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道末将自己的方案提交出来,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道末的意见是,在原来皇学的基础上,在宫中增设“皇学馆”。
之前只是在皇帝身边设置几位关系至近的宗亲子弟做伴读。但是现在则是要扩大范围,让更多的宗亲子弟,其中甚至包括远支宗亲,也都包括进来。甚至一些非常固山子弟,以“护卫”“伴当”的名义进入皇学馆伴读。
道末提出这个建议的理由倒也是角度独特,那就是少年阳气盛。而宫中之所以有阴祟,原因就是载淳出生之后,已经“十余年未闻婴涕之声”。有生有死,才是人间,如果在一个人群里,不管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族群,如果长期没有孩子出生,那本身就已经是一种不祥之兆。
可是皇宫大内紫禁城,本来就是只有皇帝一个真正的男人,皇帝如果不生,哪里来的婴孩?
可是,如果把大量的少年少女引进宫中,让他们以皇帝同学的名义一起学习成长,就会营造出宫中仍有大量青壮生命力的现象,从而让一切阴祟不能增长。
另外,除了建立“皇学馆”道末还建议宫中无后的女子抱养婴孩收为养子,总之就是尽量让宫中有“人气儿”。
而对于皇学馆,道末又有一番规划。
首先,皇学馆不能像从前的皇学那样,单纯以教学为主,而是要有更强大的体验环境。也就是说,需要实习和实践。
要在宫中模拟出各种接近真实的体验场景,让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在环境中真实的应用。
这些场景包括村庄、农田、作坊、集市、牧场、书院、医馆,甚至还有战场!
为什么要有战场呢?
因为贵族必须上战场。
这是道末从各国的贵族教育中总结出来的,同时也是非常符合黛青传统的一种模式。
道末认为,黛青的皇族和贵族们自古以来就是以军事为第一职业的,所以身为皇学馆,一定要提高对于军事的重视。
对此,两宫和四王非常认可。作为帝国最顶级的统治者,他们当然最希望黛青中兴,但是他们同时也最不希望黛青“换血”。如果皇族、权胄、世家的子弟不能“中兴”,那么即便黛青有一天真的强大了,那么崛起的帝国还会把他们这些人捧得这么高吗?
而且,两宫尤其是西慈对于宫里多一些大姑娘小伙子,更是非常欢喜的事情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太渴望孩子了。孩子多了,才会热闹,才有乐趣。
也才会忘记自己正在慢慢变老。
但是这个方案很大程度上与诸多“祖制”相抵触。
当然,“违背祖制”的事情也不是头一回了,只要大家都愿意,办法总是有的。对于道末所说的“以阳克阴”的说法,两宫是非常相信的。而对于四王来说,这是一个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多分享皇权的机会。上书房的师傅们乐得教育机构得到扩大和发展,因为那意味着他们将获得更高的地位和荣誉。
而这些人就是讨论皇学馆事宜的全部参与者,准确的说两宫四王才是讨论者,上书房的师傅只是“备顾问”,有问题的时候问一问,随时准备好应答就是了。
至于普通大臣,这里其实根本没有他们发言的机会,因为说到底这是皇室的家事。
所以,在毓庆宫的惇本殿的西配殿内,两宫居中正坐,四王则分列两边侧坐,一帮原本在这里办公的上书房师傅们却都离开本位在在下方侍立“候旨”。
在简单交流过后,大家共识已经达成,差的就是个说得通的名义了。
奕欣先说“皇学当然可以扩大,。但是一下子放进这么多孩子,怎么筛选,怎么管理,那还真是个问题以前也没有这么干过。没什么经验可循啊。”
“咱们黛青没有经验,可以参考洋人的规矩嘛,外面都在‘洋务’宫里也不妨‘洋务’一下。”奕誴说道。
“那洋人的皇室又是怎么办学的呢?招一大帮人都进到宫里吗?”奕譞问道。
“这咱们哪儿知道啊,问问他们。”奕譓一指站着的一排上书房师傅说道。
奕欣看了看,李伯约也站在其中,便说“李伯约,你们吉利国的皇子是怎么读书的啊?”
李伯约早就知道今天肯定少不了要问到他的,因此也是做足了功课,果然第一个就问到了自己。当下出列,向前欠身,施了个三十度的鞠躬礼,然后答道“感谢亲王殿下对我的信任。不过我虽然生于吉利国,但我的父兄都只是世袭子爵,并非高级贵族。所以对于皇室的受教育情况我并不是了解得很直观,仅限于一般的知识。
但是亲王殿下既然问起,那么我就简单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十五世纪,当时的国王享利八世为了教育他的王太子爱德华而建立了第一所宫廷学校。而担任老师的都是当时的饱学之士。王太子的学习科目包括古籍经典、吉利语、兰西语、大利语、数学,以及系统神学。
到了十八世纪,吉利国开始效法兰西国的皇室教育模式,乔治三世陛下的王子们分别被送进了爱丁保、牛津、剑桥等高等大学进行学习。当然,他们并没有在任何一所大学毕业,因为他们认为参加毕业考试是不必要的。
而当今吉利女王兼印度女皇维多利亚陛下,是乔治三世陛下的孙女,肯特公爵的女儿。但是肯特公爵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因此她随从其母利时国公主回到利时国,在其舅父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一世的监护下接受教育。利奥波德一世是意志帝国所属的萨克森王国的王子,他曾经先后娶过吉利国和兰西国的公主为妻,还曾经在罗斯国的军队中服役。因此对于教育,他有一套自己的理念,这也体现在他为年幼的女王所设计的独特的教育模式。
那是一套融合了意志国、兰西国和罗斯国的各种特色的综合教育模式。其最大的特点是,标准化。
简而言之,就是这位舅舅国王制定了一套学习成绩的考评标准,每个科目都会有多种考评方式,但是所有的方式最后都会整合成一个固定的分数成绩。最直接的解释就是,做对多少题就得多少分。当一个科目达到一定的分数时,就算及格了,否则就是不及格就要受到批评、责任甚至处罚。而当成绩达到一个较高的分数时,就视为优秀,优秀要得到表扬和奖励。所有的科目都是这样计算的,然后还要计算总成绩和平均成绩。
而且,不仅是这样管理孩子,也是这样的管理老师。据说这套东西是他在意志国当王子和在罗斯国当少尉时的经验心得。
这套方法给女王打下了很深的严格和律的思想基础,使她日后登基为王时,可以用一种数字量化的方式来考评整个帝国。这非常有用,事实上当今女王治下的吉利联合王国是有史以来最强盛的时期。
然而同时,女王的老师们却大多是一些所谓的自由主义者,他们推崇每个人有个性和自由。或许这是一种补偿的机制吧。严格的遵守外在纪律的同时,内在却保持了个性的自由。……”
李伯约细细的讲述着吉利国王室历代的教育模式,尤其对于当今女王及其子女的教育最为详细。
他倒是够认真的了,可是上面听的几位,都快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