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三日傍晚,李卿明终于醒来。
褚逢春的利刃是怎样割开他的胸膛,是怎么剖取他的内脏,他了然于胸。他感觉自己宛如一具没有没有灵魂的尸体,但疼痛感迫使他清醒。
他好似在半空中观赏了自己的解剖大戏,他的魂魄和身体分离开来。
及至醒来,他都心悸颤抖不止,仿佛已经清醒地死过一回。
褚逢春坐在他身边,笑眯眯问道:“殿下,您醒啦?”
——这刽子手,为何手染鲜血却还能如此镇定,他莫非是十殿阎罗转世?寻常医者,都是望闻问切,他动辄就开膛剖肚,王府里死于他手的兔子老鼠不计其数。因他手段狠辣,宫中不敢用他,太医院也无人敢惹他。
很难说他是不是就有这个开刀的癖好。
李卿明还未搭话,忽然心肺一阵刺痛,宛如极细的钢针扎进去,又好似吸进了极小的鱼刺一般,痛得他双眼一黑,剜心掏肺一般颤栗。
李嘉世见卿明痛苦如斯,他问褚逢春:“快想个法子帮帮三弟呀!”
褚逢春道:“看来,我们推断的没错,孟远川、王妃以及三爷,确实都是中了这‘挠心挖肺’的蛊毒。”
卿明禁不住痛苦,躺倒在床上,双眼一翻,双拳如爪,满身的青筋都爆起来。
李嘉世急了,催着褚逢春:“先帮三弟缓解疼痛也是好的!”
褚逢春将麻沸散拿过,轻叹一声:“麻沸散一旦上药,马上就会晕过去。殿下有什么话,要快快说。”
李卿明听了,一句连不上一句:“西林王...西林王还活着!”说罢,两眼一翻,昏死过去了。
他的病很棘手,麻沸散止不了他的痛苦。李卿明不能再醒过来,醒过来就得疼死。如果无法找到解药,李卿明只有死路一条。
“西林王还活着。”孟明山喃喃念了一句,“这又是什么惊天的话。三爷是去查九思营,卧底在军中,按道理他接触不到外面的世界。他又说什么西林王,难道他见过西林王?”
褚逢春也纳罕道:“真是奇怪。我们怀疑的方向在孟远川那边,可三爷说出来的人,却是西林王!”
李嘉世管不得那么多,他望向褚逢春:“褚太医,不要管其他的。现在,无论你用什么办法,我要三弟完整、健康。”
褚逢春皱着眉想了一阵,一拍大腿:“我治不了,还有郭紫呢!郭世伯见多识广,经验深厚,总能有办法的!”
“郭紫?”李嘉世好久没听过这个名字。
尤记得天丰朝时期,褚青莲和郭紫因医术高超而并称“青紫齐光”。可惜后来,郭紫渐渐淡出了朝堂,连他的后人,都没有再从医。褚青莲回去后不久,郭紫请命来到了西北大营,跟随在孟远川身边做军医。
所以李嘉世对郭紫的印象不是很深刻,但他或多或少也听过郭紫的名头。
“可是...他也是孟元帅的人。”孟明山莫名提醒了一句。
“不妨事,他是医者。”褚逢春这样说了一句,就立刻动身出发了。
在褚逢春的记忆中,“青紫齐光”可不是什么友好的关系。郭紫与父亲,既是棋逢对手,也是难得的冷脸知己。他小时候见郭紫来找父亲吵架,直入厅堂,指着鼻子互相骂,有时候还撸起袖子动手。
但是,那是父亲少见的活泼时刻。
说着,马车就到了元帅府。褚逢春通报了姓名,没有人防着他拦着他,他很快就见到了郭紫。
郭紫老啦。
他原本比褚青莲就大几岁,在西北风沙摧残下,当年的神俊风采已不见,只有枯草一般的骨架上,挂着一张皱巴巴的皮。
“瑞曦伯。”褚逢春对着这小时才见过几面的伯伯行大礼,咕咚磕了一个头,“来了西北,本是要来拜访您,只是一直忙于侍奉皇长子,总不得空。”
郭瑞曦上下打量了一番褚逢春,似有些嘲笑:“你父亲向来注重形象,腰身上最是控制,故而京城的名门闺秀,都爱他风流气质。你...你有些过于圆润了。”
褚逢春道:“我像我母亲。”
郭紫笑了一声,亲自去柜子里找来好茶叶熬茶。他示意褚逢春坐下:“五官上来看,孩提时你长得像你母亲,大了反而像你父亲了。”
褚逢春结果郭紫的茶,呷了一口,丝毫也不掩饰嫌弃:“瑞曦伯,西北的水硬,要浓茶才配。这上好的双叶萃青,都出不来味了。”
郭紫道:“喝个意境罢了。你我都是医者,都知浓茶伤神。”
褚逢春放下茶碗:“瑞曦伯,我此来,是有个极紧急重要的事情要请教您。”
郭紫抬眼看他,似乎已料到,张嘴就推脱:“老朽枯木一根,千金方都忘光啦!现在在军营,我都只管治治马匹,还能教你什么。”
褚逢春便知他必然已洞悉皇长子一行的所有行动,试探无益,不如直言:“瑞曦伯既已猜到,我明说吧——三爷中毒危在旦夕,请瑞曦伯救命。”
郭紫那杯茶持在手中,动也不动,连个水纹都没有。他也不喝,就这么持着,盯着,仿佛那水碗里有什么奥秘。
褚逢春又喊了一遍:“瑞曦伯!”
郭紫这才抬眼看了他一眼,言语中有些戏谑:“怎么,你父亲没把他那神方交代给你?却要你来问我?”
没说谁中毒,也没说中了什么毒,但郭紫就指出青莲太医的神方。
显然,他知道一切。
褚逢春来打感情牌:“父亲临终前,熬着命,最后一封信写给了您。那封信,还是我磨墨展纸,伺候烛火的呢。他死后也没给我留下什么遗言,最后一句话,就是‘去给郭瑞曦’。我那时年轻,没参透,所以那封信是寄过来的。或许,他的意思是让我亲自来给您才是。瑞曦伯,看在我父亲面上,看在你们一生悬壶济世互为知己的份上,救救我们吧。”
郭紫眼眶微微有些湿润。独孤活在这世上,他犹如汪洋扁舟一艘。有人信他,懂他,万幸之至。
可惜故人不在了。
郭紫喝下一碗茶,淡淡道:“你既伺候笔墨,就知你父亲写的是什么。”
褚逢春也觉得鼻子微微有些发酸:
“忘不了,十一个大字——如参透,非天意,不可破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