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行九歌时间线。
“这个黑胡子真是太可恶了!”
“怎么能这样对待自己的朋友呢!”
韩非的身边,红莲气恼的开口。
此时的红莲还是韩国的王室公主,并不是日后流沙中杀人如麻的赤练。
这时候的她还是一个天真的少女。
“哥哥,你说是不是?”
红莲看向身边的韩非。
想听自己哥哥的答案。
“哈哈哈哈,我倒是觉的这个黑胡子还有几分趣味。”
“韬光养晦可不是每个人能做到的!”
韩非的态度让红莲有些意外。
她以为自己的这个哥哥,身为如今韩国的司寇。
应该是会直接呵斥黑胡子的无耻行为。
“红莲,你还太小,很多的道理并没有办法和你解释。”
“但是你要明白,一个韬光养晦的人,要比一个在你面前展示自己强大的人可怕得多!”
韩非开口,笑着看向自己的妹妹。
“连哥哥你也这样!”
“不理你了!”
红莲看着韩非对黑胡子竟然是这样的态度,瞬间不高兴起来。
随后起身,气鼓鼓的离开了。
“红莲公主所说的倒是也不错,这黑胡子虽然是个韬光养晦的人,但是本质上却并不算是个君子……”
红莲气恼恼的离开之后,张子房自酒肆之中走了进来。
他看着天空之上黑胡子那肥硕的身影,纵然是觉得心中敬佩。
却也仍旧是有些不适。
“你要知道,现在已经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了,周礼崩殂之后,周王室早已没有了约束天下的能力,如今更是已经覆灭,而天下诸侯又都是虎视眈眈!”
“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里,光靠君子之道,可是什么都得不到的!”
韩非冷冷的开口,身上凌厉的气息让熟悉了他玩玩闹闹的张子房浑身一惊。
就连紫女都有些意外。
他从未见韩非展露过如此王者般的气度。
“一柄锋利的宝剑,他的重点不在于将自己多么锋利的锋芒展现在别人的眼前。”
“重点在于如何能够保持自己的锋芒,而不被岁月侵蚀,最终化为锈物!”
“无论是流沙还是这世间的一切,都是要遵循这个道理的!”
“只有韬光养晦,等待时机,才能够一飞冲天,震慑世人!”
韩非看向自己面前的三人。
紫女,张良以及卫庄。
这其中深谙韬光养晦的道理的人,恐怕只有卫庄一人。
卫庄出身于纵横派,师承天下奇才鬼谷子。
这种浅显的道理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东西。
事实上卫庄本身也深谙此道。
他本人便是一柄不露锋芒的宝剑。
人初见他时,只觉得这人有些古怪,但只有这柄利剑真正出鞘的时候。
人们才会理解到这个人究竟有多么的恐怖。
他的力量究竟有多么的强大!
“你看起来好像很赞赏这个黑胡子?”
卫庄沉声开口。
怀中还抱着他的宝剑鲨齿。
“是我对他评价很高,是我对这种韬光养晦的人评价很高。”
“我曾听说过一个人,他生来便为质子,九岁归秦。”
“在三位太后的周旋之间,艰难的生存着。”
“发生了背叛自己的弟弟,囚禁了想颠覆自己的母亲,杀掉了同母异父的弟弟!”
“最终才登上了属于秦王的王座!”
韩非遥望向西方,在那个地方有一个和他一样深谙韬光养晦的人。
韬光养晦的同时又锋芒毕露,这便是当世秦王嬴政。
嬴政一生极其坎坷,哪怕后来成了秦王,也险些被人颠覆。
但他一直深爱一个道理,在自己没有能力的时候,一定韬光养晦。
而在他有能力的时候,则是不留余地,对待每一个敌人,他都会将对方赶尽杀绝。
这也是他能够让秦国崛起的一大原因。
………………………………………………………………………………………………
不良人世界。
“虽然此人是个人物,但是手段未免有些不太光明正大……”
李星云看着黑胡子,先杀了自己的至交好友,紧接着又将曾经自己的队长送到了大牢。
在之后又在战场上将曾经把他视作亲儿子的白胡子杀死。
甚至还夺走了白胡子的能力,对马尔科等人展开了毫不留情的围剿。
这桩桩种种都是看的让人心头发恨。
这每一桩举动都算得上是小人行径。
李星云一生行事,虽自认为不是君子,但却自认是坦坦荡荡。
对于这种生活,在黑暗之中隐藏自己吞噬他人的人。
他实难是有什么好感……
“殿下此言谬矣!”
“天下英雄,群雄逐鹿,有谁能够说得清黑和白呢?”
“不说昔日我唐太宗之时,与那三十六路烟尘,七十二路草寇,共同追逐天下。”
“便说更早的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之时!”
“刘邦不过是沛县一亭长,项羽却出身名门。”
“这便是凤凰与麻雀之争,可最终结果殿下应该也知道……”
袁天罡再次在自己的棋盘上落下一枚黑子。
李星云自然是知道刘邦项羽之争的结果。
出身草民的刘邦最终战胜了出身名门的项羽。
结束了纷扰的秦末乱世,建立了大汉王朝。
自此之后,天下中原之人皆自称为汉人。
汉朝更是国做四百年而亡。
可以说刘邦算是皇帝之中的异类,可能当他起病的时候也没有想到。
一个沛县的混混,最终能够登上这个世间最高的王座上。
“殿下如今明白其中道理?”
“身为燕雀的刘邦,最后能够成为汉高祖,其本质上便在于韬光养晦一道上。”
“项羽出身名门,自幼骄傲,目中无人,其锋芒毕露,便注定了过刚易折!”
“可在项羽展露霸道之时,高祖却直接示弱,展示出自己不堪的一面,让其放松警惕!”
“等到自己有机会之时,一举将其击败!”
“老朽天命无多,只希望殿下能够明白,若他日老朽不在,天下群雄并起之时,殿下也一定要记住韬光养晦这四字。”
袁天罡看着面前正在棋盘上厮杀的黑白二子。
他早已预感到自己的天命,他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李星云过于年轻。
成长虽然很快,但也难免会遇到其他的问题。
若是自己不在,这些问题又得不到解决,则大唐复国的希望就很渺茫。
他一生奔波几十年,在天下各处布局。
就是为了能够让大唐复国。
而李星云更是其中的关键,若是实力不足之时,便选择韬光养晦,沉积起来。
待到光芒到来,羽翼渐丰,才能一飞冲天。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