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收到,地砖请讲”
大早上的也没啥事,冯远跟叫地砖的网友逗闷子。
“哎,我说老冯,你看了吗?”
对面这会儿也在线,看见回复,不到一秒钟就发了一行字过来。
虽然没发语音,但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地下接头的既视感。
“啥啊?看啥?”
“啊,你还不知道啊?看看群聊天记录...我问问其他人去”
地砖就跟街道居委会大妈似的,把人的心思挑的发痒,也不说完,就撂挑子走了。
“聊天记录?”
点开作家群,就看消息数已经显示到+了。
冯远懵了,我只是睡了一觉而已,变天拉?
拖着鼠标直接拉到最顶部,才看到前因。
“极力推荐《追风筝的人》,偶然翻阅,读后让人欲罢不能,通篇读下来,犹如水银泻地,不知道是哪位大佬亲自下场,不给活路啊...”
发帖人叫“黑星”,头像是个头发半花白的老者,言语间看到出来很是推崇。
“乖乖,二档大佬?”冯远有点明白地砖为啥神经兮兮的了。
整个群里去掉万年潜水的一档巨佬,二档大佬中笔名“黑星”的老者算的上德高望重。
除了年龄之外,更让人信服的是不予余力帮助作家,哪怕在夜月文学那边也能被称作一句“热心肠或老好人”。
但再怎么热心,冯远还是第一次看到黑星这么激动,更是第一次看到亲自下场背书,如果真的是巨佬或者大佬那还好,哪怕三档也还凑合,但假如是新人呢,黑星这么积极,不管别人怎么看,相当于把名声和这本《追风筝的人》绑在了一块儿。
“不会是给熟人背书吧?”
有这个想法的不止冯远一个。
群里有个二挡大佬叫枝丫的被炸了出来,直接在群里黑星,问的同一个问题。
而黑星呢,信誓旦旦的表示根本不认识,并配了张【发誓】的表情包出来,表情包是现拍的真人,竖着三根手指,老者怒目圆睁,脸上通红,神情很是激动,仔细看了看跟他头像一模一样。
之前发问的枝丫没想到黑星这么大岁数了还这么烈,连忙道歉。
其余群员也纷纷附和,缓和场面。
“黑佬既然这么说,那就值得我们去看看”
“对,对,黑佬不用激动,枝丫大佬也只是调侃下”
“您别放心上,我肯定是相信您的,现在就去拜读下”
“我到想看看这本书到底有什么魔力,值得黑佬这么推荐,但有一说一,不合我口味的话,我可是会直接讲的啊,但肯定不是针对黑佬您”
冯远走马观花的刷完消息,心底的痒也一层层的涌了上来。
连忙切回之前的“璀璨杯”的登录页,在搜索栏那输入了《追风筝的人》。
-------------------------------------
刚刚做完练习题的游京,伸了个懒腰。
连续闭关这么久,除了完全巩固了目前大二的知识点外,还把《无人之岛》从头到尾扒了个遍,毕竟马上就要交差了,到时候人家问你这歌的平缓区为什么用这个乐器,高后的副歌为什么要降度,他一脸抓瞎,肯定露馅儿。
喝完桌上的蜂蜜水,看了看时间,已经下午点了。
游京打开电脑,照例看看自己在“璀璨杯”的名次。
“咦?什么情况,怎么直接跳过多名啊,”
游京愣住了,前几天才刚进了,几天功夫,直接就蹦到一万七千多名了,
而且,下载量也蹭蹭的往上涨,初步算了算,到如今可以直接打卡里的钱早就过了万块钱。
“到底怎么回事?”
游京按捺住心情,拖着鼠标来到评论区。
直接翻到点赞最高的评论,
“看发表时间是昨天的啊”
“偶然翻得此文,抱着随意看看的态度读了下来,从敷衍懒散到正襟危坐,从不屑一顾到满怀敬意,由于机制看不到作者笔名,更不知道他是否还有其余佳作,但仅观此篇,笔力在我之上,特向大家推荐,——黑星”
“在群里被大佬推荐而来,在这里再次感受到初初入行,喜获佳作的热泪和激动,本以为时间的磨砺让我已被染缸侵蚀,但再这一刻,我的本心告诉我,“为你,千千万万遍”——章鱼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为你,千千万万遍”
“哇,大佬自爆啊!”
“就我一个人觉得一般的嘛...”
“是的楼上,就你自己”
“阿生好可怜哦…”
..........
后面的评论已经歪掉了,但游京也找到了原因,这个叫黑星和章鱼的作家,亲自下场给他打了广告,而且看评论,他们还有个自己的群。
“以后有机会谢谢人家把。。”
游京感叹碰到了好人,但都是网上冲浪,现实也不认识,只能看缘分了。
看着后台个人账户上的多块钱,游京心情激动,强忍着没有提出来,“璀璨杯”还有半个多月呢,到时候一把取出来吧,还能省点手续费。
“对了,先把作品给赵姐发过去,还有几万辛苦费呢”
游京翻出名片,照着按下号码,打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