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量成先是派了使者前去质问。
使者站在城下说道:“我大理国素来尊敬天朝,仰慕上国,为何兴兵来犯,使生灵涂炭?”
吴璘对颜裴说道:“杀了他。”
颜裴疑惑道:“嗯?”
“我说杀了他。”
“这不太好吧,这是在激怒对方……”
吴璘说道:“逼迫对方速战速决!”
颜裴对左右宋军弩弓手说道:“杀了他!”
众人立刻给弩弓上弦。
那使者还准备继续说下去,顿时飞来了十几支箭。
其中有五支射在了他身上。
使者当场毙命。
大理人见状,顿时大怒。
童量成也未想到宋军杀了自己的使者。
不多时,大理军的号角声便响起来了。
而此时此刻的宋军,则早已在城内集结完毕。
城头站满了弩箭手。
宋军也没有守城。
这种三米的城墙,守不守,区别不大,反而军阵拉不开。
宋军一律披铁甲,走出城外,在城外列开阵型。
宋军列的是方阵。
方阵的特点是防御和进攻都比较均匀。
如果用方阵进攻,意味着是横推,这对军队要求很高。
大理军的军阵传来肆意的喧嚣,那些士兵似乎在为刚才自己的人被杀感到愤怒。
这个时代的西南一带,还是蛮族,行事是比较野蛮的,个人的武力值自然不会差。
“报!”
斥候们骑着大理马,飞快送来情报:“吴帅,敌军两翼有骑兵,且骑兵披了甲胄。”
吴璘说道:“知道了!”
“吴帅,看来来的这路是大理军的精锐啊!”颜裴说道。
“我们又不是没有打过骑兵,本帅连西夏人和金人的骑兵都不怕,还怕大理国的骑兵?”吴璘说道,“全军先严守军阵,大理人有骑兵,且兵力优势,必然会先行进攻!”
他话音刚落,对面果然传来了大理军前线的号角声。
“查清楚了,宋军一共就只有数千人,绝不超过六千!”
“正如我所料,想要从交趾深入我国腹地,人数绝不可能太多!”童量成冷笑道,“通知前锋营和两翼骑兵,配合行动!”
“得令!”
童量成在前锋营安排了披甲的精锐,约有三千人,各个都是体格健壮的好手。
两翼又各分布有两千骑兵。
大理马虽然矮小,但耐力十足。
很快,大理军的前锋开始行动起来,弓箭手紧跟在后面。
“颜裴,知道怎么打了吧?”
“吴帅放心!”颜裴飞奔下去。
宋军军阵整齐,横竖如同用直尺测量过一样,散发着一种久经战场的杀气。
阵阵风浪从远方的山谷吹来,夹杂着水汽和草木的清香,沁人心脾。
随着大理军推进到宋军弩箭的射程范围内,宋军的弩箭手们开始射弩箭。
密集的箭矢拔地而起,似一张巨大的黑色地毯在空中飘移过去,往正在移动的大理军军阵覆盖下去。
顿时箭头冲击甲胄发出来的声音响起,密集得像是金属暴雨冲击在坚硬的石头上一样。
有的扎在皮革上,没有扎穿。
但有的射在了脸上、脖子上。
锋利的箭头立刻撕开皮肤,钻进血肉里,搅碎里面的血管。
大理士兵惨叫的声音也响起来了,此起彼伏。
大理军前锋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继续往前冲。
弓箭手也紧随其后。
双方距离还在快速拉近。
等再到了一百五十米左右的时候,宋军第二波弩箭已经压来了。
这一次由于距离的缩短,有一部分大理士兵的皮甲被弩箭可怕的威力刺穿。
不过至少其中一部分,而且刺进去的深度极其有限,最多也就一二厘米。
被射穿皮甲的一些士兵甚至因为肾上腺素狂飙,一时间没有什么疼痛感,他们继续疯狂地往前冲。
终于,在距离缩短到一百二十米的时候,大理军的弓箭手开始拉弓射箭。
顿时,大理军的箭矢反击过来。
一般古代很厉害的弓箭手有效射程是可以到一百二十米的。
不过对于披了铁甲的宋军来说,这无疑是在挠痒痒。
大理军的箭雨落在宋军铁甲上,俱数被弹开。
而一百二十米这个距离,对于强弩来说,已经可以刺穿皮甲了。
当宋军第三波强弩箭矢飞来的时候,锋利的箭头刺穿他们的皮甲后,撕开血肉,钻进骨头里,成片了大理军士兵倒在地上。
双方在这样的距离,相互用箭雨压阵。
孰优孰劣,已经一目了然。
而且随着大理军拉近距离,宋军已经换上了次强弩。
什么是强弩?
什么又是次强弩?
强弩的有效杀伤射程在一百五十米之外。
如果对方有皮甲,一百五十米很难杀死对方。
次强弩的有效杀伤射程大约在一百二十米。
强弩需要很大的臂力才能使用,次强弩操作强度会小许多。
鉴于士兵们每一个人之间的差距,安排强弩、次强弩、强弓和次强弓,是必须的。
这是吴璘的叠阵法。
正史上,叠阵法也是吴璘发明出来的,是专门对付金军用的,打防守连金军都无法攻克,更别说眼下的大理军。
而眼下,大理军已经进入次强弩可以破甲的距离,也就是九十米以内了。
成批的大理士兵倒在地上,就像稻田里被大风吹到在地上的稻子一样,一个个往后栽倒下去。
宋军这边,却因为有成批量的铁甲防御,这个距离,弓箭根本没法击穿。
这一幕直接颠覆了大理人的认知。
大理士兵的战斗力其实不弱,他们先后长途跋涉与周边诸国都有开战。
但不得不承认,在同样的勇气下,军备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是无法忽视的。
例如大宋西军,之前的弩箭和步兵的配比大约在七比三,这是为了与西夏人打山地战。
因为西夏人披甲率也不高。
后来遇到高机动性的拐子马,普通的弩弓一下子失去了作用,打得西夏哭爹喊娘的西军,一下子就懵了。
同样,此时大理军也有些不知所措。
要知道,大理军是并不打算立刻就短兵相接的,完全是先用弩箭手与宋军耗一波,然后两翼骑兵快速突击宋军。
谁都没有想到,前锋一上来,还没有短兵相接,就死了这么多人,而且还是披甲的精锐。
即便如此,大理军依然没有撤兵。
他们快速往前推进。
宋军的第四波弩箭压来了。
又倒了一批人。
大理军已经死伤高达八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