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 意外的拒绝

正式确认内阁对六部的领导地位,殿阁大学士的品级提升到正一品,使之名副其实,今后大臣入阁,不用再加各种各样的头衔。同时,内阁处理政事,皇帝必须参与其中,通诸位大学士共同议政。

而其流程,依然是内阁票拟,皇帝披红的程序,只是下发的诏令,不再以圣旨的形式或者皇帝的名义下发,而是以内阁的名义办法,诏令名目也改了,唤做内阁诏令。

而作为交换,内阁人选由皇帝一言而决,圣旨的起草也不再由内阁经手,而是放在司礼监。当然,如何规定圣旨的合法性,这是另一码事,这种先例很多,秦汉唐多有很好的参考。

同时,皇帝圣旨的效力,自然凌驾于一切诏令之上,包括内阁诏令,两者相互冲突时,当以圣旨为主。

最后,还有内阁大学士任期的问题,这也被朱由检算在了利益交换的范围内,当时他本想和对方交换自己参与内阁议政的权力,后来通过让徐光启等人中旨入阁达到了目的,这个条件就省了下来,如今正好添加进去。

朱由检的话语很直白,直白到让听着的几位宰辅微微有些尴尬,大家都是读书人,有必要将这些东西拿到台面上来说吗?

只是,朱由检也没办法,如今陕西危若累卵,内有回民作乱,外有鄂尔多斯部窥探,他实在是没时间在这里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只想将这些东西整理出来,让文官们去讨论,等弄完了这些,他才有精神去解决陕西的事情。

介时陆军修整完成,正好出发前往陕西。

“如此种种,诸位以为如何?”朱由检笑着道。

徐光启和钱龙锡两人面皮都直抽抽,就连性子最为直爽的王在晋,也忍不住泛起了白眼,陛下您以为是在菜市场买菜呢,还如何?您是要我们讨价还价吗?

“陛下,臣以为不怎么样!”钱龙锡毅然出声反对道。

这种交换条件,看似内阁能得到很大的便利,但是其实他们失去的更多,一旦当代表皇权的圣旨失去了束缚,他们看似强大的内阁,只是沙滩上的城堡,一旦海浪来袭,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况且,一动不如一静,不改的话,就算有什么不好的后果,其他人也怪不到他们头上来,若是更改了,结果后来还不如现在,那么他们绝对是背锅侠。

这里面的道理,只是稍微一想就明白了。

对于钱龙锡毫不犹豫的拒绝,朱由检丝毫不意外,虽然对方最近频频示好,甚至还抛出了很多利益关节出来,但朱由检可不会忘了,在这之前,对方是怎么上位的,又是如何屡次挖坑想要他跳的。

他更关注的,是其他三人的意见,只要他们三人同意,钱龙锡的意见就微不足道。

“陛下,老臣以为不妥!”只是,出乎朱由检预料的,徐光启也拒绝了他的提议。

这不禁让朱由检脸色一变,微微难看起来,他算到了很多东西,也考虑的非常周全,甚至就连内阁正名后的隐忧都安排妥当,但唯独没想到,内阁会拒绝他的提议。

今天是新内阁成立的第一次会议,莫非就要失败吗?

朱由检瞪向了徐光启,他觉得对方和自己接触时间最长,对自己的帮助也最大,堪称自己的左臂右膀,没想到现在也不同意。

“陛下此乃玩火之举,不宜如此。”徐光启苦笑着答道。他能清楚皇帝想要收回权力的举措,但目前的动作已经是极限了,短时间内实在是不能再搞小动作了,要知道,内阁并不能代表所有文官的意见。

一旦朱由检的举措,激发了整个文官集团的怒火,所有人联合起来叩宫,哪怕朱由检都不得不退避三舍。

现在的举措就是这种容易激发所有人怒火的动作。

朱由检有些不甘,他好不容易打赢了一场战争,趁势想要搞点政治改革都不行,实在是憋屈。

他看向了剩下两个人,尤其是熊文灿,这个自己一力提拔起来的内阁大学士,不知道他会不会支持自己。

熊文灿被皇帝的目光盯的头皮发紧,完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只是刚刚从福建赶回来啊,什么都不知道呢,这让他说什么?

说说福建有什么好的吗?

“娘的,早知道就不会来了,在福建当巡抚多自在。”熊文灿在心中暗暗叫苦道。

有沈寿崇在台湾海峡横行,海盗都从福建销声匿迹了,不是被赶去了广东沿海,就是被剿灭了,政通人和之下,他不要太自在。

然而皇帝丝毫没有放过他的意思,一直紧紧的盯着他,看样子他不说出点什么来是不行的。

正当熊文灿打算硬着头皮说点啥的时候,旁边的王在晋突然出声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他只说了几个字,就闭口不言。

这段话朱由检当然熟悉,是朱元璋当初刚刚起义时,别人赠送给他的,后来他依照这九字真言行事,最终奄有天下。

如今王在晋对他说是什么意思呢?

这九个字,其实都是讲一个意思,就是积累以及等待,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有等到恰当的时机,才能干成某些事。

意思是要我等待和积累?著有加你深思着。

朝臣接连的反对,已经让他没了要该制的心思。他朱由检并不比其他人聪明多少,多的也只是百年的见识,除此之外,他就是个普通人,既然四个内阁大学士都反对,那自己确实要考虑清楚再说。

“既如此,那朕暂且作罢。”朱由检缓缓道,也许,真的是自己欠考虑了,当然,更大的可能是自己胃口太大了,所求的太多而给予的太少。

既然交换不行,那就只能通过斗争的手段来达到目的了。

“不过,内阁大学士五年一任期的制度,应该可以实行下去吧。”将任期固定,既是对大臣的保护,也是方便皇帝,省的再次发生崔呈秀这样的事,首辅辞职了,临时上哪里找首辅去?

“可行!”四人相互看了眼,纷纷同意道,这个对文官有利的事情,倒是不用考虑太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