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来到厨房。
拿出从城里带来的猪肉,牛肉和羊肉。
将三种肉洗干净,然后切成肉丁。
用冰糖给肉片炒糖色,等肉片彻底上色以后。
小火煸炒至进度条达到百分之百。
放入调料继续翻炒,小火慢煨至进度条到达百分之百。
关火前放置半勺醋。
把炒好的卤放到一边。
烧水开始煮手擀面。
煮至八九分熟关火捞出。
何雨柱拿来七个碗,将面条分成七份。
然后将炒好的卤放到七个碗里,不多不少刚刚好。
香喷喷的烂肉面新鲜出炉,隔着一道街都能闻到香味儿。
何雨柱把第一碗给岳父,剩下的他们自己去端。
大哥大嫂,二叔二婶,三叔三婶一人一碗,刚好七碗。
大哥发现何雨水一直盯着他咽口水,把他那碗给何雨水了。
本以为就是普普通通的烂肉面,看到媳妇的吃相他有些后悔了。
只可惜天底下没有卖后悔药的。
何况何雨水吃东西贼快,等他反应过来碗早空了。
徐父靠在床头吃面,鲜香诱人的烂肉面让他胃口大开。
平时吃面只吃半碗,今天吃一碗还觉得没吃饱。
一碗烂肉面让徐家人对何雨柱刮目相看。
此前他们担心慧真跟着何雨柱会受苦。
今天突然发现妹妹短短几天吃胖了。
“爸有个事儿跟您商量一下。”
“等过段时间小酒馆步入正轨。”
“我和慧真准备把小酒馆隔壁的公房租下来开食堂。”
“到时候我们想把食堂就交给大哥和大嫂,您觉得怎么样?”
何雨柱想这事儿已经想了很久了。
与此错失良机,不如主动出击。
反正迟早都要公私合营。
鲁迅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何雨柱就要事事快人一步,处处走在前面。
公私合营,扫盲班,下乡插队,改革开放等等。
鲁迅说,弱者适应环境,强者改变环境。
蠢人会把好事儿变成坏事,智者会把坏事变成好事。
徐父看向儿子儿媳,这事儿太大他做不了主,还得他们自己拿主意。
“妹夫!我和你嫂子都不太会做饭,开食堂能行吗?”
大哥徐慧斌想进城又怕进城。
怕辜负妹妹和妹夫的期望,怕给他们丢人。
“会不会做饭和开食堂不冲突。”
“不会做饭可以学,不想学可以雇厨师。”
“你和嫂子只负责经营就行。”
“就像慧真开酒馆,难道她开酒馆就必须酿酒吗?”
何雨柱一句惊醒梦中人。
不止是大哥大嫂受益匪浅,二叔三叔同样如此。
就连好些年不闻窗外事的徐父也有启发。
“哥!柱子说得对。”
“开食堂不一定要会做饭。”
“城里那么多饭馆,有几个掌柜的会炒菜呢?”
“咱就拿全聚德来说,我就不信他们家的烤鸭都是掌柜烤的!”
“还有被誉为布鞋界全聚德的内联升。”
“他们家的布鞋在城里老有名了。”
“我就不信他们家布鞋是掌柜的做的。”
徐慧真生怕哥嫂不肯进城。
她以前没进城的时候觉得乡下挺好。
进城之后才知道自己以前是井底之蛙。
不提以后生活如何,就拿现在来说。
哥嫂和父亲在家顿顿吃窝头,偶尔吃一次二合面馒头。
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正儿八经的白面馒头。
至于吃肉,一年也就过年能吃一次。
你再看她现在,在城里天天吃白面馒头。
一天最少吃一顿肉,有时一天三顿都吃肉。
不然她怎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胖十斤呢。
大哥大嫂很听劝,一切听妹妹妹夫安排。
徐父拉着徐慧真的手,小声提醒她要拿何雨水当亲妹妹。
何雨柱听见装没听见,和徐家人一起准备酒席,晚上先招待一波客人。
……
翌日上午。
酒席特别热闹。
傻柱领着徐慧真撒糖。
徐家亲朋好友纷至沓来。
各种土特产堆成了一座小山。
吃席期间,徐父的嘴就没合上过。
“很久没见爸爸这么高兴了。”徐慧真附在何雨柱耳边说。
酒席结束,宾客尽欢。
“爸!我们该走了!”
何雨柱和徐慧真该回城了。
徐父虽有不舍却是强颜欢笑,“走吧!路上注意安全!”
说完示意儿子把土特产都给女婿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