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率领腐蚀者向南进行撤离的过程之中,巫奥里斯明显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地方。
那就是南方比之北方更加富庶一些,但是驻扎的军队却要更少一些。
这一点在他们来到了江南道之后感触更加明显。
之前他曾经听说过大周朝廷会尽可能的抽调军队去拱卫长安,一开始的时候巫奥里斯还不是很相信,但是现在看来确实有这种可能。
难道说大周朝廷真的是像魔宗大祭司所说的那样,完完全全是一个草台班子?
要真是这样的话那可真的是太有意思了。
至少从目前获得的信息来看,这确实是有些出乎了巫奥里斯的意料了。
大周皇帝有的时候做出的行为是真的充满了迷惑性。
“不管怎么说我们也算是成功来到了江南道,希望我们能够有一个好的开始。”
对巫奥里斯跟杰夫伦来说从长安来到了江南道,就相当于是完全换了一副环境。
不过问题并不是特别大。因为对他们来说,接下来还是会有更加深层次的交流,还会尽可能的对这一代区域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这对于腐蚀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腐蚀者其实一直都处于一个不断认知的过程之中。
刚刚离开长安的时候其实巫奥里斯的内心是无比紧张的。
但是现在他的情绪很显然已经得到了缓解。
对他来说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帮助腐蚀者复苏。
这其实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但是只要肯发力,其实也并不是无法实现的。
关键是要看巫奥里斯的手段,要看他的发挥。
这个时候巫奥里斯望着远处的大海道:“据说妖兽们就居住在大海里。在不久之前他们应该是发动了一波攻势,但是看来效果并不是非常的理想。如今妖兽们却是被书院狠狠的打压了。”
“嗯?”
杰夫伦这个时候显得有些好奇。
他对于外界的事情一直都关注的比较少,他更加喜欢关注自己的事情。
所以即便是面对一些新奇的场景,他也会尽可能的使得自己保持冷静。
保持冷静保持克制,这就是杰夫伦的处世之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说明妖兽对于我们的威胁还是相当巨大的。”
“对我们?”
“是的呀。妖兽刚刚被书院胖揍了一顿,他们正是一肚子的火气无处发泄,若是遇到了我们,他们肯定是会冲我们发火的吧?”
“这个嘛”
在这一瞬间,巫奥里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因为其实他觉得杰夫伦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
但是在这个时候,其实要想全面的分析这一切并不容易。
因为有的时候你会面临相当尴尬的局面。
就比如当下,其实妖兽国是战败方,但是腐蚀者同样也是战败方啊。
他们都是输给了一个共同的对手,这个共同的对手就是书院。
“我觉得妖兽应该不会主动的进攻我们,因为我们身上其实是带着一股阴邪之气的。而妖兽们应该是能够感受到我们身上的阴邪之气。所以他们应该会把我们当做同类,接下来我们应该能够非常轻松的获得妖兽们的支持。至少我觉得是这样的。”
巫奥里斯算是一个乐观派,他觉得一切都比他想象之中的要简单许多。并没有那么的困难,所以无需担心。
很多时候,只需要保证一个合理的心态即可。
接下来他们只要能够跟妖兽国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协议就足够了。
有的时候状态确实是需要去调整的。要不然的话是真的可能会处于一个非常糟糕状态之下的。
对巫奥里斯跟杰夫伦来说,当下的状态不能算是太好,但是也不能说是多差,应该算是还能够接受吧。既然是属于还能够接受的状态,那么他们接下来就一定要尽可能的慢慢恢复。
恢复好的话,那么接下来他们所迎接的就是一个大好的前景。
恢复的差的话,他们可能就会面对一个棘手的难题。
但是不管怎样,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一切还算是在可控范围之内。
所以接下来腐蚀者确实是需要好好的调整了。
这段时期对腐蚀者来说尤为重要。
浩然书院。
万彦万刺史接到了一封信。
这封信是宁州别驾陈述写的。
陈述的信内容非常简单,只有短短的五个字。
但是这五个字连在一起却有着无与伦比的震撼力。
妖兽至宁州!
这五个字可以说是令人感慨万千啊。
好家伙,原来江南道的局势已经变成了这样。
此刻万彦万刺史却是生出了一股头皮发麻的感觉。
太难了,这一切真的是太难了。
江南道的百姓们刚刚经历了妖兽的祸患,现在又遇到了来自于腐蚀者的危机。
江南道的百姓们怎么就这么苦呢?宁州城的百姓怎么就那么难呢?
腐蚀者到了江南道之后会做什么呢?
至少到现在为止,万彦并不知道。
他不知道陈述现在有没有什么对策,但是仅仅从陈述现在的表述来看,这家伙似乎并没有想好要怎么应对这群腐蚀者。
对万彦来说,接下来可以说是非常难搞了。
太难了,真的是太难了啊。
这个时候万彦满脑子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再写一封信,他要向对方确认,如今江南道的情况到底如何了。
现在万彦无比想要知道宁州城的情况。
因为这关系道他接下来的判断。
如果他的判断出现了失误,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所以这个时候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够出现判断失误。
万彦有着一颗赤子之心。
正因为万彦有着这样一颗赤子之心,他才能够做成这么多的事情。
他明白现在书院之中其实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
不光是赵洵,还有别人。
所以万彦想要让自己尽可能的冷静下来。
冷静下来后他的决断能力才能够得到一定的增强。
其实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但是万彦真的没有任何的退缩。
他知道自己接下来真的不能犯怂,必须要拥有一个别人所未曾拥有的决心。
对万彦来说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是非常多的。
但是他还是觉得需要先来找一下赵洵。
因为赵洵能够给他提供许多之前没有考虑到的思路,赵洵能够帮他更好的分析局势。
对赵洵来说,他已经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或者说将一些孤立的事件尽可能的联系在一起。
这真的是太关键了。
当掌握了这些之后一切都开始变得顺畅了起来。
这个时候的赵洵并不会觉得有任何疲惫的感觉。
因为他知道,接下来等待他去做的还有很多的事情。
这只是一个开胃小菜罢了。
“万刺史,这说明目前腐蚀者还没有立即大开杀戒的意思。他们现在刚刚抵达江南道,又是受损严重,我猜测他们现在的主要是以恢复为主。当然,具体能够恢复到什么样的状态,其实我也是不知道的。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说,距离他们作妖其实还是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暂且可以放心了。但是腐蚀者十分的凶残,他们随时可能暴起伤人。所以我们还是要早做准备。”
万彦万刺史虽然已经不再是宁州城的父母官了。但是毕竟他曾经在宁州做过近三年的刺史,对于那里的一切都是有情感的。
他肯定不忍心看到宁州城的百姓受到腐蚀者的屠戮。但是现在看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还真的是相当不好说。
“唉,现在的情况其实真的比较复杂。确实不是很好处理啊。”
他们并不知道腐蚀者接下来的打算,所以就会处于一个相对被动的状态之中。
太难了,他们可真的是太难了。
除非现在把整个书院搬到宁州去,才能够震慑邪祟。可要是这样的话,腐蚀者肯定是会第一时间跑路的。腐蚀者又不傻,他们肯定是不会做让自己受损的事情的。
“目前也只能先观望了。好在宁州目前已经戒严,那么至少也有一定抵抗之力。毕竟宁州也是有符阵的,所以我觉得暂时的抵挡一段时间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接下来的话就看发挥了。”
“嗯,现在看来也唯有如此了。这个时候无论如何也不能够过于的纠结。”
赵洵其实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他知道当下形势下其实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目前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按兵不动。
如果盲目出手的话是有极大可能打草惊蛇的。
一旦真的打草惊蛇,那么之前他们所做出的全部努力就白费了。
这绝不是赵洵希望看到的。
所以他们必须要时刻保持和宁州乃至于整个江南道的沟通,唯有如此才能够确保不会被腐蚀者占尽先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切都是出乎显隆帝的意料的。
最初他得知腐蚀者离开长安的时候甚至还觉得有一丝惋惜。
但是在得知腐蚀者来到了江南道之后,显隆帝内心一阵狂喜。
显隆帝很清楚腐蚀者前去江南道这件事会让书院承受巨大的压力。
就在不久之前,书院刚刚在江南道诛杀了妖兽,使得江南道百姓一片欢欣鼓舞。
但是就过了几个月的时间,腐蚀者再度涌入江南道,对江南道的百姓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这种状况下怕是没有人能够承受的了吧?
书院却是无论如何也必须要做出决断的。
书院必须要出手,如果书院这个时候不选择出手的话,那么他们之前所做的人设就会瞬间崩塌。
其实很多时候人设崩塌真的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这是显隆帝最希望看到的。
对显隆帝来说看到书院吃瘪就是最好的事情。
很多时候书院的表现也会影响到朝廷的表现。
一开始的时候显隆帝其实是并没有过于的关注这些细节,但是现在显隆帝发现,这其中的机会真的是太多了。
书院固然很强,但是朝廷也不弱。
朝廷如今能够展现出来的实力足以让所有人胆寒。
当书院为难的时候,显隆帝就是会莫名的生出一种畅爽无比的感觉。
接下来是真的有好戏看了。
书院并没有想象之中那么强大,书院其实也是有非常多弱点的。
显隆帝知道属于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
他终于可以报仇雪恨了。
人是不可能一直忍下去的,人总是要找到复仇机会的。
当复仇机会来临的时候,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把握住。
不需要有任何的犹豫,不需要有任何的彷徨,只需要牢牢的把握住即可。
显隆帝在不断的训练修行者军队,为的就是复仇的那一刻。
对显隆帝来说,其实一直拥有复仇机会的。
只是说哪个复仇时机更加完美,更加合理罢了。
“书院啊书院,山长啊山长。你们存心要跟朕作对,是真的看不清楚形势啊。真以为自己了不得了吗,真以为自己无敌了吗,真的是可笑至极。”
显隆帝之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懂得后手入场的重要性。
一直先手入场导致他会经常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之下。
经常先手入场导致他会被书院各种针对。
但是现在显隆帝已经彻底顿悟了。
他是真的提升了很多。
如今显隆帝迫不及待的想要看一下书院会如何应对了。
东宫,太子李显坤非常的忧愁。
因为就在不久之前他得到消息,父皇正在训练一只军队。这只军队全部是由修行者构成的。
很显然父皇是吸取了皇宫之中没有成建制修行者的教训,打算要组建这样一只军队来拱卫皇室啊。
本来呢这对皇室来说是一个好事情,但是对太子李显坤来说,就绝对算是一个坏消息了。
因为一旦他发动宫变,就不得不面对一只完全由修行者组成的军队。
更为严重的问题则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支完全由修行者组成的军队中修行者的品级是多少。
如此一来太子就不敢贸然行事了。
要不然的话东宫所面临的压力还是相当巨大的。
太子向来是一个无比谨慎的人。即便是面临险峻的局势,太子也不会贸然出手。
他一定会先稳一稳局势,等到一切处于一个最理想的状态之下才会选择出手,要不然的话,接下来所面临的局势就会变得更加复杂了。
一旦面临如此困惑的局面,那么太子就会处于一个相当被动的环境之下。
东宫本就是被动的一方,太子李显坤被父皇压制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以至于他整个人的性格都出现了一些问题。
其实太子李显坤已经在努力的尝试调整了,但是他感觉自己调整的结果并不如想象之中那么好。
太难了,一切都太难了。
太子李显坤哪怕是已经做出了诸多尝试,仍然会觉得相当的无奈。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理解太子李显坤此时此刻的心情,但是李显坤觉得冯昊和郑介应该理解。
毕竟目前这两个人是他最为忠实的拥护者,太子李显坤是一定要从他们这里获得足够支持的。
如果太子李显坤没能够从他们这里获得足够的支持,就说明这两个人是失职的。
太子李显坤就能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处于爆发的边缘。
所以这个时候太子李显坤必须要使得自己冷静下来。
此时此刻他就是整个东宫的主心骨,是整个太子党的舵手。
要是连他这个主心骨都慌了,那么其他人肯定也会跟着慌了。
所以太子李显坤一直都在努力的调整之中。
他知道父皇的压力一直都是存在的。
感受到压力其实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消解掉压力也是相当关键的。
接下来他就要尽可能的再去调整。
虽然未必能够调整到最佳,但只要是在进步就是好的,只要是在提升就是足够令人满意的。
太子李显坤感觉到他就要快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虽然这个过程稍稍有些漫长,但还是能够看得到希望的。
“贾大哥啊,你现在御刀飞行术训练的已经非常好了。我感觉你已经掌握了其中精髓了。只要你能够继续保持下去,那么就一定能够达到一个相当强大的境界。”
“我也感觉我自己已经提高了很多。一开始的时候我是没有想到会如此顺利的。但是现在看来,这个提高的程度确实是肉眼可见的。”
贾兴文自己也是相当高兴的。
对一个修行者来说,有谁会嫌弃自己的修为境界高呢?
修为境界越高,便越有可能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贾兴文目前的境界还是有些低了,所以接下来他必须要努力的提升自己。
如果他能够把握住节奏的话,那么确实可以获得很大的收获。
贾兴文现在是真的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可以说赵洵已经几乎将他全部潜能开发了出来。
此时此刻贾兴文终于发现自己的潜力竟然如此之大。
这多亏了赵洵在一旁的指点。
如果没有赵洵的指点的话,贾兴文肯定不可能训练这么久。
可以说赵洵就是支撑贾兴文修行下去的动力之一。
赵洵确实是在某种程度上帮助贾兴文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所以他对赵洵表示感激也就是在情理之中的了。
贾兴文知道御剑飞行和御刀飞行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
关键点在于一定要掌控住这个切换的时机。
只要贾兴文能够第一时间跳到刀背上一切就会变得比较顺利。
这个时刻是十分考验他的掌控力的。
如果可以的话贾兴文会尽可能的把细节做到完美。
这样一来的话,就能够达到一个如梦似幻的境地。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还是会保持尽可能的向赵洵询问的。
因为他很清楚只有不断的向赵洵询问,才能够查漏补缺。
毕竟赵洵在这方面比他的经验多太多了。
贾兴文单纯要靠自己去悟道的话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而有了赵洵的指点之后一切就变得简单了不少。
贾兴文就不必再有那么大的压力了。
“或许从一开始的时候我就应该尽可能的让自己的元神稳固下来的。之前的时候我还是太急躁了。听了明允你的一番话之后一切就好起来了。这可以说是真的很不容易了。”
“嗯,贾大哥你就把这个状态把握住好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你的境界就会提升的更快。我们虽然还没有和黑暗势力决战,但是早晚会有这一天的。所以贾大哥你现在所学的东西将来是肯定会有用武之地的。”
赵洵对此可谓是深信不疑。
“希望如此吧。至少我不希望自己变成书院的拖累。目前看来一切还算是比较理想的。希望我能够越来越强吧。对了明允,江南道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腐蚀者不是去江南道了嘛,为了以防万一,万刺史已经写了一封信,并且用传送术送到了宁州。如今宁州别驾陈述已经完全按照他的意思去守城了。我觉得只要不出现一些决断性的失误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一切还是比较靠谱的。”
“嗯”
贾兴文闻言点了点头道:“这就好,这就好啊。我原本还担心宁州城可能会有什么意外。但是现在看来似乎一切都在万刺史的掌控之中。他对宁州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是啊,这点从宁州百姓给他送万民伞就可以看出来。只是没有想到万刺史不仅对宁州百姓的影响很大,在宁州官场也有如此大的号召力。如此一来事情却是变得简单多了。”
赵洵对于这个结果也是非常满意的。
宁州城。
宁州别驾陈述愁眉不展。
最近一段时间腐蚀者已经南下江南道。
很明显他们对宁州城虎视眈眈。
虽然腐蚀者还没有发起进攻,但是陈述知道他们已经将宁州城团团围住。
这种情况下出现任何意外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陈述一方面向书院方面求援,另一方面启动了宁州城的防御大阵。
在陈述看来这可以最行之有效的压制住邪祟。
腐蚀者也属于黑暗势力,他们如果靠近这个防御法阵的话就会感受到一种血脉压制。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防御法阵能够让黑暗势力的力量降到最低。
如此一来,陈述就能够拖更多的时间。
当然要想战胜黑暗势力肯定还是要依靠书院的。
书院弟子只要能够及时赶到一切就还有机会。
如若不然的话,随时有可能出现变故。
这是陈述不希望看到的。
当然,到目前为止,腐蚀者还没有发起正面猛攻的意思。
他们应该还是处于一个试探到阶段。
所以现在陈述也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自己吓自己。
当然,戒严是必须要做的。
陈述已经下令,宁州城实行全城戒严,任何人都不得随意出入城池。
这是为了防止腐蚀者中有人混入书院。
腐蚀者是拥有这个能力的。
他们完全可以依靠着强大的法术优势幻化成为人形,随后潜入到宁州城中。
一般人是难以分辨虚实的。
陈述为了以防万一,索性直接下令戒严。
这是最稳妥的方法,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犯错的。
“希望接下来书院快些到来吧。只要书院的人到了,我们便也有了主心骨了。”
长安城。
西市。
茶坊酒肆间如今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黑暗势力入侵江南道。
腐蚀者虽然在长安附近受到重挫,但他们选择径直南下,如今已经进入到了江南道区域。
如此一来江南道就变得岌岌可危了。
长安城的百姓似乎很热衷于讨论这个话题,表现的相当的兴奋。
“你们听说了吗,腐蚀者之所以选择去江南道,是因为江南道隐藏着一处传送门。腐蚀者可以通过这个传送门传送回黑暗世界。他们是打不过我们的,所以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夹着尾巴逃跑。”
“我看未必吧。如果他们真的怕了的话,完全可以一路潜行的啊,何必要这么大张旗鼓,兴师动众的。这个样子岂不是在向天下人说他们要去江南道了。这不是蠢是什么?我觉得腐蚀者应该不会做这种蠢事的啊。所以他们选择这么做肯定还是有深层次缘由的。只是我们一时半会还不能理解罢了。”
“确实,我也觉得腐蚀者这么做根本就是因为想要调虎离山。因为长安城有书院的守护,所以他们很难攻克。他们是希望能够把书院弟子都吸引走,再杀一个回马枪进攻长安城吧?”
“嘶,听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的是很有道理的样子。所以这个时刻腐蚀者真的会杀回来吗?”
“不好说。这种事情有谁能够说的好呢。我只能说确实是有这种可能性大。所以这个时刻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就是如果腐蚀者真的杀了一个回马枪回来进攻长安的话,我们要老老实实的待在长安城中,哪里都不要去。”
“好家伙,老老实实的待在长安城就不会有问题了吗?”
“怎么说呢。长安城的这个防御法阵毕竟是整个大周最强大的存在。所以我觉得还是相当靠谱的。我们这段时间尽可能的待在长安城中就应该是相对安全的吧。但是肯定是没有绝对安全的。在我看来,如果长安城的这个防御法阵出现了破损,那么腐蚀者就是有机会能够趁虚而入的。所以我们也不能完全掉以轻心。但是这也不是我们能够掌控的了。”
“确实,这是朝廷和书院需要操心的事情了。所以最好的情况还是书院弟子就不要离开这个区域。只要书院弟子不离开终南山,腐蚀者就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所以这就是腐蚀者的高明之处了。他们选择来到江南道,就是给书院施压。只要书院分心之后就会很容易进入到他们的圈套之中。或者说不管书院方面怎么选择,腐蚀者都是稳赚不亏的。未来一段时间内腐蚀者应该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不断牵制书院的。反正我是觉得书院很难想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法。所以我们也只能寄希望于山长能够快刀斩乱麻了。如果他老人家可以迅速解决战斗的话或许还好一些,不然的话,一旦拖的时间久了,就是对于我们很不利的。”
“是的,拖着是对我们没有好处的。当下局势下最理想的选择就是一次性解决战斗。我觉得以山长的魄力做到这点应该也是不难的。”
“就看山长他老人家是怎么想的了。毕竟他老人家平日里鲜少抛头露面,一心修行。现如今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或许山长他老人家就有些坐不住了吧。但是不管怎样这种时候我们是需要相信山长的。不相信山长的话我们还能够相信谁呢?山长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就是我们的守护神。”
“与之相比,朝廷就有些真的不够看了。且不说朝廷是不是真的想要保护我们,就从朝廷这段时间的表现来说,也是被书院方面完爆的。这甚至都不是实力方面的问题了,而是态度。朝廷的态度似乎确实有很大的问题。或许在朝廷的眼中我们的性命并不是那么重要。”
“唉,人命贱如蝼蚁,这可真的是令人觉得无限感慨了。”
“有什么办法呢。这就是事实啊。在上位者的眼中,我们这些草民的性命恐怕真的是和蝼蚁没有什么区别吧。”
“这就体现出书院的厉害了。书院倡导的是人人平等。山长更是尊重每一个生命。这是朝廷无论如何也比不了的。”
“噓,这些话你也敢乱说。若是被朝廷的人听去,小心治你个大不敬之罪。”
“这有什么好怕的。这在长安城之中不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吗?还有人不知道的吗?再者说了,朝廷也只是关注官员们怎么想怎么说,怎么会在意我们这些平头百姓。我们还真的是不配好吧。”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我总觉得还是谨慎一些的好。这样一来就不会被人抓住把柄。活着本来就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了,千万不能再被人随意拿捏啊。真要是那样的话,岂不是活得太憋屈了。”
“确实。只希望书院能够力挽狂澜吧。除了寄希望于书院我们也确实什么也做不了了。”
“怎么会什么也做不了呢。我们其实能够有很多事情做的啊。我们甚至可以号召大家去给书院弟子立生祠。据说这样一来可以提升书院弟子的修为。山长他老人家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了,修为不知道还能不能有提升。可是一众书院弟子的修为境界是肯定可以提升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我们能力范围之内能够做的最靠谱的事情了。或许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的尝试一番。”
“嗯,听你们这么一说,好像确实是这么个道理。所以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尽可能的给书院弟子们立生祠。只是书院弟子有那么多,我们总归得有个先后顺序,得有一个侧重吧。我们要先从谁的生祠立起呢?”
“不如就从赵洵赵先生的生祠立起吧。”
“赵洵?可是那个不良人赵洵?”
“是的,就是他。他做过一段时间的不良人,不过现在早已经拜入到了山长的门下,进入到了书院之中修行。这位赵先生啊据说是天赋异禀,当世文曲星下凡。山长看到他的第一眼,就很欣赏他,所以当即就收他为徒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赵洵赵先生就是书院之中最有潜力的人。山长也是把他当作接班人在培养的。可以说山长将来羽化登仙之后,赵先生就会接替他执掌书院。”
“啧啧啧,山长会羽化登仙吗?他老人家不是拒绝了飞升吗?”
“此一时彼一时啊。山长之前确实是拒绝过飞升,但是未必将来不会选择飞升。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会随时变化的。山长他老人家也不会例外。所以我们也不知道将来山长会怎么选。但即便是山长选择飞升,不还有其他书院弟子呢吗?不还有赵先生呢吗?”
“那这位赵先生将来能够达到山长他老人家的修为境界吗?”
“这个确实有些不好说,但是应该也没有那么困难吧。毕竟这是山长亲自挑选的接班人,实力肯定是不会差的。最关键的是,据说赵先生有三修的强大实力。兼具儒家、武学、道家的三修强者,怕是整个大周也找不出几个人。”
“这么厉害的吗?”
“那是当然了。所以说赵先生是我们将来最大的依靠。只要我们能够抱紧赵先生的大腿,就不必惧怕太多的事情。”
“我还听说这位赵先生有成为儒圣的潜质,却是不知是也不是。”
“真的假的。这赵先生竟然有如此通天之能吗?”
“是的。据说赵先生的识海别一般人的广阔的多,且和书院藏书阁之间有着某种独特的连接。这种情况下赵先生确实有很大可能成为下一任儒圣。但只要山长还在一日,那儒圣就肯定还是他老人家。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赵先生要想成为儒圣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并非一日之功啊。”
“听你这么一说我算是明白了。看起来山长他老人家确实是把赵先生当作是接班人在培养的。所以我们给赵先生立生祠应该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既然如此,我们就商量一下凑些银钱,尽可能的把生祠立起来吧。这种事情是赶早不赶晚。早些把生祠立起来我们就能够早些供奉了。这样一来书院方面也能够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将来即便是真的爆发大战,书院也肯定会愿意第一时间来帮助我们的啊。”
“是这么个道理。这种时候确实得要尽可能的向书院示好。虽说我觉得长安城的这座防御法阵应该也不会出现太大的意外,但是还是应该尽可能的多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希望书院能够强势镇压腐蚀者吧。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结果了。毕竟若是腐蚀者大举入侵,最先倒霉的就是我们这些平头百姓。”
“是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最好还是不要有战争,这样我们还能够过上几天安生日子。在我看来这简直比啥都强。”
“希望一切能够快些结束吧。黑暗势力只要能够被荡平,我们就又可以恢复平静的生活了。”
“明允兄你听说了吗,长安城的百姓要给你立生祠呢。”
旺财得到了消息之后第一时间便选择告诉了赵洵。
赵洵听到这里,一口茶水险些喷了出来。
“旺财你刚刚说什么,长安城的百姓们要给我立生祠?你没有听错吧?”
旺财翻了翻白眼道:“我当然是不会搞错的啊。长安城的百姓们是真的要给你立生祠呢。而且还不止几个人,是很多人。足以见得长安城的百姓对你有多么厚爱啊。”
赵洵一时间却是无语了。
“我何德何能啊,长安城的百姓们对我如此厚爱。我受之有愧啊。”
赵洵是真心这么觉得。
如果说长安城的百姓是给山长立生祠,那赵洵觉得没有任何的问题。
毕竟山长他老人家不管是绝对实力还是人品都没有任何的问题,山长是当的起这个生祠的。
但是赵洵确实没有任何理由受到长安城百姓的供奉啊。
诚然赵洵确实为百姓们做了一些事情,但也没有到这个地步吧。
这未免有些太过离谱了。
赵洵感觉长安城的百姓这是要捧杀他啊。
不行,这样一定是不行的。
“明允兄啊,你就是太谦虚了。试问在书院之中,除了山长,谁最有天赋?”
“呃,你该不会说这个人是我吧。我感觉我有些受之有愧呢。”
赵洵这个时候却是开始冷汗直流了。
他是真的觉得自己没有旺财说的那么强大啊。
尤其是天赋这一块,赵洵的天赋其实相当的一般。如果不是洗髓的话,甚至无法进入到修行领域。
只能说赵洵这一路走来可谓是遇到了很多的贵人。
先是恩师青莲道长吴全义,接着又是山长。
如果没有这么多的贵人的话,赵洵是不可能成长的如此之快的。
当然,赵洵自己肯定也是非常努力的。
这直接体现在最终的状态上。
赵洵这段时间修为境界确实是突飞猛进的。
只要他能够把这个势头保持下去,跻身高品级修行者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这并不是说赵洵的修行天赋就很强啊。
这是两码事。
毕竟山长给赵洵开小灶的次数就不止一次了。
赵洵能够明显感受到山长对他的关照。
一般人可是不具备这种待遇的。
所以赵洵是真的很感激他遇到的这些贵人。
没有他们,就没有赵洵的现在。
“不管怎样,长安城的百姓是肯定要给你立生祠的,这件事估计是改不了了。”
旺财双手一摊道:“所以明允兄你还是选择接受吧。因为就算是你不选择接受,情况也是这么个情况了。”
“额”
一时间赵洵却是被整的不会了。
不得不说长安城的百姓们真的是在捧杀他。
以显隆帝的性格是肯定不会允许赵洵这样收取民心的。
显隆帝本就看赵洵不顺眼,遇到这事那还能忍得了?
赵洵就是不知道接下来显隆帝会采取怎样的手段了。
但是不管怎样,这段时间赵洵肯定是要低调一些了。
低调就是王道。
在不能确保自己稳稳战胜对手的情况下,选择低调一些总归是没有什么错误的。
“他们怎么做是他们的权力,但是我对此完全不支持。”
赵洵无奈的摇了摇头道:“与其关心这些,我们还不如关心一下江南道的情况。”
“江南道的情况肯定是要关心的。但是明允兄你也别着急啊。在我看来,我们还是能够拥有很多的可能性的。毕竟我们随时都可以通过传送术传到江南道去。所以即便是真的有些什么危险,我们也能够来得及去应对。”
旺财并不认为如今江南道的情况有多么的糟糕。
只要他们能够在一开始就尽可能的消除危险,那么一切就还在书院的掌控之中。
“我感觉现在应该去一趟书院藏书阁了。这种时候书院藏书阁应该可以提供第一手的信息。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还是应该尽可能的提前探知腐蚀者的动向的。”
虽说如今赵洵对腐蚀者并没有那么的惧怕,可还是把准备工作做在前面比较好。
这样一来就可以做到万无一失了。
“那好,我等着明允兄的好消息。”
赵洵再次来到了书院藏书阁。
这一次他可谓是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腐蚀者如今已经抵达了江南道,要想针对他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最简单的就是用神符联合阵法进行压制。只要能够将他们的邪祟气息压制住,再配合顶级高手就可以将其击溃。但是有一点,江南道的天气并不适合神符的发挥。所以某些神符有可能会出现失效的情况。这一点你们还是需要提前做好准备的,无论如何也不能被对手抓住破绽。不然的话,确实很容易被对手反杀。”
书院藏书阁的这个信息可以说是相当关键的了。
如果赵洵没有得到这个信息的话或许还会按照既定计划将神符术运用到极致。
但是现在一来他就不得不重新思考该如何是好了。
“或许从一开始我就应该想到这点的。所以有什么办法能够应对吧。我们总不能完全不使用神符了吧?”
“你们可以先创造出一个保护罩。在这个保护罩的庇护下使用神符。这样一来神符受到天气的影响就会小很多。但是这些腐蚀者也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肯定会尽可能的挖掘破绽,让你们难以发力的。所以你们务必要做好苦战的准备。不到最后一刻根本不会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这种时候确实得要使出全力了。”
“那山长需要出手吗?”
“不好说。要看形势到底如何发展。通常来说山长是不需要亲自出手的。但是如果局势恶化,山长可能就需要出面撑一撑场面了。”
“唔”
赵洵听到这里可谓是感到相当震撼了。
难不成山长他老人家还真的得出面?
赵洵当然是不希望真的变成这个样子的。
但是如果真的事情往这个方向发展了,他们也得要早作准备才是。
不然的话是真的有可能会出现意外的。
“我知道了,接下来我一定会努力把准备工作做好的。希望整个过程之中不要有意外吧。毕竟事关江南道百姓的安危,我们还是要尽可能的做好所有的细节的。”
“这件事倒是问题不大。但是你们得提防一下腐蚀者有可能会杀一个回马枪。”
“什么意思?回马枪?你的意思是腐蚀者有可能会再杀回长安来?”
“确实有这种可能。腐蚀者最可能做的就是调虎离山。如果他们能够把你们的主力吸引到江南道去,他们再在这个时候折返杀回长安的话,或许就可以取得奇效。”
听到这里赵洵着实是觉得有些脊背发凉了。
如果一切真的如书院藏书阁所说的话,他确实得要谨慎一些了。
毕竟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万一腐蚀者真的是这么想的,真的趁书院弟子都到了江南道,再突然杀一个回马枪,对书院来说就是很不利的。
非但书院有可能会有危险,就连长安城也会十分凶险。
“不过也没有必要过于忧虑,只需要处理好这个平衡就好。”
书院藏书阁的分析令赵洵是受益匪浅。
虽然目前他们和腐蚀者之间还没有展开决战,但提前未雨绸缪可以让人具备最基本的信心。
赵洵希望接下来可以和书院弟子好好聊一聊,看看如何才能够更好的针对腐蚀者。
东宫。
太子李显坤得到消息父皇有意在这个时候调集军队!
这是为什么?
太子李显坤不由得很是好奇。
如果是为了抵御外族的话,可他也没有听说最近一段时间蛮族南下了啊。
如果说父皇是想要依靠军队保卫长安,抵御腐蚀者的话,可现在腐蚀者也已经南下江南道了啊。
这种情况下父皇调集军队是为了什么?
难道说是父皇察觉到了他的野心,想要提前布局?
亦或者说还有什么其他的意思?
这个时候太子李显坤着实是感到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太子李显坤也没有放弃。
他会选择尽可能的去做好一应准备。
这样即便是真的出现了一些变故他也可以及时的应对。
“来人啊,去请冯大人来东宫一叙。”
如今太子李显坤是越发的依赖冯昊了。
因为在他看来冯昊能够给他提供足够多的价值。
不仅是实用价值,还有情绪价值。
能够做到这一点可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
相较之下郑介的表现就有些差强人意了。
当然,太子李显坤也不会抱怨什么。
毕竟郑介乃是超品大宗师。
仅仅这点就是冯昊比不了的。
所以说二人是各有所长,太子李显坤也会尽可能的根据二人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调用。
身为一个上位者,有识人之能是相当关键的。
至少在这个阶段,太子李显坤已经把权术运用到了极致。
冯昊已经不记得自己是第几次来到东宫了。
这段时间他出入东宫的频率很高,原本他以为皇帝陛下会有很不爽的想法。可现在看来,似乎也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或者说,皇帝陛下在下一盘外人看不懂的大棋?
冯昊仔细想想,觉得这种可能性着实不小。
但是不管怎样,他既然已经迈出了这一步就没有回头的可能了。
冯昊只能选择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对他来说这是唯一的选择。
很快冯昊就来到了东宫正殿前。
他稍稍整理了一番袍服,深吸了一口气随即迈步进入大殿之中。
见到太子李显坤之后,冯昊当即拱手行礼道:“臣冯昊拜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冯爱卿免礼。”
太子李显坤面上带笑,上前将冯昊虚扶起来。
“孤说了多少遍了,私底下的时候冯爱卿不必如此多礼的。”
“殿下,礼不可废。”
冯昊却是表现的相当的执拗,一时间把太子李显坤搞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哈哈,冯爱卿愿意就好,随你。”
“不知太子殿下这次召见臣有何吩咐?”
冯昊却是并没有陪太子李显坤打哑迷的心思,直截了当的问道。
“实不相瞒,孤最近得到一个消息,父皇从大周各地调集军队入长安。不知道冯爱卿怎么看待这件事?”
太子李显坤微微眯着眼睛,似笑非笑的问道。
“或许是未雨绸缪吧。”
冯昊对此事还是第一次听说。
不过他似乎并不怎么在乎。
“殿下为何如此关心此事?莫不是殿下以为陛下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针对殿下?”
“难说啊。”
太子李显坤长叹一声。
“如今的局势冯爱卿应该也已经看到了。父皇虽然并没有对孤打压,但是明里暗里调离的官员中有不少都是东宫一派的。这其中的意味难道还不明了吗?”
“可是殿下也不能认为陛下调集军队就是为了针对殿下吧。在臣看来,陛下或许针对书院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针对书院?冯爱卿认为父皇是在针对书院吗?”
“是的。难道太子殿下没有发现最近一段时间书院的风头很盛吗?”
“这个倒确实。书院最近一段时间可以说是风头无两了。尤其是山长,战胜魔宗大祭司之后山长的个人威望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
“正因如此,陛下才会提前做好准备的。万一朝廷和书院真的打起来,他手中必须要有足够多的军队才能够有底气。”
“这个恐怕是打不起来的吧?”
在太子李显坤看来,书院和朝廷并不会打起来。
至少短时间内来看并没有太大的可能性。
毕竟书院的硬实力还是太强了,而且都是修行者。
朝廷的修行者数量很少。
虽然父皇已经在组建一支修行者军队了,可数量还是很有限。
要想和浩然书院对决,仅仅依靠这样一支军队是绝对不够的。
这种情况下父皇如果盲目出击,不相当于是以卵击石吗?
太子李显坤相信以父皇的老谋深算应该是不会做出这种蠢事的。
“现在书院看起来强大无比,那时因为山长坐镇书院,一众书院弟子也都在此。”
冯昊沉声道:“可如果山长和大部分的书院弟子都去了江南道对抗腐蚀者了呢?这种情况下如果陛下突然对书院动手,是不是很容易取得优势呢?臣方才所说的其实就是这种可能。”
“额”
太子李显坤听到这里着实是汗流浃背了。
不得不说冯昊的这个分析还是有可能成为现实的。
如果父皇真的打算这么做的话,只能说书院方面的压力会非常大。
可是父皇真的会选择和腐蚀者联手吗?
这么做会不会有些太丢大周皇室的面子了?
太子李显坤一时间难以判断。
“如今的局势对太子殿下来说不能算是多好,但是也不坏。所以太子殿下现在需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只要火没有烧到东宫,那太子殿下就无需过于担心。”
冯昊稍顿了顿,继而接道:“太子殿下请放心,只要有臣和郑介在,就一定会确保太子殿下的安全。我们一定不会让其他人伤害到太子殿下的。”
有了冯昊这句话,太子李显坤悬着的一颗心也算是可以放下了。
“既如此,我们就先观望一段时间吧。孤只希望一切能够如冯爱卿方才所说,这样孤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钦天监。
袁天罡夜观天象,发现最近会有一件大事发生。
“看来陛下应该是要动手了。”
自打显隆帝倾向于扶持西域佛门以来,袁天罡便已经和显隆帝貌合神离了。
但是即便是这种情况下袁天罡也不会和显隆帝彻底决裂。
道理很简单,只要他们没有彻底决裂,显隆帝就不会剥夺道门已经取得的地位。
这样一来道门就至少是相对安全的。
而如果他们撕破了脸,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显隆帝就会无视之前的种种承诺,直接对道门动手。
真要是到了那个地步,袁天罡就会非常被动了。
虽然他现在已经选择了和书院结盟,可还是不希望和朝廷把关系搞得太僵。
“师父,这是徒儿亲自做的绿豆粥,您喝一点去去火吧。”
李淳风这个时候端着一碗绿豆粥出现在了袁天罡的身边。
最近一段时间袁天罡的压力实在太大,李淳风看在眼里却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所以他特地做了这一份绿豆粥就是希望袁天罡能够去去火。
遇到这种大变局不论是谁都无法独善其身的。
如果恩师能够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道门走出泥沼那就是极好的。
哪怕是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很多的曲折坎坷也是可以接受的。
他只希望恩师不要那么着急上火,不要把所有的压力都扛在自己的肩上。
“淳风啊,你有心了。”
袁天罡很是欣慰的点了点头。
他没有想到李淳风如此的懂事。
袁天罡从李淳风的手中接过绿豆粥,浅尝了一口满意的点头道:“你往里面加了白糖了?”
“是啊恩师。我知道您喜欢甜口,便往里面加了一些白糖。这样一来味道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李淳风的厨艺虽然并不怎么样,但是熬一熬绿豆粥还是不在话下的。
最关键的是他一直都记着恩师的喜好,所以做出来的绿豆粥应该是能够得到袁天罡的喜爱的。
果不其然,袁天罡频频点头道:“妙,这个绿豆粥的味道很妙。竟然和为师在青城山的时候吃到的绿豆粥很相似。一时间却是勾起了为师的很多回忆。”
“青城山?恩师您当年在青城山的时候也经常喝绿豆粥吗?”
“是啊。当初在青城山的时候为师就经常喝绿豆粥消暑。那个时候的生活真的是无限美好啊。可惜啊,如今已经回不去了。”
袁天罡发出如是感慨。
因为他知道不论如何他都不可能再回到青城山了。
如今的他是大周国师,是道门天尊。
他必须要扛起振兴道门的责任。
为此他只能放弃自己的闲适生活。
他不能单纯的为自己而活,而是要为道门而活。
袁天罡可谓是相当的笃定。
“恩师啊您看到了什么?”
这个时候李淳风话锋陡然一转道。
“为师看到陛下要动手了。”
“对谁动手?书院?还是道门?”
李淳风还是很关注这个细节的。
在他看来,道门和书院结盟之后便可以共同抵御敌人。
但是具体打起来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毕竟即便是山长也不可能同时在两片战场开战。
显隆帝针对的是书院还是道门相当的关键。
因为这会直接决定接下来一段时间内道门如何自处。
如果无法做好这一部分的话,道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就会被朝廷所压制。
“陛下是对书院动手的。”
袁天罡在李淳风的面前也没有必要做任何的藏掖,而是干脆利落的说道。
“哦?既然如此的话,那确实有些麻烦了。毕竟书院现在还要对抗腐蚀者,如果这个时候朝廷偷袭书院的话不知道书院能否顶住啊。”
李淳风确实是替书院弟子捏了一把汗。
据说现在江南道也不太平。
腐蚀者已经进入到江南道地区,随时都有可能会发起进攻。
这样一来书院就必须要及时前去抵挡,精力分散的情况下能否抵御的住朝廷的偷袭真的是一个问题。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帮助书院拖住朝廷。”
袁天罡毫不犹豫的说道。
唇亡齿寒的道理他还是懂得。
如今道门和书院是一条船上的人,所以肯定是利益共通的。
袁天罡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书院被朝廷针对而熟视无睹。
“恩师您准备怎么做?”
“为师准备在长安城和终南山之间设置一个结节。这样即便是朝廷想要偷袭书院,也会被这个结节吸收掉绝大部分的能量。如此一来就可以减弱他们的爆发力。书院应该就可以轻松应对了。”
袁天罡也不知道届时书院方面会在终南山留多少人手。
所以他要按照最保守的方式来设置这个结节。
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所以袁天罡一定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他知道这个时候他务必要把所有的可能性全部考虑到。
如此一来就不会有任何的风险可言了。
“或许一开始的情况下,我们就应该跟书院把这件事情挑明。这样一来书院也有一个心理准备了,不会非常的被动。”
袁天罡这个时候是完全替书院着想的。
在他看来只要他能够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把事情跟书院说清楚,以书院弟子都实力要想度过这个难关应该不会太困难。
尤其是赵洵,这个家伙处理危机的能力可以说是一等一的。
所以袁天罡对此很有信心。
“为师还要再去一次书院,必须要当面把事情和山长说清楚。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够轻松应对了。”
“但是恩师您不会直接开口说吧。这样未免有些太尬了。”
李淳风有些担忧的说道。
“当然不会。”
袁天罡笑了笑道:“为师怎么会做这种蠢事。为师会借着和山长对弈的机会向山长透露天道。这样一来也就不会显得过于刻意了。”
书院。
山长在跟袁天罡对弈。
一旁站着青莲道长吴全义以及李淳风。
道门跟书院的巅峰对决也不过如此了。
在山长看来,跟袁天罡的对决总归是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山长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快乐了。
这是一种棋逢对手的喜悦。
道门魁首袁天罡,道家天师袁天罡,天下第一神棍袁天罡。
这个对手无疑很强大。
与之相比,青莲道长吴全义的道行就浅了很多。
虽然山长知道这么说对青莲道长吴全义并不是很客气,但事实就是如此。
山长也不知道袁天罡有没有藏拙。
如果袁天罡没有藏拙,就是现在表现出来实力的话,山长还是有充足信心取胜的。
心态真的很重要。山长是能够做到心如止水的。
但是山长知道他面前的这个对手也能够做到。
这个道门魁首能够做到山长做到的事情。
这其实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袁天罡的实力相当的强大。
这证明了袁天罡拥有其他人所没有的硬实力。
在跟袁天罡的对决之中,其实是不能有任何疏忽的,哪怕只是一丝一毫的疏忽都有可能会葬送掉整个局势。
他有压力吗?
其实是有的。
但至少山长把状态保持的相当不错。
山长在与袁天罡的对弈过程之中发现了很有趣的一点,那就是袁天罡非常喜欢抢攻。
相较之下,山长更加喜欢后手出招。
因为在山长看来抢攻会把自己的劣势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
而如果后手出招的话,则不会有这方面的顾虑。
所以山长会尽可能的保证自己是后手出招的。
很多情况下山长之所以会体现出所谓的强势就是因为他已经充分的审时度势,他已经适应了当下的节奏。
在适应了节奏之后一切都变得相当简单了。
这可以说是一种云淡风轻的感觉。
山长真的是一个非常懂得发挥主观性的人。
他知道什么时候该放什么时候该收。
山长虽然是后手进攻,但是他从来不会让自己处于被动的境地之中。
压力有的时候是真的会让一个人心态发生改变的。
但是山长把握的相当的不错,他从来不会让自己有压力感。
他能够及时的将压力消解掉。
消解其实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跟袁天罡的对弈,下的并不只是一盘棋。
山长能够感悟良多。
这个是在跟任何其他人对弈的时候都感受不到的。
包括青莲道长吴全义。
这种感觉真的是无比的奇妙。
这个时候山长已经在棋局第三层了。
他知道袁天罡也已经在第三层了。
双方棋逢对手,旗鼓相当。
那是一种高手跟高手过招才能够体会到的快感。
精彩,这一切确实是太精彩了。
袁天罡的棋路非常的妖,基本上你不可能猜到他下一步会在哪里落子。
但是山长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
哪怕是没有十足的把握山长也打算试一试。
一切都已经出乎了山长的意料。
但是又在情理之中。
可以说袁天罡端是把下棋的要领给领会的非常明白了。
山长见识过很多精于算计的人,但是从没有找出过一个像袁天罡这样精于算计的人。
你几乎很难在他的身上发现一些明显的缺点。
而且袁天罡非常善于卖破绽。
当你认为袁天罡失误的时候,其实这只是他卖的一个破绽而已。其目的就是为了吸引你上钩。
甚至连山长都曾经上过当,而且还不止一次。
但是在吃过几次亏之后山长就变得更加谨慎了。
山长希望棋局能够变得更加精彩一些。
“妙哉,妙哉也。这可谓是神来之笔了。”
当袁天罡突然落子之后,山长抚掌称赞道。
“落子无悔,这个时候老夫确实不好再多说什么了。”
很难把握,他真的很难把握袁天罡细节。
袁天罡的棋路实在是太妖了,妖到了让人难以理解。
所以即便是山长有的时候也会出现看不清楚棋路的情况。
很多时候山长感觉自己是被神话了。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叫他是大周第一修行者呢,谁叫他是当世儒圣呢。
一旦一个人成为了所谓的顶级强者,他就不得不面对这些吹捧。
不管他自己愿不愿意,不管他自己情不情愿。
不过目前来说山长真的是已经完完全全的适应了。
所以在跟袁天罡对弈的时候,其实山长反而能够放开了。
这个时候山长反而是没有任何的压力了。
山长非常讨厌因为一些客观的因素去压抑自己的天性。
山长希望的是能够在下棋的过程中完全的解放自己的天性。
当天性得到了解放之后,一切就变得相当的顺利了。
所以哪怕是现在袁天罡一片形势大好,山长仍然不会轻易的弃子认输。
山长相信人定胜天。
虽然袁天罡如今已经几乎可以算是天算,但是山长仍然打算要去拼一拼。
他觉得自己未必没有机会取胜。
他只要肯倾尽全力,其实还是有一线机会的。
他能够战胜袁天罡,能够战胜这天道。
顶级棋手对决,其实最为关键的就是气息的运用。
山长跟袁天罡两个人其实都是拥有不俗实力的。
对他们二人来说维持一个顶级状态是非常关键的。
维持一个顶级状态的情况下,双方看的就是临场发挥。
山长其实是非常看重运势的。
所以山长会竭尽所能的去跟袁天罡对拼。
从每一个棋子开始拼,每一个角落他都不会放过。
细节的把握真的是至关重要的。
运势的把握更是重中之重。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一直拥有顶级状态的。
当面对顶级对手的情况下,某种程度上运势也是会出现一些被压制的情况。
不过至少就目前而言袁天罡跟山长之间其实是难分伯仲的。
山长非常享受这种感觉,他跟袁天罡之间的对决其实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有一份不一样的意味。
他知道跟袁天罡对决绝对不能有丝毫的疏漏。
哪怕是一个细节的疏漏都是致命的。
对山长来说,当下的节奏其实是相当难以把握的。
但是他仍然会竭尽可能的去把握细节。
细节之处只要做到位的了,那么接下来的一切就是相当可控的。
优势和劣势之间的转化,其实是非常玄妙的事情。
山长不会去刻意的看任何人的脸色,山长只会选择跟着自己的心意走。
山长在面对袁天罡的时候是可以做到火力全开的。
这真的是一种别样的体验。
对山长而言,他现在的状态已经算是完全拉满了。
但是他也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在那一瞬间袁天罡的气势可谓是暴涨了。
在面对山长的时候,袁天罡完全没有犯怂。
“哈哈哈,山长啊,你这一手真的是相当妙啊。”
“嗯,老夫当然是要选择争取一番的,唯有争取一番,才能够看的出老夫与这天道之间有多大的差距。”
对山长而言他能够达到一个常人所未曾达到的境界。
至于这个境界袁天罡能否达到,山长其实也是不知道的。
二人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下完了这盘棋就知道了。
但现在的问题是,袁天罡明显是在利用天道气运跟他下棋。
或者说袁天罡在利用所谓的天机。
天机不可窥测,但是袁天罡还是窥测了。
哪怕只是惊鸿一瞥,那也是了不得的。
看到了天道之后袁天罡的实力是暴涨的。
所以这个时候山长会稍稍觉得有些吃力。
因为这个时候他明显是在与天斗。
与天斗的感觉很刺激,但是也很吃力。
山长虽然还没有使出全力,但是已经使出了近乎九成力了。
他知道自己必须要把控住局势,必须要让袁天罡的气势完全被他压制住。
这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所以他必须要在这一瞬间拿出一些独属于他的东西。
袁天罡跟山长其实代表的分别是道门跟书院。
道门跟书院最大的区别就是道门不争,而书院争。
但道门是真的不争吗?
在山长看来其实也未必。
但至少从明面上表现出来的东西来看,道门是不争的。
书院则是非常彻底的争。
争是肯定要争的,争是必须要争的。
正所谓不蒸馒头争口气。
山长是非常享受这种感觉的。
“袁天师,你还有什么本领请尽管拿出来吧。”
山长明显能够感觉到袁天罡其实是还有后手的。
他希望袁天罡能毫不无保留的展现出自己的实力。
山长想要对决的是一个完全展现出自己实力的袁天罡。
“哈哈,山长且看贫道这一手。”
其实袁天罡是一直都在憋大招的。
对袁天罡来说一开始的时候一直是在试探虚实。
一旦他试探出了山长的虚实,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相当的简单。
但是令袁天罡感到惊讶的是。山长其实也并没有从一开始的时候就使出全力。
山长也是有所保留的。
这样一来袁天罡就知道了,自己也不能够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亮出全部的实力。
要是在一开始的时候袁天罡就亮出了全部的实力的话,那么接下来就会被山长疯狂的针对。
一旦真的如此,那接下来他就会变得相当的被动。
所以袁天罡知道自己必须要逼出山长的最强体。
只有他逼出了山长的最强体之后,才能够知道接下来山长会采取一种怎样的攻势。
这个时候山长已经完完全全的进入状态了。
山长恣意挥洒着自己的天赋。一切可谓是展露无疑。
细节之处彰显的其实就是所谓的硬实力。
所以袁天罡想要看一看山长的硬实力到底几合。
所以他不断的试探,到目前为止,似乎他已经能够看清楚一个大概了。
但是最后的那一抹,就像是蒙着迷雾一样叫人完全看不清楚。
呼出了一口浊气之后,山长开始仔细的观察这盘棋。
这盘棋上充满了气,也布满了气眼。
这些都是袁天罡的气息。
山长想要利用自己的气去进行覆盖,但是发现这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袁天罡一直都在坚持利用自己的气去进行抵抗。
一开始的时候那个压力可谓是相当巨大的。
但是很快这个压力就得到了一定的消解。
在消解了压力之后,渐渐的山长就能够看清楚很多的东西了。
原来这是袁天罡故意布下的一座大阵。
棋盘上有大阵,大阵中有棋局。
说起来这还是一个非常玄妙的事情。
不过山长其实还是更加关注一些细节上的问题。
就比如袁天罡是如何在棋盘上打结的。
打结不同,阵眼就会不同。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其实袁天罡打结还是遵循一个最为原始的规律的。
山长在尝试性的将浩然气注入,想要抢占袁天罡道家真气霸占的棋盘。
他知道这很难,但是他仍然会努力做出尝试。
因为在跟袁天罡的对决过程中他感悟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这可以让他重新认识自己。
“且看老夫这一手。”
你有你的套路,老夫也有老夫的手法。
山长一直都认为自己的手法是非常完美的,几乎挑不出任何的瑕疵。
每一个细节都能够把握的恰到好处。
袁天罡这个时候面色凝重。
他能够明显的感觉到随着山长的这一手落定,棋盘之上属于他的气息已经完完全全的被替换掉了。
那种感觉非常奇特,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一切都虚无缥缈了起来。
就当下而言,袁天罡能够明显的感觉到那种巨大的冲击感。
山长的浩然气实在是太过浓烈了,以至于在这一瞬间,袁天罡感觉到他的气息都已经被覆盖掉了大半。
所剩无几的气息还能够维持多久呢?
如此巨大的压力之下,袁天罡的下一手棋出现了相当大的问题。
这使得袁天罡追悔莫及。
但是落子无悔。
这个时候山长放声大笑。
因为山长知道属于他的机会已经来了。
当山长感受到了这个机会的时候他没有任何的留情。
因为他知道这个时候必须要毫不犹豫的出手,一招封死对手。
山长等这一刻真的等了太久了。
原来天算也是会有失误的。
此刻袁天罡能够明显的感觉到一股绝望的感觉。
山长的这一手可谓是封死了他的全部退路。
山长的这一手,让他之前的全部努力都化为了乌有,山长的这一手可谓是胜天半子。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因为袁天罡一直是在天算的,但是山长的人算竟然最终战胜了天算?
这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