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街边听来的机会

渝州春井酒坊是一处挺大的地方,面积百十平的门市。

陈元庆抬头看着门面的装修,他感觉自己有着些太是喜新厌旧了,去年的时候还觉得古风不错来着,现在却是有点觉得不太好看了。

捏着下巴,陈元庆想着未来的白酒企业一些销售策略。

在宣传自己的历史同时,产品更多的向人们传达一种年轻态风格。

喝白酒不是中老年的专属,也是年轻人的。

揉下了额头,自己得要找人,来专门对店铺门脸进行一番设计才行。

现在的春井酒坊在大街上,有点不突出。

想要在大街上突出,就得要选亮色,比如说红色、橘色。

和春井酒坊的几个员工认识了一下,陈元庆了解了一番现在渝州市场的情况。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陈元庆主要就是让张鹏开着车,带着自己到处跑。

去往那些小商店。

小商店卖的烟酒很少,名酒肯定是没有的。

13家名酒属于计划类商品,得要凭票购买,一般人想要拿到票可并不容易。

这类小商店要有能力拿到名酒卖,就不开小商店了。

“像是这类店铺,一天下来卖上十来瓶酒,是轻轻松松的。”

陈元庆:“国营商场那边,也可以试着铺货。”

“国营商场可不好进。”

陈元庆悠悠的道:“能不能进,商场领导一句话的事。该是吃吃喝喝送点礼什么的,不要吝啬。”

陈元庆都说得如此明白了,张鹏自然知道接下来如何做:“明白,我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让我们的酒打进国营商场。”

此时的消费者,根本就没有假冒伪劣的概念。

国营企业在技术上面可能落后,但一般不会搞偷工减料那一套。

至于说乡镇企业,因为生产水平的原因产品可能质量有问题,但和假冒伪劣肯定不沾边。

春井坊酒打进国营商场,说白了就是获得了商场的质量背书。

陈元庆抓了抓头,现在别看春井坊酒业的产量挺高,可面对庞大的市场,依旧的供应不过来。

陈元庆还有很多的营销手段没有用,稍稍用一点,春井坊酒业的销量就会暴涨……

销量暴涨的前提是得要有货。

而现在的问题是,春井坊酒业在酒库里面虽然存着不少原酒,但不能够拿出来销售。

把春井酒坊的事情给解决完,陈元庆倒是好好的开始逛起了渝州。

以后的网红打卡地洪崖洞还只是一个破旧无比的地方,各种生活污水随便乱倒,形成了臭水沟。

穿楼而过的轻轨自然也是没有的。

分不清一楼和三十楼的建筑也还没有修建。

渝州还不是未来的那座网红城市。

但在网红城市的背后,却是渝州强大的工业实力。

能够生产除航空航天等少数几种之外的全部军事装备。

连潜艇,都是在渝州生产过。

至于说船舶,渝州也是有造船厂。

陈元庆拿着相机,在渝州走街串巷,不断的拍摄着照片。

曾经他有过想要拿着相机,背着包,穿梭于城市的想法。

但一直都没有成行。

上班就已经很累了,哪有心情去搞这个。

在路边的小店里买了一瓶天府可乐,此时在市场上面极其受欢迎的存在。

1980年,渝州饮料厂和蜀川中药研究所联合研制的以天然中药成分构成的天府可乐配方诞生。

1981年,天府可乐面世并且迅速打开市场。

1985年,被定为“国宴饮料”。

陈元庆有在网上看到过天府可乐复产的消息,但却没有喝过。

主要很少看到有卖的。

陈元庆看着手中的天府可乐,若有所思。

现在国内有八大饮料厂,以及大大小小的无数小饮料厂。

大家都是各据一方,发展得不错。

天府可乐倒是很有野心,在全国各地建灌装厂,在全国可乐市场上占据绝对的大头(1988年75%的市场占有率)。

涉入进饮料市场?

这段时间陈元庆在渝州也并不是就citywalk(城市漫步)的。

他在考察市场,想着自己下一步到底应该如何。

春井坊酒业在陈元庆看来,已经顺利的度过了初生期,接下来就到了快速成长期。

以后按部就班发展,不需要陈元庆随时随地的看着。

只需要时不时的关注上一下,确保沿着正确的方向成长,没有长歪就行。

春井坊酒业很自然的,就会成为国内白酒的一方巨头。

现在国内的饮料市场主要以汽水为主,而又是以八大饮料厂的产品占据市场主流。

各家厂子,有着很明显的区域特征,就是在一定区域有着很大影响力,没有建立起来全国性的品牌影响力。

倒是天府可乐,积极开拓全国市场,在各地建立起了灌装厂,并且还进军了国外。

坐在街边,手里拿着可乐,目光看着街上的行人,人们身上的穿着开始变得鲜艳了起来。

不再像是几年前,大家都穿的一个色的衣服。

驶过的自行车、摩托车、汽车,是城市的脉动。

接下来,人们日常交通出行工具将会有巨大的变革。

将会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涉入其中能够赚到很多很多的钱。

又是看向街边的楼房。

城市化的大潮即将到来,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到城市,城市面积不断的扩张。

房地产的黄金年代……

路过一家小店的时候,陈元庆不由停下了脚步,这店名……

目光看向周边的街道,曾经的记忆浮现。

他在未来,在这附近住过不短的时间,来过这里。

并且在这家面馆吃了很长时间的面,甚至和面馆老板都混熟了。

有一种时空就此交错的感觉。

当然了,相比起几十年后岁月留下的斑斓,现在周边的一切,都还显得挺崭新的。

街道两旁的树苗才是刚刚栽种上不久,还并没有长得遮蔽了阳光。

陈元庆:“老板,来三两牛肉面。”

“要得,马上来。”

很快的,面就端了上来。

陈元庆拿起筷子开始吃起来,果然和记忆当中的味道一样。

说起来,陈元庆吃过的面馆也不少,但要论第一的话,还是这家面馆。

可惜,陈元庆在这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就离开了。

他还时常的想念这家面馆的味道。

“厂长,这建设摩托不卖发动机,那我们怎么办?”

“没了张屠夫,我们也不吃浑毛猪。又不是只有他建设摩托在生产发动机,我们找其他厂买。”

“国内生产摩托车发动机的厂,可能都不卖给我们哦,要不买进口的?”

“进口的那多贵啊!”

“先去问一下再说,就是求,也是要求人家卖给我们。”

陈元庆目光看向边上的一桌,三个人,正在等面上来。

很显然的,是某家摩托车厂的人。

正在愁摩托车发动机的事。

摩托车发动机就这般难吗?

等等,现在是八十年代。

陈元庆目光看向街上要隔上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看到的摩托车,现在的摩托车在国内,属于高科技产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