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充分的情报显示,步迦可汗十余万主力已经到达了灵州西北的温池(吉兰泰盐湖)地区。突厥大军连营十余里,牛羊马匹,漫山遍野,不计其数。
温池在贺兰山北虏的冲洪积扇之上,南望群山,背靠戈壁。地势平坦低洼,四面开阔,适合大规模的骑兵作战。
往常胡人进击灵武,一般要攻击到石咀山,或是沿贺兰山小径,或是沿黄河沿岸南下,其目的都是直接威胁灵武平原腹地,直击隋军之必救。这次却是一反常态的赖在温池不动,反而一副要和隋军相持的架势。
“突厥人这是要在温池和我们决一死战啊。”
杨素指着地图跟杨广说道:“王爷,从回乐(灵州治所)到温池约五百多里地,就是从石咀山出发也得三百多里。胡人不惧这个距离,我们可是步骑协同作战,若是大规模北上,粮草转运就是大问题。
而且沿途过了贺兰山,便是开阔之地,没有任何可防御的地区。
步迦这个老狐狸吃准了我们速战的想法,就是想逼着我们挪动庞大的身子,和他北上决战。而他便可在已经预设好的战场,以逸待劳。”
杨广点点头,他也是知兵之人,知道现在大军的突击距离过长了。
这时元寿建议道:“王爷,步迦新定草原,恐怕比我们更想决战,若是我们卡住北边的石咀山和南边的青铜峡,步迦除非强攻,否则绝没有其它办法。突厥人远道而来,比我们更怕消耗。到最后,突厥人只能进入我军的预设战场进行决战”
宇文述摇摇头,说道:“元少卿,步迦不仅仅会攻击灵州,还有可能会直接退回草原。我们二十万大军汇聚灵州,可不是来跟步迦可汗玩捉迷藏的。”
突厥人想击破隋军主力,同样隋军也想重创突厥大军,否则要是反反复复几次,耗也被耗死了。
宇文述的想法正中杨广的下怀。自己费尽心思来到灵州,可不是来走过场的。不能击破突厥人,自己凭什么带着战功回到长安,定鼎太子之位呢?
元寿心里想说,走就走呗,又没人请他来。但看到杨广紧皱的双眉,也没敢说话。这个时候谁要影响杨广立功,谁就是他的敌人。
抛开立场,黄明远也是支持元寿的观点的。现在明摆着突厥人求得多,大军在灵州等着就是,几十万人的国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这时杨广抬头正好看到黄明远,心中一动,便张口问道:“明远,你和突厥人多次大战,怎么看?”
黄明远心底一叹,躲都躲不掉,这时候你不得该问杨素吗。
可惜杨广虽然极力的拉拢杨素,但也想尽可能的去攥取北地的兵权,自然不会甘心只做杨素的傀儡。因此他不愿意杨素过多的干涉军务。
“王爷,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步迦所图甚大,不会始终和我军相持的。末将也同意杨太仆的观点,突厥人希望和我军在温池地区打一场决战,通过拉长我军的补给线和行军距离来减弱我军的战斗力。至于突厥人的去留,若是我军执意不上钩,他们还是会另有动作的。毕竟步迦这次策动草原各部几十万大军伐隋,属于孤注一掷,若是没有什么战果,空耗一场,他也没有办法和突厥人交代。”
“黄将军,你有些臆测了。”
黄明远刚说完话,宇文述就反驳道:“步迦可汗成为二十年来第一位统一两突厥的可汗,地位岂能不显著。你光凭臆测就认为步迦可汗不打这一战就没法和突厥人交代,完全是无稽之谈。开皇三年,沙钵略可汗南下兵败,称臣讲和,这可汗不也好好地当着。步迦南下是立威不假,但他一个新可汗赌上一切来攻击大隋,这可能吗?黄将军,你觉得对于突厥人来说,是攻击大隋的坚城好还是退回草原好?”
黄明远看着杨广,没有回答宇文述的质疑。
从常理上来说,宇文述说得很有道理,步迦可汗算是一个开国君主,你说他没有太大权力众人根本不会信。
对于突厥现在的形势,黄明远跟杨广说了好多次。但就是这样,人们对于自己不愿意相信的的东西,你给他什么证据他都会抵赖的。
宇文述又义正言辞地说道:“诸位,圣人派我们来,还是希望我们能够击败突厥人的。否则突厥人盘旋在我大隋边境之上,日夜袭扰,我大隋也没法将大军旷日持久的驻扎在边疆。”
杨广说着,不住地点头。
然后他又看向众人,问道:“众将的意见呢?”
看到杨广的态度坚决,众人知道决战之事不容更改,便没人再故意讨嫌了。
杨广站了起来,手握佩剑,望着众人,斩钉截铁地说道:“既然众人没有人有异议,那就大军北上,直接跟突厥人决战。”
“诺!”
之后,便是决战的部署。杨广决定由秦州行军总管长孙晟、原州行军总管崔弘度分领诸军,备胡关西诸州郡。
叠州总管慕容三藏领南路军出青铜峡;灵州行军总管段文振沿黄河北上,出磴口,两军南北夹击温池。
而杨广自己,则亲率十余万主力部队,直扑温池。
灵州总管府长史裴矩,总揽粮草事务。
而黄明远身为杨广的亲信,也是关键时候能够信任的部队,自然和他的亲军同在中军,护卫杨广左右。
杨广的这套排兵布阵,中规中矩。但看得出,他所图甚大,是要一口气吞掉步迦的主力,毕其功于一役。
而副帅杨素,则被杨广赤裸裸地无视了。
当然杨素行军几十年,征战无数,也不看不上这一次战功。而且他早就打定主意,这场仗完全交给杨广去打,省得杨广以后忌恨。
众将一一令名,杨广见布置完毕,遂转过身来,跟杨素说道:“杨太仆,灵州是我大军的大本营,事关重要,本王希望由太仆亲自镇守大营,以安军心。”
“老臣领命。”
杨素知道杨广的性格,也是欣然领命。呆在灵州就呆在灵州,无论如何也就是这一仗的事情。
当然,杨广也投桃报李,杨素的儿子杨万项、杨积善都被杨广带到中军,准备帮他们刷点战功。
此时的杨广看着领命的众将,也心中大快,只等着领军北上,大杀四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