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庆还把心思重点的放在了技术研发制度的完善上面。
他可太清楚掌握核心技术对于一家企业来讲到底有多么的重要。
任何行业的任何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那么最终面临的都是淘汰。
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让年轻优秀的研发人员获得更加多的机会和资源。
从事科研活动的最佳年龄一般在25岁到35岁这个时间段,知识积累初步完成、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各种杂事较少更加容易保持研发的专注。
35岁以后,学习和吸收变得比较费劲。
所以,某些企业开始对35岁以上的员工进行“优化”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35岁之后,整合能力会提升。
对各种整合反而变的更容易。
在过去的基础上,进行吞并和扩大范围的细节,找到最佳方案、提升质量。
所以,如果35岁还没有升到管理岗的话,在科研这条路上,基本上就走不下去了。
陈元庆希望在他们最好的年纪有足够好的环境和资源进行成长。
北辰工业实行项目组研发模式。
同一项技术,可能会有多个项目组一起进行攻关,然后资源不断的往进度更快的项目组倾斜。
至于说项目进展不顺的项目组,自然就会遭到拆分,组员会合并到其他项目组里面去。
当一个人,职级达到10级的时候,就可以申请做项目组发起人。
达到10级,也就意味着其能力已经得到了证明,并且年纪也不会太大。
为了防止随便乱申请做项目。
陈元庆还规定,如果一个项目失败了,在三年内就不能够再是做项目组发起人。
并且,项目失败的话,还会扣绩效点。
当然了,成功的话,肯定也是会加绩效点。
作为项目组发起人,得要招募组员。
想要项目获得最大的成功可能,那么组员肯定不可能说随便找人。
必须得要找能力强的人才行。
也就是说,北辰工业的内部会有一个自动的淘汰机制。
又弱又不努力的人,根本就在这混不走。
性格恶劣的人,也不会有人和其搭伙的。
陈元庆无法了解北辰工业的每一个人,他们在陈元庆面前和其他人面前,完全是两副面孔。
所以,陈元庆就不去想着要去安排他们,就让他们自己进行选择。
狮子带领一群羊能打败羊带领的一群狮子。
做这么多,陈元庆的目标很简单,就是为了让真正的强者来成为领头者。
各项制度弄的陈元庆是头昏脑涨的。
制度制定出来了,得要是执行才有用。
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陈元庆还得要在渝州一点点的将制度给落实下去。
想要彻底给落实,还是得要钱才行。
没钱,说得再是天花乱坠的,都没毛用。
北辰工业现在很显然的,是没钱的。
能够坚持到现在,全靠福乐贸易在进行输血。
而福乐贸易,也是被北辰工业这个吸血鬼吸得口袋里面没有什么钱的。
陈元庆揉了下额头,暗自的反省自身:“还是太过急了!”
要是等春井坊酒业彻底的发展起来,有大量空闲资金的时候,再是来为了梦想发烧,就根本不用操心资金的问题。
反而现在,摊子已经支起来了,把自己给架在这,不上也得要上。
下一回,不这样了。
自己可是重生者,知晓大势,急什么急呢?
就是因为知道大势,所以陈元庆心里面反而会是有一种迫切的心理。
想要迅速的把自己掌握的未来信息优势转化成为财富或者实力。
就感觉,晚了一天,就像是在“犯罪”一般。
反正就各种的亏。
而过于急切的代价,就是自身实力跟不上计划,造成现在这般,资金的紧张。
陈元庆感觉,自己接下来就应该按部就班的发展,先积累上足够的资金实力,再是往其他行业里面涉入。
进入到一个新行业,就以资金优势来开道,迅速将资金优势转化成为市场优势。
北辰工业无法从福乐贸易获取到更多的资金,那么就只能靠自身造血。
发动机生产的事情,自然就是纳入到了日程当中。
此时虽然还有不少的工厂,依旧是大工厂模式,即大部分乃至全部的零部件都自己进行生产然后进行组装。
但随着这几年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有不少工厂管理者也在积极转变当中,调整生产模式以更好适应市场。
比如说,1980年的时候,几家企业组成嘉陵牌摩托车经济联合体。
这就是一个生产联合体。
大家各自负责一部分的零部件生产,生产的零部件最终是组装成为一辆摩托车。
当然,能够主动进行调整的工厂,在全国来讲还是少数。
说白了,大部分的企业领导都是“庸才”,做不到不等不靠,就依靠自身来发展。
等着上级部门进行指导,靠着手把手的教着做事。
随着摩托车生产的不断扩大,嘉陵摩托是将更多的企业给拉入到了自己的供应链当中。
核心的零部件,依旧嘉陵自己生产,但是一些配件,已经全部交给其他厂生产。
陈元庆自然不会说会想着什么都自己做。
能够对外进行采购的,就坚决对外进行采购。
即使价格贵点,只要质量没有问题,陈元庆也能够接受。
最好是,全部的零部件都从外面进行采购,北辰工业就专注于研发以及组装生产。
如果这般的话,那么北辰工业得要对下面的供应链上的企业有足够的掌控力。
这种掌控力,不可能说一下子就建立起来,需要时间。
首先就不能够过分的去压榨下面的零部件供应商。
价格给得太低,零部件供应商根本就没有钱赚,那么自然就无法更新设备,也没有办法提升员工待遇,研发投入就更加别想。
等到北辰工业需要更高精度的零部件,人家根本就无法进行提供。
那么北辰工业只能去找其他供应商。
可能在国内找了一圈,根本就找不到。
没有办法,只能到国外找。
然后,价格贵到离谱。
价格贵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咬牙要了。
陈元庆是这么打算的,给零部件供应商合理并且偏高的利润,让其有钱赚。
随着北辰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的零部件也会变得越发的多。
供应商自然也会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的壮大。
在这个时候,北辰工业不断的提升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供应商看到挣钱的份上,也只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
因为达不到北辰工业的要求,北辰工业就是会将订单转给其他企业。
这对于供应商来讲,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最终的结果就是,北辰工业的这些供应商会在订单的鞭策下,不断提升技术能力。
而北辰工业的产品质量,也是会因为供应商技术能力的提升而有保障。
形成一个正循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