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改个称呼吧(第五更,求票,花~)
“我们开始编制的时候,对鱼笼底部的框架定型很重要。”
王浩拿着藤条一边快速编制,一边说着:“首先要这样,让两根藤条交叉缠绕起来,然后在这样。”
很快鱼笼细致的底部在王浩极其快速的手法操作下,编制完成了。
“这第一个过程,算简单吧?”
王浩对着无人机的摄像头挥了两下。
“……”
“……”
“……”
“…简单…”
……
蛮拼的省略号又一下飘了起来。
还有各种不少【笑哭】【捂脸笑】【狗头】等代表无语心情的表情在直播间飘了起来。
大家现在也不知道用啥言语来形容听到王浩这【算简单吧】话的无语心情了。
自己们连怎么开始切入的,都记不住,跟自己们说简单?
“苍天啊,让浩哥做个人吧!”
“做个人吧!”
“做个人吧!”
“求求浩哥做个人!”
“我觉得吃饭,睡觉挺简单的。”
……
在直播间里一片哀嚎时,王浩开书进行鱼笼编制的下一步了。
地上的藤蔓枝条在逐渐减少,而鱼笼的样子逐渐开始出现了雏形。
三分钟后,一个完美的,精致的鱼笼出现在了观众们的眼里。
鱼笼很大,至少有一米五长的样子,宽的话,半米。
“鱼笼的话差不多这样就行了。”
王浩拿着鱼笼对准无人机摄像头说道。
“我接下来要做竹篮了,抓到海货了,还得用竹篮盛放一下,不然没地方放。”
说着王浩开始用剩下的藤蔓进行竹篮编制。
“浩哥你给我们透个底,你还精通什么?”
“这竹篮编制的太熟练了,我爷爷做了一辈子的竹篮,鱼笼都没这种熟练度。”
“我他喵是真服了,浩哥这双手的速度真吉尔快。”
“是真滴快,这才不到两分钟把,竹篮的雏形就出来了?”
“这么快的速度,直播间浩哥的老婆晚上们会很喜欢吧?(狗头)”
“太快了也不好吧。”
“安全带我系好,兄弟们请继续发车!”
“我也系好了,请带我上高速。”
“好想让老公手把手教我。”
“姐妹,别做梦了,手把手把教你,那我们怎么办?”
……
在直播间众人们弹幕嘻嘻哈哈的时候,王浩编制的竹篮的进程进入了尾声。
“感觉这竹篮还没有鱼笼好编制,快用了我十分钟,真他喵的慢。”王浩一边收尾一边嘀咕道。
“?????”
“?????”
“?????”
……
刹那间,直播间冒出不少的问号。
“浩哥你是人吗?”
“十分钟你觉得慢吗?”
“我爷爷做了几十年这玩意儿,最熟练,最巅峰的时候,编制一个竹篮最快也得要二十五分钟,你跟我们说,你这个算慢?”
“浩哥咱做人一定要谦虚,低调点!”
“对不起,我老公的水平就是这么豪横,无法低调。”
“好想有一天我也能像浩哥这样,这么淡淡然然的说话。”
“我觉得大家别叫浩哥了,改个称呼吧!”
“改成啥?”
“逼神…”
“逼神牛批…”
“哈哈,总感觉这个名字怪怪的。”
……
在大家发弹幕笑的不亦乐乎时,竹篮王浩已经完成了收尾,站起来说道:“编制好了。”
顿时直播间众人的目光一下凝聚在了王浩编制的藤蔓篮子上,
和编制的鱼笼一样,很精致,很完美。
几乎看不到什么瑕疵。
“!”
“大师级别的编制手段!”
“绝对的大师编制手法!”
“神奇的编制手法!”
“我要不是从昨天就开始看浩哥的直播,打死我都不会信,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竟然会这么多。”
“我说句话,你们别喷我。”
“说啥?”
“我突然能理解为什么每次新来一些外国沙雕观众,他们看到浩哥的牛批一面就不愿意相信了。”
“为嘛这么理解?”
“因为我现在就在直播间看着,我都觉得不科学(狗头保命)”
……
用藤蔓代替竹子编制鱼笼,竹篮弄好了,王浩把藤蔓篮子放回庇护所,自己就拖着鱼笼就出去了。
来到海滩上王浩找了一处礁石比较多,高大的地方,然后将鱼笼布置在这些礁石之间。
布置好后,王浩带着大绿重新回到雨林里,开始沿着昨天寻找水源的反方向行进。
他今天必须要找到适合做石刀的石料。
今天必须要吃上香喷喷的烤兔肉。
一路往前走了半个多小时,穿过了昨天找到的水源溪流后,王浩停下了脚步。
因为现在他脚踏的是一处到处都是各种砂岩碎片的地方。
在这些砂岩的背后有一座陡峭的山,通过这个陡峭的山,王浩能看到山里有着很多红红,黑黑,还有这些发黄的岩石。
想必自己脚下现在踩着的这些砂岩碎片是从这陡峭的山体上脱落下来的。
没想到竟然能找到这么一处地方。
“这是黑曜石?”
随即王浩开始低头在地上寻找,很快他眼睛再次一亮。
他找到了最适合做石刀的石料了,黑曜石。
这玩意儿又称龙晶、十胜石,是一种自然形成的二氧化硅。
一旦摔碎,或则破碎后,断口处会有很锋利的口子,质地是相当的坚硬。
这可是用来制作石刀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因为质地相对坚硬,破碎的口子相当锋利,远古石器时代曾被原始野人用作刀,箭头等切削用具。
哪怕现在,现代人改利用黑曜石来制作外科手术用解剖刀的刀片。
将找到的这块不大不打小的黑曜石捡起来后,王浩直又从地上抱起来一块比较坚硬,表面具有很强摩擦感的石头往回走。
回到溪流处时,王浩停下脚步。
——————
p:今晚第五更,大佬们给点数据扒。
小弟继续写,写到凌晨再更一个。
。