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张良计和过墙梯

至于秦军损失,昨天折损万余人,其中五千余人死于攻打营寨,四千余人死于在营寨前跟楚军作战,近两千人死于后来跟楚军作战。

再加上这几天来为了迷惑项庄,派兵叫阵又佯装不敌撤退,累计折损了八千余人,为了这场胜利,秦军累计战死19781人。

为了这场大胜利,这些牺牲是值得的。

赵佗写好详细的作战报告,派人上呈给皇帝。

至于项庄、项冠两人,专门派出一小队士兵押送到咸阳。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从通道进入武陵山。

为此,赵佗把武将们召集起来。

“像武陵山这种荒无人烟的大山,夏天时最不好走,有蛇虫出没,有蚊虫叮咬,酷热时待在山林中容易生病。不过,为了剿灭叛贼,我们不得不在夏天时让大军进入武陵山。”

公孙耳道:“将军,楚军很有可能会在道路上设伏,我们进军得小心了。”

赵佗道:“不,楚军从未料到会有如此惨败,加上项庄被俘,剩余残兵要重新收拢起来需要时间,楚军根本来不及在半路上设伏。我们要趁机快速通过。”

他派出一名都尉,带着剩余的两千余骑兵,沿着通道快速赶往武陵山东侧。

再派出公孙耳率领三万兵马作为先头部队,赶往武陵山东侧那边的道路出口,防备那边楚军的袭击,等待主力部队到来。

赵佗军团兵力为十八万,减去近两万战死士兵,在加上部分伤员,共有十五万可投入作战。

他做好作战部署,留下四万人给吴封,医治伤员,防备那些溃逃的楚兵,确保粮道畅通。

如若发现楚军,以招降为主,要是拒绝投降的,才进行剿灭。

其余人员,跟着赵佗一起进入武陵山,他要翻越武陵山,跟韩信军团一道夹击项羽。

安排完毕后,公孙耳问道:“将军,听说,从武陵山中部再向东,那是苗人地域,要是碰上苗人怎么办?”

在以往秦国掌控天下时,苗人居住在武陵山内,秦国并未派兵进入,彼此没有交集,既没有仇恨,亦没有什么情谊。

吴封道:“听说这些苗人跟项家联姻,在武陵山给叛军带路,实属可恶。末将建议,要找这些助纣为虐的苗人算账,必须把苗王生擒交给陛下处理。”

他的说话,代表部分武将的心声。

赵佗道:“昔日,始皇帝灭六国,一统天下,天下民心不服。如今,当今皇帝要再次统一天下,陛下这样做,不是为了复仇,对于以往协助叛贼的人,只要改过自新,朝廷可既往不咎。大秦跟苗人,不是为了结仇,而是要收复民心。凡是碰到苗人,不能采取敌视态度,只要苗人不攻击我军,我们便不可伤害苗人。待我赶到武陵山东边后,会跟苗王联络。”

当初在咸阳时,皇帝就有相应的指示,尽可能把苗人纳于朝廷掌控,让苗人成为大秦之民。

主将有指示,部将们领命。

第二天,由都尉韩奇率领的骑兵出发了,沿着道路向东疾驰。

骑兵出发后,由公孙耳率领的三万先头部队跟着出发。

又再过了一天,由赵佗率领的主力部队,同样出发了。

————————

咸阳,巴郡胜利的消息传到了这里。

能取得这样的大胜利,子婴大喜过望,他把这个捷报向秦国治下的所有郡县乡进行通告,让全国百姓分享这个喜悦。

要是能翻越武陵山,项羽两面受敌,失败已成定局。

子婴还曾经考虑过从岭南出兵,既然巴郡取得大捷,就没必要这么做了。

至于被俘的项庄、项冠该怎么处理,子婴已有所决定。

不久后,子婴还收到了楚国那边送来的报告,项羽以项声为主将,带兵十五万从南郡出击的消息。

在前线的韩信,同样能收到这样的机密情报,会见机行事。

————————

巨鹿郡东边,黄河边,南皮县。

在周朝以前,黄河下游河道并不经过南皮。

在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第一次改道,黄河下游才经过南皮城北。

前不久,由郦商统领的大军夺取南皮。

秦军发现齐军从济北郡入侵巨鹿郡后,对南皮进行战略性放弃。

这是军团统帅王元做出的决定,坚守黄河防线。

从邯郸郡和巨鹿郡一带的黄河防线,秦军进行全线防守,凡是地形上有可能渡河之处,都派兵防备,加强巡逻。

在西撤前,所有船只都已经被转移到黄河北岸,如果齐军要渡河,就必须大规模伐木造船,这瞒不过秦军。

黄河下游河面的宽度比中游宽大很多,要是用木罂制作渡河工具,要在河面上搭建浮桥,难度非常大。

在黄河北岸,停泊着密密麻麻的船只。

在南皮城北的黄河南岸,这里一艘船都没有,只有岸上的军营和周边一带的巡逻士兵,秦军和齐军隔岸对峙。

五月初八这天,郦商召集众将开会,他要做出重大决定。

大帐内,部将有卢绾、孔聚、陈贺、陈胥、冯无择、郭亭、王陵、武虎、阎泽赤等人。

在三川郡东部的作战中,孔聚被砍了一只手,伤愈后继续从军。

他说道:“郦将军,若我们大规模造船,秦军必会提前防备,不知该如何渡河?”

对于如何渡河?曹参和郦商分兵后该如何做?在张良对刘邦的献计中,都有详细说明。

对于张良的计策,这是军事机密,武将中只有曹参、樊哙、郦商三人知晓。

齐军五十万大军,曹参分兵二十万给郦商,这是进攻齐地的疑兵,要做得声势浩大,以吸引秦军主力。

曹参再率领剩余的三十万齐军、十二万赵军,从南边渡河,直插赵地心脏地带,夺取邯郸、彰斧长城、信都。

如果各自完成任务,郦商军团将会向北取燕地,曹参将会率军往北到代郡、雁门郡。

卢绾道:“郦将军,我们得想想办法,要不然无法突破黄河。”

郦商道:“传我命令,南皮东西五十里黄河南岸,大规模造船。”

王陵不解道:“就算建造了很多船只,可秦军戒备严密,我军也难以渡河。”

冯无择道:“末将以为,强攻不是好办法。”

郦商道:“我们不急于要立即突破黄河,关键在于营造声势,吸引秦军。我们把声势弄大了,再佯装要强度黄河,秦军必定会派重兵在南皮以北。”

话说到这个份上,在场武将们都懂了。

王陵道:“原来,这是声东击西之计也。本身匈奴袭击北边,就已吸引了不少秦军,我们再陈兵于南皮,秦军不得不把有限的兵力部署于这边,邯郸一带兵力必定空虚,曹参将军就很有机会快速夺取赵地南边。”

郦商笑笑道:“王将军说得不错,这是张子房之计也。”

众将释疑,大赞计策甚妙。

————————

第二天上午,杜凭正在营寨内用膳,他被骆甲派来镇守南皮一带的黄河防线。

“启禀将军,齐军造船了!”

接到报告后,杜凭从容吃完早膳,再出营来到黄河边。

黄河下游河面很宽,浑浊的黄河水往下流。

在黄河南岸,齐军士兵们把木材运到岸上,再用钜子、斧头等制作成不同形状,建造木船。

旁边都尉道:“将军,齐军想渡河,我们可要守好了,千万不能让齐军偷偷渡河。”

王元和韩信都有偷偷渡河的作战经历,秦军武将们都清楚,正面防范渡河容易,最怕是敌军偷渡。

这唯有加强巡逻,不给敌军偷渡的机会。

黄河下游河面很宽,偷渡的难度比较大,只要能防范到位,敌军不易找到机会。

杜凭观察一会后回去了。

在此后数天时间里,陆续有部下来报,在南皮两侧的黄河南岸,到处插满了齐军旗帜,凡是地形上有可能渡河之地,都有齐军军营,从表面上看,齐军在南皮前后百余里之地,估计有数十万大军。

杜凭把这个情况告之骆甲,骆甲再告之王元。

————————

邯郸郡东南部,这里跟齐地的济北郡西南部交界,以黄河为界。

由曹参率领的三十万齐军、由赵丰率领的十二万赵军,就在黄河以西数十公里至百余公里之间。

只要齐军不公开出现,在黄河北岸的秦军就无法发现,除非是渡河侦察。

聊城,是济北郡最靠西的一座城池,离西北边的黄河相距百余里,曹参的指挥部暂时设置在这里。

赵丰的齐军驻扎在县城外。

五月初九这天,曹参召集众将开会。

聊城城内某大堂,曹参军团众将齐集于此,有樊哙、王吸、薛欧、靳歙、傅宽、奚涓、高邑、陈错、张相如、枞公、卫胠、孙赤、宣义等人。

赵军的人也来了,有赵丰、戚宗、许瘛、冯解散等人。

赵丰道:“郦商将军在北边,我们在南边,不知要如何才能突破黄河防线?”

他很急于打回邯郸,自立为赵王。

对于张良的计策,这里的人当中,只有曹参和樊哙知晓。

曹参道:“郦商将军要强攻黄河,我们依计行事,定能突破黄河防线,直插邯郸。”

一旦突破黄河,再西进两百余里便是邯郸。

众将疑惑不解。

赵丰问道:“是否是张大人之计?”

曹参点头道:“没错了,这正是张大人之计。北边的二十万大军乃是疑兵,让秦军误以为南皮是我军主攻方向,调集重兵防备。我们再出其不意从这里渡过黄河,赵地南边兵力空虚,定能快速夺取邯郸、信都。”

众将一听,高兴起来。

尤其是赵将们,赵国复国就在眼前。

最兴奋的要算是赵丰,他之前只是老老实实做个赵国王室,从未有过非分之想,自从赵国被灭国后,齐国承诺,待收复赵地、韩地后,会让这两个国家复国。

自那以后,三十余岁的赵丰一直在苦苦期盼着,如今,复国成功在望,赵丰狂喜。

戚宗又问道:“就算在南边的黄河,秦军兵力不多,可我们一旦伐木造船,还是会被秦军斥候觉察到,秦军定会有所防备,该如何渡河?”

张相如道:“曹将军,想必张大人已有计策。”

曹参笑笑道:“正是如此,张大人有全盘妙计。我们当然不能在黄河岸边明着来造船。可在这边山里暗中造船,待某个月圆之夜,我们悄悄地把造好的船运送到河边,借着月光偷渡黄河。”

把船造小一些,是可以通过马车运送的。

果然是妙计,众将赞不绝口。

曹参下令,在附近山上伐木造船,只要没有意外,在下个月中旬偷渡黄河。

————————

恒山郡,太行山,井陉以南山地,大量秦军驻扎在这周边一带。

为了不被间谍发现秦军踪迹,王元不选择在东边平原上扎营,而是在太行山中部山区里隐藏起来。

在太行山北部,有李必率领的五万步卒、两万骑兵镇守,抵御匈奴的入侵,至于太行山以北之地,已被匈奴占据的地方,暂时不北上收复,等收复齐地、楚地后再作打算。

太行山中部某地,王元的大帐就在这里。

“启禀将军,在南皮黄河沿岸,布满齐军旌旗,齐军大规模伐木造船。”

王元再得知这个消息后,命人留意黄河其他流域情况。

不久后,部下来报,黄河防线其他地段,很少有齐军活动,尤其是邯郸郡东南边的黄河,更是踪迹全无。

齐军想干什么呢?

王元一边看地图一边思考着。

王威进入大帐后,见兄长一副思索的样子,没有出言打扰,悄悄地退出大帐。

他知晓兄长素有军事谋略,或许能洞察其中玄机。

此时的王元,在大帐内来回踱步,他在想着,秦军只要做到防备不松懈,齐军要靠正面强攻渡河是不可能的,只能用计。

能用什么计呢?想来想去,只能采取声东击西之计了。

当初,他渡黄河北上上党郡、韩信在汜水河,同样采取声东击西之计,在月圆之夜偷渡黄河。

在南皮的黄河流域,齐军为什么会大张旗鼓造船?显然不是为了强度黄河,那只有一个答案,就是用于迷惑我军,有很大可能会在其它地方偷渡黄河。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