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邓暠肆虐联军大营的时候,陈棱也紧随其后,带着主力赶到了邓文进营中。邓暠部的主要作用是破阵,具体收割战果还需要陈棱所部主力。
陈棱也没有想到邓暠进展这么顺利,八百骑兵,横扫了整个叛军大营。
陈棱一面指挥六十九军从正面杀入,一面指挥七十军沿着侧面包抄,既然战事如此顺利,更不可放过这十万岭南军队。
此时南面的冯盎也已经开始出兵。
对于冯盎来说,之前万般算计随着隋军改变战术,已经全盘落了空。此时此刻,联军落败已成必然之势,冯家要想战后不被清算,也就只能将功赎罪了。
就在这时,一直静悄悄地南岸终于有了动静,大批军队乘船在南面登陆,直奔冯盎营中而来。
冯盎也是精明,立刻反应过来。
这些军队是给自己准备的,若是自己坚持和冼宝彻站到一块,抵抗隋军,这些隋军就会突然从南面杀出,袭击自己的身后。
冯盎此时后背都湿透了,心中不住地后怕,今日他竟然在悬崖边上走了个来回,若是真的选择错了,怕是整个冯家要完了。
这时魏征来到冯盎身边,笑着说道:“冯大将军,我军援军虽然误了时间,但幸好已经已到,你下令出击吧,我军大营到中军,还隔着高法澄、陈龙树部,都需要大将军率军平定。”
“好!好!”
冯盎根本顾不得留力,命长子冯智戴和侄子冯士翙二人各领军队,直往北而去。
此时统帅南路军队的周绍范只命令七十二军登陆作战,而水师部队在七十二军登陆之后,便直往郁水上游而去。
冯盎有些不解,隋军难道还有其他安排。
“魏长史,水师怎么走了?”
魏征笑道:“周总管这是去隔绝郁水了,以防叛军,泅渡过河。”
冯盎心一凉,隋军连泅渡逃走的士兵都不放过,这真是要斩尽杀绝啊。
陈棱这么安排还真不是针对小兵的,而是怕走了联军的重要人物,毕竟岭南多水,会凫水的不知道有多少。真走了几个大人物,岭南之事,怕是又有节外生枝了。
冯盎实在不知道大隋安排了多少后手,其中又有多少是针对自己的,因此冯盎根本不敢再有旁的想法。
冯家军齐出,往北杀去。冯盎亲自带队,以表示自己的忠心。
这场战斗,其结局一开始便注定了。
邓暠率部一路前途,连破数营,直杀到高法澄营中,和冯盎汇合。
对于冯盎,邓暠是识得的,当年南陈时期,他也在岭南做官,跟冯盎甚至是宁长真、李光度等人都打过交道。
不过邓暠不是很喜欢冯盎,因为他总觉得对方太过于精明和算计。
邓暠在马上眯着眼看了冯盎一眼,没有跟对方说话,便调转马头,高声喊道:“兄弟们,我们已经杀穿叛军大营,是汉子的,跟我再杀回去!”说罢一举长槊,便向前冲去。
邓暠已经十多年没有打这么痛快的仗了。他彷佛又回到了三十多年前,在南陈当西衡州刺史的时候。
一样的岭南诸酋,一样的岭南风景,可不一样的时代,和已经老去的自己。
而冯盎看着邓暠,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忽然觉得自己错了,完全舍弃朝廷,一门心思地将家族基业只放在岭南,真的对吗?
天下英雄辈出,如过江之卿,一个岭南,实在太小了,小到完全圈死了冯氏。
邓暠带着军队再次突入连营之中,之前一波攻击以放火、制造混乱为主,这一次就是彻底打散联军集结的主要兵力。
于是邓暠带着部下勐攻已经集结起来的联军。
八百骑兵已经起势,如八百坦克一般,悍不可当,凡有阻挡者,尽被隋骑冲破。于是邓暠再次如入无人之境,突入冼宝彻营中。
冼宝彻惊慌失措之下,正忙着收拢军队,哪知道骑兵再次杀来,混乱之中,竟然晕了头脑,无处躲藏,直接被隋军一个骑兵斩杀。
可怜冼宝彻作为岭南一代大酋,竟死得如此稀里湖涂。
邓暠见状,让人割了冼宝彻的脑袋,单手高举着喊道:“冼宝彻已死,降者不杀!”
隋军也跟着一起喊,到最后整个战场,都充斥着“冼宝彻已死,降者不杀!”的口号,震耳欲聋。
冼宝彻毕竟是联军主帅,他的死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这支本已经开始崩溃的军队,彻底的败了。
······
战斗整整进行了一夜一日,零星的战斗直到第二日傍晚才基本结束。
大战之后,夕阳余晖,尽照在战后的战场上,映得整条河流都闪闪发光。
整个联军大营,完全没于大火之中,无数活着的和死了的人,一同随着大火,化为灰尽。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和烧焦的味道,让人作呕。
而大营一旁的郁水之中,水面上尽漂着各式的尸体。
无数慌不择路的联军狼狈地逃入郁水之中,准备泅渡而逃。隋军战船则横于水上,拦截住联军逃路。
而且大火迷漫,竟然烧得岸边的湖水都滚烫,不少人下到河里,成了白水煮肉。
无论是陈棱,还是冯盎,虽然早见识过无数的场面,但都为今日惨烈的景象所震惊住。
南海一战,岭南各家联合起来,前后调动了整整十一万人攻打南海城。此战前后一个半月,大小战数十场,隋军诛杀联军高达四万多人,俘虏了三万余人,受降联军亦近两万人。至于剩下的人,或逃或走,或者,尽丧命于大火之中,融入岭南的山水之中了。
至于各家首脑,冯氏、邓文进提前归降,冼宝彻、高法澄、宁道明、杨世略、谈殿等人皆死于乱军之中,宁洄藻、李晕、秦元览、陈龙树等人被俘,宁宣、庞孝恭、沉逊、欧阳世普、韦阙等人投降,只有李光度一人运气好,侥幸走脱。
可以说南海一战,整个岭南的核心人物,或死、或俘、或降,尽落于大隋之中,岭南之地,也在秦取百越之后,真正第一次向中央朝廷,彻底张开了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