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8(感谢昵称,孤梦的支持,写的有点累,依旧在坚持)

说到这里普觉得神色开始微微地感觉有些疲惫,九歌察觉后对普觉说道“师傅!现在已经有些晚了,您也辛苦了一天,要不今天就到这里吧!如果您还愿意说,我们可以明天继续!”

“不必了!施主今天能够初心就为我破例,那么我也应该回馈与您!再说,挑灯夜谈,也是一件人生不可多得的事。我修课的时候,也尝尝夜诵经文,所以并不困倦。”

九歌点头微笑道“那师傅静休一会,我去换一盏茶,再续一根香!”

普觉双手合十,微微躬身作揖“有劳施主!”

九歌将茶壶换了新茶,又燃了新的香,回来的时候,普觉嘴里开始念清心咒“观自在菩萨,行身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

没有去打断普觉的诵经,九歌在他对面坐定,双脚盘定,双手合十,与普觉一起轻声诵经,两个人的诵经的速度和声音似乎在空间产生了共鸣一般。

整个空间不但静心安宁,而且多一份祥和!

普觉诵经一遍,慢慢地睁开眼睛,多少有些诧异地打量了一下九歌道“没想到施主也深通清心咒,刚才您是一字不落地颂完整段经文。我和施主看来的缘分,看来是并非是猝然,而是天人之和!”

九歌的眉角微微地一抖,普觉的话像是道破了天机一般,只是九歌却认为普觉未必能发现自己是“天意”之人,而是只不过是来形容词而已,但即使是这样,也让九歌对普觉的感官又上了一层。

“师傅您言重了,只是碰巧正好那个寺庙整修,而之前您正好之前和这里有契合的一段经历,最终选择了这里罢了!”九歌淡然地微笑着对普觉说道!

普觉抬手轻轻地喝下茶盏中的香茗,正视着九歌说道“其实这都是选择,得失也罢,善恶也罢,有时候都是人的一念之间的选择。

人生中太多的事,归根结底还是人怎么选择,就像施主说的,今夜我们能重聚,也不过是贫僧自己的选择罢了!我依然可以选择露宿野地,也可以选择去其他人家,但是最终我还是选择让我感觉契合的有缘之地,回到了这“林间九座”。

选择是除了生老病死之外,人类终极的自由!只是凡事都有代价,选择也是有代价的,你可以去选择,但是选择你就必须要学会面对接受,或者去承受你选择的结果,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因果!

就像陈渊的养母一样,选择了爱情,丢失了亲情,她不断地选择,选择是否条件好时再生养孩子,选择要不要孩子,选择要不要收养陈渊,选择了宠爱或是怨恨。”

九歌没有经历过这些年少时,他听到过不少叙述少年之时的桥段,例如明良的光鲜的少年时,最终陷入了变革后,变得暗淡,开始放纵自己。

沐蕊橙的公主般的幸福城堡,被撕裂后,艰辛挣扎,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而陈渊的和他(她)们都不一样,他是一个弃婴,最起码到初中之前,他虽然过得平凡,但是这种平凡的少年时代,也潜藏了很多幸福的时光。

“师傅!但是很多时候,人是没有选择的!并非可以真的自由的去做选择,如果在胁迫的状态下,给你一把枪,让你在亲人和爱人之间二选一,而你都深爱着她们。你谁都不想杀,但是如果你不下手,你的爱人和亲人都会被击毙,那要如何选择。你只有二选一机会,没有其他选项。”九歌说了一个论题出来,而且这个论题还很残酷,就像是人们常说的“你老婆和你妈都掉到水里,谁都不会游泳,你只能选择救一个,你会选择去救爱人还是亲人。”

普觉面色依旧,淡淡地开口说道“所谓选择是终极的自由,是如何选,如何择!只是因而已,您其实是想要的是果!因果相连,您是想论述的是因,但是您求的是果。

您可以有很多种选择,共同存亡,或者扼杀亲情,或者扼杀爱情,或者两者都扼杀,独自存活在时间,又或者选择抗争,或能争取一丝渺茫的机会,又或者自缢,选择不看这个结果。但是这一切都是你的选择,但是这些果,有些想必都是你对事件的判断,和认知,你根据自己你对这个世间法则,人性的认知来判断的。

所以选择是因,而有时候它的果,早在因之前就已经决定,你的认知,你的人性,你对世界万物的认知,你对人性的判断,你对事件的认定,往往成了你选择之前心中的判定条件。所以,因果循环,并不一定是你自己的因,还有可能是别人的因,影响了你因,但是最终因还是你自己因,果还是你自己的因种下的果,你还是循环在自己的因果中。”

九歌沉思起来,在消化普觉说的这段话,他心中有些挣扎,就像普觉说的那样,他其实在意自己的所可能得到的果,有些果是他不想面对,或者不想得到的。就像普觉说的,选择是自由的,但是选择的因与果之间未必不是没有联系的,自己的认知,变成了选择的因的条件,最终的果,确实是自己来选的,虽然可能极端无奈,但是那还是自己选的因,种下的果。

普觉慢慢地品着茶,看了一眼九歌的神态,九歌脸色有着沉重,普觉开口说道“就像我们之前谈到的,顺应天命,还是逆天改命,其实也不都是一种选择。世事难料,很多时候人是渺小的,施主不必纠结于此。

如自然之力突然降临,山崩地裂,海啸如潮,我们尽力而为的去做,就已经是抗争了,虽然结局似乎已经成了定局,但是不是依然可能有人可以逃出生天。他有的选嘛?可能有些人奋力抗争,可能有些人顺应自然,活下来的两者都可能有。所以,有时候选择只是能力范围之内的事,范围之外的事,还是看天意,那是命运的定数。

做与不做,抗与不抗,都是从对自我的认知出发,去选择因,有时候这个因是你种下的,但是偶尔这个果是你未必能揣测到的果。尽人事,看天命,有时候也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的程度,有时候会影响因果,有时候是必然,有时候是偶然。

自我认知,造就了人对于利益得失的认知,这些认知又变成了选择判定的条件,最终变成了因,最终成了果。但是这个果,又会变成了你的一种认知,或是自我的,或是对世界的。

在下一次需要选择的时候,这个果又成了下一个因的认知条件,判定条件,会影响你下一个果。因果循环,就是这样,世间常说种善因得善果,这种循环,是有道理的。他阐述的是善果,是可能影响下一次你的善因,一个利于偏向善意的选择,可能得到是一个善果,但万事没有绝对,一切还是在于人的选择。有可能种恶因得善果,导致人由恶从善,也有可能种善果得恶因,人由善从恶,都是自己在认知世界里,自我的成长和修正罢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