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9章 爱丁堡海战(2)

帝国使团,以廖中坚为主,徐尔爵为副。可一旦开战,从上到下都必须听从孔之光的命令。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孔之光是经验丰富的海军将领,在任何环境中作战过,值得信赖。

廖中坚和徐尔爵根本不懂军事,于是就老老实实地待在旗舰上,兴致勃勃地做起了观众。

可是有人却不安静,当场质疑起孔之光的战术来。

“尊敬的孔将军,我认为分兵是一个错误。我对英国人非常了解,他们最擅长制造局势混乱,然后通过数量优势取得胜利。现在我们兵分两处,很可能陷入各自为战的困境当中。”

说话的人,是荷兰将领德·鲁伊特。

此人在荷兰海军当中属于后起之秀,被誉为名将之星。

这一次出征英国,德·鲁伊特抱着对帝国海军强大的好奇心,登上了孔之光的旗舰,想要实地观察帝国海军是如何运作的。

这一路走来,他也算是大开眼界,对于帝国制造的三级战列舰惊叹不已。并且暗自下定决心,回去之后就推动荷兰海军进行改革。

无论如何,都要从帝国引进全新的战略舰制造技术。

他有信心,一旦荷兰掌握了新型战列舰的制造技术,那么绝对可以在欧洲力压群雄,确保霸主地位。

只是现在一开战,看到孔之光的指挥,他不由得格外焦急。

于他而言,马顿·特罗普算得上是亦师亦友。

他不想看到各位前辈陷入英国人的围攻当中。

而且帝国海军仅仅只有七艘战列舰,数量实在太少了,并不足以改变战局。

孔之光神情淡然。

“鲁伊特将军,稍安勿躁,这一场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说话之间,帝国海军已经快速完成编组。七艘战列舰排成一条直线,笔直的朝着罗伯特·布莱克的舰队逼去。

德·鲁伊特瞳孔巨震。

“孔将军这样的阵型,如何发挥炮火的威力?”

可是在对面,罗伯特·布莱克却紧张万分。

来了,来了。

下面军官描述的战列线战术,真的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他不由的瞪大了眼睛,努力盯着快速逼近的帝国舰队,想要看清这种战术的每一个细节。

德·鲁伊特牢骚了一会儿,发觉没有人理会自己,只能独自气闷。干脆抄袭望远镜,忧心的看着战局。

不过就在这时,他又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

他手中的望远镜是荷兰海军的标配,属于其中的精品,但却是单筒的。

而在他的身旁,无论是孔之光,还是廖中坚、徐尔爵,他们的望远镜居然全都是双筒的。

“徐先生,可以将您的望远镜借我观赏一下吗?”

徐尔爵不为己甚,痛快的递了过去。

这一次出访欧洲之前,帝国就已经制定了明确的规划。

除了新型火炮和击针枪之外,其余的技术都可以展现给欧洲人看。

究其原因,就在于大家都明白,很多技术其实是根本无法做到完全保密。

大航海时代,群雄并起。

所有的国家都在为了超越对手而拼尽全力,因此当看到对手有什么先进的东西时,必然会想方设法的学习、模仿并超越。

在这样的情况下,帝国的许多技术其实根本保密不了多久。

当然了,新型火炮和击针枪除外,火帽的技术也除外。

这些东西即便把原理告诉给欧洲人,他们也没有办法制造出来。

这个时代欧洲的科学领域,还没有进化到太高的层次。

帝国决定向欧洲盟友出售米涅步枪,手中却牢牢掌控着火帽的生产和销售,也等于卡住了这些国家的脉门。

最起码百年之内,不用担心这些盟友在背后捅刀子。

德·鲁伊特兴高采烈的接过双筒望远镜,只是稍微使用了一下,立刻就意识到了其中的不凡之处。

明明这种望远镜的镜筒更短,但是能够看到的距离却更远,而且镜片的清晰度更高。同时双筒望远镜也有效的弥补了视野盲区,有效的增加了观察敌情的效率。

德·鲁伊特又赶紧在心中记了一笔。

这也是将来荷兰要从帝国采购的军事用品之一。

海面上,帝国舰队乘风破浪,快速的逼近到了英国舰队面前。

观察哨猛地敲响了警钟。

这不代表着有人袭击,而是在告诉指挥官,敌我双方的距离进入了两千米之内。

孔之光立刻下令。

“全队转向,抢占上风口。”

传令兵迅速挥舞旗语,整个舰队开始在海面上划了一道弧线。

德·鲁伊特在第一艘军舰完成转向时,立刻就意识到帝国海军采用了一种十分高超的战术。

他在脑海里将整支舰队的运作模拟出来,已经想象到了七艘战舰将全部的侧舷对准英国舰队、数百门火炮齐发的场景了。

这让他只感到浑身战栗,仿佛打开了海战全新领域的大门。

不过他还是有所担忧。

“孔将军,转向太早了。英国军舰还在远处,你的战术恐怕难以奏效。”

对面的罗伯特·布莱克也是同样想法。

帝国舰队远在一千多米外,就开始进行这样的机动,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孔之光依旧没有作出解释,而是专注于下令。

“命令所有炮位,破甲弹准备。”

帝国海军的命令传达一项高效而准确,七艘军舰的炮手们立刻开始紧张忙碌起来。

德·鲁伊特没有得到答案,干脆一咬牙,转身跳下了指挥台,冲入了船舱当中。

虽然身为高级将领,但是他并不矜持于自己的身份,打算亲眼看看帝国海军是如何操纵火炮的。

他来到船舱,恰好看到炮手们正在进行装填。

纸壳包装的发射药十分方便,塞进炮口,用木棍一捅,就可以妥善的抵达炮管深处。

完全不像此时欧洲使用的火炮,需要多次用力鼓捣,才能将火药拓实。

最让德·鲁伊特侧目的,是炮弹。

炮手们拿出的炮弹,并非是一颗圆溜溜的铁球,居然成细长的圆筒状。不但如此,前端还有的精美的弧线,形成了尖头。

这样的炮弹,真的有效果吗?

德·鲁伊特的疑惑中,各个炮位已经准备就绪。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