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
“干嘛,你也饿了!”
李宁坐在房间里刷着题目,外面雨雪交加。
“喵~”
“咿呀!”李宁猛的抱起它来往脸上一顿操作,最后换来了她那一脸嫌弃的表情。
时间是一条往前的线,永不回复。
在经历了七次月考之后,复读班年前的最后一次考试,也就是摸底考试,终于来了。
这次考试采取的是苏省联考的试卷。联考泛指两所或两所以上的学校共同开展的联合考试,如“期末联考”、“名校联考”等,艺术生招录考试一般也称之为“联考”。
毕竟是全市联考,容城的所有高中也想要通过这次联考,证明自己的实力。
一般这种联考,考卷的质量和高考相差无几,所以很多学校也把这次联考称为“第二次小高考”,为什么是第二次,因为第一次在高二下学期开学没多久就已经考过了。
苏省不同于其他城市,采取的是自主命题,在李宁的记忆中,自主命题的13年间,苏卷的命题有过不少大胆尝试,例如取消选择题、提高语文数学分数、降低英语分数等,也经历过将材料作文改成命题作文、又改回材料作文的反复探索。
苏省是从2004年开始自主命题。2008年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考改革——这一率先开展的改革,正是如今推广全国的新高考改革的前身。
不过后来,苏卷语、数、英的“入闱”结束了。自主命题17年后,高考苏卷于2020年7月初高考结束后谢幕。从2021年开始,苏省语数英高考将启用全国卷。
苏卷在符合全国高考出题要求的背景下,一度被认为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能反映出较为先锋的教育理念,但又因其种种改革创新而备受争议。在许多学生家长、老师专家眼中,苏卷的难度在全国排名靠前。高考后,即使邀请现代文阅读篇目的原作者来解题也有可能“答不到点子上”。
从题型上看,苏卷有别于全国卷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取消选择题。一名参与过2014年数学命题工作的老师则指出。以数学科自主命题为例,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减少选择题的比重。自主命题的第二年,也就是2005年,取消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题型分数的比例。2006年,选择、填空、解答题量由2005年的“12+6+5”,调整为“10+6+5”,总体量减少了两道,同时减少了客观题(选择题)的分值,增加了主观题分值。
2008年是一个重要节点。
这一年,选择题正式退出苏卷。考试说明明确指出,2008年高考苏数学卷的必做题部分(文、理都做)只由填空题与解答题两种题型组成。语文卷亦是如此,将考察语言基础知识的选择题改成了表述题。
这项改革至今颇受争议。取消选择题意味着考卷难度加大,这在全国高考试卷中尚属首例。
当时多位命题人回忆,取消选择题无论在数学命题组还是语文命题组都是一件“顺理成章、大势所趋”的事。前述数学命题人表示,当时命题组认为选择题对学生的考查不够真实,一部分学生连蒙带猜可能就选对了。这对真正“懂”的学生来说,就有失公平。
但也有命题人提出,取消选择题可能让考试时间变得更紧张。后来,命题组达成共识,通过设定题目难度更有层次来避免这一问题。
也是在2008年,苏卷迎来了赋分权重上的重大变革,这是受到了高考改革指挥棒的影响。
这一年,苏卷的总分由750分调整为440+40分,其中语文、数学总分从150分提高至160分,英语总分从150降至120分。另外有40分的附加题,根据学生选文理科的不同,分别放在了语文和数学卷的最末。
多位命题人均表示,分值的增减是“跟着制度变的”,是受到新高考改革的影响作出的调整。这一年,苏省经过此前长达三年的研究,开始推行普通高考改革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3”即语数英三科,学业水平测试即“小高考”。高考总分仅仅由语数英三科相加,其他科目打等级。
有人说苏卷好,有人说苏卷坏,这些都不是李宁能够回答的,无论是好是坏,这条路他一定会一路走到底。
一月26号,寒假放假的倒数第十二天,苏省联考开始了。
第一场考试,语文
李宁拿到语文试卷浏览了一遍后,就发现这次试卷有些难。
没有开考前李宁看了一下作文题目: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字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这道文题,命题者暗示了两个话题,一是“个性”,二是“创新”,考生可以从这两个话题中选一个进行写作,或将二者糅合在一起,但一定要联系前面所给的材料来写,切忌不可抛开所给材料,只写“个性”或者“创新”。
除此之外,这则材料还包括“长与短”、“见仁见智”、“勇气”等隐性话题。可跟“个性”“创新”相结合来写。创新除了技术层面的创新,思维层面同样存在创新。“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找到别人没有看到的角度,讲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这就是创新?在一片相同声音当中,发出不同声音,亮出不同观点,就是彰显个性。
“个性”确实有好有坏,坏的个性需要摒弃,好的才可提倡。创新也是,并非所有东西都需要创新,有的只要我们默默传承即可。但这个作文题并没有要求你一定要从正面去写“个性”与“创新”,要求的是自选角度。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分析,甚至可以反向立意,为守旧辩护。
“答题开始!”
第一题依旧是熟悉的词义填空: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庄子与这个世界做了长久的厮守,故而有了最绵缈的缠绵。他对世界那种既恼又怜的丰富神情简直使人。他对世界,在极端的蔑视里有细致的与回忆,在极端的怜惜里有失望与无奈。他仿佛当众把一切都掷在脚下,给我们看,并遏制不住地冷笑;而当众人散去,他又收拾起这一切,把它们拥在胸前失声痛哭。
a不可理喻体察踩踏
b捉摸不透体谅踩踏
c捉摸不透体察作践
d不可理喻体谅作践
首先解析词义
1【不可理喻】喻:开导,晓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捉摸不透】捉摸:猜测,预料。透:透彻,明白。猜测不清楚。
2【体察】体会和观察,考察。【体谅】为别人着想而给与宽恕或同情。
3【踩踏】踩,欺侮。【作践】糟蹋,浪费,摧残。
综合以上选项,答案呼之欲出,c。
······
等到李宁把作文的最后一个字写完,距离下课还有10分钟,李宁检查了一遍答题卡,确认无误后坐在座位上等待着考试的结束。
伴随着下课铃声响起,李宁走出教室去吃中午饭,等李宁回到教室,班里一如既往的安静,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就算不看书,有的人也会安安静静尽量不去打扰别人。对于早上的考试,众人一字未提,语文考试就是如此,考的好与坏,一概不知。不像其他学科可以明显感觉到它的难易程度。
下午两点,数学考试正式开始,从前十道题做下来的情况,感觉是还可以,但从填空题第十一道开始李宁明显感觉到了出题者的恶意,平时出题者给设一个陷阱就已经是顶天了,这家伙喜欢让你走弯路,即便是最后算出结果,那个奇奇怪怪的数字也会让你有一种是不是自己算错了的错觉。
最后一场英语,前面李宁依然是该做的做,不懂得跳过。
请阅读下面短文,并以our life rests on our choice为题,用英语写一篇150词左右的文章。
life is a plained about.
hardly can we forget the time when our society faced the threat from the life-and death disease --- , even during those dreadful times, some suffering people remaine of wearing white masks, some people turned to colorful ones, and thus displayed a happ some creative people dubbed sars to mean “smile and remain smiling.” people who survive these kinds of circumstances decide in their minds to carry on in spite of the hardships.
生活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表面上,它意味着对具体(具体的)事物的选择。但实际上,这意味着选择一种生活方式。生命是用来生活和享受的,而不是被浪费或抱怨的。
我们很难忘记我们的社会面临生死攸关的疾病——非典的威胁。然而,即使在那些可怕的时期,一些受苦的人仍然保持乐观。有些人没有戴白色的面具,而是换上了五颜六色的面具,从而表现出一种愉快的心情。一些有创意的人称 sars 为“微笑并保持微笑”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幸存下来的人在他们的脑海中决定尽管困难重重。
李宁写道:
our life depends on our choice
faced with disasters and adversities, some people choose to stay optimistic and determine to carry on regardless of th, to some extent, rests on our cho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