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张平安封公
天下大震!
蒙古军队撤出大都外围,意味着大明帝国的军队可以直接从大都奔赴元上都,兵临城下。
把蒙古人赶出草原指日可待!
但这时候,张平安却撤兵回大都了。
……
“陛下,不止微臣撤兵,甚至依微臣看来,短时间内都不宜与上都开战。”
大明殿中,张平安抱拳复命。
“大明刚立,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上都城地利,要想攻打必然不是短时间内能打下来的,长此围攻,劳民伤财!”
虽然在大都外击退了王保保的军队,但张平安并没有自大到能直取元上都。
这次击退王保保,纯属是因为张平安有着后世的游击战作为参考,再加上了这个年代徐达的战阵。
可以说王保保是败在了古今联手之下。
但事后王保保肯定也能反应过来,这样的计谋也就只能生效这么一次。
再加上大明王朝的军队并不是没有打到元上都过,可是面对上都居高临下的地势,足足五十万大军依旧无功而返。
多上一个张平安,应该也不会有多大变化。
历史上的朱元璋便是因为跟蒙古人在上都耗了三年,在洪武三年才把蒙古人赶回漠北。
而也因为前期的硬耗,导致大明王朝底蕴不足,等到彻底平定北元的时候,已经到了洪武二十一年,如果算上元朝投降的那批人反叛大明,甚至直到洪武二十五年,元朝的隐患才算彻底消除。
足足二十多年!
二十多年的征战,打的都是钱!
这些钱从哪里来?
自然是天下黎民百姓。
虽说每个朝代兴起和衰落的时候,都是天下百姓最辛苦的时候,但细数华夏史上的历朝历代,绝对没有几个朝代能比得上大明王朝成立之初时候,天下百姓的艰辛。
也因为这些年的消耗,大明王朝战后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萧条现象,使得朱元璋不得不进行一系列的经济恢复手段。
其中就包括重农抑商,关闭海关等等……
而如今,张平安自然不想这种事情再度发生。
“不打上都?”
朱元璋微微皱眉,在朱元璋看来,北元王庭亡我之心不死,如今大明打了这么一场胜仗,更应该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把元人赶出漠北。
可张平安却选择在这时候休养生息?
朱元璋暗暗思考着这其中的利弊。
不说两人的私情和张平安这些年在大方向上的判断从未失误过的经历,就单说张平安如今作为大明左丞,张平安提出的议案也会被朱元璋细细斟酌。
“不是不打,而是短时间内不打。”
张平安抱拳回应。
“元人不除,如虎狼在侧,我大明江山一日不得安稳!”
“但当今首要任务是尽快安抚民心,大力发展国内经济,此时天下百姓还能凭着把蒙古人赶出中原的一腔热情无私奉献,可上都地险,久攻不下,若是时日久了,民心终将溃散!”
“我大明王朝多年来积攒的民心一失,就算攻下大都也是得不偿失!”
“此时已经把元人赶回大都,刚好可以借大胜之势,安顿民生,天下百姓归心,不愁不能再将元人赶回漠北!”
朱元璋略微沉吟一会儿,这才缓缓点头。
“左相说的在理……”
见到朱元璋点头,张平安算是松了一口气。
大明初立,朱元璋还能听得进臣子们的建议,等到大明政权稳固后,再想谏言就难了。
还好,那时候自己也打算退休了。
朱元璋首肯,张平安又挟着大胜之势,自然也没哪个不开眼的反对。
就连胡惟庸也不例外。
毕竟要是这时候胡惟庸跳出来非得打上都,张平安直接一句你行你上,那就完犊子了。
“张谏之听封!”
正事说完,朱元璋突然语气一肃,朗声说道。
来了!
群臣翘首以盼。
虽说在大明殿前的时候,朱元璋亲口叫过张平安为大明左丞相,但终究没有明确的册封,而此时张平安大胜归来,正是册封的最佳时机了。
张平安缓步向前,单膝跪地。
从前线归来后,张平安就没有卸甲,为的就是这一刻。
往日眼前的泥孩子,突然成了自己的君主,这要双膝跪地,张平安总觉得心里有点奇怪。
“赶明儿要不要劝劝重八,把这跪拜的仪式给去掉……”
张平安正在胡思乱想,朱元璋却已经开了口。
“尔既才华横溢,抗元有方,自微弱中而起,造大炮,研火枪,为国之重器!”
“收福建,攻云南,北上击元,慑退百万兵!”
“今特封尔为大明王朝左丞相,协朕共同执掌朝政!”
“望尔务必勤勉尽职,以保国家之安宁,百姓之幸福……”
“尔所提出之政策,必须慎重考虑,审慎决策,以维护国家稳定……”
“尔当勤勉尽职,不得有误国殃民之行……”
“此令,不得违抗,速行奉行……”
洋洋洒洒近千字,终于将张平安的左丞相之位给定了下来。
张平安正要站起身来,朱元璋又再度开口。
“念及功勋,封燕国公,爵递三代,以燕云十六州为封地!”
朱元璋此话一出,满朝哗然!
张平安封公在群臣的预料之中。
甚至爵位只顺延三代,在群臣看来都轻了!
毕竟最开始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以为张平安至少会捞一个世袭罔替的大公的。
但听到张平安的封地后,所有人都眼红了。
燕云十六州是哪里?
用形象一点的说辞来说,就是以大都和山西大同为中心的十六个州,也就是大都、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
当然,在场所有人这会儿站着的这块儿土地,也姓张了。
这些地方,可是刚从蒙古人手里收回来!
而让众人眼红的原因则是:大都是什么地方?
前朝都城!
有多繁华用屁股想都能想到。
坐拥这么一块繁华的地方,每年能收多少税收?
就算张家后代都变得平庸,爵位只延续了三代,往后代代递减,但就这三代累计的财富都够张家十几代后人一辈子躺平了!
这还得是张家后人努力造娃的后果。
如果都像张平安这样四十来岁家里才三个娃,别说十几代了,二三十代都能躺平!
而且,这个封地……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要知道徐达的封地也不过就是扬中(今扬州中部)这么一小块地方。
张平安这块封地,简直都赶得上异姓王了!
嗯,应该没有人不知道吧?
元大都就是现在bj一带,朱元璋迁都后才改名bj的。
但是这个词会被屏蔽,所以解释燕云十六州的时候还是用大都代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