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 章 所谓派系和改革

治平四年虽然在一片风雨飘摇中度过,但是比起四年前那回,不到一年换了两个皇帝,神宗皇帝的即位和后续稳固朝政还算不错。

当然要是把那些没事诋毁先英宗的文人士大夫加进来,那确实是挺闹心的一年。

不过不管怎么说,民间的风言风语和朝廷内部的小打小闹,都影响不到新政改革变法的深入推进。

治平四年延续了治平三年初,英宗皇帝和朝廷中枢定下的‘关于深化新政改革变法’的若干文书。

这样一来,到了治平四年年底,实施了快两年的‘深化改革变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瞩目成绩。

政治上,基本确立以韩章、富彦国为首的老一代宰执,以及王介甫、司马君实、韩师朴为首的中一代主力,外加韩明、顾廷烨、盛长柏为首的新一代显贵。

也就是说接下来在政治方面,神宗皇帝将会只在这三个圈子内,提拔和选取人员任职。

这其中,基本属于韩家和韩党的人员占据了大部分,没办法的反对派和保守派只能通过吕宝臣这一中间派,来尝试和韩章、韩师朴、韩明三人搭起桥梁。

没看错,曾经作为保守派代表之一的吕宝臣,在经过英宗皇帝和韩某人提醒下,找到了更能扩大吕家和自身政治威望的办法。

作为中间派的领袖,平衡和沟通新政派与保守派这一招,让吕宝臣获得了更大的政治资源和人脉关系。

短短四年,经过他手协调解决的问题不在少数,在保守派和新政派的支持下,老爷子也踏进中枢。

该说姜不愧是老的辣,吕宝臣的政治站队和选取的节点,正好是新政派和保守派双方势力不平衡的时候。

他虽然看似背弃了保守派,但也没有加入新政派,并且借助曾经的威望,拉拢了更多不想加入派系,只想好好干活工作的官员。

比如苏子瞻兄弟俩就是典型,原本跟韩某人走得近的苏子瞻,在后续和新政派官员接触中,总觉得有些人是借助新政派的势头给自已谋利。

这让有些政治洁癖的苏子瞻立马远离了新政派,同时因为保守派的那副死气沉沉,使得这位大文豪最后只能投向了中间派。

说起来还有一个人也很有意思,那就是司马君实,原本新政派的他,因为要修撰《资治通鉴》这本宏著,也开始渐渐淡出韩党中枢,靠近了中间派。

司马君实和苏子瞻两位在文史界堪称大佬的人物聚在了一起,便再也没有了曾经历史上的激烈矛盾。

反而因为同为中间派的缘故,经常探讨文学典籍,关系越发亲密。

司马君实看重了苏子瞻兄弟二人的才学,直接提请神宗皇帝,希望将他二人并入编撰《资治通鉴》书局,共同完成著作。

结果神宗皇帝很犹豫,毕竟苏氏兄弟出了才学,在治国理政方面也很有一套,若是去编撰史书,有点大材小用。

他是很欣赏苏子瞻、苏子由二人,想要提拔一番,结果司马君实开了口,作为曾经韩党的老人和帝党拥护者,又不能不给面子。

最后只能找到了在家带孩子外的韩某人,而他听到苏氏兄弟和司马君实都有意远离新政派,也没觉得有多可惜。

毕竟每个人对于新政的看法不同,苏氏兄弟觉得新政派内部有问题,司马君实没有时间参与政策指导,那就随他们去。

老话说的好: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些人你拦不住。

“天使且回复官家,司马大人和苏大人有自已的政治主张,不会轻易改变。”

“小苏大人还是留在行政方面,让小吕大人(吕好卿)和小盛大人(盛长柏)带一带。”

韩明这话可以说给苏家二郎苏子由开辟了一条通天官途,毕竟未来吕好卿和盛长柏等人都是入政事堂的人物,这可是提前宣告了苏子由有宰执之才。

前来问询的李宪连忙点头,把韩某人说的话都一一记牢。

“另外请转告官家,所谓新政派、中间派、保守派,都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不同,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要服务于整个大宋。”

“他们的存在,代表了百官和百姓的心声,不能一棍子全部敲死,一言堂的事情,在哪个时代都不是好的解决办法。”

韩某人这是借着司马君实,和苏氏兄弟远离新政派的事情来劝诫神宗皇帝。

他可是知道这位神宗陛下骨子里的执拗和坚毅果敢,上头的时候可是不管谁,都敢一律贬谪的存在。

尤其是经过‘熙宁变法’失败后后,跨入元丰年间的神宗,由于从变法幕后走到台前,他与保守派开始正面交锋。

这一交锋,发现变法的阻力依旧巨大,仍然伴随着反对的声音。

这让失去了王介甫,本就很伤心,又要独自面临巨大的压力的神宗皇帝不免有些恼火。

他决定实行更为强硬的手段来推行新法,严惩反对变法的官员。

这导致一大批官员被牵连,贬谪地方,甚至让不少投机倒把之徒趁机钻了空子,借助变法名头横行朝堂。

韩某人虽然强硬果断,但基本都是对外部人,对内,尽量还是希望能够团结大多数,孤立小部分人,最后取得大多数的支持。

他希望神宗皇帝也能够有良好的心态应对未来,毕竟比起同时期的他来说,朝廷内外的形势可谓一片大好。

神宗皇帝的战友也比起平行时空的另一个他,要多不少。

在熬过风雨飘摇的治平四年最后一天,隶属于神宗皇帝的熙宁元年如期而至。

正月初一的大朝会上,除了正式改元‘熙宁’之外,以韩明为首的新政改革派提出了‘持续性’和‘扩大化’变法的建言。

一时间,整个朝堂上如同菜市场一般闹腾,大家都觉得新政改革推进到现在,由试行到正式推行,再到深化已经属于极限了。

这个‘持续性’和‘扩大化’的建言让他们有些摸不着头脑,就连部分真正实行变法的官员都有点懵。

韩明和王介甫相互对视一眼,同时点头一笑。

“陛下,《周易·系辞》下曾有言:“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

“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神农氏死后,黄帝尧舜相继继位,不但传承神农氏的治国道理,而且针对国内具体的大环境加以变化,使百姓丰衣足食。

神农氏的治世之道变化后,百姓安居乐业;变化,当事物发展到极点的时候,便想到要加以变化,以求通达,随着通达而至的是长久。

这就是上天的庇佑,无往不利。

“因此变法改革之路不应该有完成时,而是要保持‘进行时’,因时制宜的改变。”

“要坚持实践为根本的工作要求,以实践促认知,实事求是来进行和推进变法改革。”

“同时要扩大纠察和审查制度,监管全国各地官府推行新政期间所产生的问题。”

“‘持续性’改革变法在于保持一个王朝的活力,‘扩大化’改革变法,要求将官员也纳入变革目标之一,促进自我内省。”

韩某人的话音落地,整个朝堂都陷入了死寂之中,甚至不少人都用一股难以置信的眼光看着他。

这是要革自已的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