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年,十六代魔法少女。
平均下来,不到三年就要死上一代,不过事实上甚至都远远没有这么乐观。
当初一开始的时候,因为没有经验,所以前几代魔法少女都是短短三四个月时间,就死的死,疯的疯,或者堕落成魔女。
哪怕是后续已经摸清楚奇迹魔石机制,有了调查局帮忙的后代魔法少女们,存活时间也都是在一年到三年之间。
海望市的分总部基地附近,有一片围起来的,不外售和不开放参观的陵园。
在那里面,就有着祭奠她们的坟墓。
关于那些初代魔法少女……尽管知晓她们发狂后造成的破坏,但是只要看过档案,就很难有哪个人会升起谴责之心。
毕竟,实在是太惨了。
哪怕只是看着档案里的记载,都可以通过那些字字句句,窥探到她们究竟被奇迹魔石的副作用折磨成什么样。
要知道,除了奇迹魔石本身的副作用,丘宝也是相当于一个独立的衍生物。
每次契约的初期,丘宝都会用最可爱,最能让人信任的姿态,迅速跟当代魔法少女打成一片。
哪怕是有联邦调查局进行警告,揭穿丘宝的真面目。
可是对于那些纯良的善良女孩来说,她们总是乐于去相信一个长得十分可爱,而且性格也十分可爱的生物。
而这份信任,在魔法少女们开始遭到副作用摧残之后,就将会成为最可怕的催化剂。
在那个时候,魔法少女们几乎都是第一时间想去寻求丘宝的安慰。
每当这时,丘宝就会露出真面目,主动说出真相,并且毫不掩饰的对魔法少女们落井下石。
直到这个时候,善良天真的女孩也很难去面对这铁铮铮的事实。
很多人都选择了逃避,认为是丘宝被夺舍了,认为是丘宝遭到诡异精神袭击才会这样。
而等到她们真正相信丘宝就是把她们当作耗材,当作食物,当作蚂蚁,当作废物去对待,虚与委蛇。
一般来说,那个时候,就是当代魔法少女彻底疯狂,失去自我和理性的时候了。
也可以说…那就是她们死去的时候。
至于说,为什么魔法少女们宁愿相信丘宝,也不相信有着监控视频的调查局。
一方面是因为被选中的女孩本就普遍年幼,没有成熟的是非观,而且丘宝实在太会伪装了。
另一方面,是契约之后,根据魔法少女的说法,她们是天然就会有种跟丘宝亲近的感受。
总而言之。
所谓的魔法少女,就是这种黑暗的东西。
不过,在明面上的社会里,大众的普遍认知,都认为魔法少女是女孩子的浪漫梦想,最可爱的追求,最美好的职业。
那是因为调查局从四十年前起,就投资建立了一个精良的动漫制作公司。
四十年来,不间断推出各个系列的魔法少女动漫,把魔法少女渲染为真善美且一点都不真实系的最棒的英雄。
民众对于魔法少女的认知,是调查局有意为之。
因为奇迹魔石的契约要求是纯真的女孩,调查局内部根本出不了这种人。
再纯善天真的人,经过调查局训练后,都会蜕化成开枪不眨眼的存在。
魔法少女可以在被契约后开枪不眨眼,但被契约前绝对不可以,否则就不可能被选中签约。
也就是说,魔法少女的候选人,只能是普通民众。
为了让被选中的女孩可以轻易就答应契约,调查局才专门播出大量魔法少女动漫。
通过让女孩们都梦想着成为魔法少女,提高契约的成功率。
这很卑鄙。
但却是无可指责的无奈之举。
面对电车难题,很多人都会义正言辞的说,把电车掀翻。
对于牺牲一个人救一万个人的选项,每个人都会说,双方对等,不该牺牲谁去救谁。
但现实总是跟理想不同。
现实就是,人类根本没有掀翻电车的能力,只能竭尽全力的保下人多的轨道。
现实就是,如果牺牲一个人可以拯救一万人,那么只能这么做才是划算的。
因为一万人确确实实就是真的高于一个人。
一个魔法少女,三年之内,起码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救下十几万人乃至于上百万人。
这种牺牲很卑鄙,但是很值得。
且无可指责。
因为在牺牲魔法少女之前,调查局里的每个人,下到最低的文员,上到最高的九人议会。
每个人都已经在自我牺牲。
调查局是在牺牲自己的基础上,再去牺牲魔法少女。
而不是那种站在后方的安全地带,嘴里说着冠冕堂皇的话,满嘴仁义道德,却自己不付出只让别人牺牲的圣母婊。
因此,没有人可以指责这份卑鄙。
如果可以,他们也不想牺牲任何人,可惜局势不允许。
在魔法少女签订契约后,调查局会在一个月内,循序渐进的把真相告知。
十六代魔法少女,在知晓真相后,只有一个女孩很冷静的接受了事实,也不埋怨,也不吵闹。
那个女孩就是冯舒楠。
冯舒楠是在她小学六年级那年遇到了大型诡异灾厄事件。
那场灾难让冯舒楠所在的整个学校,以及她的父母,全部都毁于一旦。
在那场灾难中,当时已经濒临极限的第十五代魔法少女也彻底崩溃,恶化成为了魔女。
那本会是毁掉一整座巨大都市的可怖灾难。
值得庆幸的是,当时冯舒楠刚好就被奇迹魔石选中,签订契约。
而仅仅只是小学六年级的冯舒楠,第一次变身,第一次战斗,就以完胜的姿态,成功以一人之力,解决了原本的诡异与魔女。
从那一刻起,所有人就都知道,冯舒楠是当之无愧的最强魔法少女。
但。
即使是最强的魔法少女,依然无法逃脱出魔法少女的宿命与禁锢。
在她初中毕业的那一年,冯舒楠已经被奇迹魔石和丘宝的副作用折磨到已经有了自杀倾向。
她成功跨越了三年的期间,按理应该高兴。
遗憾的是,才刚刚跨过这个期限,冯舒楠就已经撑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