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通济渠还没有完全疏通,而天降大雪,天气骤寒,整个北方一片雪国,黄河也开始封冻。
洛阳城的粮价一日高过一日,而且还供不应求。
不知道是谁传播的,今年冬天淮南的粮食一粒也送不到洛阳,而整个洛阳本地的粮食也因为黄明远大规模赈济灾民,早就已经空了。
洛阳城有百万百姓,听闻这个消息,立刻大惊,全都疯了一样去购买粮食。各处粮店门前的队伍排的有数里之长,很多人都提前一天一夜去买米。
这年头根本没有纯粹的商人,各家的米店背后都有大家族的影子。因此独孤整一声令人,众人仿佛约好一般,纷纷囤积居奇,每天只卖一个时辰的米,还供不应求。往往头天一个价格,等到第二天再次看门,又是一个新的价格。
洛阳米价,一日三涨,眼看着从斗米十余钱涨到了斗米一百五十钱。
这可苦了洛阳的百姓,可粮食是不可替代的商品,粮食再贵,人还能不吃吗?
实际上这种情况,黄明远早就预料到了。河南水灾,正好是秋收季节,因此无数郡县颗粒无收,这才导致了数百万嗷嗷待哺的灾民。
黄明远掌握了含嘉仓之后,立刻便往河南各郡发送了八十万石粮食,以使得各地赈灾。
而洛阳城周边,有着数十万流民,以每人每天一斤米算,每天要消耗五六千石粮食。而此时的含嘉仓还不是未来唐朝的天下第一大仓,这近百万石粮食出来之后,含嘉仓本身也要空了。
黄明远很清楚,对方敢涨价,就是知道含嘉仓内缺粮,自己撑不了多久。
可即便对方的招数再是狠辣,自己都得想办法平息粮价,维持稳定,否则洛阳城内的本地百姓要乱了。
历史上囤积居奇的事情并不少见,很多时候比的就是手中的底牌,但黄明远并不敢保证自己底牌大的过对方。
十一月五日,黄明远下令,各地米行、粮站凡囤积居奇、抬高物价者,一律严刑处置。
八日,黄明远下令,官府开含嘉仓粮二十万石,平息粮价。
十日,黄明远又下令征调洛阳附近的回洛仓、洛口仓二仓粮食五十万石,平息粮价。
······
黄明远拿出七十万石粮食来平息粮价,虽然来势汹汹,但如无根之水一般,投入到偌大的洛阳市场,也狠狠打压了一波洛阳的粮价,但并没有达到黄明远的目的。各处米行跟着黄明远的价格往下降,但到了斗米五十钱,就降不下去了,反而对方大肆以斗米四十钱收购朝廷的平价米。
过了两日,洛阳的米价又涨到了斗米六十钱,还有回涨的趋势。
此时各大家族早就赚的盆满钵满,不住地嘲笑黄明远的傻劲。
而在独孤家,独孤整严令家族下面的米行、粮站全面吃进朝廷放出来的粮食,有多少便吃多少。
独孤整之子独孤怀恩担忧黄明远会继续调回洛仓、洛口仓甚至是河阳仓、常平仓的粮食来压低洛阳的粮价,但被独孤整给否了。
“怀恩,这回洛仓、洛口仓粮食再多有什么用,洛阳的饥荒可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直到明年夏收,还有半年的时间。黄明远有多少粮食往里面填?
我不怕他调集粮食跟我们打价格站,咱们的粮食本来成本就不高,跟他耗得起。我还希望他把洛阳周边的粮食都耗光了,看他怎么跟天子交代?”
看着儿子有些愣神,独孤整跟儿子说道:“怀恩,这没有粮食,天子也没有那么硬气,最好因此处置了黄明远。我独孤家垄断了大隋五成的粮食买卖,这就是我今天敢跟黄明远一战的底气。”
而此时朝廷的放粮依旧不停止。
黄明远胆气大,可朝廷其他人都吓坏了,甚至是卫玄、樊子盖等人都劝黄明远慎重考虑,不可与粮商打意气之战。朝廷缺了粮,可不是闹着玩的。
甚至连在家享乐、不问世事的杨暕也惊了。
洛阳城的粮食贸易,由独孤家、齐王府和许公府三家垄断。其中独孤家最盛,占有市场的六成,齐王府和许公府加起来差不多三成半。这些日子洛阳城内的粮价大涨,杨暕的米行、粮站也赚的盆满钵满。
眼看这生意既能赚钱,又能恶心黄明远,杨暕心中别提多开心了。
尤其是恶心黄明远。
对于任何能给黄明远找麻烦的事情,杨暕都是乐此不疲。
可很快,杨暕也发现问题了。黄明远不停地往市场上抛售粮食,这些可都是含嘉仓、洛口仓等各大粮仓的粮食,都是朝廷的战略储备粮。
今年河南歉收,明年出征高句丽,朝廷都要靠这些粮食支撑,可黄明远现在将这些存粮都销售一空,明年朝廷拿什么来用。
想到这杨暕也害怕了。
本来此事与杨暕没有太大的关系,可奈何当初黄明远的令牌是他给的,等到天子回来,因为粮草空空而震怒,能跑得了他。
此时身边人都劝杨暕,要及时跟黄明远的所作所为划清界限。
杨暕便跑到黄明远那里,大闹一场,要求黄明远停止抛售粮食,而黄明远当然不从。这是一场战争,没法半途而废。
杨暕怒吼道:“黄明远,你如此肆意妄为,我会向天子弹劾你的。”
黄明远丝毫不为所动。
眼看朝廷的粮食如水一般越来越少,众人的心思也各异。无论如何,都没人觉得黄明远能逃过这一关,更多人看着黄明远怕是真的要倒了。
送走了杨暕之后,黄明远传令,将官府平价的粮食升到六十钱一斗,不限制任何人购买。
樊子盖等人觉得黄明远怕是疯了,官府出售的粮食大部分被各大米行的人买走,然后再次高价出售。朝廷这个时候不想着限制这些人买入,反而给他们提供便利,最后不是白白损害了朝廷了利益而肥了这**商。
但黄明远依旧一意孤行。过了两日,黄明远下令将粮价提升到七十钱一斗。
这时候各米行、粮站的商人纷纷欢呼起来,在他们看来,这意味着黄明远已经撑不下去了。
各米行、粮站的价格也纷纷推高,试图对黄明远形成一个包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