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大的孩子本能知道该怎么使用手里的「权利」。
她是想体验美国的高中生活,但不想被卷进什么狗血校园剧中。不过跟当地不得不每天去学校的孩子相比,她其实还可以选择不去学校。美国的教育体系也还允许家长或监护人在家里教育未成年人呢,更别说她一个外国人了。
解决办法也不难:舞会之前少喝水、别一个人上厕所,尽可能跟麦可待在一起。
她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返校节舞会确实很有意思,中国学校里没有这种舞会,没有这种社交文化,这也就导致中国的高中学生对学校、对同学的联繫度不高,要到了大学里他们才有经营校园社交的意识,在此之前,一切都为了高考服务。
而美国高中不以sat成绩定终生,社会实践、校园社交会在你的大学申请上占有一定的分量,而作为绝大部分人第一次参加社交舞会的场合,返校节舞会相当重要。
琳达的男朋友先来接走了她。
布兰达还没有男朋友,但有个男同学邀请她,那个男孩几乎跟麦可同时到了格兰特家门口。
「hi,麦可。」男孩紧张的打招呼。
「hi,你是……」麦可根本不会认识一个默默无闻的男孩。
「斯科特。」
「斯科特,你来接谁?」
「布、布兰达。」
「啊!那个体操小妞,对吗?」
「对。」
麦可笑了,随即按下门铃。
伊莲娜很快开门,「快进来,boys。」
伊莲娜和大卫兴致勃勃的给他们拍照,这是必须的一步,留下青春的纪念,这很重要。麦可情商还不错,没有不耐烦,非常配合的挨着田薇薇拍照。
「你今天真漂亮。」麦可为她戴上腕花,白色的重瓣玫瑰和满天星、几片绿叶。
「谢谢。」她已经学会了美国式的回答,不要说「不漂亮」,只需要回答「谢谢」就可以了。她自认不是漂亮女孩,但一个年轻的女孩只需要有无敌的青春就足够了。帕特里夏是那种典型美国甜心,每一所美国学校都有这么一个金发碧眼的美女王。而她的特别之处大概在于她是一个在中国出生、长大,只会在此停留半年的外国人。
就像伊莲娜说的,如果麦可喜欢她这个中国女孩,那么,谈一次短暂的恋爱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年轻人的爱情是不讲出身、背景、距离的,也不需要考虑太多。
再说舞会也不代表是约会,约会也不代表就要跟他谈恋爱呀。
总之,美国式父母鼓励的是「尝试」,不尝试怎么知道呢?
不会跳舞也没什么关系,随着音乐胡乱扭动身体就好了。运动员的运动神经没那么糟糕,看着学学就能学会怎么「扭动」。
麦可虽然有着男孩固有的过于自信十分自大,但也有着自大男孩的优点,身体语言和口头语言都已经把她纳入自己的保护范围,妥妥校园霸道总裁范儿。
两个忙于学习和训练的孩子都没有什么专门的约会时间,他们中午在一起吃饭,橄榄球队周六训练半天,周日休息,麦可周日下午开车送她去体育俱乐部训练,训练过后接她吃饭,吃过饭看电影。
她要到11月才年满16岁,伊莲娜严格规定到16岁之前她都必须遵守家规,晚上10点就得回家。过了16岁生日之后回家时间延长到11点。
只许去电影院,不许去酒店。
还让琳达给她讲了一下女孩子都要注意什么。
这种事情张丽是绝对想不到要跟她说的。她自己懂是懂了,但不能自己说「懂了」,就……有点奇怪,也有点感动。
恋爱也要主动汇报,给八一队打电话汇报思想的时候顺便说了一下,领导对于这么大的女孩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心一横,就当是一项考验了。防是防不住的,只要她记得自己去美国是干什么的就好。
返校节之后,田薇薇第一次参加的美国的田径比赛。
是休斯顿高中之间的校际比赛,美国的运动员选拔制度也是世界通行的选拔制度,通过各种基层比赛层层选拔。
比赛为期3天,赛程安排的很紧张,也不太科学,100米预赛半决赛决赛都在同一天,200米只有预赛决赛,分两天进行。
美国短跑出色是跟他们的体育产业兴盛发达分不开的,很多孩子都可以靠体育奖学金上一所不错的大学,篮球运动员、橄榄球运动员、足球运动员都需要相当出色的跑动能力,能跑100米、200米的人相当多。
田薇薇代表橡树高中参加了女子100米、200米、4x100米的比赛。
麦可的兼项也是短跑,参加了男子100米、200米的比赛。
要到这种算是最基层的中学生比赛上,田薇薇才知道自己的水平在美国也能算是相当不错了。
短跑以「秒」为分档,非洲裔的爆发力再强,没有受过训练的人不论人种,初始成绩大体相仿,一般都在14秒开外;没有受过训练在10岁左右跑进14秒之内,就算是有天赋了;稍微受过一点体育训练之后,天赋开始有区别,爆发力强的非洲裔随便就跑进了13秒内;
但到了12秒之内,就必须要接受专业的短跑训练才能跑得出来。能跑进12秒之内的,必定是俱乐部的重点培养对象,也会被美国田协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