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抱着枕头,走进了琴儿的房间,借着皎洁的月光,看到了扔在桌子上,凌乱的衣物,以及绣着荷花的粉色肚兜,上前摸了摸,还带着体温,显然是刚刚脱下的,刘克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克爷大大方方地坐在桌子对面,点起灯,看着大床上,背对着他侧卧的琴儿。
“行了,别装了”
“少爷,别看,奴家羞死了”
“好精致啊”。
刘克抓起肚兜,贴在鼻子上,斯哈了一声,发出哦的一声怪叫。
琴儿听到他的话,侧着脸看到了这一幕,转头就扎进被子里。
刘克被逗乐了,琴儿的脑袋扎进被子里,身体却露在外面,浑圆的曲线和粉嫩的玉足,在火光的照耀下,散发着淡淡的细腻光泽。
“喂,你属火鸡的呀?顾头不顾腚”
琴儿不理会他,继续把头扎在被子里。
刘克走过去,啪的一巴掌,拍在琴儿的丰臀上,打的琴儿一抖,啊的一声叫出来。
“不出来,继续打”,刘克一脸坏笑。
啪啪啪又是三下,整个臀部都红了,琴儿只是啊啊啊的叫着,就是不露出脸来。
刘克无奈了,直接扑上去,抱着琴儿呼呼大睡。
琴儿很难受,感受着他身体的火热和异样,但他确没有了下文,不免有些失落。zusu.org 茄子小说网
但她想起夫人的话,有了少许的安慰。夫人说她也是花了许久才让夫君吃了荤的。想来,自己也是该努力想想办法,可是有什么好办法呢,整整想了半宿,才转身把刘克搂入怀里,无奈地睡去。
清晨,长安城,太极宫。
大殿门前站了许多准备上朝的文武百官,以及太子李承乾。此时的李承乾仍是个乖宝宝,并没有学坏的苗头。
李治站在外围,没有和任何人交流,显得格格不入。
“稚奴,还是这么腼腆”,李承乾走过来和李治搭话。
“太子哥哥,稚奴尚不习惯朝堂之事,以后还望太子哥哥指教”
“一回生,二回熟,群臣都是替父皇分忧的,稚奴该和他们好生亲近才是”,李承乾柔声说道。
“太子哥哥教训的是,稚奴谨记”,李治躬身,态度极为谦卑。
这时候,一个粗犷豪迈的声音传来。
“李治娃子,老夫还是第一次看见你上朝呢,怎么,不是把教书先生气跑了吧?”。
说话的人正是卢国公程咬金,或许是觉得李治的样子有点尴尬,便自顾自地放声哈哈大笑起来。
“你这老杂毛,竟欺负人家孩子,不怕人家老爹揍你”。
这个骂程咬金的人,面容和善,四平八稳,正是另一个开国功臣,地位仅次于战神李靖,是大唐帝国军方的二号人物,英国公李绩。
见这边热闹,牛进达也跑过来凑热闹,三人围着李治,跟看见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一样,言语逗弄,嬉笑怒骂。
唯有一名将领站在一边,既不和几个武夫胡扯,也不和文官们交流,这个人便是陈国公,右武卫大将军侯君集。
李治目光扫了一眼侯君集,按刘克信中所说,他不能与这些开国武将们走的太近,尤其是侯君集,但有一个人例外,就是那个混世魔王程咬金。
以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为首的文臣们,对骂骂咧咧的武将们投来鄙夷的目光。
一刻钟后,群臣入殿,分立两侧。李治选择了文官一侧,站在末尾。
很快,身着龙袍,头戴通天冠的李世民,正襟危坐于龙椅之上。一股无形的威压笼罩在大殿之上。
李世民扫视了群臣,发现了低头的李治,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炎炎夏日,穿着朝服上朝是一件辛苦事儿,文武百官为了不失颜面,偶尔伸出袖子擦拭额头,却唯有第一天上朝的李治,一动不动。
李世民暗自称赞,此子足够稳重。
很快,朝堂议事开始。
首先一件便是,河南水灾,需要粮食赈济灾民,然而,李世民一直筹划北征薛延陀,正在筹措粮草,使赈灾一事陷入两难。
沉默半晌,终于有人谏言。
“老臣以为,应以赈灾为重,稳定民心,方才能图进取”,作为宰相之一,房玄龄首先开口。
李世民只是嗯了一声,没有说话,而是看向了长孙无忌,长孙是李世民的近臣,若论朝中诸臣在李世民心中地位,长孙无忌便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然而,这老狐狸却低下了头,不说话,李世民便不问。
这个时候,武将中有一人出列,正是英国公李绩。
“陛下,漠北之地今年亦是蝗灾严重,机不可失啊,陛下。况且,微臣听说河南水灾没有那么严重”
李世民拍了拍腿,似乎对李绩的话更满意些,李世民本来就是个好事儿的主,攻城略地才是他的最爱。,至于赈灾,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