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苏白再出来之时,督邮被打的只剩口气。
皮开肉绽,毫无人样。
闻者惊心,见者落泪。
这年头就是如此,别以为当个官就可高枕无忧。
人命如草芥。
遇到像张黑子这样的莽夫,管你是谁,先胖揍一顿消了心中之气。
要想过上安安生生的日子,自然找靠山。
与其寄人篱下受气,倒不如自己培养一个大佬出来。
以后所有的风雨由他去承担。
自己躲在幕后尽情享乐。
“苏贤弟,我们也得走了,要是再耽搁些时间,等其他衙差到来,只怕就走不掉了。”
刘备春风得意的说道。
虽然不赞成张黑子的鲁莽做法。
但确实解气。
平日里他可没少受这督邮的刁难,但为了兄弟还是决定忍气吞声。
如今这家伙甚至想陷害自己,革去官职,是可忍,孰不可忍!
刘备也不再管这些。
可就在几人骑马离开之时,却遇到了问题。
苏白废了半天劲,硬是爬不上马背。
前世,他有在马场体验过,但和如今情况却截然不同。
马场的马毫无野性,温顺异常,而且,马鞍马凳以及缰绳都是经过改良并且特别制造,非常适合初学者。
否则为什么去那些旅游景点骑马,都得有专人帮忙牵着。
就是因为没练过的,对此真的一窍不通。
可现在哪有这般讲究?
关羽所准备的几匹马,不仅有野性,而且马具极其简单。
没办法。
如今这年月,哪能和苏白所生活的时代相比。
可问题这只有一个马镫。
连发力都困难,更别说上马。
引得官胡子和张黑子不住哄笑。
就连马都转过头,面无表情的看着。
那模样好像在说。
行不行啊?细狗!
“……”
苏白满头黑线。
看什么看!
再看信不信像督邮那般打得你皮开肉绽。
刘备见状适时解围。
“贤弟不曾骑过马?”
“不如我让二弟再去县城中寻一辆马车来?现在应该还来得及。”
“那倒不至于,这县衙中可否有其他的马镫?只需凑成一对,再在马鞍上加个铜环即可。”
“苏兄弟,不必勉强,你并非军营中人,不会骑马也算不得丢人。”
关羽好心劝道。
他们现在可是去逃难,苏白强求若是在路上摔下马背更加麻烦。
这也是为他的安全考虑。
刘备见状想了想,便让张飞去马厩取来。
一阵倒腾,勉勉强强让同环和两个马鞍固定。
“贤弟,这样可行?”
苏白试了试。
随即翻身上马。
“行了!”
关羽和张飞见状,面面相觑。
苏白先前那么费劲,现在却如此轻松?
刘备眼中却透着惊喜。
他自有便喜欢听那些地方豪侠聊天下之事,记得战国末期有个故事叫做晏子使楚。
其中提及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见微知著。
如今,苏白对马鞍的改良虽然看似不痛不痒。
但却能让他在瞬间轻易上手,这如何不能证明一个人的聪明才智。
“苏贤弟果然见多识广,竟然能够在顷刻之间便想出应对之策。”
“刘老大过奖,只不过再耽搁下去,只怕一会儿县衙当中真的有人来了!”
三人恍然反应过来。
纷纷上马,然后速速离开。
行走在中山郡野外。
刘备按耐不住好奇。
“贤弟,做双边马镫和单边究竟有何区别?那同环又有何用,为何能够让你如此轻易的上手?”
这巨大的差别,他可是亲眼所见。
苏白先前连马背都上不了。
如今却能和刘关张三人一样四平八稳的坐在马背上。
虽然骑术略显生疏。
但只要不骑的太快,已无大碍。
总比坐车来的方便。
“老刘,你是真好学啊,连这种小问题都要深究个究竟。”
“老刘?”
“啊,如今你已不是县尉,我们又没结拜,你现在又没真正当上主公,我只有暂且这样称呼你。”
苏白轻笑道。
“其实双边马鞍和铜环主要的作用就是,方便借力,我汉家儿郎不比胡人,一直农耕为主,除非是军营之人或者家境优渥,普通百姓哪有机会学习骑马。”
“在这中原大地,要想训练一个合格的骑兵,我想你们也知道有多难。”
刘备暗自点头。
确实如此。
在军营当中,能骑马也会被武将高看一眼。
普通小兵拿个长戈就上去突突,要么当炮灰,要么去趟路。
他能在黄巾军一战当中立下战功,跟骑马还有着不小关系。
“苏兄弟,这铜环我总觉得中看不中用啊?”
关羽也好奇的打量着。
“要不你试试?”
苏白从旁边的侧包掏出一个马镫和铜环递了过去。
这是他在出发前顺手装的。
毕竟现在所用是临时拼接,万一坏了好歹也有备用。
关羽也是个糙汉,竟然骑在马背上就开始倒腾。
片刻之后。
他晃了晃,眼中流露出惊讶之色。
“当真是这样!”
“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三位一样精通骑术,而双边马镫和铜环能够更好的在马背上稳定身形,也就是现在条件不足,若是有马蹄铁,这跑起来会更快!”
“马蹄铁?”
“就相当于是人穿的鞋子,你光脚跑和穿鞋跑,肯定是有区别的吧。”
苏白轻笑道。
三人恍然大悟。
好像确实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给马穿鞋子?
想都没想过!
苏白嘴角更是挂着淡淡的笑意。
马蹄铁的事,给他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