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听到范蠡的话,眼睛不由一亮。
“韩王,会答应吗?”
越王勾践沉默了。
“只要大王找一个能说之人,陈述其中的利害关系,我相信,韩王一定会答应的”。
现在炎国越来越强势。
如果han国不联合。
下一个吞并的就可能是他。
“好,你说的第二条路是什么?”
“第二条路就是联合炎国,既然吴国能够拉拢炎国,我们也可以拉拢,只要挺过了这一关,我们就可以生存”。
“但是,你难道不怕被炎国渔翁得利”。
“怕,怎么不怕。
炎国出手,我们必死无疑。
炎国不出手,我们还有一线生机,我想,该如何选择,一目了然。
而且,我们和炎国没有任何的冲突”。
范蠡怎么知道,项云是铁了心要灭越国。
“好,就听你的”,越王沉思了片刻,打算用范蠡的计谋。
接着,越王派遣大臣——诸稽郢前往han国。
进行游说。
诸稽郢:据《史记》作柘稽,春秋时越国五大夫之一,善言辞。勾践三年周敬王二十六年,吴王夫差为报先王阖闾携李兵败之仇,倾兵伐越。勾践率师迎战夫椒,大败,困守会稽山上,大夫文种献乞和之策。
勾践遂派诸稽郢去吴营谈判求和。行成于吴而返。《国语·越语》有载。zuqi.org 葡萄小说网
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越王勾践起师逆之。大夫种乃献谋曰:“夫吴之与越,唯天所授,王其无庸战。夫申胥、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不可以授命。王不如设戎,约辞行成,以喜其民,以广侈吴王之心。吾以卜之于天,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将必宽然有伯诸侯之心焉。既罢弊其民,而天夺之食,安受其烬,乃无有命矣。”
越王许诺,乃命诸稽郢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使下臣郢不敢显然布币行礼,敢私告于下执事曰:昔者越国见祸,得罪于天王。天王亲趋玉趾,以心孤勾践,而又宥赦之。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孤不敢忘天灾,其敢忘君王之大赐乎!今勾践申祸无良,草鄙之人,敢忘天王之大德,而思边垂之小怨,以重得罪于下执事?勾践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颡于边。
“今君王不察,盛怒属兵,将残伐越国。越国固贡献之邑也,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勾践请盟:一介嫡女,执箕帚以畡姓于王宫;一介嫡男,奉槃匜以随诸御;春秋贡献,不解于王府。天王岂辱裁之?亦征诸侯之礼也。
“夫谚曰:‘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今天王既封植越国,以明闻于天下,而又刈亡之,是天王之无成劳也。虽四方之诸侯,则何实以事吴?敢使下臣尽辞,唯天王秉利度义焉!”
······
而另外一方面,也积极备战。
让越国士兵做好准备工作。
等待吴国和炎国的到来。
越国的士兵十分紧张。
范蠡自告奋勇,要去炎国,游说炎王。
范蠡知道项云雄才大略。
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所以,他要亲自过去。
越王勾践一开始不同意,但是最后还是同意了。
实在是,他手中没有多少擅长辩论的人才。
而且,他相信范蠡肯定做好了逃回来的准备。
但是,所有人都低估了项云。
······
项云知道越王派遣范蠡到来之后,眼睛顿时一亮。
麻蛋,老子正愁怎么除掉你。
你竟然亲自送上门来。
如果放跑你,那不是证明寡人太过于无能了。
项云立刻吩咐四大密探,秘密查探范蠡所做的一切准备。
他要将范蠡,软禁到炎国。
直到灭掉越国。
有范蠡的越国和没有范蠡的越国,完全就是两个等级。
所以范蠡,必须要掌握在手中。
四大密探行动的,锦衣卫也在行动。
他们要做的,就是将范蠡留下的后手,给铲除掉。
还别说,这一调查,还真调查出一些东西。
在他们的随从之中,竟然有一个和范蠡十分相似的人。
再加上人皮面具。
范蠡完全可以张冠李戴,李代桃僵,以对方代替自己,然后自己暗中逃出去。
即使到后来项云发现了自己又如何。
那个时候,自己已经出了炎国的范围。
······
项云得到消息之后,也不由乐了。
将范蠡,以及范蠡身边的人,全部秘密监视起来。
面见了什么人。
干了什么事情,他都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