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遵等徐州豪强叛军乱党一路东奔,奔至东安海边,还剩一千人,彭遵等恐汉军追及,遂不顾其他,速速率众豪强至海边码头登船。因其举事之前有所准备,大小海船二百余只皆齐备,众豪强家眷都在东安,又运载有百余船辎重货物,所以此番一到海边,便登船出海,航行夷州而去。彭遵等又善于航海,一行二百余船,算上家眷仆役等约有两千之众,船上载有战马千匹,军资器械等甚多,浩浩荡荡,声势浩大。
关阳第三日率军追至东安海边之时,彭遵等已经撤离,关阳只得率军返回。
大将军陈功已经平息下邳叛军,遂定徐州。青州刺史赵山平定琅琊、东莞二郡,兖州刺史展鸿平定东海郡,豫州牧车靖引兵围困彭城,彭城见下邳以经被朝廷夺取,遂举城而降。
领英在沛郡闻知捷报,见自王师至此,前后不过五日时间,便速荡平徐州豪强叛乱,不禁惊叹道:“以吾前番料知,平定此番之乱非十余日不可,然只用时五日,实在出乎吾所预料之外也。”感叹良久,乃对左右道:“徐州豪强势力不可谓不大,大将军只率五千骑兵临徐州,贼首便闻风而窜,徐州能得以迅速平定,虽古之名将,用兵亦不过此耳。今成就此功者,乃大将军与三州刺史之力也。”于是便传令三州刺史,各往下邳取齐,商议要事。领英便带随身护卫驰往下邳而来。
不一日,领英至下邳,伍玄与章武迎入城中,正在叙话之间,三州刺史陆续而至,依次见过丞相与大将军。伍玄便在下邳城设宴款待,又下令犒赏三军。
席间,领英先举酒为谢三州刺史此番相助平乱之功,三州刺史皆谦逊回礼。领英又对众人道:“大将军威名震动四海,只率五千骑突至下邳,贼首便闻风而走,竟然使数万叛众,卷旗而降,此大将军之虎威所致也。图不敢不敬大将军酒。”遂出座举酒为章武祝寿,章武亦离席还礼道:“此番平定徐州,非吾之能,乃借助朝廷天威与诸君相共助之力也。吾观徐州豪强乱党,畏惧朝廷,叛军皆乌合之众,并无战心,其必不敢跟王师对抗,所以才敢以五千骑前来,又赖诸君后助,才得以迅速弹定叛乱。”
酒酣,领英又对众人道:“徐州虽然平定,然贼首彭遵等豪强之党逃脱,其若奔至海上,恐将继续为害,吾已令海师上将军张宠领军征剿之,然欲要平定之,恐还需时日。”
忽然关阳率兵回至下邳,报说彭遵等豪强两千余众已经驾船出海,约有大小船只二百余艘,载有兵马,军资辎重甚多。汉军追及海边之时,其已经出海半日。
领英等闻知亦甚惊讶,章武道:“徐州豪强何其如此之众?彼载军马出逃,恐将在海上为
乱,朝廷不得不相剿除。”
赵山道:“徐州豪强不法由来已久,至今已经数十年,其等善于航海,熟知海上地理,今率众出海,恐将逃往夷州,据此以图存也。”
领英闻赵山之言,忽然醒悟,遂击掌道:“赵青州果然高见!夷州孤悬海外,前者伪燕余党亦据此地抗拒王师,燕将云出日胜曾率海师从辽东连通夷州。今番伪燕已灭,夷州当为大汉收取。大汉已经有精良海师数万,正可趁此而收取夷州也。”
众人闻言皆称善。章武道:“丞相如收取夷州,还当仔细从长计议。”
领英道:“然也,吾先在徐州筹划调度。待徐州局势大定之后,大将军可率王师回朝代吾向陛下复命。各州刺史此番平乱有功,吾当向朝廷报奏。”
三州刺史皆领命,章武又对领英道:“徐州有丞相在此坐镇,自当无忧。然丞相还朝之后,徐州局势,恐将反复。”遂以目视领英。
领英已经会意,众人皆望丞相答复,领英见此,遂道:“王师此番平定徐州,当一劳永逸也。吾待徐州形势大定之后再回朝,可无忧也。”
座中各刺史大员皆举酒称贺,唯有东道主徐州牧伍玄默然,不曾发言。伍玄自知其才能不足以领徐州,以致叛乱之事,劳动朝廷王师。伍玄对领英与章武甚为恭敬,席间只有敬酒而已。
晚间宴会散去,领英入馆驿中安歇,章武前来探视,对领英道:“徐州东南要地,需得一文武兼备者领之,今伍玄虽有虚名,然为朝廷大计,还请丞相更换徐州牧,以便东南安定也。”
领英尚沉吟唯有答复,忽然又有两人自外面进,拜伏余地,奏请丞相更换徐州牧。领英视之,乃豫州牧车靖与兖州刺史展鸿也。
领英道:“若骤然更换伍玄,恐于徐州有诸多不便也。”
车靖奏道:“徐州要地,伍玄不能镇守明矣。如不换之,恐叛乱再起,又将累及各州也。丞相如忧虑更换伍玄等将不便,可向朝廷保奏,召其入朝为官,待以高位,仍不失其心也。”
领英闻言意遂决,问道:“诸君所言有理。然此事如何行之为宜?”
车靖道:“以下官观之,伍玄今日席间并不曾发言,恐其已经知晓局势。明日丞相再会之时,下官等共相启奏,其必然从命,丞相勿要忧虑耳。”
却说伍玄晚间回到府中,自知不能再领徐州,不免长吁短叹,忽然报知说长史虞良来见,伍玄请入,虞良奏道:“今日席间光景,使君知其意否?”
伍玄叹气道:“吾岂能不知?各州州牧刺史皆以为吾不堪再领徐州,虽然丞相并无此意,然吾已经知之。吾处此尴尬之境,正不知如何进退,所以甚为忧闷。”
虞良奏道:“下
官有一言,不知使君可听乎?”
伍玄道:“如能解除此番尴尬处境,吾自当听之。”
虞良遂奏道:“徐州乃国家东南重地,需得一文武兼备者守之。使君虽然有仁义慈爱之名,然武略不足以弹压徐州。朝廷今有更换徐州牧之意,使君不如就此请辞,尚还可全身而退也。”
伍玄道:“吾亦有此意。然吾请辞之后,朝廷当何以安置吾?此乃棘手之处也。”
虞良道:“丞相必有两全其美之策。明日丞相设会之时,使君先请辞,吾料丞相必不会亏待使君,此尴尬之境自然化解也。”
伍玄闻言方才意解,于是准备来日请辞徐州牧。
次日,领英又在下邳城设会,大将军与四州州牧刺史与会。领英先商议军务,完毕,车靖等正要提议更换徐州牧之事,伍玄趁此机会出座,向领英请辞徐州牧。
领英闻言道:“虽然如此,然骤然更换使君,恐人心不安矣。”
虞良遂出奏道:“徐州牧真心请辞,非虚饰也。丞相即可允准之,若忧虑人心不安,请丞相召徐州牧入朝为官便可。”
此言正与众人之意相同,领英闻言大喜,遂道:“虞长史所言甚妥,伍徐州既然深明大义,避位让贤,当深嘉之。”于是便同意伍玄所请,奏明朝廷,请征召伍玄入朝为少府,虞良等为少府官署官员,掌管国家山海林泽赋税之事,位居九卿之列,亦不为不厚。伍玄闻知大喜,遂谢过丞相,将徐州牧引信交付朝廷。
领英见安排妥当,亦大喜,便暂时代领徐州牧。退入官署密与章武商议道:“徐州牧者,非赵云峰领之不可也。”章武道:“吾正是想奏明丞相,以赵云峰领徐州。”二人正在商议,忽然车靖、展鸿二人联名上奏,言当用青州刺史赵山为徐州牧。领英大喜,遂亲至赵山寓所,请其任徐州牧。赵山愕然推辞道:“山领青州刺史,尚无政绩,安敢望徐州牧?”领英道:“云峰国家良臣,众望所归,今若不领徐州牧,非为忠心于陛下也。”赵山遂应允,待形势安定之后,回青州处理交代州中事务完毕,便前来徐州上任。领英大喜,于是便又上书朝廷,提议由昔时兖州刺史周崇之子、现任太中大夫周领接任青州刺史,原青州刺史赵山改任徐州牧。
三月,徐州局势大定。四郡豪强势力出逃大半,余者有大罪者送交廷尉法司办理,罪轻者赦免,尽废去豪强特权,遣散其私兵,数万被胁迫者,皆赦罪不问,给其分以田地,令耕稼为农自食,休得再作乱。四郡太守皆更换,关阳因为平乱有功,被用为东海郡郡守。于是徐州地方军政大权,尽被收归于刺史部,七郡之民,皆都心服。
四月,大将军陈功率王师班师回朝
,原徐州牧伍玄以及长史虞良等官员携眷随行,入朝为官。三州州牧刺史亦率兵回至本州。朝廷因为此番平定徐州之功,遂加章武为大司马,车靖、展鸿等各自加官增封赏赐。
领英代领徐州牧,坐镇下邳,安定人民已毕。得报说徐州豪强彭遵等余党率两千人东渡夷州,已经登岛割据。领英尚考虑收取夷州之事,遂令海师上将军张宠准备,待命进军平定夷州。
五月,太中大夫周领出任青州刺史,青州刺史赵山改任徐州牧,前来下邳接管徐州,领英交付州牧大权与赵山,赵山遂领徐州牧,征东大将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