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齐赵烽烟忽然起

纵横率兵围剿山贼,尽皆平定,余者皆降,纵横便令官军收降山贼,将战死的山贼随地掩埋了,生擒者解望县中,请县上有司处置。

纵横命官军打扫了战场,此事天色已经模糊,这才来看庙宇,见庙已经残破,庙上刻字也模糊不清,只是塑像还可隐约发现是一员熊虎之将。

纵横不知道是谁的庙宇,便问所擒山贼可知否?山贼说:“闻说是前代张桓侯之庙。”

纵横恍然大悟,才得知这柄矛是季汉大将张飞所使用的兵器,今日事急,不得已而借用取之,纵横恐冒犯古代名将,于是便在张飞塑像前请罪拜谢,欲要归还长矛,但铁链已经断裂,需得下山请铁匠前来修好。又恐铁矛没有铁链固定,被人拿走,便将其抗着,一并拿下山来。

当夜回到昌平县中,对县令讲述此事,县令等人皆感到惊奇。便谢过纵横,着人去请铁匠来,明日便上山奉还桓侯铁矛。

纵横出外剿贼,忙活数日,甚为疲困,当晚夜宿昌平县中馆舍,睡得正香,恍惚之间得一梦,梦中有一神将模样的人出现,对纵横道:“吾乃两界巡环使,今子与吾有缘,猪耳山上庙前铁矛,特以赠子。”

纵横次日醒来,犹然记得梦中神人情形,心中疑惑,又对县令说起,县令便劝慰道:“既然有神人托梦,以此兵器相赠,王校尉便可受之,此乃天意。”

纵横道:“我倒是十分喜爱这杆长矛,但张桓侯庙前供奉神器,恐不能自取用之。以免有不敬之意。”

纵横正欲要将铁矛再次扛上山奉还,县令昨夜唤得那铁匠赶来了,见过县令等施礼,便道:“小人闻知王校尉取出桓侯庙前铁矛,深感惊奇,所以特来看视,容小人一观。”

纵横便让铁匠观之,铁匠拿过铁矛看了数番,赞不绝口,对纵横道:“这桓侯庙前铁矛,恐怕不是寻常兵器。以前猪耳山没有盗贼时候,小人曾去专门看过,此铁矛已经有近百年了,所锻造工艺,十分罕见,材质优良,经百年而不坏。又用铁环固定,即便力大如牛之人,也取不下来。今王校尉能够取出,实在是与此神兵有缘。”

纵横又将夜梦神人之事相告,铁匠大为惊奇道:“王校尉梦中神人,正是张桓侯也。既然如此,王校尉便可将此神兵留给自己使用。俗话说宝剑遇英雄而鸣,今此神兵,正是配王校尉这等英雄!”

纵横道:“不敢当,只是若在下用了,那桓侯庙前便少了这物件。”

县令便道:“此有何难?本县再令人打造一柄就是了。王校尉既然爱此神兵,且就自用罢。”

铁匠道:“大人所言甚善。小人当奉命锻造,此神兵天之所赠,望王校尉勿要推辞。若如过意不去,且到时候再

随小人一道去桓侯庙,再放置一柄就是。”

纵横心下也是爱此长矛,以往使用的是长枪,但相比较,还是觉得这铁矛比长枪顺手多了,舞动起来,威力也大,当下见众人相劝,也就领受了桓侯铁矛。

铁匠又将铁矛除锈,除去外面一层杂质后,果然是银光闪闪,鲜亮如新。又将矛头磨尖,再装上矛缨,十分锋利,纵横见之大喜,双手执起,试舞数番,但见风声四起,隐隐有龙吟虎啸之音。

于是纵横便领用了这支铁矛,择日与铁匠上山,又锻造一把放置庙前石槽,用铁环固定,再拜谢过桓侯相赐兵器之恩德。

纵横得了趁手兵器,心中欢喜,须知战将所爱,一为好马、二为趁手兵器,纵横得此可遇而不可求兵器,也算是造化了。剿贼有功,受到赏赐,回到丰乐县,仍旧安归本职。

却说朝廷昏暗,张、朱弄权,天下人心渐失,大汉十三州有分崩离析之兆。而各地藩王,目无王法,加紧扩充兵备,而依附张莽、朱糟之党羽,遍布天下,特别是朱糟党羽势力,巧取豪夺,盘剥百姓,百姓畏惧其势,敢怒而不敢言,这伙人贪得无厌,遂与藩王与地方官员产生冲突,各地藩王,见朱糟党羽如此,皆逐出国境,朱糟党羽便来到长安,纷纷向朱糟揭发告知藩王不法之事,朱糟闻知大惊,便与张莽等商议,说藩王如此骄横不法,将有反叛朝廷之心。张莽也心下不安,便与朱糟商议上奏末帝,欲要削藩。

朝中大臣以为不可,劝张莽缓图之,张莽与朱糟皆听不进,道:“藩王不法,由来已久,今有的竟然扩充兵马居然十余倍,已经尾大不掉,此刻不容缓,岂可缓缓图之?”

司空杨陵等人道:“朝廷若骤然削藩,若诸王反叛,该何以应对?”

张莽道:“若诸王敢作乱,朝廷有精兵十万可用,再加上四方各州县军马,不下五十万,用此平乱,岂能不胜?昔日吴楚之乱,周亚夫率王师旬月便平定。诸王若敢行不轨,朝廷正好趁此番将其剿灭。司空且勿要再言,吾意已决。”

杨陵无言而退,对同僚叹道:“大将军并无统军驭将之能,今番如此决策,必将误我大汉!且天子非孝景皇帝,大将军也非周亚夫也。”

而张莽根本不听取老臣意见,跟朱糟等商议决定,于是便在顺安八年春下诏削藩,并一面调动京师已近中原各地军队,做好预防准备。

顺安8年春正月,长安下令削藩,各地藩王闻知,皆不遵令,于是齐王刘开公然举兵反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兵攻打青州、兖州,两月之间,便占据青州、兖州大半,齐王已定齐地,随即发布矫召,以清君侧名义举兵发难,布告天下,赵王、吴王、楚王随

即举兵响应。各自出兵攻打所在州县,侵夺汉地。

齐王举事之前,准备充分,已经拥有强兵十万,发兵攻打青州、兖州,青州兖州兵马无备,难以抵抗齐军,一月之间,便被齐王占据大半领土。青州刺史周崇前番已经请辞,张莽之地张豹继任,张豹不过一赳赳武夫,不会用兵,为齐王所败,逃往豫州。

青州刺史陈德,武将出身,善能领军,其子陈功,字章武,时年二十七八岁,身高近九尺,善用长枪,武艺高强,与纵横相仿,曾受封折冲校尉,随其父陈德领军守青州,但青州兵力不足,相战一月,难抗齐王大军,青州也被攻陷,陈德与其子陈功率兵退守青州东莱、千乘二郡拒守。

齐王举旗反叛,各地纷纷告急,急报如雪片般从关东而来。长安震动,末帝闻知,心下慌乱,即问张莽与朱糟如何应对。张莽与朱糟商议,便命司隶校尉张瑜为太尉,统朝廷十万王师,节制关东八州军事,出关中前往山东平叛。

各州州牧刺史见诸位藩王骤然举兵反叛,便各自聚兵紧守,各州牧刺史大多虽然也有自立之心,但诸王反叛,这种局面之下,还是站在朝廷一边的。

冀州牧王扶,见朝廷颁发削藩令,不禁叹道:“各地藩王不法,藐视朝廷已非一日,此令一出,非但不能削藩,反而是火上浇油。”便在冀州东南境上要隘处,屯驻军马,以防齐王,在钜鹿又加派军马驻守,以防赵王。而常山、中山等郡国,因为在冀州西北,则一时顾不及了。

果然,削藩令一下,诸王见之纷纷抵制。齐王首先发难,两月之间便已经占据了齐地,王扶担心齐王再举兵进攻冀州,若与赵王合兵之后,恐怕就难以相制了,于是再抽调聚集冀州兵马两万余人,增守冀州东南面要隘,严防齐军来犯。冀州所能用之兵,几乎已经尽派遣上阵了。

赵王已经响应齐王,便发国中兵马三万余人,攻略周边郡县,常山、中山等地皆陷落。王扶以兵马二万守钜鹿,以拒赵王。

齐王也欲要与赵王会合,占据齐地之后,便挥兵攻打冀州,却见王扶守备甚严,一时不能攻克,便令军转而取道北上,攻略幽州。

齐王先给幽州刺史韩广国发书,要其归诚自己麾下,韩广国不愿附从齐王反叛,拒绝,陈兵于境上抵抗。齐王便令麾下大将王宪统精兵三万,副将十员,挥师北上,一路攻城略地,战败幽州军,齐军直达幽州蓟城之下,王宪便引兵围住蓟城。

邺城被围,幽州形势告急,此时诸侯自顾不暇,岂能来救?渔阳太守司徒臣便征调驻守渔阳边疆兵马三千人,令自己族侄、偏将军司徒超率领,守卫渔阳。

赵王军队已经攻占中山,又进犯幽

州涿郡,将至渔阳,司徒臣随即又召丰乐县校尉王腾至渔阳,对其道:“子之勇武,比于关张,今赵王军队来犯,正是子建功立业之时,此番若能击退赵军,吾便保奏子为偏将军!”便让纵横暂代副将之职务,协助司徒超守卫渔阳。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