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去会一会天坑村

沐晴丢失了包,竟然连当地的公社都有点感到束手无策。

无奈之下。

冉婷思考再三,提出一个解决方案:由她去公社邮电局营业厅打电话,联系一下冉婷父亲身边的战友。

由冉婷父亲的战友,帮忙联系一下这边的驻军。

然后请队伍上,派出一支武装力量进深山,将这包给弄回来?

叶小川想了想,当即便否决了冉婷的提议...真要按照她所说的那样做的话,那闹出来的动静,未免就太大了。

而且,最终的效果究竟如何,恐怕还很难说预料...

想来想去,实在是没招了!

最后叶小川决定:找一位熟知当地情况的向导带路,然后自己与那位向导二人一起去深入虎穴!

等抵达了天坑村。

再见招拆招、遇事说事吧!

对于叶小川的决定,在场的几位姑娘都很担忧,但大家伙七嘴八舌的商量了半天,最终还是只能无奈的接受了这个方案。

——如若不然,还能怎么办呢?

行动方案大致敲定,叶小川便让小王小赵二人,出街上去找找,看能不能找到一位合适的向导?

而此时已经太阳高挂。

此时公社街道上赶集的人流,变的愈发稀少。

由于这些山民都住得比较远,他们赶完集之后,还得带着大背篓小篮子的东西急着回家。

所以。duwo.org 比奇小说网

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社街道,每次赶集都散场很早...也不知道小王小赵能找到合适的人吗?

公社里的干事,出去找向导去了。

叶小川便带着沐晴沐娜、冉婷还有拓娜央几位,中午,将就着在公社伙食团里搭伙吃了顿饭。

沐晴心情不好。

吃了几口包谷颗粒掺杂大米做成的杂粮饭,便推脱说自己没胃口、剩下的饭就不吃了。

在这个时期。

无论是下馆子还是在单位伙食团。

像沐晴这样浪费食物、剩下一大半碗饭就不吃了的情况,其实是极为罕见的。

而且,大家伙也是从骨子里非常反感这种行为的。

但没办法,沐晴的心情实在是不好,没胃口。

等到叶小川他们快吃完饭,原本去赶集卖山货的那位搭车的小媳妇,恰好也回来了。

这让在场的人感觉有点惊讶...毕竟,这位小媳妇急着卖山货、好孩子筹药费。

按理说她卖完了东西。

就应该想办法坐班车也好、搭顺风车也罢,就应该回到她的老家去。

但这小媳妇担心叶小川他们因为语言不通、很多事情就没法说清楚。

所以放心不下的那个小媳妇,还特意空背着空背篓,抱着孩子专门回来看看,“叶同志,你这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哟,大姐你来的正好。”

叶小川招招手,“我有点事情需要进山一趟,而沐晴、冉婷她们留在这里,我有点放心不下。

大姐,我跟你商量一个事:

每天我给你一块钱的误工补贴,请你留在这里陪着她们。

至于你孩子的咳嗽?

要不大姐你就带着孩子,在这里的中心卫生院看看吧?放心,给孩子治病的钱,也算我的吧!

这样一来,既不耽搁你陪沐晴冉婷她们,也不耽搁你孩子治病,大姐你看怎么样?”

那位小媳妇想了想。

随后很是爽快的答应下来,“行!我留下来陪着沐晴沐娜妹子,没问题。

至于什么误工费、孩子的医药费那些...就不要提了,我是不会要的。

毕竟当初叶同志你愿意停车、把我从深山里拉出来,我都已经很感谢了,现在我能做点小事回报你,也是应该的不是?”

冉婷有点担心:“大姐,这样做,会不会耽搁你孩子治病?”

“么得莫子事。”

那小媳妇笑笑,“医生说我家孩子这病,是百日咳...不是什么急症,也不是快病。

这种病只能慢慢调理、慢慢治疗...既然如此,那在哪个公社的中心卫生院开点药,效果其实都一样。”

由于谈话的地点,是在公社的伙食团里。

阵阵饭香,引诱的那饥肠辘辘的小媳妇一边说话,一边偷偷的在咽口水...

于是叶小川便站起身,去找炊事员,准备重新打一份饭。

但却被那小媳妇阻止了,“叶,叶同志啊,我,我吃那碗剩饭就好...”

没理会小媳妇的节俭。

叶小川掏出粮票和钱,找炊事员重新又打了一份饭菜。

端回到桌子上,将全新的饭菜放在那小媳妇面前。

而叶小川则伸手将沐晴面前的剩饭剩菜,一把给倒进自己碗里...

就这么一个细微的小举动。

大家伙分明看见:那小媳妇一双清澈的大眼睛里,此时竟然隐隐有两团晶莹,在那里缓缓流动...

被尊重的感觉,真好!

趁着吃饭的间隙,大家伙把接下来两天的行程给敲定好:胆大包天、从来不知道害怕为何物的拓娜央,吵着闹着要跟着叶小川去。

嘴上反对、但心里其实很支持拓娜央此举的沐晴沐娜两姐妹,还有冉婷留下等待。

在当地找一家招待所暂住。

由那位老家距此,还有20来公里的小媳妇作陪。

一来是让冉婷、沐晴沐娜更有安全感。

第二有小媳妇在,沐晴她们无论吃饭点菜、还是闲的无聊,想出去溜达溜达的话,总归要方便不少。

等到行程商量好了。

此时小王、小赵,也带着一位干巴巴的小老头回来了,“叶同志,这位老乡是个土医生。

以前经常进山采药,他找得到的去天坑村的路...只不过,老乡说他带你进山的话,会耽搁几天的工分、还耽搁照顾家里,您看...”

“这个好办。”

叶小川问,“这位大叔,你说我一天给你多少酬劳,比较合适呢?”

“八、八角钱。”

小老头伸出拇指食指,“同志,您看...”

叶小川笑笑,“耽搁一天,给上你一块钱凑个整吧!要是最后事情能顺利办成的话,我再给5块钱的感谢费,大叔你看怎么样?”

“那,那就太好了!”

小老头惊喜若狂,“既然同志你这么仗义,那我也不藏着掖着...同志,你这是衣服恐怕得换换,然后呢,脸上还得抹点锅烟灰才行。”

叶小川皱眉:“这是为什么?”

“因为你长的...哎,就跟画片里的人似的。”

得了重金悬赏的小老头笑,“再加上你这模样,你身上这气势,这衣着...压根就不像我们这些山里人嘛!

要是不换身衣服,不把自己弄丑点,只怕我们还没进山,对方就已经知道有苦主杀上门来了...”

乔装打扮,要弄身衣服倒好办。

由于这里是少数M族聚居地。

而当地公社干部当中,有一定的比例的工作人员,他们本身就属于少数M族。

片刻之后,小王去借了一身湛蓝色的土布衣裳让叶小川换上。

头戴蓝色布条团成的头巾,脸上抹着一股淡淡的锅底灰,身穿湛蓝色土布衣裳。

腰间还别着一把砍刀,背上背着公社干事提供给叶小川的长火铳。

乍一看!

皮肤黝黑、身上穿的土里土气,还真有点像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再把一顶破破烂烂的草帽往头上一扣...齐活!

两人在公社街道上,再预备一点进山的必要物资、以及两捆绳索,两个背篓。

然后趁着刚过午时,叶小川与那位向导,加上同样经过乔装打扮的拓娜三人。

便背起背篓、火铳,急急忙忙往大山里赶。

不得不说恩施大峡谷里,景色那是真漂亮啊!

到处都是百年葛藤缠绕、各种见过、没见过,认识不认识的大树密密匝匝,遮云蔽日。

即便这个季节在外面的话,中午时分天气已经很炎热了。

但三人越往深山里走,里面的气温就越是凉爽。

古木参天、溪流淙淙。

空气清新,无数不知名的鸟儿在山间鸣唱,让人不禁精神为之一振!

随着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渐渐置换走了肺里的浊气,使得三人心旷神怡、精神百倍!

三人顺着崎岖山道往前走。

沿途倒是见了不少野生茶树,稀稀疏疏的分布在两边的山梁上。

却没人采摘。

像这些茶叶,如果采摘下来的话,或许在大峡谷本地出售,可能卖不了什么好价钱。

但要是能把它运到陕北去的话,这绝对是抢手货啊!

要知道在这个时期的陕北,包括内蒙。

能有几户有实力的人家,经常喝到起当年的新鲜绿茶?

要说绿茶这东西,在南方倒不是多稀罕...但由于这个时期的交通条件落后、储存方式单一。

更重要的是。

受流通领域管理僵化、各种各样的手续繁琐等等方面的制约。

这就造成很多地方的高品质的农副产品,无法及时、有效的迅速融入现有的流通体制。

往往很多地方特产。

要么卖不起价,使得当地的农民和生产队干部们,根本就没心思去弄。

要么就任凭它丢在山上、丢在地里,结果白白浪费掉了...

就像巴蜀地区的橘子,广西的各种野果,陕北地区的黄河滩枣...那可真是浪费的让人触目惊心!

正是因为如此。

后来等到改开之后,上面才提出“要想富,先修路”,“大力疏通流通环节,让农副产品充分流动起来”等等倡议。

一旦农副产品能够流通起来,那农民要想增产增收,自然也就变得容易多了!

只是目前受困于方方面面的制约因素。

眼见这满山的茶叶,却没人采摘?

对此。

叶小川也只能扼腕叹息,痛心不已...其实很多时候想推出一个好的政策,不是想象的那么难。

两个字就行:少管。

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行了。

只可惜,家长们似乎总担心孩子这做不好、那里没按照家长的意思来,忤逆了家长们的意志。

更怕孩子翅膀硬了,结果不听话...哎。

三人一路聊着闲话,一路往前走。

大约走了两个多小时之后,眼瞅就要进入更加茂密的原始森林地带了。

走在前面用妖刀开路的向导,伸手往前一指:“前面那户人家看见没有?”

叶小川点头。

向导嘿嘿一笑,“那户人家所处位置,非常的当紧。任何人要想出入天坑村,必然就会经过那户人家门口。”

一条山沟里,多半就只有一条崎岖小道。

如果这条山谷,是通往天坑村的必经之路的话,那么任何一位行人,就必须得途经坐落在半山腰的那户人家。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那户人家,其实是天坑村的暗哨...这个秘密,搁在咱们整个这一片,估计知道的人,不会超过10个。”

向导一边披荆斩棘开路,一边带着叶小川和拓娜央往前走,“同志,可能你不知道。

别人都说旧社会的时候,湘西、还有麻城那边的土匪很厉害、很猖獗。

但其实,只不过是因为那边的土匪更出名、闹出来的动静更大而已。”

“真要说起深山藏土匪的老黄历,咱这边,可不比湘西、麻城那边的历史短。”

拓娜央问,“过了那户人家,是不是距离天坑村就不远了?”

“还远着呢!”

向导大爷笑笑,“我们今天走过的路程,十股还不到三股。明天上午好好赶路、走上整整大半天,说不定下午也就到了。”

拓娜央瞪大眼,“这么远?那户人家,即便看见有外人来了,他又怎么通知天坑村的人呢?”

“他养了几只鸽子呗!”

向导大爷解释道,“如果碰到情况复杂,用信鸽传信说不清楚的话,那户人家还会派出家里的儿子,抄近道,抢先进入天坑去通风报信。”

说话间的功夫。

不一会儿,三人来到那户人家。

这户人家选择的地点,似乎很有讲究:如果是一大清早,有人从山外往山里走,通常走到他这里的时候,那已经是人困马乏。

如今眼前突然出现一户人家?

这时候,往往赶路的人通常就会前去讨口水喝,或者是去他家院子里歇歇脚。

这不人家的土院,虽说没有用水泥硬化过。

但至少人家清理的干干净净、用‘三合土’打的平平整整。

在里面歇脚的话,安心...赶路的人不用担心哪个地方,会突然钻出来一条五步蛇。

更不用担心头上的树杈里,会掉下来一条竹叶青啥的不是?

而像叶小川这种过了中午才出发,准备进山的人。

赶到这户人家的地头上。

往往此时已经到了下午快5:00左右,大山里的天,黑的早。

如果看见日头,已经坠落在山顶上的时候,旅人就不再适合赶路了...大山里的夜晚,是最最危险的!

大山里的野虽然灵机,但是往往这个时候有很多野兽出的,也会有很多毒蛇出来觅食。

而且因杂草丛生、古木参天所给人带来的行进困难,和因为出于对未知所产生的那种恐惧感。

以及视线不好,还容易造成意外坠崖事故。

所以。

那些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要想往山里去的人,他们往往赶到这户人家的院子这块儿。

通常就会停下来歇歇脚,要么干脆借宿一晚,等明日天亮了再走。

叶小川三人也不例外,今夜就只能借宿在照顾人家家里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