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之前的宣旨已经耽误了一点时间,得加快进度,之后还有很多节目呢。朱慈烺于是赶紧安抚了李邦华,然后示意田守信维持秩序,继续宣读下一封圣旨。
得到朱慈烺的授意,田守信再次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在座的老少爷们,大家安静一下,下面宣读朝廷给朱可贞朱大人的圣旨。”
众人一听,又有圣旨了,今天可算是长眼了,立即鸦雀无声,安静下来,落针可闻,一个个慌慌张张的跪了下来,大气也不敢说,现场只能听到众人长短不一的呼吸声和砰砰砰的心跳声。kΑnshu伍.ξà
场面控制住了,田守信也赶紧深吸了一口气,憋足干劲,大声说道:“圣旨到,锦衣副千户朱可贞速速接旨。”
这边,朱可贞早有准备,自从朱慈烺和他说起的那时起,他就有这个准备,立即正襟双腿下跪,上身挺直恭听圣旨。
田守信又双叒叕清了一下嗓子,说道:“
天承运
皇帝制曰:策府疏勋,甄武臣之茂绩;贤劳王事,人臣实有常经。尔锦衣副千户朱可贞,展力戎旃,留心武备;伍符尺籍,能备简阅之规;挽粟飞刍,具展精勤之绩。
克彰前效,用沛殊施。兹以朱可贞特授尔阶昭毅将军,擢为温州副总兵,兼管温州、宁波事务,锡之诰命,于戏!无忘介胄之劳,祗承异渥;式荷丝纶之宠,益布新猷。
崇祯三年二月二十五日制诰之宝
很快,圣旨宣读完了,下边跪着的众人还听得懵懵懂懂的,毕竟这大明朝的圣旨就是这样,太书面化了,不是一般的文化人了可以听明白的,何况是这些文化水平不高或者根本就是文盲的人了,听不懂很正常。
完全不像大明朝开国之初时候,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那些近乎于口语般的接地气的圣旨,几乎所有的人都听得懂,听得明白。现在的圣旨,经过多少文化人的修饰润泽,变得文绉绉的,真不是一般人能弄白。
等到圣旨念完,朱可贞可是明白人,立即大声说道:“臣朱可贞接旨,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说完赶紧双手接旨,叩谢隆恩三称万岁。一整套流程那是行云流水般丝毫不拖泥带水,煞是好看,不愧是武状元。
“哇,这就正三品了呀,短短时间就连升四五级了,恭喜朱大人!贺喜朱大人!”还是一旁护卫的李若琏见多识广,立即出口恭喜朱可贞。
旁边的人这才后知后觉,明白了这是个多么大的官了,正三品啊?那可是比知府老爷的官还大了呀,虽然大明朝的文武官员其实没有可比性。
尤其是土木堡之变以后,就是正一品二品的武将面对比他们小很多的文官还是只能客客气气的,不过他们这些老百姓完全不知道。
“连升三级,在戏曲里听过,在现实中从来没有听过,更别说见过,今天终于长见识了,连升四五级的神话,咱可算是长见识了,这以后都能吹一辈子了。”听到一老者的话,在场的几乎所有人都拼命点头,像个小鸡啄米似的。
朱可贞原来就听朱慈烺说过,心里早有准备,原本就想着去扬州做个千总,最好做个参将,现在虽然没有去扬州,可是去了温州,也还不错,他本就是广东人,对水师熟悉。
况且,还兼管温州、宁波事务,最最重要的就是成了副总兵,这可是武将中较高的职务了,尤其是水师,像他这样普通人,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背景的人到总兵就到头了,现在几乎一步到位了。
这样自己还能有什么苛求呢?别人也许一辈子都达不到这个难以企及的成就,而自己就这样轻轻松松就达成了,朱可贞也知道这是朱慈烺的功劳,要么自己这样一个官场新人,等八辈子吧!
于是,朱可贞也是快步走到朱慈烺面前,恭恭敬敬地给朱慈烺磕了三个头,说道:“太子殿下的大恩大德,卑职没齿难忘。”
朱慈烺赶紧示意李若琏扶起朱可贞,诚恳地说道:“朱总兵,这是荣誉,也是重担啊,你肩上担子不轻啊,以后有的你忙的了,这水师的事儿,孤就可是拜托你了。”
刚才李邦华和朱可贞的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以后却成为了幼军武学的定制,之后所有幼军武学出来的人,在离开幼军之时抑或是获得荣誉和任命,都要来叩拜朱慈烺。
朱可贞的圣旨颁布完了,大家都认为今天的仪式结束了,差不多该回去休息了,毕竟这样的大事,和他们这些小人物没什么关系,还是幼军这帮人守纪律,都规规矩矩的站着,家属们则闹哄哄的就要准备散场。
见到这个情况,朱慈烺又示意田守信,田守信没奈何,只好又大声喊道:“静一静,太子殿下还有要事吩咐。”
“还有事儿?今天事真多,难道还有什么喜事,可是再有喜事是,又能和咱们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在场的大部分人的心声,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么高的觉悟。wǎp.kānshμ5.ξa
朱慈烺笑道,“田总管,你也累了,接下来就让锦衣卫指挥使董琨董大人来宣布吧!”
“小人谢过太子殿下体谅。”田守信笑嘻嘻地道谢一声,躬身退到了一边。
董琨本来就是跟着来凑个热闹的,没想到却被朱慈烺抓了壮丁成了宣读政令的官员,不过没办法,朱慈烺下令了,他也乐得来做这个好人。
利人利己的好事嘛,人人都爱做,于是站在站在旁边,一张张接过朱慈烺递过来的诰身,大声宣读了起来。
本来宣读官员的诰身,尤其是低品级武官的诰身,是根本不用下跪的,可是幼军中很多人不知道,家属们就更不知道了,之前的圣旨都是要下跪听的,于是一众人等呼啦啦的就跪了下去。
有几个明白人一开始是没有下跪的,可是见到周围的人都跪下去了,还以为自己的认知出现了错误,便也急急忙忙的跪下。
顿时整个现场只有李邦华、朱可贞、李若琏已经宣读诰身的董琨和朱慈烺和旁边的太监没有下跪,朱慈烺也有些无语,不过的敬爱啊既然要跪那就跪吧,反正多跪几次也没事,又不是自己下跪,对吧?
可是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之后的诰身引起了多大的风波,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颠覆了三观,甚至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孩子啊大明朝呢?
如果是在大明朝,为什么会有这么荒诞无奇的事情就在眼前发生,虽然故事里的主角都是自己身边的人,甚至是自己熟悉的人,可是这样太太太玄幻了。
那么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这些人几乎都要抓狂了呢?咱们等下再说,稍等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