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扬读这篇文章读得哭笑不得,同时也暗暗心惊。此文到处都是牵强附会,却唯独说对了一点,就是认为王扬在常平仓的筹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还推论出王扬是藉由新野庾氏充当中间人,然後说动士族和官府合作的,只不过为了表现王扬筹谋之深,便说他当初#x38c9;郡学,便是为了结交庾家二公子。
也多亏这些争论只限於学子儒生间的“意气之争”而不被外界当真,要不然王扬还真担心会不会引起王泰多想。其实就算王泰知道是王扬请庾易出面,问题也不大,只不过这样一来,容易让王泰更加重视自己。这对於反攻计划的实施,有害无益。
刚开始王扬还出面澄清,说绸缎之事与常平仓没有关系。
可他越澄清,支持者们便越不信,都是一副“我懂”的表情,连连点头,然後继续投身论战;还有人效仿《绸粮释论》索隐笺释的方式,逐字逐句地剖析解读王扬澄清的话,认为其有“不得已者三,可为叹息者二,功成不居之德一”。说得那叫一煞有介事!
王扬啼笑皆非,再有人寻问,便只是摇头否认,但不做具体言辞。反对者见此重整旗鼓,说王扬自己都不说话了,你们还在这儿强辩什麽!并四处宣扬王扬羞於开口的消息。
谢星涵匿名撰文,题名《不言之证》,详述王扬不说话的原因在於“知我者,不必言之;不知我,何必言之?”并举王坦之问韩康伯“何故不言?”韩康伯答云“无可无不可”为例,说王扬“功成身退,故言与不言,亦在无可无不可之间”。文末写道:
“夫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大辨不言,大德不称,昧其旨者,噪如飞蝇。”
文章言辞犀利,讽刺意味极足,兼之篇幅精悍,文字简略,阅读门槛大大降低,一经问世,便快速流传开来,将论战气氛推向高潮,同时给予反对者沉重一击。自此文之後,攻诘王扬从商的人皆被冠以“飞蝇”之名,问何谓飞蝇?答曰:庸言庸行,唯他人是评;一事不成,只会嗡嗡不停。
反方大溃。
在常平仓建得如火如荼,学子间的论辩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与这两件事都有关的王扬却已经抽身远离,静下心来,读书丶练字丶习武丶骑马丶运筹生意,照常过日子。由於还增加了个背书的任务,所以除了之前和刘昭商定好的,每三天去一次郡学之外,其馀的交游邀约则是能推就推。为了避免被打扰,还学了谢星涵封门那一套。
不过有时也会遇到封门没用的情况。比如谢星涵“挟恩相邀”;比如宗测啸歌不去;再比如小胖真的送了一头猪来,也不能再让人带回去等等。
这一日,谢府内的厨工们又被放了假。院子里,王扬和谢星涵正围着沸腾的火炉铜锅,吃得热火朝天。
王扬将裹满芝麻酱的羊肉放#x38c9;嘴中,下肚后叹道:“可惜啊,我不会做腐乳,这味道吧,始终差点意思。”
谢星涵则全无之前的娴雅清贵,精致的面颊被热气蒸得微微泛红,鼻尖上沁出细密的汗珠,蜜合色的衣袖半挽,玉钗微松,边夹蘑菇边问道:“腐乳是什麽?”
“就是一种蘸料,要和这芝麻酱丶韭菜花拌在一起,才好吃。”
谢星涵对着滚烫的蘑菇草率地吹了两口气,然後在碟中沾了沾,小心地放到口,任由沁着油汁的小蘑在舌上弹跳,有些含糊地说道:“你帮我调的这个也很好吃啊!”
“你这个叫油碟,又是另一种吃法。可惜没辣椒,这韭菜花也不正宗。哎?鸭血呢?鸭血没了?我一共也没吃几块啊!”王扬捞了几筷子,觉得奇怪。
“是吗?”谢星涵装模作样地帮王扬找鸭血,然後叫道:“小凝!送盘鸭血!”
在厨房中吃着“单人小火锅”的小凝马上放下筷子,开始给鸭血装盘。本来王扬是劝小凝在外面跟着一起吃,谢星涵也是如此说,但小凝觉得不能让王扬小觑了谢家规矩,坚持不肯,所以谢星涵就让她在厨房里单置了个小锅,自己涮着吃。王扬怀疑地看向谢星涵。
谢星涵一本正经道:“可能是煮化了吧。”
王扬:→_→
“你不是不吃鸭血吗?”
谢星涵想起自己之前信誓旦旦说什麽“绝对绝对绝对不会吃这种东西”,耳朵发烫,恼道:“你的事儿我都帮你办完了!吃几块鸭血怎麽了!”
“都办完了!好好好!那我得敬你三杯!”王扬甚喜,拿起酒壶,斟满小酒盅。
“三杯?我就办了两件事啊!”谢星涵有点懵。
“一杯一杯敬嘛!先说蒙学找的哪里?”
“蒙学找了两处,一是南平郡太守陆通在荆州城中的族学,学中除了吴郡陆氏外,也有旁姓亲友家的子弟。另一处是西沙洲隐士刘虬为自己家仆婢开的家学。你想让阿五去哪?”谢星涵看着王扬的眼睛。
王扬心中已经有了答案,看谢星涵的样子便知道她也有想法,所以问道:“你觉得呢?”
“我觉得去刘虬家更妥帖。虽然以你我的身份,就是送到陆氏族学也没人敢欺负阿五,但毕竟去的都是大族子弟,阿五在那儿很可能会被孤立,再说都是幼童,说话玩耍也没个分寸,就算有人叮嘱,也难免生事。阿五不会开心的。去西沙洲就不一样了,刘家仆婢虽然年纪不一,但身份相仿,相处起来会更融洽。”
王扬点头:“你说得是,就听你的。”随即双手端起白瓷小酒盅,向谢星涵敬酒:“四娘子考虑周全,辛苦啦!”
谢星涵笑眯眯地应了一杯,然後说道:“刘寅我已经查了。这上面记了他一些基本信息。”
谢星涵交给王扬一张纸。王扬边读,谢星涵边介绍道:“此人是寒族,县吏出身,积功十五年做到郡功曹(主属吏选举考黜,类似於市组|织部副部长),被时任郢州刺史的庐陵王看中,收为门下,转到制局充干吏(总参部科员)......”
王扬听到这儿放下手中筷子,神色郑重了几分。
“其实按照正常来说,做完郡功曹,又有庐陵王的背景,已经可以出去治一县了。不过可能庐陵王对他期望不小,想让他下地方前多攒些资历,所以调到制局?但不知道为什麽,他在制局小吏的位置上一呆便是三年,如果是攒资历那未免也太长了。三年後才补的县令,这之後升迁便明显快了起来,转郡主簿,府参军,太守,最後一路升到长史。听说此人性刚强,执法不避世家。衡阳多豪强,官府不能制,刘寅到衡阳做太守,亦被藐视。他表面上不视府事三个月,实则暗中搜集证据,然後突然出手,一天内锁拿三十馀人,亲自考掠,五毒备极。至有骨上生蛆,父子同死#x4b7e;,郡中震肃。当地人比之汉时苍鹰。”
苍鹰郅都?
三个月後才出手,这比郅能隐忍呐......
王扬看着火锅里沸腾的汤水,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