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倩倩来到李阳女儿婆婆家,让李阳女儿感到十分惊奇:‘他跟婆婆家并非亲戚,她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
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自从老太婆小孙子去读书后,赵倩倩借家访机会经常去老太婆家。
慢慢的赵倩倩跟老太婆混熟了,取得老太婆的信任。
有一天她到老太婆家,边检查她小孙子的作业,边对老太婆说:“大妈!我有一个想法,你二儿子已经死了这么多年,李阳老师的女儿也还年纪轻轻,不可能让李阳老师的女儿在你家守寡一辈子,她才二十多岁的人。
我们都是做女人的,将心比心。
我是看着她可怜兮兮的样子,非常同情她。
不能让她就这样守你一辈子。”
老太婆感到惊奇的问:“你是说,让她改嫁?这个绝对不可能!”
“大妈!现在已经是什么世道?怎么就不能让她改嫁?
我们国家婚姻法早有规定,男女双方,如果对方死了,剩下的一方可以另找对象改嫁。”
“那是国家的规定,我们是少数民族,在我们这里行不通。”
小倩一听,觉得这些孤僻落后的地方,老太婆怎么会这样去想?
这件事又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对她宣传国家法律,用行动去慢慢感化、启发诱导她。
“大妈!我是好意。你还是听听我说的,能不能让她找一个好人家,嫁出去?
虽然让她改嫁了,但是她不会忘记你对他的恩情,我会她经常来帮你做事、关心、照顾你的。”
“不行!你是不是来当李老师的说客?
如果那样的话,对不起,我以后就不欢迎你了。”,
赵倩倩一听她这么说,就觉得老太婆是一个顽固派,要想让老太婆一时同意,绝非那么简单。
他们所说的话,全部被李阳女儿听到。
她这时候才知道,这个赵老师原来是为我自己的事而来的。
深深感到这个赵老师是一个好心人,但可惜婆婆是一个顽固分子、旧老脑筋,难以说服。。
她感到十分沮丧、悲痛!
赵倩倩出门后,她就悄悄的跟在她的后面。
到了一处僻静的地方,她撵过去跟赵倩倩说:“赵老师!谢谢你对我的关心,是不是我爹妈派你来为我求情,让我改嫁的?”
赵倩倩看着她那盼星星盼月亮,盼救星的眼神,让她伤痛万分。
“不是的!是我听你爹妈说起你的悲惨事,我感到你太可怜了,现在才二十多岁的人,就活活守寡,婆婆不给你改嫁。
不可能让你就是这样守一辈子的寡。
所以我才想办法来说服老太婆让你改嫁。”
“原来是赵老师是为我的前程,才来找婆婆的。
但是,我已经嫁过人了,谁还会娶我呢?”
“就有人想娶你,我已经帮你找好对象。”
“不知是谁呢?”李阳女儿急忙问。
“就是你爹寨子里的王二憨。”
“怎么?是王二憨?我就是活守寡一辈子也不会嫁给他。”
真是:
才提要让儿媳妇改嫁,
就吃了老太婆闭门羹
小倩提出改嫁给二憨,
李阳女儿一听就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