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 礼赞

第一局由华国队一号位的全咏芳先行发球。

陆琦坐在替补席上,双手十指松散交握放在两腿间,黝黑的瞳孔随着全咏芳的动作转动。

只见她后撤几步抛球、开始助跑,掌根处击中略高一些的击球点——一个跳飘球。

R国自由人伊莉亚一传到位,二传阿斯塔西亚直接传给主攻维卡。

面对华国前排接应边牧瑶、副攻孟芳、二传曹薇的三人拦网,维卡依然选择了直线重扣。

排球穿过边牧瑶高举的两臂之间,像是一枚炮弹狠狠撞在自由人陶佳言手臂上弹飞。

陆琦的视线移向计分板,看着红色的数字从零0跳到1。

——R国先下一分。

换轮换发,双方二传都退到后排,前排副攻、主攻、接应三点攻。

阿斯塔西亚的发球被陶佳言成功防起,曹薇传给前排副攻孟芳,二人配合快攻。

球快要落到三米线附近,陆琦眼瞧着伊莉亚脚下快速移动,身体在空中一跃,落地时成功起球。

机会再次来到R国队手中,二传阿斯塔西亚人在后排,离球最近的2号接应伸出手臂给维卡垫球。

维卡后退两步助跑,腰腹连着手臂宛如张满的弓,在空中折腰扣球——又是一个大力重扣。

原本拦到球的冯易遥手臂被这一球生生打开,球在众人上空划过一道抛物线落在观众区。

R国队再添一分。guhu.org 完美小说网

“加油啊…..”

岳语凡坐在陆琦身边紧张得直抖腿,双手合十抵在鼻尖不停地搓动。

赛场上,气氛同样凝重。

R国队继续发球,华国队的六名队员神情紧绷。

陶佳言一传到位,曹薇侧对球网佯装传球给四号位的冯易遥,实际上背传给了身后二号位的接应边牧瑶。

这个假动作成功为边牧瑶晃出一对一拦网,她果断强攻得分。

再次换轮换发,双方自由人下场,华国队副攻孟芳发球。

孟芳发的是普通的上手发球,R队主攻斯威特琳娜一传到位,二传阿斯塔西亚和前排副攻5号配合快攻得分。

发球权来到R队手中,重炮手主攻维卡退到后排一号位发球。

维卡步履轻松地后退两步,将球抛到空中,之后助跑、起跳、挥臂——

“嘭!”沉闷的撞击声响彻整个体育馆。

维卡大力跳发直接得分。

两秒的寂静过后,全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维卡面带微笑动作从容,再次发球。

“砰!”又是一个大力跳发。

“ACE!ACE!ACE!”

“维卡!维卡!维卡!”

R队的球迷高声尖叫,疯狂挥舞着手上的蓝色应援横幅。

那并不算尖利的声音刺入冯易遥心里,她忍不住紧咬下唇。

两个,她已经接飞两个一传了。

没等维卡继续发挥自己出色的发球技能,付元山率先向裁判示意叫了一个暂停,希冀借此打断维卡的节奏。

付元山快速击掌,通过声音的刺激让大家将注意力集中到他这里,不急不缓地说道:“大家听我说,在场上都集中注意力快点进入状态啊,别犹豫。还有边牧瑶你接球的时候手上松点,别太紧绷,不然你用力她的发球也用力,两边较着劲那球可不就是沾手没……”

“……前排拦网的时候防着点接应的吊球和副攻的快攻。虽然R队打战术比较少,但偏偏就是在我们松懈的时刻对方打战术才能有出其不意的好效果,所以大家都让脑子活动起来,积极预判……”

暂停时间结束,众人重回赛场。

冯易遥深吸一口气,重心下沉专注防守。

然而意念再强烈对于身体行动都没有奇迹,面对手上沉重的发球她依然无解。

场上比分来到6—1。

付元山站起身下颌微收看着陆琦,语气难得郑重,“你准备好了吗?”

陆琦神色不变,“嗯,准备好了。”

付元山深深看她一眼,转身示意裁判换人。

陆琦拿着号码牌走到场边,裁判确认无误后上场。

“小心!”冯易遥拍拍她的小臂,嘱托道。

陆琦点头,和场上的队友击掌后走到后排一号位。

维卡的视线淡淡扫过陆琦没有停留。

作为华国队的“老对手”,她知道2004周期的那一批身经百战的老队员退役后,华队的新球员中再没出现过什么有威胁性的阵容。当然即使是零四周期中,华队依靠的也大都是团队超乎寻常的默契战术,而非个人。

在了解过几名新队员的世青赛表现后,维卡承认那个年轻的女孩儿有些潜力,但依然认为她们不足为惧。

——不管是新自由人还是保障型主攻。

或许过几年7号会成为一个不错的主攻,攻防兼备,在2016年的奥运会上大放异彩,但那也是以后,不是现在。

而且六年后的事,谁说得准呢?说不定那个时候这个新人已经泯然众人了。

维卡眨眨眼,清空繁杂的思绪,专注比赛。

不管7号队员未来是否会成长,在此时此刻的比赛里,她不会让对手有起身的机会。

陆琦不着痕迹深吸一口气,重心下移随时准备移动。

维卡抛球、助跑、起跳、扣球!

“砰!”

一阵疾风略过耳畔,陆琦瞳孔骤缩,脚下纹丝未动。

球砸到她身后,甚至由于地板的反作用扁了一半,她几乎没有看清对方的扣球线路。

好快。

“呼——”

裁判吹哨,比分来到7—1。

“没事,下一球!”曹薇扬起手心自下而上和陆琦击掌,安慰道。

她们都知道对面的大力跳发多难接,没人指望陆琦第一球就要起球。

只是,只是还有一丝几不可见的盼望罢了……

曹薇躬身下沉,缓缓呼出一口气,专注盯着对面。

陆琦狠狠闭眼再睁开,面无表情迎接维卡的下一个发球。

“砰!”

排球飞速疾驰破开气流,陆琦侧身横斜手臂微微卸力。球撞到她手腕上后直接跃入观众席,她仿佛听见了排球飞快旋转的表面和空气剧烈摩擦发出的“刺啦”声。

“维卡!维卡!维卡!”

连续五个大力跳发直接得分——即使做到这一点的是向来强大的维卡也让人感到热血澎湃。

这一刻,不管是R国的球迷还是虹国本地的排球爱好者都忍住不齐声欢呼起来,一声比一声大。

这是献给强者的礼赞,体育竞技永远屈服于强大的实力。

排球弹飞的那一刻,陆琦忽然觉得脚下这个能容纳5000名观众的体育馆被无限延伸。

她忍不住抬头。吊顶上从里到外均匀分布着几圈排列成同心圆状的灯泡,白色的光线穿过透明的玻璃罩四散开来,激得她情不自禁闭上双眼。

她想到上场前曾问过教练的一个问题。

——“维卡”是什么意思?

——在R语中寓意着“胜利”。

“要不要换人?”赛场外,乔竹担心地低声问主教练付元山。

对于一个17岁、首次参加世锦赛的新队员,这样沉重的打击会不会摧毁她的自信和心态?

付元山抱臂站在一旁,“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挫败。”

从2008—2009的联赛开始他就注意到陆琦,再到世青赛初出茅庐的小将一举成名。

在外人看来,这个孩子的排球生涯顺风顺水得不可思议。然而在深入了解后,才能知道一个10岁开始接触排球、12岁进入省队、13岁更换位置、15岁进入国青、17岁进入国家队的少年英才,要经历多少不为人知刻苦训练才能如此这般优秀。

温室里的花朵没有办法面对疾风暴雪,但在沐雨栉风中跌跌撞撞的青苗必能迎难而上,蓬勃生长。

阳光不是她唯一的养分,坎坷亦不会折断她的根骨。

众人的目光再次回到赛场上。

全咏芳回头看了一眼陆琦,眼含担忧,“要不我——”

“我来吧。”曹薇打断她。

这一轮次是华队防守最弱的一轮:替代副攻边芮的自由人下场,全咏芳轮转到前排,后排只剩二传曹薇、副攻孟芳、接应边牧瑶。

加上前排的边芮、边牧瑶,场上的六个人里一传最好的就是全咏芳,再之后是曹薇和孟芳。边牧瑶和冯易遥的一传不相上下的差。然而大家的一传还都比不过自由人陶佳言稳定。

付指导让陆琦上场不仅仅是为了锻炼新人,更是希望新人能够承担起加强后排防守的作用。

——即使这作用微乎其微也聊胜于无。

曹薇心知自己的一传技术严格来说比不上替补上场的新人陆琦,但是作为前辈,她有责任替新人承担心理压力。

“小陆,一会儿我——”

“我来吧。”陆琦神色平静,依然专注地看着对面,脸上没有一丝急躁和畏惧,反而一派坦然,“薇姐你的一传跟我差不多吧,你来组织进攻、我来防守就好。”

曹薇愣了一下,哑然失笑。

这家伙,还挺委婉。

“好,那就交给你了!”

维卡的第六个发球,陆琦的第三个接发。

“砰!”

这次一传依然接飞,但相比上一次直接飞到场外已经缓解了很多,起码方向改成向上了。

然而这些许的变化并不能改变大家焦虑的内心。

每一局自由人只能代替同一个队员上场,一局里一名被替换的队员只能上场、下场各一次,所以现在其实已经换无可换。

难道这局就这样被维卡的发球轮卡死吗?

冯易遥懊恼地想。

为什么我的一传就不能再好一些!

场上,维卡再次准备发球。

冯易遥条件反射一样攥紧双拳,心里为陆琦捏了一把汗。

没有真正上场接球的人是永远都不能透过电视屏幕感受到维卡发球的压迫感的。

这一球看起来和前面没有任何不同。

同样的助跑、同样的挥臂、同样甚至超过刚才那一球的力度速度。

经过前面几球的调试,陆琦已经掌握好自己应该用怎样的力道和角度去接球。

她沉稳专注地盯着对面维卡的发球姿势和球的线路,后退几步摆好姿势,等球到来时再迅速微调角度。

“砰!”

“有!”

陆琦眯眼看着弹向三米线的球,高声喊道。

“好球!”

边牧瑶大喊一声。

一传到位,曹薇毫无压力地跑到球的落点下果断传给副攻边芮打了一个背错,在所有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到前排接应边牧瑶的身上时,再次晃出一对一的拦网。

华国队成功扳回一分。

“漂亮!”

白苏握拳暗自赞叹。

在六个ACE之后,维卡的第七个发球被华队替补主攻陆琦成功防守起球,以高质量的一传帮助队友组织进攻得分。

压倒性胜利的天平似乎有所回升,这戏剧性的一幕使得比赛更具观赏性。

华国队的球迷在抓狂了六球之后、差点闭眼不敢看比赛之前,惊喜地看见了奇迹的降临。

队友围到陆琦身边挨个揉揉她头发拍拍她肩膀鼓励夸赞她,她忍不住腼腆笑着躲闪,不经意间对上了远处维卡那双湛蓝色的眼睛。

维卡收回视线,沉着笑着面对队友,说:“没关系,下一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