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感谢县令
老刘头以为自己听错了。
竟然有人要把他所有的腊梅都给买走,他不是在做梦?
老刘头还算是个很有经商头脑的人,他很快意识到自己要发财了,当然,他也意识到市场发生了变化,如今可能有地方对这腊梅喜欢至极,而且市场需求很大,不然这几个商人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口气。
也许,再等等,腊梅的价格还会再涨一拨,那个时候,自己可以赚更多的钱。
不过,腊梅也就开这么一段时间,过了这段时间,可能就不好卖了。
而且,他不知道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鄢县种植腊梅的有很多,万一其他人能满足市场需求的话,他的腊梅最后恐怕就又卖不掉了。
老刘头想了很多,不过还是很快点了点头:“当然可以,只要你们要,我就卖,当然,这价格不会给你们低多少,按照我平时卖的价格,再给你们低一些,你们看怎么样?”
老刘头他们平日里的价格不算贵,但也不是特别的便宜,当然,这个价格对这些从长安城来的商人来说,却是不值一提的,而且,他们把这些东西拉到长安城贩卖,绝对是能够把价格翻好几倍的。
所以,他们并不在乎老刘头说的价格,他们直接就应了下来。
当然,作为商人,按理说他们应该再讲讲价,说不定还能再降一些下来。
但他们又担心老刘头到时候不卖,如此一来,他们错过了贩卖腊梅最佳的时机,让其他人抢占了先机,那他们赚取的利润可能就要低很多了。
既然老刘头的价格他们能够接受,那直接接受就行了。
双方洽谈的很愉快,老刘头的十几亩腊梅一下子卖光后,他得了足足有一百贯钱之多。
一百贯钱,对于真正的有钱人,自然是不算什么的,但对于老刘头来说,却绝对算是一笔巨款了,他们不仅可以把这个年过好,甚至这些钱,足够他们全家花好多年了。
这种情况,都让他们有了一夜暴富的感觉。
那些商人谈好之后,就开始把腊梅往长安城运去了,与此同时,其他一些花农的情况跟老刘头的也差不多,他们的腊梅也都卖了出去。
当然,不排除有一些人心思多,想要再留一留,说不定就涨价了呢?
不过大体上,鄢县的花农还是因为这个赚了一笔钱。
等他们卖完腊梅之后,碰面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都很奇怪。
“你说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来买我们的腊梅啊?”
“谁说不是,我也觉得奇怪呢,以前的腊梅多难卖啊,怎么一下子就卖光了呢?”
“有没有人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
大家询问,这个时候,一个花农道:“我听说啊,好像是县令大人把我们的腊梅送去了长安城,献给了当今天子,天子十分的喜欢,还赏赐给了卢国公一棵,就这样,长安城的人就都喜欢起腊梅来了,这些商人为了赚钱,就都跑到我们这里批发选购来了。”
听完这个,大家终于明白怎么回事了。
“原来是县令大人帮我们把腊梅推销了出去啊,县令大人真是好人啊,走,我们得去感谢一下县令大人才行。”
“是啊,是啊,县令大人此举,让我们今后的日子好过了许多啊,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走,我们去县衙感谢县令大人去。”
“走,走,一起去。”
一群花农向县衙赶了去,李世民在县衙休息的时候,一名衙役急匆匆跑了来。
“大人,鄢县的花农来了,他们要来感谢大人。”
那些花农的情况,李世民早已经知道了,得知这些花农的腊梅都卖出去了,李世民还是很欣慰的,当然,他也觉得自己的那个儿子做的不做,很是能够明白他这个太上皇的心思啊,而且行动迅速,效果极佳。
“走,出去看看吧。”
百姓来了,他这个做县令的,不能不去啊。
李世民出了县衙大门,一群花农顿时就围了上来,对着李世民一顿感谢,而且把他们要送给李世民的东西给拿了出来,这些都是一些土特产什么的,还有就是一些鸡鸭鹅啥的。
他们这些老百姓,拜谢人也只有这些办法了。
而这些花农之中,就有当初卖给李世民腊梅的那个花农,他在看到李世民后,心神猛然一震,这不就是当初买他腊梅的人吗?
原来他是县令大人啊。
这个花农顿时就明白了,肯定是县令大人得知他们的腊梅不好卖,所以才把腊梅进贡给朝廷的。
当然,这个他以后肯定会跟其他花农吹嘘的,现在嘛,他却也不敢多说什么,就只是跟着起哄感谢。
李世民有点受不了百姓的热情,这些人,也太热情了,他不过做了一点小事罢了,可没有想到百姓竟然这般的认可他啊。
“诸位乡亲父老,你们的心意本官领了,这些东西嘛,你们还是拿回去的好,你们赚个钱不容易啊,留着自己花就行了,本官不缺钱,也不能要你们的啊,若是要了你们的东西,那大唐的其他官员若是效仿,岂不是有些不妥,我们做官的,不能拿百姓的一针一线啊,你们若是不想本官为难,就把东西都给拿回去吧。”
李世民说的已经很清楚了,这些花农一听这个,虽然有点不乐意,但觉得李世民说的也很有道理啊,他们不能让李世民为难啊。
毕竟,李世民这样做,以后是可以得到升迁的。
“既然大人这样说了,那我们就不为难大人了。”
“是啊,是啊,反正大人是个好官,我们会永远记住这份恩情的。”
李世民看着这些百姓,心里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这官好当吗?有的时候还真的挺好当的,只要为百姓做事,这官就算是好官了,这有什么不好当的?
可这个世上,真正肯为百姓做事的官员又有多少个?
少之又少啊,不然,大唐也不会因为有几个官员真心为百姓做事,就直接成了官员之楷模了。
当然,李世民也是体验了县令生活之后,才慢慢悟出了这么一个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