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太师下朝后,径直来到佛仙殿,欲求先王阻止女王陛下施行新法。她来到先王塑像前,向先王上了香,然后跪下来,叩头祈祷道“启禀先王,陛下今日降旨,颁布新法,废除了您及历代先王的法律,让外国男子来我女儿国定居、成婚。臣反对,但无济于事。臣无能,未能阻止陛下修法。臣祈求先王降旨阻止。”梅太师长跪,静候先王降旨。可过了好一会,也未得到先王旨意,便起身来到西配殿,欲求二位住持出面阻止。
二位住持见梅太师到来,忙请她坐下。梅太师边坐边长叹了一声。玫瑰住持见了,道“太师,何事让您这样忧愁”
梅太师道“住持有所不知,今日早朝,陛下降旨,颁布了新法。允许外国男子来我女儿国娶妻定居。这不是坏了历代先王的规制吗长此下去,我女儿国成何体统了”
玫瑰住持惊讶的道“有这回事”
月季住持也吃惊的道“陛下登基几日就要更改先王的法律”
玫瑰住持悄悄地瞅了月季住持一眼,月季住持也知自己失了言,口无遮拦,妄义了女王陛下,犯了大罪,吓得一缩脖子,不敢再作声。
梅太师道“千真万确。本太师还极力阻止,但也无济于事。因而来向先王呈禀,求先王降旨,阻止陛下。”梅太师忽然惊讶的又道“怎么二位住持不知道这回事陛下在朝上怎么却说得到了住持的拥护莫非”梅太师欲言又止。
玫瑰住持见事情重大,再说不知道恐要生大乱;况且,陛下确实也征求过她们的意见,只是自己没让陛下讲是什么事罢了。于是,镇定了情绪,淡淡一笑,道“太师,陛下今日早上来为先王上香,确实得到了先王的恩准,也征求过我二人的意见。只是刚才太师猛地一讲,我二人一时没有回过神来。”
梅太师将信将疑,悻悻的道“我本想请二位住持出面,劝谏陛下,收回旨意,看来是无望了”
玫瑰住持心想怪不得陛下今日一早就来上香,原来陛下是要更改先王的法律呀。心里也觉不是滋味,道“太师,陛下为何突然要变法”
梅太师道“住持,陛下讲,我国地广人少,以致大量土地得不到开垦,荒芜闲置。因此,要大量增加我国人口。让外国男子来我国成婚,既能快速增加劳动力,帮助开垦土地;也能快速繁衍人口。出生的男儿,长大后入伍从军,还能增强军队战斗力。”
玫瑰住持沉思少顷,犹犹豫豫的道“听太师这般讲,陛下的变法对我女儿国不仅无害,反倒有益呀”
梅太师不无同感的道“住持,平心而论,陛下新法,于国于民,确实都有益处,但就是陛下改变了历代先王的法律,我心里过不了这个坎啊。”
玫瑰住持想今日早晨,陛下有意将此事告诉我们,是我们未让陛下讲的,并已表示支持。再说,单就这新法而言,对女儿国的强盛确实有好处。况且事已至此,怎能出面反对于是道“太师,陛下变法之事已得先王恩准。再说,陛下也是为了我女儿国的强盛,虽与先王法律有别,但却是异曲同工。还请太师以国运为重,拥护才是。”玫瑰住持虽然心里也有微词,但从大局考量,还是拥护了女王的旨意,维护了女王的尊严。
梅太师见玫瑰住持态度明确,不便再多讲,于是起身告辞,悻悻地离开佛仙殿。可心里仍挽着疙瘩解不开,跨不过这道坎。
再说女王,退朝后,回到御书房,唤来水常随令,对她道“你带白银一百两,速去耶律国,去请建造佛仙殿的木匠康恩。你告诉他,朕已恩准他与护国大将军成婚,享受人间荣华富贵。”女王想以此笼络住杜鹃,让她维护自己;当然也有让她先趟河铺路的意思。
水仙不知杜大将军与康恩之间的事,只觉得女王旨意唐突,甚感困惑,犹犹豫豫的道“陛下,若是那康恩不肯来如何办”
女王道“不会的。世上之人,无不为情而往,为利而忙,向往荣华富贵。今有这大富大贵机会,我想那康恩必受诱惑,断难拒绝。”女王顿了顿,又道“若是如你所言,就全凭你三寸不烂之舌了。如果其家人不允,可将银两付与他们,作为安抚。”
水仙从女王话里听出些玄机,不再多问,道“卑职遵旨。”退出御书房,办理请康木匠的事去了。
再说丁府丞,领了女王旨意,不敢怠慢。又想女王对西图国木匠之事格外地上心,更是不敢大意。于第二日一早,带了几名随从,踏上了去荷前村奉旨封赏之路。
丁钦差一行快马加鞭,经过黄田州州府时也未进府,一路西行,直走到茅草盖驿站,见天已大黑,才进驿站歇息。秦驿丞得知,赶忙带着驿站差役前来服侍。丁钦差道“秦大人,本钦差奉我王陛下之旨,前往桃园县荷前村赏赐荷英,你速速差人去桃园县,告知红县令,命她于明日辰时,在去往荷前村的岔路口处等候,与本钦差一同前往。”
秦驿丞领了令,赶忙差了一个驿差,命她火速去桃园县传令。
次日卯时末,丁钦差一行正沿官道前行,距去往荷前村的岔路口还有一段距离,就远远看见官道上聚集了许多的人。待丁钦差一行走近,为首的那人急忙迎上来拜见,道“桃园县县令红杏,率桃园县官员恭迎钦差大人。”
丁钦差在马上还了礼,道“红大人,本钦差奉我王陛下之旨,前往贵县荷前村,宣旨赏赐荷英,以表彰其大仁大义之善行,请红大人一同前往。”
红县令道“卑职遵命。”
红县令命衙役和旌旗手前面开道,自己伴随丁钦差。一行人,浩浩荡荡,朝荷前村而去。至午时,来到荷前村村前,早有前哨通知了荷员外。
荷员外率领德高望重族人及头脸富户之人,已在村前迎候。荷员外向丁钦差叩头道“小民荷丽,叩见钦差大人。”
其她迎候之人也伏身叩拜。
丁钦差下了马,道“荷员外等请起。本钦差奉我王陛下之旨,赏赐荷英。你引领本钦差前去。”
荷员外道“小民遵命。”爬起来,前面引路,向荷英家走去。
村里老老少少,都来观看。人们议论纷纷,啧啧称赞,无不称颂荷英大仁大义得了好报,同时又艳羡不已。
荷员外引领丁钦差来到荷英家院门前,只见那篱笆院门掩着。荷员外走近一看,篱笆门用一根小木棍别着,便大声向院子里呼喊“荷姑,钦差大人来了”荷员外喊了两遍也没听到有人应声,忙转身走到丁钦差跟前,战战兢兢地道“钦差大人,荷姑不在家”
丁钦差听了,不禁有些尴尬。
这时,看热闹的人群里,有一个小孩高声道“我知道仙姑在哪里。”
荷员外忙转身对那小孩道“你快去把荷姑叫来”
丁钦差曾被荷英的大仁大义之举所感动,对她很是敬仰,觉得这样的大善之人理应受到人们的尊敬,不能像对待普通百姓那样,随意地呼来唤去。今日,自己又是奉旨赏赐,代表女王陛下而来,而陛下对她们又是那样的关心仁爱,以致为她们落泪不止。自己要为陛下昭告天下,彰显陛下的仁爱之怀。于是,不等那小孩应承,便阻止道“荷员外,莫要这般,本钦差随这孩儿去见荷姑便是。”丁钦差受了人们感染,也称荷英为“荷姑”了。
众村人见丁钦差没有一点官架子,无不感动。
丁钦差跟随那小孩,徒步来到河堤,累得大口喘气,侍从与红县令见状,忙上来搀扶,丁钦差轻轻摇了摇手,道“切莫搀我,今日之累,只是累我身一时,你若馋我,则会累我心一世。”红县令等听了,虽不太懂丁钦差话的意思,但也只好作罢。
丁钦差跟随引路的小孩走上河堤,沿河堤向东走了有二里路,前面引路的小孩用手一指河滩,道“荷姑在那里。”
丁钦差沿小孩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左前方的河滩上有两个人,正弯着腰,挥舞着镢头,奋力地刨地。丁钦差感慨不已,停住脚步,整了整官衣,然后挺直腰板,庄重地向荷姑走去。
引路的小孩早已一蹦一跳地跑出了老远,边跑边向着荷英大声咋呼到“仙姑,官府大人要见你”
荷英母女正在开荒,听到有人喊,停住手抬头看,见河堤上人山人海,潮水一般向这奔来。荷英母女惊愕不已,手握着镢柄,怔怔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红县令忙对荷英大声呼唤到“荷姑,钦差大人奉旨赏赐你,快快来接旨。”
又有乡亲也止不住大声喊到“仙姑,快过来接旨吧。”
荷英这才回过神来,慌得把镢头一扔,拽着女儿就往堤上跑。气喘吁吁地来到丁钦差跟前,“扑嗵”一声跪在地上,叩头道“小民荷英,叩见钦差大人。”
丁钦差赶忙用双手搀扶起荷英,真诚地道“荷姑快快请起。荷姑大仁大义,大慈大悲,乃我等之楷模,应受丁香一拜才是。”说着,躬身向荷英深深鞠躬。
红县令等众官员见此,也赶忙向荷英鞠躬行礼。
在场百姓无不被丁钦差感动,对丁钦差啧啧称赞,道丁钦差仁爱慈悲,爱民如子,是一个好官,大好官。
荷英被丁钦差及众官员一拜,惊得不知所措,一个劲地道“这、这”不知该说什么是好。
丁钦差拜完,直起身,整了整衣服,郑重其事的道“荷英听旨。”
荷英赶忙俯伏在地,道“小民荷英在。”
荷妮及众乡亲,也赶忙跪地伏身,不敢作声。顿时,整个大堤上,鸦雀无声。
丁钦差展开圣旨,一字一句地宣读道“奉天承运,国王召曰桃园县荷前村荷英,施仁义之心,行大义之举,救两人性命,功德无量,为我女儿国官民之楷模。朕为褒奖荷英之善举,特赏赐白银一千两,以示表彰。并号召天下百姓效仿之。钦此。”
荷英诚惶诚恐,慌忙叩头,道“谢陛下恩典。祝我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荷英得到女王赏赐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了人们街头巷尾,茶余饭后议论的话题,无不称赞、称颂,艳羡不已。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又有能事者,添油加醋,直传得神乎其神。人们对荷英更加的敬仰,又经荷花“仙姑”“仙姑”的一叫,便传将开来,本村人无论尊长、还是老幼,都敬称她“仙姑”。而外村人,则加了她的姓,称她为“荷仙姑”。
桃园县乃至田黄州大小官员也自豪不已,每每讲起此事,都把荷英说成是“我们桃园县”,“我们田黄州”之人,引以为荣,引以为自豪与骄傲这是后话,不表。
话说丁钦差回到京都城,向女王复旨。女王听后,惊讶的道“荷英救的那两个木匠哪你没有见到”
丁府丞道“回禀陛下,卑职问过荷姑,她说,那两个木匠,在年前就回西图国了。”
女王听了,怅然若失,情不自禁的道“这都是天意,神灵惩我也。”不禁暗自神伤。
丁府丞走后,女王久久不能平静,内心充满了自责与懊悔。心想看来他是真的生我气了。这也难怪,他九死一生,受尽苦难,我却没去安抚他那颗伤痛的心,叫谁能不生气都怪我,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了相见的机会。我对不起他女王越想心里越难过,越想心里越自责。抬头正好看见挂在墙上的先王那幅字,更生同感,于是,拿起笔,倾情于笔上,照着先王的字体,认认真真地书写了一遍。书写完,提着笔,默默地望着书写的这两句话,眼里充满了泪水。
女王整日闷闷不乐,抑郁寡欢。可心、可意看在眼里,便想方设法让女王高兴,可是,用尽了各种办法,终是徒劳。二人心中着急。
二月下旬,水仙从耶律国回来了,来到御书房,向女王交旨,道“陛下,卑职已悄悄将康木匠接来,安置在驿站里,听候陛下旨意。”
女王道“你这一趟是否顺利那康木匠有何意思”
水仙道“回禀陛下,卑职这一趟还算顺利。卑职到了耶律国国都,不两日便找到了康木匠。卑职将陛下的旨意向他讲了,他倒是挺高兴的就答应了,还感谢陛下的隆恩呢。倒是他的师父和家人不愿意。卑职又费了一番口舌,并送上带去的银两作安抚,虽然其家人仍不同意,但怎奈康木匠执意要来,他们怎能拦得住于是,卑职便将他接来了。”
女王道“此事你办得甚好,但暂且不要对她人讲。朕要给大将军一个惊喜。”
水仙道“卑职遵旨。”然后又犹犹豫豫的道“陛下,卑职斗胆,敢问陛下,为何要千里迢迢地接这康木匠来”
女王神秘的一笑,悄声道“你有所不知,大将军早就与康木匠有了鱼水情欢之事。朕只是成其之美罢了。”
水仙又道“卑职斗胆,敢问陛下可否还有他意”
女王见水仙问的诚恳,她又是自己的贴心之人,不好再瞒她,沉思稍顷,轻轻叹了声气,道“知朕者,常随令也。朕如此做,本有两个目的。其一是,朕登基为王,还需依仗大将军的维护。因大将军原为朕的上司,平定春花叛乱,朕又是求了大将军的。朕今日做了国王,她免不了心中有所不平衡,此既是为了安抚其心。二者,朕赐她成婚,本来是想先让她趟个路,朕也好将郎君接进宫来。现在看来,这个倒不需要了。”
水仙道“陛下,为何”
女王叹息道“他已经回西图国了。”
水仙轻轻地“嗯”了声,随后又道“陛下莫虑,陛下何不也将国舅接来”
女王轻轻地摇了摇手,不无惆怅的道“不可,那样太让他作难了。”又喃喃地道“若是他也像康木匠一样,也毁了”女王没有再说下去。
水仙劝慰道“陛下,常言道,好事多磨。陛下定会如愿以偿的。”
女王没有答话。
水仙又道“陛下,卑职斗胆直言,陛下仁慈之心怀,非但不能安抚大将军,反倒会让其以为陛下怯弱,讨好于她,会助长她居功自傲之心,进而会有恃无恐。春花之前车,不可不鉴呀。望陛下三思。”
女王将信将疑的道“你是否太过滤了”
水仙诚恳的道“陛下,卑职以为,陛下之所以能登基,成为我女儿国国王,皆是因为陛下乃天子之命,万圣之体,盖世之智慧也。陛下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力挽狂澜,一举铲除了春花等反叛之徒,挽救了先王江山,功高盖世。先王圣明,洞察世事,将基业传承与陛下,与她人何干陛下登基,乃是万民所望,实至名归,绝无丝毫愧欠。陛下至尊,贵为天子,普天下之人,皆为陛下之臣子臣民。陛下仁爱,可施恩惠垂怜臣子,但万万不可有讨好之意。昔日之友情虽在,但君臣纲常不可不严明,天子尊威不可不威严。只有如此,才能号令天下,威震四方。”
女王沉思道“常随令所言极是。”
水仙又道“启禀陛下,卑职一路与那康木匠攀谈,虽还不能细知其人,但可窥其心于一斑。此人势利,见利好为,绝非仁义之人。卑职担忧,陛下的好意,会被他用偏。请陛下斟酌。”
女王惊讶的道“此话怎讲”
水仙道“陛下,卑职斗胆揣测,一旦他们结为夫妻,那康木匠断难不会搬弄是非。天长日久,大将军难免不会被其所惑,到时恐生不测。常言道,防人之心不可无。陛下不得不防啊。”
女王迟疑的道“如何防”
水仙道“回禀陛下,依卑职愚见,如要防患于未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他们相聚。”
女王沉思道“不妥。常言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被大将军知道,事情反倒更糟。此乃下策,不可取。”
水仙听了没再言语。
女王又道“常随令可否有两全其美之策”
水仙沉思片刻,道“回禀陛下,卑职倒是有一亡羊补牢之法,但卑职不敢确保万无一失。”
女王道“讲来听听。”
水仙道“回禀陛下,陛下既然将康木匠赏赐给大将军,不如再多赏赐大将军两个人,或许以后能派上用场。”
女王道“常随令岂不是开玩笑一个康木匠就已经觉得麻烦了,再多赏赐两个岂不是厝火积薪,更加麻烦况且,也只有一个康木匠,如何再去弄两个人来”
水仙道“启禀陛下,卑职并非是说再多赏赐两个男子,而是请陛下再赏赐两个宫中侍女。”
女王疑惑的道“你这是何意大将军府里又不缺丫鬟,再赏赐她有何用”
水仙道“卑职恳请陛下,选宫中两名聪明伶俐,赤胆忠心的侍女,与康木匠一同赏赐给大将军,以示陛下对大将军的关爱,也好作将来不时之用。常言道,有备而无患。请陛下恩准。”
女王一时还不太明白水仙的用意,但知道她已经计谋好了,便不再多问,点了点头,道“准奏。朕委命你办理便是。”
水仙道“卑职遵命。卑职定不负陛下栽培。”
水仙在宫里挑选了两名既年轻美貌,又聪明伶俐的外围侍女,对其进行训教与栽培,并对她们言明了陛下对她们的关怀。数日后,水仙见训教已成,便带着两位侍女来御书房觐见女王。
女王见两个侍女生的美丽,人也聪明,甚是喜欢。道“你们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
二位侍女赶忙施礼。一侍女道“回禀陛下,婢女十六岁。”另一侍女道“回禀陛下,婢女十五岁了。”
水仙施礼道“启禀陛下,她们二人还没有名字。卑职恳请陛下赐她们个名字吧。”
女王伸手拉住两位侍女的手,轻轻地抚摸,仔细地端详着她们,一副无比爱怜的样子。片刻,对十六岁的这个侍女道“你就叫伶儿吧。”然后望着另一个侍女道“你就叫俐儿吧。”
两位侍女忙谢恩道“婢女伶俐儿谢陛下隆恩。愿为陛下效命。”
女王带着无比的痛爱,抚摸着两位侍女的手,爱怜的道“朕真舍不得你们去。但朕赐婚予大将军,又不能不赐侍女,不然,大将军会说朕小气的。朕只好暂时委屈你们二人了。不过,你们放心,朕不会舍弃你们的,以后若遇到什么难事,可来宫里向朕禀报,朕定会为你们做主。”
伶儿和俐儿感动得泪流满面,“扑嗵”跪在地上,道“伶俐儿至死不忘陛下恩情,只是伶俐儿一去,不能再服侍陛下了。”
女王一边拉二位侍女起来,一边道“快起来,快起来。你们莫哭,你们一哭,朕的心都乱了。你们只是陪嫁而去,不定哪一日朕又召你们回宫了。”
两位侍女听到还有回宫的机会,忙道“伶俐儿谨遵陛下旨命,誓死效命陛下。”
女王轻轻地拍着她们的手,温情的道“朕知道,朕知道。”说着,眼圈也红了。转而对水仙道“常随令带她们下去吧。一切都要为她们安排好,千万不要委屈了她们。”
两个侍女感激涕零,依依不舍地跟随水常随令出了御书房。
次日早朝,女王处理完国事,对众朝臣道“众爱卿,今有一大喜事,朕要对爱卿们宣布。”
众朝臣都惊讶地望着女王。
女王扫视了众朝臣一眼,道“护国大将军听旨。”
杜大将军不知何事,听到宣,吃了一惊,赶忙施礼道“臣在。”
女王道“大将军,朕已命内务府从耶律国召来一男子,赐予大将军做夫君,旨命你们二人结为夫妻。”
杜大将军听了惊诧不已,不知所措。众朝臣也是惊愕不止。一时间,大殿内鸦雀无声。
杨尚书见众大臣无人言语,便打破沉寂,道“大将军,陛下赐你这般好事,还不快快谢恩”
杜大将军这才如梦初醒,赶忙施礼,道“臣谢陛下隆恩。臣定不会辜负陛下恩典,为陛下鞠躬尽瘁。”
女王高兴的道“恭喜大将军。朕为了表示祝贺,特意挑选了两位宫中女子,一同赏赐给大将军,让她们仔细服侍,希望大将军能喜欢。”
杜大将军受宠若惊,忙又施礼道“谢陛下。臣能得陛下如此垂爱,臣死也无憾也。”
女王道“大将军这是何话今日是你大喜之日,怎能说出这般不吉利的话来我女儿国还要依靠大将军及众爱卿大展宏图呢。”
众朝臣从惊愕中回过神来,又见女王高兴,也放开了些胆子,热议纷纷,争先恐后地向杜大将军恭喜祝贺。大殿内一片喜笑之声。
女王以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又道“众爱卿,此乃我女儿国变法后第一桩婚事。今大将军开了先例,也望各位爱卿,莫失良机,寻觅到如意郎君。”
是日晚,杜大将军府,张灯结彩,大摆筵席,百官祝贺,亲朋满座,好不热闹与喜庆。酒席间,杜大将军与众宾客频频举杯。待宾客散去,已到二更时分,大将军也喝得酒意朦胧。
丫鬟婴子和娟子搀扶着杜大将军走进洞房,让她躺到床上。娟子给她脱了鞋,把她的腿抱到床上放正;婴子拿过来被子给她盖在身上。杜大将军手舞足蹈地把被子蹬到一旁,嘴里嘟嘟囔囔地喊到“夫君在哪夫君在哪”
伶儿和俐儿陪着康恩走进来,杜大将军朦胧着眼看见康恩来了,一咕噜爬起来,跳下床,摇摇晃晃、迫不及待地扑到康恩怀里,双臂勾住康恩的脖子,醉醺醺、娇滴滴的道“可想死我了”
康恩也来了兴奋,紧紧地搂住大将军。
婴子和娟子忙上前扶住杜大将军。婴子轻声道“大人,更衣吧。”
杜大将军把手一挥,急不可耐的道“下去,你们下去”
婴子和娟子犹犹豫豫,她们既不敢强行给大将军更衣,也不敢就这样出去,一时愣怔在那里,不知所措。
伶儿和俐儿见此情状,赶忙拉着婴子和娟子出了卧房。
这正是洞房花烛灯不息,翻江倒海夜不止。荣华富贵集一身,哪还想起糟糠妻。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