有师生之谊,经过段祺瑞的力争,尹昌衡侥幸保住了性命。

胡景伊又通过运作各种关系,要害死大恩人尹昌衡。袁世凯最后以莫须有的“亏空公款罪”,将尹昌衡判了九年徒刑。

尹昌衡在四川的亲信部下,特别是四川原保路同志军的成员,恨透了阴谋家胡景伊。他们联合起来抗议,发起拥尹逐胡运动。

宣布胡景伊“蹂躏议会”“破坏法律”“卖官殃民”“引狼入室”等十大罪状。逼迫胡景伊交出军政大权,并把他赶出了四川。

胡景伊于心不甘,准备卷土重来,夺回失去的领地和宝座。

他运用诸葛计谋,与在川的亲信将领周骏、刘存厚等勾结起来,依仗袁世凯的北洋政府撑腰,又重新回到四川掌权。

重庆的熊克武、杨庶堪等革命党人,积极响应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号召,率先在重庆兴师讨袁,并通电斥责胡景伊为袁世凯的鹰犬。

熊克武的讨袁军,迅速攻占了四川的永川、荣昌、隆昌、内江等地。袁世凯立即任命胡景伊为威武将军,督理四川军务,率军镇压讨袁军。

胡景伊调遣周骏、刘存厚等部,与各路讨袁军分别激战于泸州、绵阳等地。袁世凯又抽调北洋军三个混成旅入川,打败了熊克武的讨袁军,熊克武被迫逃亡他乡。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